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研究領域是生態、演化、系統分類與生物多樣性。所以我們這類研究室就經常會有跨國移地研究的需求與必要 (而且經常是自己出錢,因為全台灣只有科技部可能補助國際差旅費,但是國際差旅費經常被刪掉),如果只鎖在台灣這個小小的島上,缺乏與週邊國家與世界的連結是很難做出好研究的。
最近幾年我們的研究重心從中國移到東南亞,這其中有很多的考量。第一,中國的領土太大,生物多樣性非常高,但是想要好好地採集樣本或進行一些長期的研究並沒有那麼容易。主要是因為旅費高、需要的人情多、要打點的事情太多,但事實上能夠得到的研究材料並沒有那麼多。另外的問題是,在某些狀況下談合作發表會有一些複雜,當然就是政治因素。雖然研究人員都是朋友,但是一遇到某些問題就變得不太好解決,除非我們處於絕對主導的位置;第二,我有興趣的現象與分類群多半在華南與西南地區,那些地區因為與中南半島國家接壤,因此我就沒有非要到中國不可;第三,中國南部與西南的森林破壞相當嚴重(也不是說東南亞就不嚴重),所以你花了幾天的旅程可能看不到一片完整的原始森林,再來個下雨或是季節不對,就什麼都白搭了。
另外,這些年的研究重點比較不在於不常見或稀有物種,甚至不會是新種,反而是分布廣泛的常見物種的演化議題,所以動輒跑進深山就不太是我的選擇。
大家可能認為東南亞是"一塊"地方,但是對於生態與演化學者來說,東南亞是一個地質史、物種演化史和文化史高度複雜的地區。我想就台灣人的角度來說,東南亞包含了從緬甸到印尼的整個區塊,然而緬甸曾經與印度與斯里蘭卡同屬於英屬印度(British India),而越南、寮國、柬埔寨曾為法國殖民地或保護地。馬來西亞、新加坡與汶萊曾是英國殖民地,而印尼則曾為荷蘭帝國的殖民地。這些過往的政經背景與科學研究有關嗎?有。因為這些國家在二戰後相繼獨立,但在科學研究與發展方面卻仍與過去的殖民國有一些連繫,而這些東南亞國家會接納那一些國家的科學家進行合作訪問與交流,其實也與這些西方國家過去對待東南亞國家的態度有那麼一些關係。
我這次要去的菲律賓的民答那峨(Mindanao)。而我加入的研究團隊是美國和菲律賓馬尼拉的國立自然史博物館的團隊。雖然菲律賓早期受到西班牙人的統治長達300年,但是在美西戰爭與美菲戰爭以後就成為美國的殖民地與海上補給站直到1946年完全獨立。美國殖民菲律賓期間在馬尼拉為首的學術機構與大學進行了一些生態與生物多樣性方面的研究,但是一般來說非常不完整。所以相對於中南半島的生物相資訊大量存在法國巴黎,婆羅洲與馬來半島的生物資源文獻存在英國倫敦,有關美國統治下菲律賓的生物研究顯得比較薄弱,有時候則是被包裹在整個西太平洋的範圍中而顯得不那麼突出。
整個菲律賓有超過7000個島嶼,但是每一個島的地質起源都一樣嗎?並不是。菲律賓之所以擁有非常高的生物多樣性與物種特有性的原因在於它同時具備了許多經由亞洲大陸經由婆羅洲與巴拉望島之間的陸橋所播遷到這個群島的生物,也具有可以經由長距離播遷,從亞洲大陸或蘇拉維西等東南方島嶼拓殖的生物。這麼多的島嶼就非常容易產生地理屏障與棲地環境的多樣性,進而促進新物種的生成。
這次的行程有11天,其中有6天會待在民答那峨島東南部的達沃(Davao)的漢密吉伊坦山(Mount Hamiguitan)。這個地區有什麼重要呢?其實整個菲律賓群島被破壞得非常嚴重,應該說是極度嚴重,所以只有像民答那峨這種不像呂宋島那麼高度發展的地方才能保留一些天然森林。漢密吉伊坦山最高峰只有1620m,但是這個地方超威的,不但是聯合國自然襲產,是野生動物保護區,而且還有極度瀕危的菲律賓國鳥食猴鷹(=食猿鵰),牠也是現生最大的鷹類。我還不知道實際上會怎麼進行這六天的工作,但是在下山以後,我們會回到馬尼拉的博物館幫學生上課。
說這麼多,在出發到機場前我應該做什麼?
- 護照、簽證、機票訂位記錄
- 換錢、思考手機通話上網問題、從機場到旅館的交通(Uber?)
- 如何與所有同行者順利碰面?
- 保險
- 衣物鞋襪、藥物、急救小物
- 研究器材與工具
- 相機筆電、電源
- 要帶在路上工作的文件檔案
- 交待我人不在時研究室應該要繼續與完成的工作
- 更新一下遺囑,萬一有什麼不測才可以放心地走
然後我需要在桃園到馬尼拉的飛機上再惡補一下菲律賓地理、文化、語言和現今政治現況。還有,記得要帶小禮物給菲律賓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