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2日 星期二

科普影片的製作重點不應該是影像與設備堆疊,而是敘事能力

十年來承蒙一些單位看得起我,讓我有機會審查過很多很多的科普影片。雖然其中包含非生物科學的內容,但是絕大多數都是有關生物科學、生態保育與環境議題。在審查這些影片的腳本、鏡頭、旁白、翻譯與配樂的同時,我也發現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可能來自製作團隊,也可能來自業主。以下我就以一個從小就看這類影片長大的觀影者、生物學者,和教學者的角度來聊聊我對台灣的科普影片,尤其是生物類影片製作上的問題。

什麼是好的科普影片?
  • 我們心目中很棒的科普與生態影片不外乎BBC、NHM、National Geographic還有部份在Discovery Channel或Animal Planet播放的影片 (註:然而有些頻道播放的影片本身就是偽科學,例如Discovery Channel的"真實美人魚"就是偽科學與造假的經典)。這些影片為什麼精采?有什麼特質呢?第一是有堅實的團隊,包含科學、編劇、動畫、攝影等製作人員;第二有充足的資金;第三有很好的表達能力,什麼叫表達能力?就是文字、口語、影像傳達;第四有很好的配樂;第五則是從概念到成品之間有很好的完成度。
  • 然後,最重要的當然就是整部片的目標、主軸、結構、意圖與受眾是清楚的。
那台灣的生物/生態科普影片企畫經常有什麼問題?
  • 科學性不高:有些團隊總認為談科學就必然會是生硬生澀的,所以就乾脆不談。整個影片的內容完全都在情感紓發、情感呼籲,或是現象描述中打轉。有些製作團隊做了功課,但是那些功課常常不足,例如曾經有個團隊把19世紀來台的知名博物學者Robert Swinhoe (鳥獸學者) 和他遠在東南亞進行昆蟲研究的兄弟Charles Swinhoe混為一談,或是在高達演化議題時誤解達爾文的觀點卻渾然不知;
  • 主旨模糊空洞:什麼叫作主旨模糊?我經常在邀標書或是服務建議書上看到以下文句,例如"希望能喚起人們對大自然的喜愛",或"增進國民的環境意識",或是"促進愛鄉愛土的情操"。這些都是非常空洞的作文技倆。把這些高道德訴求的發想寫在企畫書上,自認為心意滿滿地拍出來的東西並不必然有這些效果;
  • 腳本撰寫不知所云:為什麼有些腳本令人看不見編劇與導演的意圖?因為沒有主體、沒有主軸、沒有目標、沒有意圖、沒有結構,而且你看不見任何安排的真正的充份的原因。那結構要怎麼想出來呢?當然就是要大量的閱讀,大量地思考,大量地訪談,還有,多看別人的作品。如果沒有這些基本功,是不可能在現況與理想之間找到一個務實可行的平衡點,寫出一個精采的藍本; 
  • 片頭開始和影片主體銜接度很差:舉例來說,如果影片主題是"人猴大戰",一個影片40分鐘,那是不是在影片開始的三分鐘內就應該要馬上進入"人與野生動物為什麼會產生衝突"這樣的議題? 然後就進入台灣的獼猴議題。而不是"花了10分鐘大談生物多樣性很重要、地球是我們的母親"?
  • 橫生枝節:例如整個影片應該要談"玉山箭竹草原的生態景觀",結果一個40分鐘的影片有20分鐘在講沒有直接關係的鹿野忠雄生平。繞了好大一圈然後再繞回來。
  • 猜測不到劇情鋪陳的原因:如果先出現玉山圓柏、山椒魚、櫻花勾吻鮭一直講到紅樹林河口,觀眾還能猜到大概是以海拔梯度為軸線。但如果東一隻山羌,西一隻山羌,同樣一隻猴子在片頭片尾都出現,但功能不明,這種畫面安排和劇情走向令人摸不出頭緒的狀況,就是爛劇本;
  • 把拍到稀有生物當成超大的業績:我瞭解拍到稀有動植物是很厲害的,但是,但是,在絕大多數的科普影片中,故事情節的順暢與所要傳達的資訊絕對遠比極度稀有的動植物現身來得更重要。除非攝影團隊拍到過去沒有人發現的現象,而且這個現象在這個影片腳本中佔有重要的角色,否則那出現只有幾秒的稀有生物畫面不盡然可以為影片加分;
  • 過度強調器材的昂貴:自從看見台灣以後,大家都要找空拍機了,我實在是不懂為什麼。動不動就有一個畫面是攝影鏡頭垂直起飛然後就往前飛這樣。我不是說空拍不美,但是用意呢?空拍就保證是一種美感嗎?不盡然。所以拜託在使用這些器材的同時,請說明這些技術會在說好一個故事上所發揮的作用,而不是把機器搬到現場想要取信於人。要看機器我google就有了啊~ 
  • 過度強調苦勞,但就是沒有功勞:什麼叫苦勞呢?例如說攝影師等了幾天幾夜,或是團隊都只吃泡麵,出去拍一週有六天在下雨之類。其實這就是做這行必然要付出的代價。如果成效不彰,要拿這個出來說嘴讓人家覺得可憐,或不忍苛責是不對的。尤其當很多影片的製作都是政府(=納稅人的錢)的時候;
  • 受訪人物觀點衝突:有些團隊會為一件小事訪問很多專家學者,但是完全無視於專家學者發言之間所呈現的衝突,就直接剪接出來給大家看,看得大家一頭霧水呀~
  • 運鏡老套,美學風格有待建立:似乎只要是拍到生物,就一定要擺很大放中間,卻很少呈現生物與棲地間的關係,如果只是拍很大放中間,那只是會動的圖鑑呀~
  • 配樂有待加強:我們沒有BBC,只要有影片就有人幫忙作曲,所以台灣製作的影片都只能自己找現成的背景音樂來搭。不過喔~ 我真的覺得台灣這方面的配樂元素多樣性不高,很多配樂沒有加分效果,還會減分,還不如安安靜靜讓大家看畫面就好。我想這個部份涉及很多面相,負責配樂的人員是否經常看這類的影片?瞭解觀眾對特定議題配樂搭配的想像?配樂好不好其實和配樂者有沒有名沒有直接關係的呀~
  • 假鬼假怪:我看過一些學到壞榜樣的科普影片。例如主持人的旁邊一定要放乾冰起霧、然後過度幻想腦補科學家的生活,所以影片中的工作人員看起來不是像在拍御茶園(都市小資女輕裝平底鞋走在人工林底下)、就像是在拍登山用品廣告(整個人白白淨淨,全身超乾淨,到處都是gore tex),要不然就一定是要穿著實驗衣戴假髮在研究室中亂搞。雖然說這符合大眾想像,但我一直以為,科普影片的任務之一應該就是要打破常規與偏見,怎麼會一直去鞏固偏見呢?
  • 不知道怎麼結尾:有一個年代的生態節目,只要到了片尾就一定要"願青山常在綠水長流",好像這個世界真的是超美好的,那些環境破壞啊污染啊,隨著片尾曲出現就和我沒關係了。但這個年代不行。不能在寫那些空洞的口號(例如:讓我們一起努力攜手打造更美麗的明天,或是,讓我們共同思考未來)。就給觀眾更多的思索可能與建議好嗎?
然後說到每次審查這些影片或內容文案,有些團隊不知道那裏學來的壞習慣,好愛實問虛答,和高中推甄大學或博士班口試好像喔。什麼叫實問虛答?不管你問什麼,他都會說:

"你的問題真的很好,我們會帶回去好好思考"
"關於你的這個問題我們其實也有想過,但現在委員提出來了讓我們的想法不謀而合"
"其實我們都有做只是今天沒有帶來因為時間很倉促"
"有關委員的問題給了我們很好的方向,讓我們靈光乍現" (是你投標還是我投標?)
"請委員相信我們的專業,我們會再好好努力"

請誠懇回應問題好嗎?

其實會跑來拍這種影片的廠商本身也應該是熱愛科普傳播或大自然的,但是但是,可不可以停下來想一想,怎麼改善敘事能力?怎麼讓自己的知識背景更豐沛?這和製作經費其實沒有關係呀~

2015年5月7日 星期四

[看完以後港節好無奈要深思但是又一直笑]記者冏很大

我本來是很討厭媒體的(看看我的blog有多少篇在表媒體),我也不太愛被訪問的,因為我超怕被寫出來的東西背離本意讓我在同行中出醜。但是我們又沒事愛說"沒事就爆料","我認識記者朋友"對不對?台灣人對媒體真的是又愛又恨對不對?但事情沒有找上我,我就當作不知道這回事,也不需要去思索怎麼理解媒體這個行業與自己的關係,直到認識了一群環境與農業線的記者朋友。

一切都因為狂犬病而起

2013年因為狂犬病事件,我真的是看不下某些單位、個人與學者的發言,所以頻頻在部落格上放砲說明演化生物學者的觀點。這時候有些媒體記者注意到了,但我還不知道是誰。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在那時候為了此事開了一個記者會,順便找了我過去。我當天真的是低估動物社會研究會的媒體號召力了,只穿一件會露點的T-shirt就過去,到現場時看到電子媒體一字排開我心裡想著:完盪了,我露點惹~好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當我在記者會中談為什麼防檢局當時的說詞是有問題的,相關的分析還不夠的時候,有記者發言了。我當時就想:哀有,這個記者好棒棒,我講那些東西她都聽得懂耶,而且不會亂問我一些五四三的問題一定要我表態,感覺好專業呢。然後那個人叫林靜梅。

開始google林靜梅
後來我就開始肉搜她,還加她臉書。肉搜以後才發現"挖賽她的經歷好豐富呢",而且看起來是受到敬重的媒體人,而且專跑那些冷門沒人理的新聞,收視率低也在所不惜。然後在看她臉書時才知道,原來平常出門採訪都素顏(?)的她,原來也是有在坐公視的主播台,而且化完妝以後真的是變成凡爾賽玫瑰,讓我覺得好振奮,原來只要有心就可以立刻變成璀璨綻放的花朵。我的fb朋友雖然有>3000人,但真正有在認真發摟的不到100人,然後她的文章我必看,不看會覺得失去甚麼東西。

記者的角色和追求是甚麼?

在結識許多傑出認真的媒體朋友之前,我一直認為自己只是一個資訊使用、傳播或評論者,我從沒想過自己也經常成為觀點與媒體報導的來源。過去我也認為學者最好和媒體保持距離,因為怕被記者亂寫。一直到我認識一群真的很專業的媒體人,在險惡的媒體環境中試圖實現理想的一群記者後,我才開始觀察與了解他們的專業、困境與努力,然後也更確知自己身為大學教授,應該如何與媒體建立互信,把真相、觀點與知識傳播給社會大眾。靜梅在她的部落格與FB中經常進行許多的反思。所謂的反思有很多面向,例如今天一個單位發新聞稿,我就只要人到了,去問幾個罐頭問題,把新聞稿改寫發稿就好嗎?記者自己具備多少的理解與知識背景來問幾個關鍵性的問題?記者報導時能不能有自己的觀點?記者和官員之間要保持朋友式的互動已爭取獨家專訪?還是應該要保持可溝通但獨立作業的姿態?記者筆下的觀點在大眾面前究竟是讓事情更清楚?或只是讓偏見更深入?甚麼叫多元觀點?甚麼叫平衡報導?許多新聞道德,新聞專業,職場倫理上的轉折與衝突,都是我在認識她與一群記者之後才漸漸地理解。

認真的人最美但是要付出代價

其實和靜梅互動最多的,反而不一定來自相關事件的採訪,而是"同樣都是四十歲單身中年人對生命歷程和感情的互相理解"。靜梅是一個很真實的人,她的文字一向深刻而且幽默,而她的幽默一向都是基於自嘲,從不冒犯任何人。我們同樣都投入自己的專業,然後也深知投入專業、挖掘事實與說真話所需要付出的代價是甚麼。雖然我不是個生理女,然而因為投入專業,或遇人不淑,讓自己在婚姻市場上變得不搶手但還是覺得應該要等愛的感覺,喔我超了解的。有時候我會在FB上講一些心裡話給大家聽,我也很謝謝她都有看完,而且還會給我簡潔誠摯的回應與祝福。喔,然後她很愛講她和她老木的互動,那些我也都很有感,因為我們的父母也都是差不多年紀,我們都需要在工作之餘花時間好好陪陪他們。

如果你對環境議題有興趣,如果你對記者的真實生活感興趣,我會很樂意地鄭重地推薦這本書

(p.s. 謝謝靜梅在書上題字,感謝我在FB上分享肉體,感覺一切努力都有了回饋這樣。然後我覺得最好笑的是動物園熊貓那章)

2015年5月2日 星期六

你知道你的論文計畫書與口頭報告出了甚麼事嗎?

每年審查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畫、看碩博士班的研究計畫書,還有聽學生的論文計畫口頭報告總是有很多很多的疑惑:「為什麼科學性這麼低?為什麼結構這麼不完整?為什麼連動機都有問題?口頭報告為什麼都在打高空?」究竟是學生沒學好?還是我們從頭到尾沒有教學生寫過一個完整精要的研究草案?或是學生以為公家機關的計畫研提系統就等於科學研究計畫的所需架構呢?

今天(5/2)處理系上的博士班入學口試,說真的我聽了還真的好難過。每個人從小到大都學過科學方法包含「觀察」、「提出問題與假說」、「設計實驗」然後得到一個暫時性的結論。但是一旦開始寫論文草案,為什麼就狀況百出?以下我列舉我看到的狀況:
  • 前言:什麼是前言?就是說清楚來龍去脈還有自己想要做什麼,以及為什麼要做呀~ 一個完整的前言裏應該包含動機、背景與目的。而動機本身就是引發某個現象為什麼會疑竇與好奇心,然後再根據長期的閱讀與操作經驗介紹其背景。而其背景必然要提到已知與未知、共識與對立、以及有待解決之議題。前言之末就應該直接切入預期的科學(或政策)貢獻。然而我看到的問題是:
    1. 看不到動機,就直接進入不知所以然的冗長陳述(而且你完全不懂為什麼要聊那些是不是在湊字數);
    2. 現象根本不存在:我知道有些研究需要很多的前測試(pre-test),需要很多的探索,但是就一個proposal來說,不能把未知建立在未知上,更不能把根本沒有跡象存在的現象,拿來當成一個最重要的梗為其設計實驗操作,那簡直就是太無稽了。但有些學生會反駁說"沒有做怎麼會知道呢"。但我要問這些學生:如果你有足夠的知識,又怎麼會去進行那些沒有意義的測試呢?
    3. 鋪梗鋪太長,談一件事的來龍去脈是重要的,但如果鋪梗鋪太長,梗是會斷掉或接不起來的。就好比你要研究某某生物的族群遺傳,但是開頭高談"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很重要"不也太遠了嗎?;
    4. 對過往研究的陳述雜亂,不知道究竟要根據時序?事件?相關研究群的貢獻?地區?或是假說的發展來進行,使前言讀起來非常令人難過,沒有釐清過去發生的事,反而誤導讀者或令人迷惑;
    5. 完全忽視對立假說的存在,或是連過往假說都沒有提到。如果忽視了不同觀點,就無法令人信服這個研究草案的基礎建立在過往研究的完整回顧之上;
    6. 無法清楚地說明甚麼樣的資訊是已知、未知與亟需被了解的
    7. 問題、假說、研究目的傻傻分不清
    8. 假說、假設、預測、期待傻傻分不清
    9. 弄不清楚自己究竟在檢測假說或檢驗現象
    10. 把目標講的很遠大,但是和題目、核心議題,和技術等等完全搭不起來
    11. 絕大多數的proposal根本沒有在陳述議題背景,而是在"解釋名詞"。  
  • 材料與方法:如果這只是一個proposal,那就表示還有非常大一部分的研究方向是有變數的,還需要調整的,有可能擴張的,有可能收斂的。此外,在proposal中的材料與方法段落其實應該是談整個策略,包含材料、方法論、統計、工具、流程、操作、人力與經費配當。但不知道為什麼大多數的學生都會直接從學長姊的論文中抄錄一大堆的操作流程(而且是無法回應論文議題的),然後在很天真的狀況下擺了一個不實際的甘特圖。但是整個讀下來你就知道那一點意義也沒有,因為無法理解這些陳述為何能夠解決前言中所提到的現象與假說檢測。
  • 結尾應該寫甚麼?其實我超怕看學生寫預期結果的。太多太多人把心中所設定的唯一可能,也就是期待(expectation)當成預期結果。但是一個研究草案的預期成效不是這個東西。事實上最後一段應該要談的是優勢、挑戰、預期、貢獻、創新之處以及發表計畫。所謂的挑戰就是無法操之在己的變數,但有些人卻把對於實驗設計不嚴謹的憂慮擺在這段,前後矛盾自打嘴巴,然後最後一段就變得超級無聊與自打臉,完全不知道在幹甚麼。甚至有人把前言在抄一次,表示自己寫了這段。我常問學生:如果實驗結果與你的期待不符,請問這算是實驗設計錯誤?或是你應該在一開始就把各種可能所衍生的解釋想清楚?我好傷心喔,大多數學生都聽不懂這是甚麼意思,甚至以為只要多操作幾次應該就能得到自己想看到得。這會不會是國高中或大學實驗課設計不良的遺毒啊?
  • 口頭報告出了甚麼錯?我在此並不想要提口頭報告中的口語表達與視覺表達問題,我只談科學性。我發現不少考博士班的學生(應該已經修過專題、書報並通過碩士口試了吧),似乎仍然無法好好掌握時間,做好內容比例的配當,而且聽不懂口試委員的問題,實問虛答,打高空,打官腔,或鬼打牆。不管問甚麼問題,那標準回答總是:老師的問題非常好,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我不是很清楚,但我想如果我有時間,我會回去好好思考,謝謝老師的問題。這完全就是廢話呀小姐~
此外我認為在為數不少的某些領域計畫,充滿了因果性與關連性傻傻分不清的狀況,如果老師問到"為什麼要唸博士班或來考這個所",那些罐頭回應也總是令人傻眼,例如"素聞貴係如何棒所以我想要精進我的學識所以我來考這個所"。先生,可以說清楚你對哪個老師的研究?或哪個領域?或該系該校的制度吸引你嗎?不要實問虛答,真的很矯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