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第一次聽到有老師抱怨:「推甄的學生好像也沒有比較好」,「聰明是很聰明,但是一兩年過去了根本就沒進步」。我原本以為這只是大學部升研究所才會產生的狀況,後來我才知道,原來碩士直升博士、高中升大學都一樣,推甄直升過了以後就散了,以為自己好棒棒了,然後晃眼一過早就被其它同學追趕過去。
推甄的本意是讓學習成效與成就比較好的,有學術傾向與潛力的同學,能夠比較快地進入到下一個學習階段。所以呢,早年的推甄門檻極為嚴格,又要是全班成績的前5%-10%,而且只能報名一校一系,不可反悔。成績公布以後一定得去報到才能唸,如果反悔就要簽個聲明書,自己再另謀出路。
但是現在的推甄在經過多年各校討好學生的努力下已經變成只要在全班成績排名前50%就有可能達到推甄門檻。然後呢,只要資料做得夠多,就能夠通過書面審查得到口試的機會。有些學校為了怕麻煩或省經費,把筆試也廢掉了。我們的教育根本不鼓勵學生仔細思考儘慎選擇,而是希望他們最好可以以最少的代價吃到飽,而且還能一再反悔。所以呢,推甄上了好幾校就可以說嘴,被某些教育或地方版面記者拿來當素材。上了以後就算報到了,也還能不去唸,造成試務與系務人員的負擔,好像你欠他一樣。這就是我們偉大的教育改革所培養出來的情操。
但是現在的推甄在經過多年各校討好學生的努力下已經變成只要在全班成績排名前50%就有可能達到推甄門檻。然後呢,只要資料做得夠多,就能夠通過書面審查得到口試的機會。有些學校為了怕麻煩或省經費,把筆試也廢掉了。我們的教育根本不鼓勵學生仔細思考儘慎選擇,而是希望他們最好可以以最少的代價吃到飽,而且還能一再反悔。所以呢,推甄上了好幾校就可以說嘴,被某些教育或地方版面記者拿來當素材。上了以後就算報到了,也還能不去唸,造成試務與系務人員的負擔,好像你欠他一樣。這就是我們偉大的教育改革所培養出來的情操。
那推甄的學生不是聰明絕頂嗎?為什麼最後表現可能不好或平平?他們大多在11月左右就知道明年9月要上那間大學或研究所,不是多出一段時間好好做自己想做的事嗎?重點來了。不少高中的教學仍然把「送學生進下一個學校」當成目標,而這樣的目標也變成學生的人生目標。當人生目標就只是這樣子,好像參觀景點買票進門,那跨過最後一道門以後,當然不知道要做什麼。有些學生知道自己推甄過了以後就不上課了,也不唸書了。我覺得玩樂也不是什麼要緊的事,誰不想玩呢?不過推甄的目的就只是擠進一間著名大學系所或是研究室嗎?以為自己擠進去以後就會變成香噴噴的麵包出爐嗎?好像不是這樣耶~
如果自認為推甄上了就是比人強,把「進研究室」當成「走進」(walk in)一個房間,而不是「加入」(join)一個研究群,以為老師的光環能夠把你烤到熟成,那實在是太天真了。我們見過好多聰明有餘半路壞掉的學生啊~ 倒是有不少無法推甄,最後努力循一般管道考進來的學生,知道自己有所不足,反而願意誠懇地學習。
如果自認為推甄上了就是比人強,把「進研究室」當成「走進」(walk in)一個房間,而不是「加入」(join)一個研究群,以為老師的光環能夠把你烤到熟成,那實在是太天真了。我們見過好多聰明有餘半路壞掉的學生啊~ 倒是有不少無法推甄,最後努力循一般管道考進來的學生,知道自己有所不足,反而願意誠懇地學習。
推甄這種管道究竟有沒有失去它原有的價值我認為依每一位老師的教育理念而定,但是我認為無論採用什麼樣的入學管道,都得問問自己究竟是真的熱愛?或只是想玩票過個水,變成一個別人眼中機伶但問題重重的人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