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長真的很會靠杯, 他們教出來的小孩也很會靠杯, 反正就是凡事怪別人, 也不檢討自己的白目, 動不動就威脅要找記者要上報, 你還真以為老師都怕你們啊? 你以為你家小孩全台灣最聰明嗎? 這樣是害了小孩吧? 不好意思喔, 我們想要選拔的學生不是學習院的公主病患者好嗎? 去你的.
2010年4月30日 星期五
2010年4月23日 星期五
[大大生活史]甲蟲專家[舊聞新貼]
甲蟲專家
台中縣大里市光正國中學生陳宏洲多年前愛上飼養鍬形蟲,沈浸於昆蟲的世界中,對於鍬形蟲的生態如數家珍,如同甲蟲專家。
十四歲的陳宏洲,是在多年前開始迷上飼養鍬形蟲,在大小不一的罐子裡,放入許多的腐質土,為這些昆蟲打造一個最溫暖的窩,他每天都端詳這些昆蟲無數次,樂此不疲。而他對鍬形蟲的生態如數家珍,例如﹁雄鍬形蟲有一對很巨大的顎,彷彿是一個雄壯威武、準備應戰的大地勇士﹂、﹁近來天氣變化大,必需注意甲蟲的身體狀況﹂等。
陳宏洲表示,甲蟲是昆蟲世界中最引人注意的一種,其中又以鍬形蟲最受歡迎,而他為了養鍬形蟲,幾乎是廢寢忘食,有時甚至不遠千里去買專門餵甲蟲的果凍,家人對於他的執著,剛開始很反對,但後來認為養甲蟲總比在外泡網咖好,因此也就順從孩子的興趣。
校長賴明杭表示,鍬形蟲的原始生態環境,分佈在西部海岸平原或低海拔的台地,但近年來遭到人為的開發破壞,造成部份鍬形蟲有瀕臨滅亡的危機,如今學生能從生活中關心動物,進而落實生態保育,值得肯定。2003.08.07
台中縣大里市光正國中學生陳宏洲多年前愛上飼養鍬形蟲,沈浸於昆蟲的世界中,對於鍬形蟲的生態如數家珍,如同甲蟲專家。
十四歲的陳宏洲,是在多年前開始迷上飼養鍬形蟲,在大小不一的罐子裡,放入許多的腐質土,為這些昆蟲打造一個最溫暖的窩,他每天都端詳這些昆蟲無數次,樂此不疲。而他對鍬形蟲的生態如數家珍,例如﹁雄鍬形蟲有一對很巨大的顎,彷彿是一個雄壯威武、準備應戰的大地勇士﹂、﹁近來天氣變化大,必需注意甲蟲的身體狀況﹂等。
陳宏洲表示,甲蟲是昆蟲世界中最引人注意的一種,其中又以鍬形蟲最受歡迎,而他為了養鍬形蟲,幾乎是廢寢忘食,有時甚至不遠千里去買專門餵甲蟲的果凍,家人對於他的執著,剛開始很反對,但後來認為養甲蟲總比在外泡網咖好,因此也就順從孩子的興趣。
校長賴明杭表示,鍬形蟲的原始生態環境,分佈在西部海岸平原或低海拔的台地,但近年來遭到人為的開發破壞,造成部份鍬形蟲有瀕臨滅亡的危機,如今學生能從生活中關心動物,進而落實生態保育,值得肯定。2003.08.07
2010年4月22日 星期四
給打算進中山大學生科系的高中生(廢話, 中山大學當然有猴子啊~~~)
根據小道消息指出, 已經有高中生或高中生的爸爸媽媽開始在探聽中山大學的點點滴滴, 我覺得探聽是人之常情, 誰都不想誤上賊船你說是不是. 但是, 探聽也稍微探聽一點有建設性的, 你可以探聽師資, 你可以探聽學校裏的設備, 你可以探聽連外道路與交通便利性, 你可以探聽校內的獎助與對學生在學習上的協助與生活上的輔導, 但是, 這些爸爸媽媽是怎樣, 探聽什麼"有沒有猴子"? "那個老師的課不要選"? 那我覺得你的小孩還是不要來唸吧. 宿舍有猴子是會怎樣? 你家附近沒有野狗嗎? 都還沒進大學就已經開始想要不勞而獲高分All pass, 你不想選課, 我們也不見得願意教你的小孩好嗎? 大學不是義務教育, 也不是幼稚園教育, 你們還真以為你的小孩是愛子公主喔? [待續]
給打算加入我們研究室的預研生(也就是剛考上的)的建議
廢話不多, 若打算加入我的研究室, 你必須具備以下的特質:
- 不白目: 例如寫錯老師名字, 連一封e-mail信件也不會寫, 跑來問一些網頁上就有的資訊, 或是跟老師約時間約半天問一些"請問貴研究室的研究方向"之類的大哉問
- 會動腦: 不要凡事待人告知, 不管問什麼都是"我不會", "我不知道", "我找不到", "你都不幫我"那聽起來真的很無腦
- 有禮貌: 我若很快地回應你的問題, 請你就要回應我的回覆(我的極限是48小時), 如果你使用什麼"我在忙"或"我在考試"之類的當成沒有回覆老師e-mail的理由我認為你就不及格了, 因為你根本不重視別人的善意, 而且沒有把"加入這個研究團隊"當成一個優先的事務. 不要以為別人的善意都是應該的, 不要以為別人對你好是一種義務, 你必須要有相對應的回饋
- 心臟強: 容易被嚇到, 覺得我們好可怕, 那就千萬不要來, 只有準備好的人才會看見機會
- 好相處: 我喜歡有個人特質的人, 但我無法接受難相處的人, 只要你的人格特質讓我產生與實驗室現有成員有扞格之處, 我就不予考慮了
- 其它: 不要認為加入一個研究室, 那個研究室就"應該"帶給你什麼, 我們並不是Gucci或是D&G, 好像買了個名牌包讓你出去外面說嘴的, 你若沒有付出努力, 你就會什麼也得不到, 也不要抱著"我只想來這邊做牛做馬然後希望可以在老闆文章上掛個名讓我可以申請學校出國"的跳板心態, 那我保證你會什麼也得不到, 而且就算你未來拿到PhD也會是一個糟糕的人, 因為我覺得你只想取巧抄短線
- 還有: 希望你有一個對你不要干涉太多的家庭, 我很害怕管東管西的背後靈, 然後如果覺得高雄市很落後晚上沒有地方可以逛也請不要來, 也希望你不要太天真, 很愛講什麼"原來學術界這麼黑暗"之類的蠢話 (請問地球上有那裏不黑暗啊?)
Good luck
2010年4月14日 星期三
本次研究所考題昆蟲學試卷閱卷心得 (其實還好)

答題建議:
- 本試卷僅有一大題,總分100分,請詳閱題意,並留意作答文字中對議題、策略、預測、與結果陳述的邏輯性與文字的精確性。
- 若能引用或引述您曾經讀過的書籍文獻來佐證您的看法尤佳(不需詳列文獻來源)
- 建議以圖表來協助文字的表達
- 本科目的出題用意在於檢驗考生是否有成為研究生的潛力,而非在大學背了多少的高考用題庫
紫斑蝶與青斑蝶的遷徙與越冬生態在近10年來已經成功地吸引學術界與在地保育投入大量人力進行教育宣導與監測活動。然而無論是紫斑蝶與青斑蝶的標放與監測都將面臨科學的檢驗,請就您對昆蟲學、生態學、保育生物學、遺傳學及演化學的理解,回答以下問題:
- 若族群遺傳研究結果顯示,台灣產的青斑蝶(Parantica sita niphonica)具有遷飛與不遷飛的族群,請問您認為有什麼樣的假說可能可以解釋這樣的現象?(註:根據目前的分類處理,台灣產的青斑蝶與日本、朝鮮半島產者屬於同一亞種,原名亞種P. sita sita產於中國東南至西南部) (20%) (這一題多數的學生回答得不怎麼樣, 只有一個考生提到族群分化這個字眼, 但是族群可能因為何種原因分化, 卻掰了很多奇奇怪怪的理由, 什麼"吃的東西不一樣久而久之就不想飛了", 顯然普通生物學沒有唸好)
- 經過多年標放研究結果顯示在台灣可採獲來自日本的個體,而在日本也可採獲來自台灣的青斑蝶個體。請問您認為這樣的結果是否即可證實青斑蝶具有季節性的遷徙(seasonal migration)?若是,請問為什麼?若否,又請問是為什麼?(20%) (這一題幾乎沒有人答好, 我承認這一題是稍微難一點, 我想看看有沒有人知道migration與dispersal的差別, 但很不幸多數同學都給了一個有寫等於沒寫的答案: 我覺得這樣不足因為我覺得這樣怪怪的)
- 承上題,若這些在異地被重新採獲的個體皆為雄性,請問您認為有什麼樣的假說可能解釋此種現象呢?(註:雌雄在體型與翅型上均無顯著差異) (20%) (這一題是也難一點, 我想知道是否有人知道由雄性主導的族群擴張或遷徙這種很基本的生態現象, 但是無人答好, 還有人寫什麼那是因為公的想飛但是母的不想)
- 許多學者與民間團體疾呼保育紫斑蝶的越冬地點,然而紫斑蝶卻又不在紫蝶谷內繁殖,且紫蝶谷的位置年年不同。請問您認為什麼樣的保育政策較適合這類型的生物?(例如保護區的劃設、棲地保育、遷徙廊道的維持等) (20%) (這一題寫得就稍微還可以, 但其實我想要看到的是conservation biology中對於保護區劃設的基礎理論, 例如多個小面積但連結的區域, 或是少數大面積但有距離的區域之類的, 但多數學生只以報紙上看到的消息建議把高速公路封起來, 顯然只留意到現象, 但是忽略了保育作為所應具備的科學背景)
- 若多種斑蝶在越冬時集體共同棲息於一個蝴蝶谷中,但卻又未見雜交的現象,請問您認為牠們之間的生殖隔離可能由什麼機制所貢獻與維持?(假設每一種紫斑蝶與青斑蝶的性費洛蒙皆相同,但性費洛蒙所在位置不同) (20%) (大概只有兩位同學把isolating mechanisms寫出來, 但是那兩位同學只是把課堂上背過的isolating mechanisms背出來, 卻沒有篩選一下倒底那一種isolating mechanisms會與本案例有關)
點個頭是會死喔?

2010年4月11日 星期日
[演講資訊]生物表面附著機制及仿生材料
各位老師好:
我和本校昆蟲系楊正澤教授一同邀請的 Stanislav Gorb 教授與 Elena Gorb博士夫婦,將於本週訪台。Gorb教授曾於2007年來台擔任生物物理研習營的講者,獲得相當大的迴響。此次再度應邀來台,Gorb教授慨允進行多場公開演講,主題涵蓋生物表面特性及其功能(如昆蟲與壁虎如何附著在牆壁上)及其在仿生科技上的應用。誠心邀請您的參與,並請轉知演講資訊(附件為演講海報)給有興趣的師生前來聆聽與交流。謝謝!
【關於講者】Stanislav Gorb 教授
德國基爾大學(University of Kiel)動物學研究所功能形態與生物力學系系主任。研究專長為昆蟲功能形態學及生物力學,目前的研究重點在生物功能性表面的附著特性以及演化生物材料,所領導的跨領域團隊成果豐碩,並與工業界合作研發仿生材料。(更多相關資訊請見:http://biomech-lab.blogspot.com/2010/04/gorb.html)
【演講資訊】以「生物表面附著機制及仿生材料」為主題,共四場演講
2010/4/16(五)上午 9 點(中興大學農環大樓七樓昆蟲系視聽教室)
講題:"Functional surfaces in biology" (9AM)
講者: Stanislav Gorb 教授
講題:"Plant surfaces preventing insect adhesion" (10AM)
講者: Elena Gorb 博士
2010/4/17(六)下午 2 點(惠蓀林場研習中心)
講題:"Surface science methods in biomechanics"
講者: Stanislav Gorb 教授
2010/4/21(三)中午 12 點(中興大學物理學系六樓會議室)
講題:"Animal attachment devices for biomimetics"
講者: Stanislav Gorb 教授
【若您需要午餐】請透過以下網址報名
http://spreadsheets.google.com/viewform?formkey=dEo2Nm82ejNHMEZSVE11cU1yWWM2U2c6MA
2010/4/22(四)中午 12:10 生物物理期刊俱樂部 (BJC)(中興大學農環大樓二樓會議室)
講題:"Snake skin friction"
講者: Stanislav Gorb 教授
【若您需要午餐】請於BJC部落格報名
網址:http://nchu-bjc.blogspot.com
教授你好請問貴系畢業之後的出路為何?
這真是一個非常妙的問題, 剛剛google了一下, 發現大多數的學系都會在系所網頁上擺上一個"高中生區"或是"本系畢業生發展區", 然後描述著美好的前景, 例如說我們生科系, 就會說我們的出路好多好多啊(其實是真的很多沒錯), 從醫院到國家公園, 從高山到停屍間, 結合學術與產業, 夢想與現實, 到處都是機會. 可是, 怎麼我就沒有看過國外的大學網頁有這種東西呢? 難道是因為他們的家長或是學生都不擔心嗎? 還是說, "所謂的教育先進國家"並沒有把大學教育視為人生的必然選擇, 也沒有把教育的投資視為人生唯一的準備? 可是呢, 每一個系所如果真的把畢業生就業現況拿出來, 留在本職學能相關工作的人一定佔極少部份嘛, 這代表了什麼呢?
我的建議是: 出路只有在瞭解自己, 並具備能力與膽識的時後才會出現, "別人"告訴你的指引你的聽聽就好. "別人"之所以可以說得輕鬆自在是因為"他們是過來人", 你如果連走路都還不會, 又如何奢談"走過去"呢?
- 多數的人無法在大學之前有機會瞭解自己
- 多數的人因為不瞭解或家族長輩壓力無法選擇自己所喜愛的科系
- 多數的人選擇了自己想要的科系, 但又不願努力獲得應該具備的專業
- 多數的人只學到了技術, 而技術是很容易過時或具有很高的可取代性的
- 多數的人一直在迷惘 (我同意人生有很多時候是迷惘的), 但一直停留在迷惘的階段
- 台灣的多元社會是假的, 行行出狀元都是假的, 只是口號與嘴砲, 多元發展與尊重各領域的專業一直只是空話, 社會文化與父母一直把下一代推向自己辦不到的海市蜃樓
我的建議是: 出路只有在瞭解自己, 並具備能力與膽識的時後才會出現, "別人"告訴你的指引你的聽聽就好. "別人"之所以可以說得輕鬆自在是因為"他們是過來人", 你如果連走路都還不會, 又如何奢談"走過去"呢?
2010年4月10日 星期六
本研究室的高中生實習計畫
- 可以固定時間出現的: 我想可以與新進的研究生(反正一樣新)參與研究室的一般運作, 例如文獻選讀, 儀器軟體操作, 野外工作, 動物照護. 外賓接待, 並參與研究室一般的討論, 甚至可以參與99學年度第一學期課程的預修活動(若進入中山大學生科系且在未來選修該課, 就可讓你抵免)
- 無法固定時間出現但可依約時間過來的: 這表示無法參與規律性的活動, 只能參加特定的活動, 不是不可以, 但是要說到做到
- 無法固定時間又無法依約前來的: 抱歉喔, 這樣真的很不適合, 我們不是7-ELEVEN, 不能讓你愛來就來.
- 父母的管制干涉不要太多的: 最好不要是那種直升機父母, 要接送, 要遞茶水的, 或動不動打電話問你幾點回家的
- 對生物有興趣, 而且勇於給自己試鍊的機會的: 但是我要聲明喔, 請不要以為我們是職訓局或職業介紹所, 你若帶著"和教授混熟以後比較好過", "以後考研究所比較順利", "未來請教授幫忙找工作"之類天真的幻想請千萬不要過來, 還有那種一劈頭就要問"做這個以後有前途嗎?"的也請不要來 (註一)
- 知道我們實驗室在做什麼: 我不是說對我們的研究計畫瞭若指掌, 而是不要誤會我們在做什麼生物醫學, 基因轉殖....
- 對科學抱持比較純粹的喜好: 我個人不喜歡那種"沒碰到昂貴儀器就覺得不威", "沒有拿到教授簽名跟同學說嘴就覺得白來"的學生. 這是研修的機會, 不是儀器3C展或簽唱會...我會比較期待學生把這樣的機會當成轉變自己學習態度與方法的緩衝與適應期, 但這個真的不是高中科學營讓你走馬看花
註一: 前途人人都會關心, 但是沒有人可以預測未來, 你我身邊有多少人真的因為某某趨勢大師的預測而一生受惠呢? 以前人說男生就要唸醫唸電機唸物理, 後來又說女生最好唸幼教念企管, 然後又有人鼓吹要修教育學程要考教甄, 或是幻想著當銀行員以為3:30就下班了, 然後現在一堆的流浪教師以及無用的證照, 所以說, 既然人無法預測未來, 就開心一點, 把握當下做一點開心的事不是很好嗎?
審查申請入學+推甄有感口試篇 (對 我又有感了)
今天終於把近40個學生口試完了, 一個學生4分鐘. 看得出來學生都是有練過的, 有些學生的造型實在是非常專業, 連水晶指甲都跑出來了 (但我覺得這是好的, 畢竟穿衣是一種哲學). 整體來說女生的造型還是遠勝男生, 男生有90%看起來是阿宅乖小孩造型. 不過造型無所謂, 我覺得穿著"自己最舒服的衣服"是最重要的. 請不要試著迎合別人的味口, 以免這篇被某些媽媽們看到又覺得我在引導考生投合我的口味(哼, 鼻孔噴氣). 今年的考生啊, 嗯, 我必須要說, 比去年好很多喔. 對答的流暢度和邏輯性都比去年的小孩子優一點. 而且也比較沒有"抱著一大疊東西走進來"的考生(才4分鐘其實根本沒時間看啊). 其實我對"抱著一堆資料"也沒意見. 至少讓學生自己心裏有"有備而來"的感覺.
好, 今年我問什麼問題呢? 今年我只有一個問題: 請隨便問我一個問題, 靈光乍現? 長期以來的疑難? 想問就問, 受話的對象不一定要是我. 我問這個問題的原因是, 台灣學生通常不發問. 而我認為問一個問題, 過一個問題本身的品質就反映了這個人的智識能力. 我讓學生問完一個問題以後, 我請他們判斷自己的問題屬於那一型? what? where? how? when? why? whether? who? 以及"該問題本身可以成立的前提是什麼"? 我統計了一下, 絕大多數的學生問的是what is it與whether A is B or not?之類的問題. 只有很少數的學生問why或how? 而且有幾位學生在這個步驟就呈現邏輯的錯誤. 例如把"請問教授您的研究領域是那一方面"當成"where", 而且硬凹成"語言是活的只要聽得懂就好"(非常扣分). OK, 判斷完他們的問題型態後, 我再請他們說明, 若我提供了見解, 他們如何判斷我的見解是可被信賴的? 可被接受的? 絕大多數的同學都認為"教授說的應該是對的"(這表示對權威的臣服, 而不表示他們真的願意思考), 我又追問為什麼"我說的你就相信", 有三位同學很妙, 回答: 我會看你的眼神, 你的眼神告訴我你不會騙我. 這表示我真的可以去當愛情騙子了. 還有兩位同學說: 聽你的聲音表示你不會騙我. 我想我又可以加入專業詐騙集團了. 當然也有不少同學說: 我會去問別人(別人是誰?), 我會去查書, 我會去多問一些人. 那麼我再追問: 你如何判斷何者是多數意見? 或三人成虎呢? 居然還有同學很天真地說--我會去問路人 (表示他根本就在亂槍打鳥, 只想碰運氣而不想使用大腦). 或許有些媽媽認為我這樣追問學生做什麼? 會不會太殘忍了? 我要認真地說了, 請弄清楚, 這是"推甄", 我們有權力篩選適合我們這個科系的學生. 本系是基礎科學學系, 邏輯, 求真, 辯證,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最重要的第一個步驟. 我們不是職業介紹所或職訓局, 如果沒有準備好, 沒看清楚系上老師的專長就來考推甄, 問一些"貴系的發展方向"或"未來可以做什麼"之類的問題, 感覺上真的不太適合我們這種科系.
有幾位學生真的讓我印象深刻, 相當不錯的學生. 可以看到他/她對科學議題的熱忱, 也有基本的能力(邏輯, 語言表達, 自信, 與自識). 當然也有幾位學生問出更有趣的問題 (我只讓他們問一個問題), 例如: (1) 你是老師嗎? (2) 你為什麼要留鬍子? (3) 你中午要吃什麼? 嗯.... 我想他們的腦袋可能真的是一片空白.
我真的覺得我人挺好的, 請媽媽們不要再罵我了, 一直罵我妳的小孩也進不了中山大學, 而且我也會覺的妳小孩就算進來也很難教(我也不想教謝謝), 因為他/她的背後有個愛囉唆的媽媽. 還有, 我是一個從來不出考古題的人, 我出的考題從來沒有重覆過的, 所以請不要費心猜或揣摩了 (挨有, 你們怎麼可能猜得到天蠍座B型的人在想什麼)
喔對了, 有小弟弟說, 有在看我的blog, 還說"那些對學生不滿的文章是怎麼一回事?" 喔我想說的是, 等你進大學就知道了.
另外, 今天我的評分標準大致上如下:
60上下: 感覺傻傻的, 我的問題有去無回
70上下: 感覺有聽到問題, 但是反應有點緩慢或錯落
80上下: 有聽懂問題, 但表達上有點言不及義
90上下: 我認為你很不錯...快向大學說"我來了"
好, 今年我問什麼問題呢? 今年我只有一個問題: 請隨便問我一個問題, 靈光乍現? 長期以來的疑難? 想問就問, 受話的對象不一定要是我. 我問這個問題的原因是, 台灣學生通常不發問. 而我認為問一個問題, 過一個問題本身的品質就反映了這個人的智識能力. 我讓學生問完一個問題以後, 我請他們判斷自己的問題屬於那一型? what? where? how? when? why? whether? who? 以及"該問題本身可以成立的前提是什麼"? 我統計了一下, 絕大多數的學生問的是what is it與whether A is B or not?之類的問題. 只有很少數的學生問why或how? 而且有幾位學生在這個步驟就呈現邏輯的錯誤. 例如把"請問教授您的研究領域是那一方面"當成"where", 而且硬凹成"語言是活的只要聽得懂就好"(非常扣分). OK, 判斷完他們的問題型態後, 我再請他們說明, 若我提供了見解, 他們如何判斷我的見解是可被信賴的? 可被接受的? 絕大多數的同學都認為"教授說的應該是對的"(這表示對權威的臣服, 而不表示他們真的願意思考), 我又追問為什麼"我說的你就相信", 有三位同學很妙, 回答: 我會看你的眼神, 你的眼神告訴我你不會騙我. 這表示我真的可以去當愛情騙子了. 還有兩位同學說: 聽你的聲音表示你不會騙我. 我想我又可以加入專業詐騙集團了. 當然也有不少同學說: 我會去問別人(別人是誰?), 我會去查書, 我會去多問一些人. 那麼我再追問: 你如何判斷何者是多數意見? 或三人成虎呢? 居然還有同學很天真地說--我會去問路人 (表示他根本就在亂槍打鳥, 只想碰運氣而不想使用大腦). 或許有些媽媽認為我這樣追問學生做什麼? 會不會太殘忍了? 我要認真地說了, 請弄清楚, 這是"推甄", 我們有權力篩選適合我們這個科系的學生. 本系是基礎科學學系, 邏輯, 求真, 辯證,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最重要的第一個步驟. 我們不是職業介紹所或職訓局, 如果沒有準備好, 沒看清楚系上老師的專長就來考推甄, 問一些"貴系的發展方向"或"未來可以做什麼"之類的問題, 感覺上真的不太適合我們這種科系.
有幾位學生真的讓我印象深刻, 相當不錯的學生. 可以看到他/她對科學議題的熱忱, 也有基本的能力(邏輯, 語言表達, 自信, 與自識). 當然也有幾位學生問出更有趣的問題 (我只讓他們問一個問題), 例如: (1) 你是老師嗎? (2) 你為什麼要留鬍子? (3) 你中午要吃什麼? 嗯.... 我想他們的腦袋可能真的是一片空白.
我真的覺得我人挺好的, 請媽媽們不要再罵我了, 一直罵我妳的小孩也進不了中山大學, 而且我也會覺的妳小孩就算進來也很難教(我也不想教謝謝), 因為他/她的背後有個愛囉唆的媽媽. 還有, 我是一個從來不出考古題的人, 我出的考題從來沒有重覆過的, 所以請不要費心猜或揣摩了 (挨有, 你們怎麼可能猜得到天蠍座B型的人在想什麼)
喔對了, 有小弟弟說, 有在看我的blog, 還說"那些對學生不滿的文章是怎麼一回事?" 喔我想說的是, 等你進大學就知道了.
另外, 今天我的評分標準大致上如下:
60上下: 感覺傻傻的, 我的問題有去無回
70上下: 感覺有聽到問題, 但是反應有點緩慢或錯落
80上下: 有聽懂問題, 但表達上有點言不及義
90上下: 我認為你很不錯...快向大學說"我來了"
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
2010審查申請入學+推甄有感
我常常在表推甄資料的虛假(看這邊), 對那些教戰守則很不以為然(看這邊), 然後我也常被學生表(看這邊). 剛剛我又審查完這一次的推甄與申請入學資料了, 所有的問題都和去年一樣(看這邊), 但我仍然有看到一些相當有趣且有潛力的學生. 我直接說說我的評分標準好了. 首先說明, 我不給60分或99分, 因為很麻煩, 我還要說明給這麼低分或高分的原因. 所以我的分數range只在61到98分. 以下是我這次的評分準則:
喔, 另外, 請注意, 我們是生物科學系, 期待教出來的學生是"科技人才", 不是"唯唯諾諾的小職員". 如果你是高中老師或父母, 請不要使用職場遊戲規則來捏造你的學生或孩子.
- 65: 只交了基本資料, 沒裝訂(表示根本不在乎啊), 連迴紋針也沒有, 自傳乏善可陳, 只說自己從小乖巧聽話
- 70: 比上面的資料大本一點, 至少使用迴紋針
- 75: 有裝訂好, 資料也有, 但只有成績單和獎狀, 就學計畫都只說自己要用功唸書
- 80: 看起來對生物科學有點興趣, 但是沒什麼相關特殊表現
- 85: 看起來對生物科學很有興趣, 有一點相關特殊表現, 但是資料的呈現薄弱, 看起來只是老師交待的作業與任務
- 90: 看起來對生物科學極有興趣, 有不少相關特殊表現, 資料的呈現很豐富, 但是沒有什麼個人特質 (也就是說看起來太乖了, 沒有真性情)
- 95: 以上的都有, 但是看得出對興趣的堅持, 以及對自己的瞭解 (大方地說出自己的人格缺點, 以及肯定自己的優點), 更重要的是, 封面不是什麼中山大學校門或校徽, 而是自己喜愛的事物
喔, 另外, 請注意, 我們是生物科學系, 期待教出來的學生是"科技人才", 不是"唯唯諾諾的小職員". 如果你是高中老師或父母, 請不要使用職場遊戲規則來捏造你的學生或孩子.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