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花大錢花時間參加國際昆蟲學大會(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Entomology,ICE)?原因簡單,因為這是一個全球頂尖學者和學生會出現的場合,促成合作的場合,也是讓研究成果被看見,也看見工作前景的地方。
我第一次參加ICE是2000年在巴西的伊瓜蘇瀑布的那一次,當時我只是博一的學生,但只是因為貼了一張海報而引起某些大大的注意,因而與更多學者有了學術上的交流與接觸,也奠定了日後的人脈基礎。
還有,如果會議的策畫人想到你,想要邀你演講,表示你的研究成果還算受到肯定,沒有被國際社群忘記,這是相當重要的。
這次的ICE非常昂貴,註冊費超貴、機票費超貴、住宿費超貴,連發表口頭和海豹論文都還要另外繳錢,大概是我參加過最貴的研討會,這看起來是國際交流的代價對不對?但是經費不足的研究室怎麼辦?吃土嗎?
為了怕機位訂不到,我大概在三四月就已經把機票和住宿搞定了,不過實在是太忙,所以一直到出發前的12小時才開始整理行李,最後和學生拎著兩個小行李就出發了。
這次的行程很長很遠,從高雄飛香港,從香港飛洛杉磯,然後再由洛杉磯飛奧蘭多,所以我們已經做好了"一直睡、一直吃、一直調時差,最後還是調不過來"的準備。
在香港機場的時候,我們吃得是勝博殿的豬排咖哩飯。結果到了洛杉磯機場時,只能勉強吃超貴的pizza,但是到了奧蘭多時才發現,洛杉磯真是一個好地方。我們住的地方本身沒甚麼商店,只有一個小超市。會議中心附近不是沒有吃的,但都是一些相當貴的牛排屋或是龍蝦屋。會議本身的收費已經非常昂貴,但是裡面甚麼都要錢,咖啡要錢,水要錢,一個馬芬也要錢。大家有沒有覺得在台灣開會很幸福呢?幾乎都是吃到飽對不對?
但是我記得有老師說,學術品質越差的會議才會吃得那麼好,可能是因為錢都拿來吃東西嗎?是這樣嗎?
每次參加國際會議時都有一個想法:如果我們提高在台灣辦理會議的註冊費,但是提供更好的服務,大家會願意付錢嗎?還是說只要主辦任何會議就一定要"打平",不能"賺錢",甚至一定要辦到"虧本"大家才會覺得你很辛苦?
這次ICE的報到算是非常有效率,每一個參加者都會在事前得到一組QR Code,在會場只要掃瞄e-mail中的QR Code就可以馬上完成註冊。但是你拿到的東西也很少啊,就是一個沒有很好用的手提袋、一本抄厚的會議手冊,就沒有了。這讓我開始思考如果在台灣辦的話,我們可以端出甚麼東西來?免錢送大家一堆中文出版品?觀光局的摺頁?還是印著很多Taiwan No. 1的文宣?
我和學生實在是餓極了,在佛羅里達這種不管去哪裡都要開車的地方用走的實在有點摸不清楚方向。在這個吃東西不太方便的地方我們最後發現了一家麥當勞。這家麥當勞真是棒極了,有網路、人不多、有插座、飲料無限暢飲。如果有個睡袋我認為應該就可以在這邊住一週。價格雖然不便宜,但已經是我們在這邊可以找到最便宜的食物了。喔麥當勞棒棒,麥當勞萬歲。
順帶一提,早上從機場到住處時發生三件鳥事:(一) 學生下車時不太清醒,把海報留在車上了。而且是一直到住處才發現。好在我使用信用卡付車資,而且有拿收據,所以上頭有計程車司機的電話和車號。還好這件鳥事很快就解決了;(二) 我們這次和紐約的合作者David住在一起,他因為已經入住,所以把我們的房卡留在"bin"裡面讓我們可以自行進入。但是我一直認為他指的"bin"是垃圾桶,結果我和學生在門口翻垃圾桶翻半天,好像浣熊喔~結果並沒有。後來才發現他把門卡擺在房間門口外面看起來像椅子的東西裡面。我後來問他,他才說他認知的bin就只是一個"箱型物",如果是垃圾桶他會說是trash can。好吧,語言真奇妙;(三) 我們在機場遇到一個兩光的計程車司機,明明很近的距離給我亂繞,然後還打電話給同行問路,他還把這些時間通通算進去,結果離機場只要十五分鐘不到的距離害我花了台幣約1500,這不是看到鬼嗎?我決定回程的時候搭Uber了。
這邊甚麼都很貴,食物都是又油又甜又鹹,我已經做好身材走樣的準備了(本來就走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