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9日 星期六

看了一堆文獻做了一堆實驗但寫不出幾個字,為什麼?

圖片連結自:www.tsthesisclinic.com
相信許多老師在論文口試季的時候都會發現許多學生論文的寫作上有兩種非常極端的毛病,第一種叫作「廢話極多湊字數」,另一種則是字數少到不知道他究竟在寫簡答題還是想要參加那種「留下一句話就可抽獎」的活動。

那我現在就要談第二個狀況,也就是學生看起來很認真,讀了一堆東西,但是論文中卻空空如也。我發現有些資深老師可能是因為見多識廣,人很好,也不想要傷害學生,就會說:「同學我覺的你的論文寫得很簡潔,有些東西能不能多講一點?寫清楚一點?」其實我相信這些資深老師心裏面真正的OS是:「同學你究竟在寫什麼鬼東西?」

那我要怎麼解讀這種「看了一堆卻寫不出來」的問題?又期待同學如何自我改善呢?
  • 學生普遍缺乏嚴謹的閱讀訓練:我們的教育從小到大的閱讀訓練都只要你「看懂」然後拿去回答一些「測驗題」就好。但是對於觀點的形成、衝突價值與概念的存在、檢驗一個說法的方法、和如何評論論點的教育是幾乎不存在的。我認為任何的嚴謹閱讀都應該要有三個層次,也就是「看懂意思」、「分析結構」,還有「推敲術語與辭彙的使用」。完成這三個層次之後我們才能步入「如何決定思路或敘事主軸」這個步驟。如果學生的閱讀只看懂「意思」,他也不重視「起因」、「過程」、「方法」或「發展歷史」這些元素,那他當然不覺得有什麼好寫。他只要把他自認為看懂的幾句話填上就是了。
  • 學生不知道什麼叫「完整的陳述」:什麼是完整的陳述?也就是把一件事的「來龍去脈」與「各種說法」說明白。在陳述來龍去脈的時候一定要提到「人」、「事」、「時」、「地」、「物」、「數」,否則怎麼取信於人?就好比說我們要在論文中提到「內共生學說」(endosymbiotic theory)的起源,若只草草寫一句「內共生學說是由Lynn Margulis所創立」就結束了。請問這句話有什麼資訊在內嗎?當你有足夠的篇幅空間,然後整個議題的主軸就是要談「內共生學說的研究現況」時,有關這個學說的來龍去脈當然需要足夠的陳述。好比說,你應該要提到「內共生學說是一個什麼樣的理論」、「它被使用來解釋什麼現象」、「在它之前有什麼樣的理論被提出來過?或有什麼先前建立假說支持這個現象的倡議」。這些觀點是什麼單位的什麼人,在那個年代於什麼地方的什麼機構進行的什麼實驗,最後發表在什麼出版品上,而這個學說所造成的效應是什麼?為什麼被認為十分重要。這才叫完整。我再舉一個例子。很多學生寫到材料與方法的時候,都會直接談論自己的「操作流程」(protocol)。但是你去看任何好期刊的材料與方法都寫得十分清楚。怎麼個清楚法?很多作者會把不同研究策略與方法論之間先做個比較,說明自己為什麼採用某個方法而捨棄那個方法。然後就算使用那個方法進行研究室,也會清楚說明那些方法被誰,在什麼年代,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發現有什麼暇疵,而他如何避免那樣的暇疵來干擾研究進行。全部都講清楚之後才會陳述操作流程。也就是說每一個步驟的背景與原因都應該被說明。
  • 學生不知道什麼是合適的文字份量:很多學生都愛問「老師我要寫幾個字才可以?」天啊我認為這真的是大學之前教育之遺毒(或者在大學教育中也有)。這種「幾個字就好」的改念深植在台灣學生的腦海中,所以造就了很多學生愛湊字數,為湊字數瞎扯,或是寫到某個自認為可以的字數就停住不寫的問題。對研究生來說我認為他們有一個寫作上的難題。他們缺乏直接翻譯原文文獻的經驗,所以並不知道英文文獻的段落排列、各段安排與文字量與中文論文的寫作之間有什麼差別。坊間又充斥著許多由原文直譯的科普文章,這對學生學習如何以中文,甚至是以英文來書寫論文是沒什麼幫助的。假設學生寫的是中文論文,而這個中文論文在未來不會變成英文論文,那麼段落安排與書寫的份量就應該要參考相關領域的中文論文,還有文字品質比較好,由台灣人自己撰寫的科普文章。這樣就比較能抓到段落的文字份量與順序安排。但如果學生的論文是以中文寫的,在未來一定會變成英文版投稿,那麼我會建議學生應該要多多思考英文論文中每一個段落的文字量。最重要的其實也不是文字量,而是要寫多仔細才能陳述一個完整的議題與觀點。
  • 學生連依樣畫葫蘆與仿製的能力都沒有:說了這麼多,我們常納悶「你看那麼多paper為什麼寫出來卻是這個樣子」。啊,有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學生連「照著他所讀過文章的脈落與體例來書寫」都不會。因為在他們過往的學習歷程中所經歷的是「交出幾百個字湊字數也沒人看的心得報告」、「沒人好好改那些報告」、「就算被批改了也沒有真正的改善」,所以過往的寫作經驗全是一場莫名其妙的混帳。那你還能期待什麼嚴謹的書寫能力嗎?
那你說108課綱施行以後,那些寫過「小論文」而產生的未來大學生就會比較好嗎?我不這麼認為。我有空再談,因為為數不少的老師自己都缺乏嚴謹寫作與跨科學習的經驗,更別說把自己的文章拿來擺在某個平台上受到公評,學習被詰問、改善與回應批評,又要怎麼指導學生呢?

2017年7月22日 星期六

如何寫博士畢業後第一份求職履歷?

圖片連結自The Balance
我知道有些人的能力和運氣都很好,所以不太需要擔心CV寫得不好會失去工作機會。有些人認為只要publication record很好,老闆之間協調講一講就可以了,所以很多研究室PI根本不管你的CV寫得怎麼樣,一個轉眼postdoc就拿到,可以安穩度過下一個三年。但不是每一個人都這麼棒,運氣這麼好,所以寫CV就變得是一件應該要慎重的事。

我剛畢業的時候還沒打算回台灣,本來希望在倫敦繼續工作,因此我就寫了一份CV去應徵倫敦自然史博物館昆蟲學系的研究人員職缺。但是我坦白說我當時真的不知道怎麼好好寫一份英文的CV,所以我就在網路上亂找resume或curriculum vitae的範本。但是說真的一般來說會拿出來當成範本的都是商業管理領域的東西啊~對我們好像不太適用,怎麼辦?我再找了一下,發現大體上CV的結構大概就是:
  • 個人資料 (生日、年齡、地址、聯絡方式)
  • 學歷與工作經歷
  • 研究領域或興趣
  • 論文、書籍與技術報告的發表
  • 參與研究計畫與目前進行計畫
  • 其它技能
好像就這樣啊,是有什麼難的?結果我當時拿給我老闆看的時候,他覺得看起來有些薄弱,而且感覺非常普通。為什麼?
  • 沒有突顯自己為何適合那個工作的特質:好比當時我是所有應徵者中唯一的亞洲人,我就沒有突顯我身為亞洲人對於那個工作的優勢為何,例如亞洲文獻閱讀、亞洲相關學術社群的關係,或是亞洲研究材料的獲取之類的。
  • 忽視某些已具備經驗的重要性:例如我經常在各地採集昆蟲,但是我提都沒有提。對於一個博物館工作來說,有野外踏察能力是很重要的,但我就是沒有提。因為我覺得那沒什麼啊,不過就是出去跑到一個山上抓了幾隻蟲不是嗎?喔不,我覺得沒什麼,人家可是會把這樣的經驗稱之為"expedition"或"field work experience"。我覺得有一點膨風啦,可是這似乎是在求職時讓自己比較亮眼的策略。
  • 應該要提到自己的學術參與:例如參加那些國際性的學會,擔任什麼工作。這是加分。
  • 沒有說明自己很會的技術與方法論:我在CV初版中只提到自己對什麼領域有興趣,但沒有提到我已經很熟稔的工具為何,還有那些工具為什麼可以協助那個職缺的進行。
  • 沒有提到自己的人格特質:雖然國外求職不需要寫那種"我從小在民主小康家庭長大"的廢話,但如果可以的話,是可以提到自己的personality。就照實寫,也不需要特別說自己可以工作到深夜不睡覺,人家會覺得你有病。而且人家要的是可以開創新議題的科學家,怎麼會是一個一直加班的工讀生呢?
當然publication還是最重要的。如果一個CV上面的publication record很短,一眼掃上去沒有什麼重量級或是還不差的代表作,你再怎麼多才多藝,說自己得過美勞或跳繩比賽冠軍都沒有用,因為人家要的是科學家。

好最後我有進入最後四強,可是我沒有拿到那個工作 (所以才有機會回台灣)。雖然沒有得到那個工作,不過在準備CV的時候的確回顧了自己當時的人生狀態,是一個很好的收獲。不過如果是現在要我重寫一次CV,我可能就不像以前那樣寫了。內容和結構很可能是差不多的,但我會加上對某些科學議題的陳述與想法,比較主動地去談論未來老闆可能有興趣的議題,而不是被動地把自己的資料晾在那邊讓別人挑。

另外在這個年代,我想很多人可能需要學一下資訊繪圖履歷(Infographic CV或Visual resume)要怎麼做。因為那會讓你看起來有跟上數位時代,有資訊、社交與社群能力。

怕自己paper不夠就不丟履歷也不對。你應該要隨時準備著一個可以一直更新的CV,你可能認為自己不夠好,但別人說不定就是要你。你也可能覺得準備了一年終於有篇PNAS還是Nature所以要投出履歷了,結果其它的申請者有三篇PNAS樂勝你,你的準備就不見得會獲得報償。

喔對了,我認為經營一個有模有樣的部落格有點重要,如果你希望別人對你有多一點的瞭解,而且不只是論文數量的話,一個有英語版本的部落格是一個加分。

2017年7月18日 星期二

我喜歡自然生態,但我怎麼知道應該往學術或環教領域走?

Amazon Adventure的劇照,這個景是陳述Henry Bates在亞馬遜盆地採集昆蟲標本的模樣
我記得我在大二還是大三的時候,有一位老師問我:"你要考研究所嗎?還是你要繼續在外面採集?你要當生態攝影家寫圖鑑嗎?還是怎麼樣?我看你都在晃來晃去"。我當時覺得非常不以為然,我覺得"我在外面晃來晃去有礙到誰嗎?我開心就好"。其實當時真的很開心,因為昆蟲系大學部的課程對我來說有一點簡單,所以我有很多的餘裕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要說我怎麼決定自己真的要往學術路線走?那是一個很緩慢也充滿反覆的過程。

我對生物的喜好不是從分子或細胞層級議題開始,而是個體以上的層級。因此我認為自己的自我養成過程比較像是"博物學家"(naturalist)。所以我從小就是那種被公認"認識很多蟲魚鳥獸花花草草"的學生。所以我也一向被認為"博學多聞"。但是這種看起來博學多聞知道很多事情的特質並不一定討喜,而且是會碰壁的。我碰過幾次壁呢?
  • 第一次是在國小科展。當時有一位現在是中研院退休院士的大老是評審。我小學期間的科展作品都是那種現象觀察性的,生物普查之類的東西。當時他罵我說"你再這樣下去,就會跟林試所的誰誰誰一樣,沒有出息"。我當時覺得他很莫名其妙,大人怎麼會在小孩面前顯露自己對其它知識領域的不屑呢?我很受挫,但是當時年紀小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我只知道那次只有得一個"研究精神獎"。
  • 第二次是高二去美國參加國際科展。當時帶隊的是已經去逝的台大電機系教授。他很欣賞我,但是又覺得我當時做的題目(某種水生植物的遺傳變異)不夠科學。他說我應該要跳出"現象學"的範疇,讓自己進入實驗科學的境界。當時我可以理解到的是,他認為我做的東西不夠先進,不夠高科技,我也非常同意。
  • 大學到研究所期間我很容易被認為是好學生,所以沒有受到什麼挑戰或質疑,當時也發表不少小論文,然後喜孜孜地拿去申請英國學校,也很順利拿到獎學金了。但是當我把論文抽印本拿給指導教授看時,他第一眼就說:請問你在檢測假說?還是在刨製一個想像?
其實我一直到那一刻才真實發現自己離科學研究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要走。我不是說當一個博物學家不好,我認為博物學的能力很重要,那是天份。你走到野外去就是找得到看得到什麼生物,那就是天份。因為連眼睛對焦耳朵辨音鼻子聞味的能力都不一樣啊。但是博物學家會做實驗嗎?不盡然。或許會提出很多想法、心得、猜測或假說,但是和實驗生物學就是不一樣。所以我在博一那年有很大的轉變,要讓自己還是一個博物學家,也要是一個科學家。喔我忘了說,還有第四件事影響了我。

當時有一位博後和我同一個房間,他隨意講了一句話說"你的論文不會是由分類學者來品評,因為那是你原本就會了的事,你的論文會是由生物學者來評量,所以你要記住你論文的生物學意義是什麼,而不是你做的分類處理是什麼"

這句話我聽進去了。

但是這和我選擇學術生涯或是科普科教生涯有關係嗎?其實有點關係但是並非完全是一個誰先誰後的因果關係。我在大學之前就已經認識很多寫科普書寫圖鑑的大大,當時覺得非常崇拜,也好希望自己可以寫一本圖鑑。可是當時台灣的生物分類學研究很破落,能出圖鑑的就是鍬、蝶、兩生爬蟲、鳥、哺乳、幾隻淡水魚,沒了。你就算想要發奮寫一本書你也不知道有什麼可以做,因為當時能做的別人都做了。也就是說我當時沒有往科普科教方面走是因為當時的知識有瓶頸,不足以支撐更深度的教學、應用和推廣。再加上能夠出書的大大都是長年累月掏空資產在拍照和觀察,我們一個學生不可能那樣付出,也沒那種本事。也就是說我們沒有具備那種"棲位"的本領,因此,當然放棄。

那往學術走呢?是因為嚮往學術生涯嗎?其實也不是。我是那種除了讀書也不太能做什麼的人,當時三心兩意,不知道要做淡水魚、還是兩爬,植物,或是昆蟲。我都有興趣。最後之所以終於定下來做昆蟲,不再心裏想著要轉台大或中興植物系,其實是因為認清事實。什麼事實呢?淡水魚當時有還在唸清大的林思民開發新的議題,兩爬的本領比不過已逝的賴俊祥,鳥和哺乳類太多人做,植物的大大多如天上星星。所以我選擇昆蟲只是覺得自己找到一個自己做得來的去處,回到小學二年級的樂趣罷了。

但是真的要往學術界走,我認為和走科普科教環覺還是有那麼一點差異。差異在那?科普科教環教工作需要說服與教育的是一般大眾,所以雖然需要追求知識的能力與品味,卻不需要站在知識發展的前緣與浪尖上。也就是說,往科普環教科教走的時候,那個專業上的壓力來源是"如何處理人的反應與學習"的問題。但是若學術面發展,那麼我們要追求的是創新、走在知識的前緣,然後需要永遠具備自學的本來來學會瞬間冒出來的所有新概念、新軟體、還有新平台。兩種選擇所將面對的壓力不太一樣,但都是壓力。

我不會回答什麼"若重新選一次會選科學還是科普"這樣的問題。因為這兩個選擇並不是互斥的。然而我認為如果對於知識技術概念上的落後不是那麼焦慮的人,留在科普科教環教吧。但如果對新知識新發現與新技術有渴求,而且有本事掌握與學習的人,可以試著往科學走走。但是你也可能在學術路上走走累了忽然想要教化大眾,你也有可能在浸淫科普多年後忽然發現自己還是有學術實力,總之要知道自己的能耐與心之所向,但也不需要給自己套上一個框架。

2017年7月2日 星期日

如何打發那些愛嗆你就讀科系沒前途的親戚?

在我回應這個問題之前有三個前提:
  1. 你頗喜歡你就讀科系的專業,真的有興趣;
  2. 你願意花點時間說給親戚聽 (是否聽得進去是他們的事)
  3. 你願意捍衛你的專業

好,我相信很多學生都會遇到一些愛碎嘴又自認為自己是全能改造王又是萬事通的親戚,明明就是你的人生和你的私事,但他們就是可以先碎嘴唱衰你一陣之後,又想要對你曉以大義,希望你加入某個陣營(可能是某科系,也可能是直銷)的行列。如果你手指搖搖說沒興趣,他們還會認為是年輕人不知好歹,喝心吼雷精,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現在年輕人都太自我了所以社會才這麼亂。但是他們並非真的那麼緊抓地球脈動,只是看到你的時候隨手找一個題材數落你。他們那麼有意見無非是對你有興趣的領域不熟,而且也不見得想要瞭解。


反正話都是他們在說。

這還不夠,他們的小孩永遠是最棒的,你最好要跟他的孩子多學學。如果不和他的孩子多學學,也要跟報上的某某人學學。他們的資訊來源通常是無法禁得起考驗的,不是我朋友說、我有一個教授(律師、醫生、金融業....)朋友說、我同事說、報上說、網路說。當你想要討論那些資訊的虛實的時候他就會說你在狡辯,給一點意見不接受就罷了意見還這麼多。

你喜歡是什麼並不重要,因為只要他無法理解的世界都是無法換現金也不能當飯吃的。問他理想的人生境界是什麼,不脫就是前多事少離家近的社會米蟲,但是問他社會這樣是否會進步的時候,他又跟你說年輕人想太多把自己顧好就好可以。

反正話都是他們在說。

但是如果你真的很想要捍衛自己的興趣,是不能靠生氣和在網路上討拍來達成的。當然你也不可能把那些討厭的親戚通通吹脹飄走。喔對了,你的爸媽呢?如果你的爸媽挺你其實也就夠了,但如果你的爸媽是那種沒主見的,凡事都還要看強勢親戚的臉色的那可就難過了。

偏偏這種沒主見不知道自己怎麼辦的父母還真不少,造成好多孩子的痛苦啊。

如果你還有一點耐性來說明與抵禦這些黑魔法,那麼你應該怎麼做呢?
  1. 其實你還真應該做點功課了解科系的專業會涉及什麼科學、知識、教育、政策、法育、產業與服務是什麼。你不能被動地要求系所一定要告知你能做什麼,應該考什麼證照,而應該自行了解究竟有多少機會?有多高的門檻,還有如何達到跨越那個門檻。就好比說你唸生命科學,問題是生命科學是一個如此廣大的學門,可涉及的議題如此之多,如果自己做的功課不夠,被親戚以"唸生科會ㄎㄎ"為由羞辱,自己卻無法反駁,那是親戚的嘴賤還是你自己太弱呢?
  2. 你應該從現在開始瞭解任何相關產業的金流與獲利情形。你不能像報上一些業配文一樣吹噓產值,你也不能隨便被嚇傻以為所有產業的起薪都是22-28K。如果你真的很有興趣,那你應該瞭解現存的產業與職業(包含學術研究)的資金是怎麼來的?為什麼要被投資?為什麼有前景?那些是虛那些是實?也就是說你需要查找的資料不會是課本,而是財務金融資訊,還有國際現勢與趨勢分析。如果能把需求、知識、技術、服務、產業、產品、地區差異特性都連起來,你自然會比較有信心,知道自己正走在什麼樣的航道之上;
  3. 你可以想一下你想要什麼樣的人生。雖然所謂的人生目標會隨時變化,天知道你去年認為月入三萬五你就可以照顧好自己,但是今年忽然發現父母生病了,你需要一份四萬五的工作才能支撐時,你的人生重心與理想是會轉變的。所以你應該要想一想,剛你只需要一人飽全家飽?只需要照顧自己和另一半?或是你還需要分攤家計的時候,你認為你的人生可能要走到什麼境地才讓你心安?然後你可以捨棄的是什麼?不能捨棄的是什麼?當你想過以後,就比較可能獲得薪資與生活品質的關係,薪資與你的興趣追求之間的關係,還有人生目標是否操之在我這個議題。
如果你想過,做過了,你會比較有信心。無論討人厭的親戚是否被你說服了,是否同意你了,你都能確定自己走在一條穩健或確定的道路上。

2017年7月1日 星期六

修習戶外(野外)課程除了肉體到場以外還要注意什麼?

我們這類科系經常會開授有野外活動的課程,因為很多課程必然要在野地環境進行才能讓理論與實務結合。但是說實在的,現在有太多學生從小被保護得很好,被照顧得乾乾淨淨的,所以一離開有捷運或夜市的地方,就會顯得很無知,或是出現很多荒謬的行為。要了要幫所有野外課程打個預防針,我一定要在這邊講一些醜話,拜託有些同學和家長要醒一醒,助教也要留意一下。小時候覺得那樣顧小孩很可愛,但是小孩長大以後給大家造成困擾是很不OK的啊。

所謂的野外課程,也就是說所有修課同學會通通拉到野外去上課好幾天或甚至超過一週。因為是在野外,所以就很難要求日常飲食和住宿要非常高檔。因為重點就是在學習,而且除了學習知識以外,就是要學習如何在山林溪河海濱海下安全與專業地進行工作。不是耗費一堆資源讓王子公主去那邊抱怨找不到手機訊號的。

在這麼多年帶野外課程,還有觀察其他學校實施類似課程的經驗中,我經常看到一些討人厭的行為,而我認為這樣的行為就是來自從小被寵壞。我也看到一些其他的狀況,問題在於生活中缺乏鍛鍊。
  • 身體不好:身體不好可以體現在幾個方面,例如:走不了遠路、無法久站、背不了重物、動不動嫌熱、動不動怕冷、頭痛、好容易過敏、容易暈船暈車而不自知、很容易感冒但自己不會準備藥物,不知道如何隨著海拔或海深調節自己的呼吸與耳壓。這些問題之所以會出現就是因為從小都是飼料雞,所謂的運動也都是很安全的,打個球啊,游個泳啊,都是很安全的。但是真正遇到天然環境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肌耐力不好、肺活量不好。要怎麼辦呢?要養成平日運動的習慣,而不是忽然打球或忽然跑步那種。有不少人就是因為體力不好所以無法進行野外工作。而且沒有健康的身體就出野外是非常危險,也令人擔心的。總之,身體是可以鍛鍊的,體力不好也不能硬撐的。
  • 無法去除不必要的物質慾望:很多人之所以可以在野外工作中適應良好,甚至發現很多重要的現象,是因為他就是可以做野外工作,有本事蹲在山裡海邊一段時間。除了簡單的飲食、醫療、急救、禦寒、通訊、電力支援以外,就沒有了。如果動不動就好想逛街,好想看電影,好想去夜唱,好想去跑趴,是很難勝任野外工作的。
  • 無法忍受孤獨:野外工作常常是辛苦的,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做什的,需要獨立作業的。如果很喜歡討抱,太喜歡三五成群,一個人無法睡著會怕的,動不動要別人不能不想他,又不能太想他的,大概就不太合適。
  • 怕髒:有些人真的是從小就被顧成洋娃娃或公仔,所以稍微沾點土或者泥巴就在那邊不高興又嘟嘴。太怕髒的、太需要顧形象的、偶包重的網美其實不太合適野外工作。
  • 缺乏集體意識與合作能力:個人的獨立性很重要,但是團隊的合作能力也很重要。我知道很多人喜歡獨來獨往,但是在野外就需要互助合作,無論是生活或者專業上都需要。如果那種一天到晚唱反調的,一天到晚不配合然後造成大家困擾的,就非常不適合野外工作。
  • 生活自己能力很差還會搞破壞的:無法自己起床、無法洗衣服、吃飯時不會幫大家添飯擺碗筷、要等人服務的、抱怨飯菜不好吃的、覺得吃飯要排隊很麻煩的、吃飯時很擔心自己吃不到喜歡吃的菜的、廁所不會沖的、使用過浴室就一團亂的、上過廁所就一團亂的、睡通鋪的時候要佔大位子的、襪子超臭不處理的、甚麼都想要找爸媽的、不如己意就想哭的、有藥不吃的、有病不醫的,都不適合。
  • 認為自己是觀光客:明明就是一個集體性的課程,而且重點就是學習,但是會覺得自己只要負責出現、打卡、混在人群中假裝聽解說就可以的。也不適合野外工作。
  • 無法把裝備整理保養好回復原狀:不管是個人裝備或團體裝備都如此。絲豪沒有愛惜敬重之心。這也不能怪他們了,有些人連自己的東西都會弄丟,你怎麼能期待他珍惜公眾資源,給別人方便?
  • 連大便都不會:大便有什麼難的?有些人沒有固定時間排便的習慣,早上就傻傻出門,走到一半忽然想大便。如果你現在上野外課程走一走想大便(勞賽),但是整個林道、海岸或山徑上沒有合適地點,你怎麼辦?拉在封口袋以後帶回家嗎?你可以想一下,如果這個野外課程地點只有一間廁所,廁所的水量有限,你要大便別人也要大便,但是你卻便秘出不來讓大家等很久,單兵應該如何處置?同學,你應該做的事情是:(1) 平時多喝水; (2) 多吃蔬果; (3) 可以帶高纖水果上山; (4) 按摩下腹; (5) 養成固定時間排便習慣。意思就是說,出門之前要拉乾淨懂嗎?當然,在野外找地方拉屎又不會摔死或坐到咬人貓也是一種常識。
不知道你中了幾項?喔對了,我覺得如果以上的問題都有也沒關係,安全回到家讓你爸媽不要找助教麻煩,然後不要破壞生態和騷擾動植物也是功德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