我是一個從小學就會思考如何面對自己與親朋死亡,終將死亡的人。有時候還會腦補一堆劇情,想像自己會怎麼死 (目前想到的是睡夢中死掉、腦溢血死掉、空難、山難),甚至還會激動到流眼淚。我也常夢到父母往生又被我救回來,我也常給自己寫遺囑。
總之,面對死亡與探索所謂的瀕死經驗與死後世界對我來說比寫論文還要重要一點點。
我原本以為地心引力很普通,阿就災難片啊,最後主角應該都不會死而且髮型都好好的吧?結果,George Clooney就死了。我看到Sandra Bullock演女一,本來一時無法擺脫麻辣女王中的印象,結果,她演得很不錯呀~ 而且好曼妙啊都沒有小腹呢~
總之,面對死亡與探索所謂的瀕死經驗與死後世界對我來說比寫論文還要重要一點點。
我原本以為地心引力很普通,阿就災難片啊,最後主角應該都不會死而且髮型都好好的吧?結果,George Clooney就死了。我看到Sandra Bullock演女一,本來一時無法擺脫麻辣女王中的印象,結果,她演得很不錯呀~ 而且好曼妙啊都沒有小腹呢~
網路上有很多討論聚焦於導演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以及男女主角如何辛苦地模擬無重力狀態下的行動與肌肉張力。但是我只想討論兩件事:面對死亡、孤寂,還有渺小。
我一向對美國電影中,男主角在面對危難時總是要不時地找樂子與故作輕鬆感到不解,我真的覺得那不太帥。但是這種臨危不亂在George Clooney所詮釋的Matt Kowalski所表現出來的,卻是在浩瀚幽暗星河中的希望與方向。當Ryan Stone被反作用力拋向無垠宇宙時,沒有人能預測接下來怎麼辦。稍有物理常識的人都知道在無重力的狀況下,只要自身沒有動力,你就無法在漂浮的狀態下有方向地前進。更何況還缺氧?
Matt Kowalski的聲音、幽默與堅毅的眼神其實是George Clooney一慣的表演手法。即使在電影中,他因為遭到撞擊而無法抵抗反作用力而必須要犧牲自己生命挽救Ryan時,他仍然沒有任何的畏懼。當他自己鬆開掛勾使得Ryan有機會活下去時,我的心情好沉重啊~ 如果是我,會不會大哭面對自己將死的事實,然後因為耗氧死得更快?成為太空中漂流的乾屍?Matt幽默地表示自己會打破太空漫步的記錄,留下Ryan獨自面對死亡的恐懼、孤立無援的處境,以及求生意志的再現。
人真的很渺小對不對?這個場景不是一般災難片中的船啦,海啦,飛機啦,廁所啦,大樓啦,是太空耶~ 一被彈出去就沒人找得到的地方呀~ 記不記得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在2009年釋出一個短片(連結)描繪已知宇宙的大小?地心引力這部片也不過是在衛星運行軌道發生的事,我們就已經覺得宇宙好大,更何況太陽系銀河系只不過是宇宙中無數星系其中之一呢?有時候感到自己的渺小,還有生命在時間的長河中如何短暫是非常傷感的,不是嗎?
雖然Matt在自知只能選擇面對死亡時說了"You've got to learn to let go"這句話,但我更喜歡Ryan累到夢見Matt生還,並回來找她時所說的幾句話:
I get it. It's nice up here. You can just shut down all the systems, turn out all the lights, and just close your eyes and tune out everyone. There's nobody up here that can hurt you. It's safe. I mean, what's the point of going on? What's the point of living? Your kid died. Doesn't get any rougher than that. But still, it's a matter of what you do now. If you decide to go, then you gotta just get on with it. Sit back, enjoy the ride. You gotta plant both your feet on the ground and start livin' life. Hey, Ryan? It's time to go home.
這個有點接近超自然經歷的橋段像極了哈利波特遇到已死去的鄧不利多對他所做的開示,也因為這樣的關鍵性開示而使Ryan鼓起勇氣平安返回地球。
Gravity是引力,是下墜,而在這個故事中,下墜是唯一的生路。這和我們站在地面上說"起飛昇華才是希望"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我們在地面上認為飄走是一種解脫與舒坦,但是在太空中漂走卻是叫天天不靈也沒有地可叫的孤寂與恐懼。
所以,既然不知道明天或下一分鐘會發生什麼事,何不好好地過好每一天?對已經歷的人生感到感激,然後當那一刻來臨,則從容優雅地謝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