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1日 星期三

第七傳人阿就根本是一堆特效電影的驚聲尖笑版啊~

誰叫寄生獸一直都爆滿啊~ 為了要假裝自己在12/31有人約跨年,只好去華納威秀看電影。走出埃及我實在是不愛(我比較喜歡看金凱瑞分開碗裏的蕃茄湯),其它不是看過就是沒感覺,看來就只好看第七傳人了。說真的看預告片時就知道這一定是部只有特效沒有劇情的片子,結果,還真的是只有特效沒有劇情,而且看得我一直呵呵笑。挨有我就來說說這部片為什麼不會讓我看第二次:
  • 演員組合其實是老梗:傑夫布里吉最近的戲路太像了,不管是降魔戰警或是記憶傳承者中的角色都是特效片中口齒不清的大老粗(我知道有人愛這味),所以就算他批上中世紀的衣著也很難讓我覺得他在演什麼新角色。然後班巴恩斯就適合演那種弱弱的小白臉王子角色啊,看到他就想到納尼亞傳奇裏面的賈斯潘王子(也就是莫名出現的王子,然後好像也沒什麼才華就只是帥這樣)。然後我相信茱莉安摩爾演這部片真的就只是娛樂,就好像張曼玉也會演一些爛片是一樣的道理。
  • 片中處處是老梗:我覺得這部小說本身就是部老梗小說,大概就只是特效好用所以就通通拿出來改編拍成電影。一個獵魔師(這真是美國和日本的最愛梗)曾愛上一個女巫,多年前親自把由愛生恨的她封印了,然後多年以後壞女巫被喚醒誓言復仇。獵魔師就去找新徒弟,然後時間緊迫所以就要幾天內給他特訓(幾天內特訓這招美國電影真的是超愛的),中間一定要有一個正妹女巫跑出來說"人家其實是好人"外加一見鍾情,之後就會開始前往壞女巫的巢穴殺個片甲不留,中間一定要再穿插一段意外的身世之謎,最後壞女巫掛了後就被放一把火燒掉,然後家人全死光的正妹女巫就要留在望夫崖等待帥哥這樣。老不老套?老套。
  • 其它電影的影子在那裏? 我認為啦~
    1. 傑夫布里吉本身就背負了他近年演過的特效片的身影,從"創"開始就這樣;
    2. 茱莉安摩爾的黑色羽毛領大衣和白雪公主與獵人中莎莉賽隆那款撞衫;
    3. 壞女巫回到巢穴以後把大廳順手弄得美侖美渙金壁輝煌,真的可以比美鄧不利多去找史拉轟教授的橋段呢~ 我瞬間覺得這個女巫還不錯啊,這麼會打掃房間;
    4. 那個忽大忽小的熊形人讓我想到凡赫辛裏面的變身博士;
    5. 壞女巫召喚來的各路幫手在使用類似一鍋燒仙草的法術(?)之後集體出發的樣子根本就是哈利波特的食死人攻擊啊~
    6. 傑夫布里吉打不過的什麼幻形獸根本就是隨便從哈比人裏面的半獸人大軍或是哈利波特消失的密室中的山怪找一隻過來支援的,而且根本就很弱啊,戳一下就死了;
    7. 壞女巫的姐妹關係和造型和所有的吸血鬼電影沒有不一樣呢~
    8. 是說自從阿凡達以後,所有的好萊塢怪物都要有六條腿是嗎?就像卡車從四輪變十輪那樣?
    9. 結尾就是凡赫辛啊~整裝待發繼續去獵魔
片中還有很多看了會發笑的點。例如壞女巫召喚來的什麼了不起的軍團根本都是草包,被隨便一推就死了,然後獵魔師好不容易找到她的巢穴,最後壞女巫卻不是因為獵魔師而死,而是被自己的妹妹插死(姐妹鬩牆好久喔,都不管別人在幹嘛),打完以後掉到地上就說我累惹想進房休息,最後被火燒掉。好鳥好鳥的劇情啊~ 另外這部電影應該也可以拿來作為熟女逆齡換膚的廣告,當壞女巫的妹妹哭訴說"獵魔師好殘忍把我們燒燙傷成這樣嗚嗚",壞女巫用手輕輕揮一下馬上就恢復粉嫩的美肌,這不是超讚的嗎?

總之這是一部不需要大腦就可以看的片喔~ 我聽到雄中學生看完在廁所裏邊尿尿邊取笑這部片呢~

2014年12月23日 星期二

大學生應如何逃離父母的魔掌?

其實,從我開始教書以後,每一屆都會遇到一些深受父母困擾的學生。這些父母都有一些共同的特質:控制慾超強、學歷與社經地位不差、對小孩有非常高的期待、對小孩採取滴水不漏的嚴密監控與保護,凡事都要代小孩做決定。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這些父母會認為自己非常自由民主、對小孩其實沒有什麼期待(假仙地說我只要他健康快樂就好)、凡事都說"我是為你好"。最後一定要來句"你怎麼可以如此不知好歹",最可怕的還會哭鬧威脅加勒索,甚至還把和孩子的往來通訊公布給大家看討拍拍。

所以說真的,有些學生從小就養成陽奉陰違的技倆,而且身心都感到十分痛苦,雖然是尊敬著父母,但又不願意忤逆父母,久而久之再怎麼聰明的小孩也會變成庸碌的笨蛋,怎麼可愛的小孩的眼神也會失去光彩。所以啊,我認為學生應該要想辦法掙脫這種枷鎖,我的建議如下:
  • 不要怕忤逆父母,有話就要說出來,有想法就要溝通。順從久了,表演久了別人就會覺得是你自找的,以前不講怎麼現在才講?
  • 不要停止溝通的努力,就算父母非常愛碎唸與碎嘴也不要因此失去信心;
  • 有時候距離和時間可以解決一點事情,所以請你要培養獨立生活的習慣(不表示對父母不聞不問);
  • 要有一技之長,讓自己能有經濟實力,以免被父母斷了經援;
  • 若要徒個清靜,記得沒事不要加父母的fb,有必要時手機、e-mail或帳號多開幾個讓自己遠離那些不必要的親情枷鎖;
  • 你需要父母的放手與祝福,而不是凡事都要父母的認可,就算你想拼出點什麼成績來,請你記得那應該是追求自己的理想,而不只是為了向父母證明點什麼,因為有些父母不管你做什麼,只要不合他的意就都是不孝與零分;
  • 要想想自己能承受多壞的狀況?不要隨便放棄溝通的可能性,但也要思考完全無法溝通後的方案是什麼?
  • 想要自由,就要自己爭取。如果自己什麼都不做,卻愛抱怨父母管得多,那就真的是你自找的。
我從來就不認為順從與乖巧是什麼樣的美德,因為那很可能只是一種不假思索的服從與虛應故事。高等教育的目標就是要教出有創造力、獨立思考、能自我判斷與負責的學生,而不是瞻前顧後,什麼都要顧慮然後不具開創性的媽寶呢~

2014年12月20日 星期六

如何阻止你的孩子實現夢想這樣做就對了~

受到竹東高中韓阿梅老師那篇"如何讓孩子壞在起跑點的十種方法"的啟發,我決定根據這幾年帶大學部和研究所課程的心得來寫一篇"如何阻止孩子實現夢想"。

我認為父母甚至是師長希望孩子/學生過得平順,衣食無虞感情順遂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我認為身為父母與師長一定要有一個警覺:我們是否因為汲汲營營於上班下班與日常任務,失去對社會現況的瞭解?對未來的想像?而且失去作夢圓夢的動力?所以才會把一切在自己的小小世界中不熟悉的、沒聽過的、有偏見(而自己並不自知)的,通通屈打成"不切實際"?因為"不切實際"所以"無法馬上變成現金",當孩子/學生真心誠意地訴說自己的愛好與熱情時,就會馬上被打斷、否決,甚至把這樣的打斷當成是自己的善意提醒?


我認為有很多的父母是誕生在"努力唸書拼過聯考要不然就去工作"、"有努力一定有所得"、"要服從老闆師長命令"、"人生只要完成幾個任務"、"一切服膺國家領導"、"凡事不需要想太多"、"許多價值不需要討論也不必懷疑"的年代。許多父母對人生的可能性、財產的累積與生涯的想像也停留在那個一切服從政府指揮的年代。

但是我們這個社會和世界早就變了,過去我們相信的很多價值被摧毀了,需要被重建了。而重建的手段不再像過去一樣是威權是服從,年輕人會要求經過辨證才能接受。許多過去以為理所當然的永恆也不復存。身為一個人,沒有"年到幾歲必然要做什麼事"的壓力,幾乎沒有一個工作做到老這種事、就連國營企業都會裁員都會民營化,就算是公職人員也會預缺不補,連退休金都不若以往優惠。這個社會在變、職場在變、氣氛在變、未來變得更不可預測,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自己能夠接受與面對不可預測性,而不是緊抓住過去的價值,這個不可以做,那個不應該做。因位這個世代的孩子不會遇到家長們過去的時勢。

有些爸媽總愛聯合一些討人厭的親戚對孩子說:你不要唸這個或那個,因為沒有前途。我從來不這樣認為。首先什麼叫職場?只要做事能領錢的都是職場,而不是白領的才是,藍領的不是,長期飯票才是,短期的都不是。有些爸媽早就忘掉自己有沒有夢想,有沒有那個膽量追求夢想,他們經歷過的只是去執行別人替他們設定好的任務。也就是"唸一個學位、去找一個工作、去結婚、去生小孩、把小孩養大,其它都不要多想"。但是在這種年代之下,如果我們還繼續抱著跟著媒體業配文去走,而不問問自己心裏真正想要的,跟著自己的熱情去做到專業與最好,那新的職場與職位是不會出現的,因為機會只會出現在有開拓性的人面前啊。

如果只是想要找一個班來上,何必那麼辛苦?從小要上那麼多課,還要上有的沒的才藝班?寫那麼多的考卷,生那麼多的氣,還要壓抑自己的期待,何必那麼辛苦?

有些爸媽總愛對孩子說"你做這個不實際","以後怎麼賺錢"? 我覺得這樣的爸媽又忘了一件事,當你要孩子去投入別人已經搭好的產業舞台時,他可能早就晚了,不見得可以拔得頭籌,反而只會進去當耗材或可取代性高的人力。何不讓他試試自己最想做,最拿手的事呢?

我認為如果父母想要讓孩子變成沒有路用的媽寶,千萬不要忘了要一天到晚限制他的行動,記得要沒事三餐打電話監控,要孩子報備,用經濟援助來勒鎖他,然後不斷地碎唸他考上這個大學不夠好,快點去重考,不忘補幾句誰家的孩子如何如何來打擊孩子的信心。最後再補上幾句"我都是為你好你不要不知好歹"。

以愛為名的勒索、恐赫與抱怨是最簡單的教養方式,而且相當普遍,但這是我們的社會最不需要的,因為這樣的教養方式只會讓孩子早早就放棄自己,從眼神閃亮充滿好奇的小朋友,變成一個把自己塞進別人期待與公式的庸碌之人。

人可以不傑出,但真的不要不快樂。請停止對孩子處處不滿意的碎念與干涉,讓他自行決定與負責吧。

2014年12月14日 星期日

為何推甄的學生表現會不盡理想? 因為以為自己達到人生目標了

我不是第一次聽到有老師抱怨:「推甄的學生好像也沒有比較好」,「聰明是很聰明,但是一兩年過去了根本就沒進步」。我原本以為這只是大學部升研究所才會產生的狀況,後來我才知道,原來碩士直升博士、高中升大學都一樣,推甄直升過了以後就散了,以為自己好棒棒了,然後晃眼一過早就被其它同學追趕過去。

推甄的本意是讓學習成效與成就比較好的,有學術傾向與潛力的同學,能夠比較快地進入到下一個學習階段。所以呢,早年的推甄門檻極為嚴格,又要是全班成績的前5%-10%,而且只能報名一校一系,不可反悔。成績公布以後一定得去報到才能唸,如果反悔就要簽個聲明書,自己再另謀出路。

但是現在的推甄在經過多年各校討好學生的努力下已經變成只要在全班成績排名前50%就有可能達到推甄門檻。然後呢,只要資料做得夠多,就能夠通過書面審查得到口試的機會。有些學校為了怕麻煩或省經費,把筆試也廢掉了。我們的教育根本不鼓勵學生仔細思考儘慎選擇,而是希望他們最好可以以最少的代價吃到飽,而且還能一再反悔。所以呢,推甄上了好幾校就可以說嘴,被某些教育或地方版面記者拿來當素材。上了以後就算報到了,也還能不去唸,造成試務與系務人員的負擔,好像你欠他一樣。這就是我們偉大的教育改革所培養出來的情操。

那推甄的學生不是聰明絕頂嗎?為什麼最後表現可能不好或平平?他們大多在11月左右就知道明年9月要上那間大學或研究所,不是多出一段時間好好做自己想做的事嗎?重點來了。不少高中的教學仍然「送學生進下一個學校」當成目標,而這樣的目標也變成學生的人生目標。當人生目標就只是這樣子,好像參觀景點買票進門,那跨過最後一道門以後,當然不知道要做什麼。有些學生知道自己推甄過了以後就不上課了,也不唸書了。我覺得玩樂也不是什麼要緊的事,誰不想玩呢?不過推甄的目的就只是擠進一間著名大學系所或是研究室嗎?以為自己擠進去以後就會變成香噴噴的麵包出爐嗎?好像不是這樣耶~

如果自認為推甄上了就是比人強,把
「進研究室」當成「走進」(walk in)一個房間,而不是「加入」(join)一個研究群,以為老師的光環能夠把你烤到熟成,那實在是太天真了。我們見過好多聰明有餘半路壞掉的學生啊~ 倒是有不少無法推甄,最後努力循一般管道考進來的學生,知道自己有所不足,反而願意誠懇地學習。

推甄這種管道究竟有沒有失去它原有的價值我認為依每一位老師的教育理念而定,但是我認為無論採用什麼樣的入學管道,都得問問自己究竟是真的熱愛?或只是想玩票過個水,變成一個別人眼中機伶但問題重重的人物呢?

2014年10月11日 星期六

教授年齡與升等速度根本是假議題,重點是學術環境不良

這兩天各報都報導了一個訊息,也就是國民黨立委蔣乃辛引用科技部的一個數據資料,質詢教育部,認為國內大學助理教授96.6%超過35歲、副教授45歲以上高達84%,教師高齡化,影響大學創新。然後教育部長吳思華居然就回應將縮短博士養成時程,並放寬助理教授升等,明年1月提出解決辦法。我認為蔣乃辛關心教育品質是很好,但是整件事情有多少的不懂裝懂?搞不清楚狀況?還有弄錯方向呢?
  • 請問幾歲叫老?蔣乃辛可以說出個理由嗎?那請問立法委員幾歲叫老?立委超過35歲是否腦袋就開始不清楚,開始亂講話,影響法案審查品質?那麼我們是否就要因此縮短從立委當到總統的時間?立委的言行影響人民的心情甚大,就好像老師影響學生一樣,所以呢?立委是否太老?如何評論教授年紀與創新的關係?這顯然已經公然涉及了對年齡的偏見與歧視。
  • 科技部的統計適合當成教授太老的依據?蔣乃辛是第一天當立委嗎?不知道大學教師的聘任有新制舊制嗎?現在所有的評鑑體系、升等門檻與規定,還有升等年限幾乎都是衝著新制教師而來,而舊制教授都是一進大學就成為副教授,不需要接受諸多評鑑,也沒有不升等就解聘的風險。許多大學裏也有不少"因為不需要擔心升等所以就不進行教學與研究創新的副教授",但是這從科技部的粗淺統計看得出來嗎?
  • 創新和年齡根本沒關係,重點是環境:蔣乃辛認為年紀一到就無法創新,我真不知道他怎麼有辦法說出這種話。有些年輕博士,博後甚至是助理教授,也不過就是拷貝前人的東西發表論文,在學術研究道路上茍延殘喘地前進;但也有相當多年長的副教授與正教授,則一直居於該領域的頂尖地位。除了個人內在的動力與自我要求之外,重點是教學與研究的環境好嗎?我們的教學受到諸多的限制,例如新進大一生的素質(這又要牽涉到國教改革與國高中教學現場的難處了,在此先不談)、校院系對課程的控制程度、鐘點費與有效教學時數是否脫勾?課程的多樣性與配置、教師員額是否足夠、是否要為外系開設諸多必修課影響本系專業課程開授空間?是否要為了可笑的國際化指標開授品質不佳的英語課程?我們的研究一樣受到諸多限制,經費的能量不足(研究助理的薪資幾乎不可能依規定調升,也無法給研究生足夠的補助)、空間分配不當、大學技職化、技職又拼SCI。更別說有無盡的行政流程與評鑑讓你每天都覺得在清理不斷崩下的落石,然後覺得自己離坍塌道路遠方的目標越來越遠。如果一個環境有競爭力(而不是惡性競爭與負面淘汰),給與教研人員充足的自由,那自然而然就能創新,讓教學與研究環境變得更美好。
  • 縮短升等年限根本是搞錯方向:說實在的,能多快從助理教授升上正教授除了環境與制度以外,就是個人的造化。每一個學門對於博士要唸多久才算是訓練完成也有相當大的差異。再加上現在年紀在40歲以上的男教授可能都還服過1年10個月到2年的兵役,就算很順利地大學四年、碩士兩年、博士四年畢業,而且在沒有做過博士後的狀況下,直接取得大學助理教授職缺的年齡在30-32歲左右已經是非常難得的了。升等本身就需要有足夠的教學與研究品質,如果能在短短幾年內得到這樣的教研品質,那當然就能升等。扣除個人表現不佳的因素之外,為何許多人會在升等之路上感到挫敗?這無疑地出在系內的派系鬥爭、決策是否高度父權?院間對員額的爭奪,還有校評會對人事掌控升等辦法的程度。許多年輕的教授應該都非常同意,許多升等辦法越改越嚴,越來越荒謬,但是主導的"資深教授"們可能根本通不過那樣的考核。但是這是教育部能介入的嗎?這是縮短升等年限能處理的嗎?
  • 請問我們對助理教授、副教授與教授的差距與期待是什麼?如果升等本身只是為了符合論文數、主持計畫件數、有效教學時數、教學當量、並吻合許多有的沒的量化指標,那根本就不需要設立這三個等級的教授,大家一律稱為教授就好了啊~ 然而在這個事件中,我不知道吳思華除了因應立委質詢準備提案縮短升等時限外,他考量過更重要的事嗎?也就是研究廣度、深度與創意上的突破,在教學方法上的創新,以及與時俱增的社會影響力與社會責任。如果那麼愛讓大學教授看起來超年輕,那就規定只有從小學一路跳級又不需要服兵役的人才能當教授好了,這樣最年輕了。
所以問題真的是在年齡嗎?還是教學與研究環境的提升?升等管道不順暢一事若教育部要介入,應該從那方面著手?是中央政府的員額管控問題?教育部能介入各校的內規問題嗎?此外,雖然說有些國立大學教授屆齡退休後帶著行政與研究教學的長才繼續在私校擔任一定程度的職務,但我們也不可否認有些教授到處兼任可能佔掉了該系的員額(有些兼任是佔缺的)。如果教育部真的想要改善大學的教研品質,請不要弄錯方向。在尊重大學自主的前提之下,與相關部會合作討論如何提升大學前的教育品質、如何鬆綁對大學課程的指指點點(例如沒事來一個總結性課程或課程分流)、如何改善大學的行政服務品質與效能、如何提高經費能量(尤其是人事費部份)與會計制度(例如年度交接時的人事費銜接問題)。如果這些能解決,大學教師自然能專心做好研究與教學的創新與精進,而不需要拿年齡來製造偏見,拿縮短升等時限來模糊焦點。

2014年9月6日 星期六

[更溫馨] 爸媽對小孩如何放手? 是直接放走還是從小建立信賴?

我常常在談父母要學著放手,開學座談也說,畢業典禮也說,平常也都這麼說。但是有些爸爸媽媽就會問:(1) 你是不是因為沒有小孩所以可以說得這麼輕鬆?(2) 孩子終究是孩子,怎麼可能放得開?叮咚~我來說說我的經驗與看法好了。
  1. 首先,請不要隨便質疑老師未婚或沒有小孩就不具備給你與孩子建議的「資格」。老師之所以為老師就是因為有教育的專業,也就是傳道、授業與解惑。許多老師教授與孩子的相處時間,可能遠比父母接觸的時間更久。尤其是許多大學生都是第一次離家生活,更別說是研究生幾乎整天都在研究室裏,老師對學生在這段時間的變化、喜好、成長、困惑的理解其實是有可能比父母知道更多的,而這是和是否已婚或有沒有小孩根本沒有關係。如果一定要結了婚有小孩才能對此事提出建言,那乾脆規定沒有結婚生小孩的人不能任教職就好了啊~(但我倒不認為大學教授必須要讓褓姆一樣去照顧呵護這些成年人);
  2. 所謂的「放手」並不是在親情上的割棄與疏離,而是在信賴的前提下尊重孩子成年的選擇:我非常理解爸媽永遠把小孩當小孩的心理,像我都43歲了,我媽還是會覺得我把鬍子刮掉或肚子小一點比較可愛啊~我媽會跟親戚朋友開玩笑說:「他出門像走失回來像撿到」,這當然部份反應了我爸媽長期以來對我們這類專業與興趣所需生活型態的接納與寬容。

    但是這樣的接納與寬容是在我上大學後就忽然發生的嗎?我的爸媽就會自動放手嗎?不是。我們在很小的時候,至少是兩三歲已經有語言與認知能力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會凡事以說理取代命令。說理與辨證在教育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如果一件事是對的,那麼經過辨證後就會對的,而且能讓自己確認那樣的遵循是有道理的。如果有一件事情是錯的,我們雖不見得一定要經歷受到懲罰才知道是錯的,但我們會知道如何權衡做與不做的代價。另外我們在很小就理解到,世界上有許多事情的價值並不是唯一的,是因地因時因人因文化而制宜的,然後很多事情不只有涇渭分明的黑白對錯,而是一個多極的連續的光譜。唯有體察到人性與社會的複雜、黑暗與光明,我們的處事才能細緻與睿智。

    我們從小學前,就開始發展自己的興趣,開始為自己的興趣投入,開始下決定,開始負責,然後承擔後果,也就是失敗或成功。所以從小學起,我的父母就已經與我們建立起一種信賴的關係,爸媽知道我們能下正確的判斷,我們知道父母是我們的後盾。

    所以這和「放手」有什麼關係?就是因為基於信賴與溝通,所以父母不需要把我們栓得緊緊的以維繫他們的責任感或安全感,所以他們不需要限制我們要去那?多晚回家?跟誰出門?想做什麼?不想做什麼?吃什麼東西?穿什麼?玩什麼?和誰交往?甚至到了成年以後還有很多碎唸的意見,不相信孩子的判斷與選擇,令人渾身不舒服。
  3. 爸媽除了工作以外一定要有自己的興趣與嗜好:意思就是說,要夠忙。不夠忙就會沒事要緊抓著小孩。有些爸媽真的被工作忙壞了,而且把工作當成謀生求生的工具,回到家真的也累垮了,很多過去的嗜好與興趣也就不見了。如果腦子沒有在動,被垃圾新聞填滿,沒有繼續成長,那就會開始煩小孩。回家就唸他,不回家又call他,親子關係其實很差,但自己卻沒有察覺,整個家庭其實都在忍耐對方,親子關係就差了。人生除了工作與那些被社會期待的「任務」(結婚生小孩養小孩)以外,還有其它部份足以讓這一生沒有白走一趟,所以興趣與嗜好是很重要的。如果爸媽自己沒有興趣要投入,只想管小孩,那小孩能從爸媽身上學到多少未來人生的可能性呢?
  4. 不要使用自己的期待與想望來填滿他的青春: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父母對不對?所以我也看見我爸媽的成長與改變。以前那有這麼多有的沒的論壇讓爸爸媽媽分享育兒經?那有這麼多的平台可以讓爸媽像記錄寵物成長一樣把寶貝的一切都po上網?有些爸媽會說「我要的不多我只要他快樂平安健康」,但是「越簡單可是越難」,從小就以各種理由要小孩去上這個才藝那個才藝,上學後又要課輔,週末還在看書,頂多去玩個水逛個賣場,吃飯自拍一下然後就休閒了嗎?我怎麼在不少爸媽分享的照片中看到小孩都是被迫入鏡啊?父母自己很開心,小孩根本不開心呢~ 有些爸媽會擔心小孩不學這個那個就會「跟不上」。其實沒有什麼跟不跟得上的,如果小孩能夠在爸媽的引導與寬容下發展自己的興趣,他就會是最棒的。爸媽如果不知道應該讓小孩學什麼,就教爸媽自己會的。例如洗菜、切菜、種花、洗車、打球。所以囉,爸爸媽媽要不要問問自己,自己「會什麼?」然後不要把任何事都直接連結到「未來的職涯」然後很快下一個「沒有用」的結論。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未來是什麼。
  5. 小孩絕對不是什麼都不懂沒有行為能力的小動物:我最常聽到爸媽說「孩子還小他怎麼會懂?」喔喔這句話不對喔,其實有語言與溝通能力(兩歲半到三歲半)起,小孩就知道很多事情了(如果你好好地講,而不是先恐嚇怒罵然後才叫他不要哭)。如果小孩不懂,就要教。教育的責任從來就不只在學校,最重要的是家庭。如果父母自覺有所不足,應該要做的不是上網聊天貼小孩的照片,而是應該要尋求專業知識、協助與自我進修。台灣一直有一種古怪的社會氣氛,也就是認為這個社會「原本就應該是純淨的」,所有的小孩都是「小天使」,所以不可以被「污染」。有些家長團體總是會傾全力要防堵這個那個,上網不可以看到這個,開電視不可以看到那個,地上不平也不可以。總之就是要大家幫他家寶貝掃除所謂的障礙。這樣養出來的孩子才真的是沒有行為能力,因為他們從小就是在「以愛為名」的過份保護下成長,所以當他們要面臨真實社會的時候,你就會覺得他的心智從來就停留在幼稚園程度,會做的都是本土劇和偶象劇技倆。所以囉,小孩很多事都是看在眼裏的,大人不要輕忽孩子早期的認知與觀察力。
  6. 從幾件事開始,讓自己習慣放手:(1) 以討論取代命令,那才是真民主;(2) 從小讓孩子有生活自理能力,包含食、衣、住、行、育、樂都一樣。所謂的自理能力包含對人事物的品味、選擇與得失權衡;(3) 有了自理能力,才能建立信賴關係,你才不會因為小孩自己出門、手上有錢、交朋友、或在職涯學習與感情上受挫,擔心到不知道怎麼辦;(4) 不要替孩子做好一切決定一切,而是要示範給他看如何把一件事做到好;(5) 順暢的溝通不表示要奪命連環call,大家都有事要忙,不能隨時接你電話回你簡訊;(6) 小孩不在不要一直叫他回家,小孩若回家也不要一直叫他出門 (究竟是怎樣?);(7) 請不要凡事以愛為名,以親情為勒索,動輒指控孩子不孝或翅膀硬了,然後一生都在為了自己的執念與過度操控孩子的人生痛苦煩心並坐收苦果。 
敬祝各位家長的小孩都能長大、成熟、負責、有決策力,然後家長也一樣喔,不是把小孩送上大學就算了,人的壽命這麼久,要學的可多了~

2014年9月4日 星期四

[溫馨] 給大一幼蟲還有家長們的問候

每個大學開學(或畢業典禮)時校長說了什麼話(或是有多少人在睡)總是會變成當週媒體教育版的話題。那新生訓練那幾天新生要聽訓幾次?校長講過、院長講過然後系主任再講過一次。大家都要展現出「歡迎歡迎熱烈歡迎」的態勢,而且不忘告訴家長「你們家的北鼻在這邊一定會受到好棒棒的教育與全方位的發展」。

這幾年大學校長致詞時的梗大概不脫幾個:「我們學校的排名越來越好」、
「因應少子化所以...」、「因應失業率所以....」、「品格教育很重要所以....」、「騎機車注意安全」以及「情感方面的諮商輔導」、「我們有教官和導師保護學生」。嗯,我認為這些都是家長想聽的,但我認為有一些家長不知道、沒察覺、學生沒注意不知道,校長可能不好意思明說的事,一定要拿出來說給大家聽聽參考參考 (今天一整個好客氣)。
  • 學習:雖然許多國高中老師致力於活潑與啟發式的教學,但不可否認地,在我們這種文化與社會下一方面高談多元社會與發展,二方面卻讓一切為考試服務是會令人覺得好亂,還會變笨的。因為上大學之前的10幾年學習都是在學記憶、解題、通關與自我檢討(那裏考不好)。

    如果你到了大學以後,老師還是一樣照本宣科、只唸投影片、還讓你下載投影片、幫你畫重點、告訴你那裏會考、然後有很多共筆可以參考、學長姐還有考古題讓你考試及格。那恭喜你,你這四年大學會唸得平平順順,和同學有很多共同記憶,因為大家都會變成考過就忘了的複製人,你根本連為什麼需要修這門課都想不起來。然後四年就過去了。

    這樣有沒有不好?如果你一方面覺得這樣沒什麼不好,但又想要成為人中龍鳳還想要高談創新,那我覺得你可能要去看醫生。同學,這是大學。什麼是大學?就是要進來學著做學問,而不是買文憑的地方,也不是職訓局。如果你那麼需要一個job,那你不應該到基礎科學學系來,你應該去念技術類的科系,因為那本來就是為了服務現存行業而存在的。

    大學是需要有理想性的,需要對很多的未知抱著好奇心、探索的勇氣和執行的本領的。如果你只想要一個老師幫你畫重點,甚至認為要幫你這樣做才是好老師,那我覺得就失去唸大學的意義。你到大學來,就是要學著面對與處理未知與複雜,如果什麼都煮找切好端上來讓你吃下去,你卻連食材是不是黑心,產地是不是造假都不知道不關心,請問你會有什麼在未來職場和人生舞台上的競爭力?
  • 生活:很多人從小到大家裏管得都很寬很緊很多(但最愛宣稱自己是民主教育),但是一看就破功啊。生活教育極差,小學到高中的垃圾分類都只是做做樣子,到了大學就什麼鬼也不會分,到了宿舍浴室就會亂丟免洗內褲,上廁所對不準也不會沖水,洗衣服會忘了要拿出來,但是,夜遊家聚聯誼都不會遲到喔。

    不少人家裏把存褶印章身份證管得緊緊的,結果製造出一堆連局號帳號都不知道的腦包成年人,你說這樣的人過幾年就會理財能生存嗎?不要笑死人了。抓得越緊,越表達關心,小孩就會覺得越煩,親子關係越差,小孩也長不大,重點是爸媽長不大。最後四年畢業以後又呼天嗆地覺得國家對不起他家的寶貝。

    所以我誠懇地建議,放手,都幾歲了。讓他自己去闖去負責,讓他規畫自己的金錢使用,而不是沒事就伸手向家裏拿。不要自己慣孩子,又愛抱怨孩子長不大。重點是他18歲了,成年人了,你把他當孩子,他就永遠是媽寶。家長們,請記得讓孩子長大,什麼都替他做得好好的然後才抱怨他不知感恩,其實不太令人同情啊~
  • 人生:沒有人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連台灣都有地溝油了呢),所以請不要再說因為什麼事就會毀了小孩的未來這種話。我一直認為,台灣的教育和社會氛圍就是說一套做一套,書上都說要我為人人,考試也會答對。但是整個體現出來的其實就是每個學生都為了考試而學習,為了別人而唸書,其目的就是在實現父母或自己想像中的自我,而那個想像其實不是出自興趣,不是出自熱忱,而是盲目地逐利與複製。所以呢,每個年代都有人鼓吹唸這個好唸那個好,但請問有誰真的因此開心過一生?這種一窩蜂,貶抑個人意願與興趣探索的文化,不正是造成許多專長供過於求,一堆人在流浪的原因嗎?我建議學生和家長開始思考,你理想中的人生是什麼?真的要什麼都好?要高薪高學歷?或只要良善、正直、聰慧、關懷、睿智、洞見、毅力、決心、自省呢?
我不會祝大家鵬程萬里心想事成,這世上沒這種事。但希望大家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面對挫折、坦然接受讚賞、看見他人的需求、探索自身的潛力與快樂,貢獻一己之力,造福這個社會。

2014年9月1日 星期一

《記憶傳承者》(The Giver):假鬼假怪雷聲大雨點小的冏片

因為校稿校到有點煩悶,想說來看個電影吧。露西?我覺得過兩個月在飛機上就可以看到了,不急。倒是The Giver這部片有梅莉史翠普讓我有點動心,然後,不必五分鐘就決定走出辦公室去威秀了。

這部片本身是根據Lois Lowry在1994年的所謂人文科幻小說所改編。其實大意(老梗)就是人類在大毀滅後,殘存下來的人類為了要避免過去因為人類情感、差異所造成的種種錯誤,例如偏見與歧視,甚至是戰爭,因此有一個所謂的長老集團把所有人的記憶都抹去,整個世界是黑白的,沒有人覺得自己是不一樣的,所以再也沒有紛爭與不高興。每一個人都是代理孕母所生,沒有姓氏,連家庭都是由長老所指定形成,沒有所謂的"家"(home),只有"居所"(dwelling)。為了防止情緒的產生,所有的用語都要中性、精確且不帶情感,因此例如love這種字眼就被廢止不能使用。所有的人在成長之後的職別都由長老所指定,但只有一個人(就是好萊塢老梗, the chosen one)能夠承擔傳承人類過去知識的任務與使命。

如果常常看這類有關"記憶被抹去、植入、奪取、置換、傳送"加上"人類文明大毀滅"還有"以維持社會穩定為名施行愚民極權統治之實"的電影,大概可以猜想得到這部片的情節會怎麼走了。首先有一個人要忽然覺得不對勁,然後他一定要受到一個早就知道事情不對勁(卻又沒有做任何改變)的人的指引,然後週邊的人也忽然覺得癢癢怪怪的,然後統治核心馬上就會受到威脅而進行一個追追追的動作。那個覺醒者一定要衝破統治者設下的結界然後所有的人就獲得解脫了這樣。(故事到此結束鏡頭又要交還給棚內主播)

看完這部片以後我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所以連片尾都還沒播完我就走出戲院了。雖然媒體上的報導說票房不錯什麼好評如潮,但我看完以後沒感覺呢,為什麼?
  • 對於人性可受科技操控的想像過於天真與簡單:據說只要早上出門打一針就會乖乖的,而且忘了打還會被提醒就回去補打一次。我知道這只是一種形容執政者掌控全民行為的方式,但是既然是部科幻電影,麻煩用高科技一點的方式來說服觀眾,誰能相信一個能抹去全人類記憶,建立一個好大的遮罩讓大家不再感到有情緒的地方,居然還在騎腳踏車和吃蘋果?
  • 如果萬中選一的人會不符期待那不就表示長老們是廢物?這真的很好笑,Jonas被認為是個德智體群美都好棒棒的人,所以就被賦予了知識與記憶傳承的大任,但是具有這種特質的人本身就容易脫離群體掌控,所以長老們不是應該選出一個乖乖牌嗎?怎麼會去選一個有反叛性質的人呢?這不合邏輯啊~
  • 覺醒有那麼容易嗎?在這部片中,對許多負面經驗的認知都是來自第一次的接觸就立刻獲得,就一部科幻片來說我認為這漏洞太大了,完全不符合認知心理或行為學。一個經驗究竟是正面與負面,通常會來自學習。所謂的學習有可能是正面的回饋(說你好乖)或是負面的教訓(再看A書就打死你)。但是Jonas在什麼都不知道的狀況下就知道那叫"殺戮"、"痛苦"?我認為太不可思議了,在沒有任何負面經驗下成長的人怎麼可能知道什麼叫負面體驗?(例如某台北市長參選人)
  • 結局鬆散莫名其妙:原來滑個雪橇就可以把整個超高科技的結界衝破,還讓所有的人看到七彩世界流下眼淚,那樹倒了或是豬走過去怎麼辦?那真的是太不可思議了。
  • 還有以下的情節讓我笑到不行:梅莉史翠普在這部片中完全沒有功能啊,就好比《極樂世界》根本不必找到朱蒂佛斯特來演國防部長一樣。如果需要一個白髮魔女站在那邊面無表情地講話,可以找畫皮裏的周迅或趙薇啊~ 在那麼高科技的世界中,戰鬥機的飛行速度居然會比電動腳踏車還要慢,我看到那邊快笑死了。我想最威的是那個叫Gabriel的嬰兒,不是說身體衰弱所以要被送回去處理掉嗎?結果從醫院被抱出來以後,在車上衝撞多次沒有腦震蕩,被Jonas抱著走過沙漠也沒有變成熱狗或培根,被扔進瀑布中也沒有溺死或變成水獺,被抱進冰天雪地連大人都受不了的地方也沒有變成嬰兒口味的霜淇淋,這不是史上最強悍的嬰兒嗎?最後,在阿凡達中,情感的傳遞靠的是頸部長出來的像USB的構造,但是到本片只需要靠兩個人的胎記接觸式抱一下就好了 ,感覺真像Samsung Galaxy系列的手機功能呢~

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

預立遺囑 Version 1.4

(紅字為此次更新)
研究室
  • 所有期刊、圖書與標本捐給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希望科博館的志工與工讀生不要給我弄不見或弄壞掉。切記,怨念很重的科學家靈體是可以繼續到處走動發paper的。所有文獻與標本的檔案會事前建好資料庫,請勿擔心
  • 尚未歸還的研究用標本請博士班學生幫忙歸還(loan form與records在我房間)
  • 堪用之研究室設備留給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未編列財產者(如魚缸、魚缸架、爬缸)可由助理在網路上處理掉,限高雄市面交自取,記得要買幾杯飲料給我們家助理(英國藍為佳,無糖少冰,不可買冰釀玫瑰,助理會勞賽)
  • 所有寵物與實驗動物捐給各動物園或收容中心,或交給有經驗的玩家與店家
  • 快寫好但尚未發表的科學文稿可一併交給台師大生科系徐老師,未發表的data交給特有生物研究中心施小胖與台大昆蟲系吳同學
  • 剩下的存款給幫我打點後事的助理、學生與朋友使用。若缺現金可問我媽,我的薪水都變成股票和會錢在她那邊
  • 在得到相關密碼與資訊後,整台主機直接幫我format,所有重要的文件都在雲端硬碟中
  • 世界各國收集來的動物玩偶送給可愛的小朋友(不可愛不能摸)
  • 若還是有用的物品, 可以捐給慈善機構, 或只好當廢棄物清運掉了
  • 有些不知道怎麼辦的雜物(研討會的提袋、紀念品、名牌、政府出版品)可以開放認領,沒人要的可以拿去回收
  • 獎狀獎牌幫我掃描起來上傳就好了,實體可以丟掉
  • 研究生指導:若老闆掛掉, 請中山大學生科系生態組一員老師接收,相關業務費請轉至該名老師帳戶下
人員
  • 爸爸媽媽姐姐我愛你們,如果一定要燒點什麼,可以燒無糖豆漿、無鹽堅果、行動電源、行動基地台、和一台筆電。衣服不用多,反正常常沒在穿。
  • 所有的學生與助理,謝謝你們的陪伴與幫忙,你們都是我的小天使
  • 所有的朋友,我愛你們,感謝一路的扶持與忍讓
  • hi,皮卡丘(至少是照片)還是會留給你。再一次說謝謝你。
  • 所有的寵物我愛你們~
  • 各位媒體朋友們辛苦惹~如果有報導價值我會把新聞稿寫好的 (連配圖和標題都做好了,可以不要擺在"宅宅新聞"之類的東西嗎?)
大體、財產與喪禮
  • 我尚稱健康,所以如果遺體完整,能捐的都可以捐出去(但我希望沒有全頭移植這種事,超可怕的)。但如果遺體不完整,就燒一燒吧。然後我希望使用樹葬喔~ 我可以指定茄苳樹嗎?
  • 如果遺體不完整或沒有遺體,嗯,可以用我小時候最可愛的照片,還有我最鐘愛的那張照片代表這個人存在過就好嗎?
  • 在我名下的所有財產包含動產與不動產依如下方式分配:房子是爸媽和姐姐的、股票等有價證券是媽媽的、土地部份則交由家裏處理,所得金額都是媽媽的。
  • 我的私人物品, 可以燒成光碟, 然後可以請工讀生(1000/天)幫忙, 可由剩下的錢支出
  • 喪禮一切從簡,不要發訃文,不收花籃和輓聯(但白包還是可以收啦~),告別式如果要放ppt我已經做好了。
部落格與facebook

  • 所有部落格密碼請在我的電腦桌面上找,表人型blog就關掉以免被罵爆,然後學術型blog就留著直到blogger倒掉。但是權限要關閉所有留言與po文.
  • Facebook就讓它變成靈骨塔,如果裏面有不堪入目的照片要被散播我也沒有辦法了

2014年6月26日 星期四

黑魔女基本上就是一個天蠍座壞掉又浴火重生的故事


怎麼說?我整場從頭笑到尾~沒想到這部電影的笑點如此之多啊~~


一開始年幼時期的Maleficent眨呀眨那個大眼睛,挨呀好像浴火鳳凰裏的潘迎紫。而且居然在"沒有看過人類"的情況下就情竇初開(不就人獸戀?跨物種戀?) 然後那個男的(長得不討喜呀不討喜)把套子拿掉(好啦是指環)以後Maleficent就開始腦補說==>挨呀他為了我把那個套套拿掉惹,然後我就要對他朝思暮想整組送給他(聽起來完全就是天蠍座會做的事)。

然後Maleficent和那個男的約會那麼久,居然才得到一個深吻。這真的很天蠍啊~可以為了一個其實不太重要的東西等等等那摸久,久到長繭還在等。

好囉,Maleficent在防禦大軍時氣場真的很強,完全有一種張雅琴的主播氣魄呀~但是怎麼一遇到男人就隨便喝下飲料,最後那對超帥氣的翅膀就給割掉惹呢?這真的很天蠍。

我看到烏鴉聒聒地飛到她手上我真的笑惹~那不就是狄鶯的國安感冒糖漿嗎? (阿秋~~~哈囉妳感冒囉~)。惹毛美魔女就是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但是很妙的是,Maleficent在阻咒完那個真的長得不怎麼樣的金髮女以後,又因為那個浩呆女如天線寶寶的太陽般的笑容心軟了 (天蠍就是這樣啊,刀子口豆腐心啊~)。結果小公主一整個就是Maleficent顧大的呀~  

那些來跟小公主say hello打招呼的神奇生物每一隻都像水母或魷魚,那種不明所以的過度歡愉讓我看得好樂啊~ 

最讓我感到好棒棒的是Maleficent無論是要運送公主或王子,都是直接讓他睡著,然後以一種躺在美容太空艙的概念在那裏飄(而且都不會撞到東西),直接弱化了這些角色的傳統定位與功能,成為受到Maleficent擺布的工具。最後連真愛都是Maleficent自己來呢~

講到那對大翅膀,最後居然動起來,然後大家就笑惹~ 最後自己飛到主人身上組裝發出光芒那一刻,我覺得有一種夜行神龍+自由女神合體的港節。

總之最後那個負心的男人死了,整個故事的一切都是Maleficent自導自演,起因就是一對雞翅引發的血案,整件事情就是天蠍座由愛生幹,由幹生恨,然後心又軟,最後自己收拾殘局後再度幻化成仙女一飛沖天的故事。

2014年6月25日 星期三

我以前暑假都在幹嗎?做學期中無法做的事啊~

每到學期快結束的時候,我就很喜歡問大學生:「你們暑假要幹嘛?」然後我通常會得到兩種回應:「不知道耶」,還有「制式答案」(例如:學開車、環島、打工、暑修、回家、做實驗)。然後也會有家長問我:「暑假有什麼營隊可以參加?」

我可以理解家長在暑假中還是要上班,所以一週就會有至少五天要思考小孩要幹嘛。其實要找事給學生做,要給家長幾個營隊的建議真的不難,但我好奇的是:「為什麼會無事可做?會需要別人給他指引?」
我先談談我的教學經驗。什麼樣的學生會「永遠知道該做什麼?」一種是家裏很忙的,需要回去幫忙的,例如:照顧生意、養豬養雞、下田、幫忙家裏工廠。第二種則是很早就給自己期許與目標,然後就按照著自己的規畫去進行,所以他會想辦法把自己的時間表安排好。這些學生對於該做什麼事,早有一套從小到大建立的運行方式,所以你不會覺得他除了學期中讀書上課考試之外,會傻傻的不知道該做什麼。那什麼樣的學生會「不知道該做什麼」呢?簡言之,就是家裏保護得太好的、從小到大除了上學下課逢年過節給親戚參觀比較數落一下之外什麼事也不必做的、人生目標都是家長和學校期待幫他規劃設想好的、一切的一切都要問過爸媽的,然後自己能做的決定至多只有吃東西、買衣服、交普通朋友。

那我當學生的時候暑假都在做什麼?我記得小學的暑假,就是自己找樂子。想畫圖就畫圖,想出門就爸媽帶著出門。雖然那時候週休一日,但好歹是個父母正常上下班的年代。那時候那有什麼營隊?小孩從學校放學,一切的教育就是家長來,包含寒暑假的行程,都是爸媽和小孩一起決定的。國中到高中的寒暑假是非常痛苦的,因為有莫名其妙又沒有意義的課後輔導,你永遠都在學校唸書和小考,所以對我來說最大的快樂就是去中研院做實驗,逛寵物店,還有搭公車了。因為台北市當時是交通黑暗期啊,早上如果沒有五點就起床,就不可能趕上早自習,所以在公車上觀察人生百態甚至是路邊野狗交配都會變得很有意思。

那我大學的暑假在做什麼?就是做我在學期中沒時間做的事啊。例如去北橫、中橫、南橫(用走的)、爬某一座山、去某個圖書館好幾天把想翻的書都翻出來瞧瞧、埋頭寫稿、種花種草等等。那你說我當時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沒有為什麼,就是高興,就是爽,而且做了會有成就感,會開心。

我舉個例子,我其實從來沒有想過我們研究室在這幾年會涉入野生動物輸入政策與外來物種風險評估的研究,因為這不是我原本的學術訓練範圍。但是我之所以能做也敢做這樣的研究其實來自於很多業者與同好的協助,而這些業者與同好並不是在我變成大學教授以後,才以大學教授之姿去接洽認識的,而是在我高中時,因為暑假還要去學校很苦悶,一下課就往寵物店跑,還搞到幫水族雜誌寫專欄,而在那時候建立的基礎。所以說,我在1989年因為興趣而止不住的追尋,後來成就了我在2010年之後的研究計畫。

沒有人會知道你當下做的什麼事對未來會有什麼影響,所以如果真的為了某個目的去做某件事,當其結果與預期不符的時候,經常是讓你大失所望的。

所以呢,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會知道自己該做什麼?(1) 家長別管太多,而這個前提是家長對孩子的信賴,而這個信賴不是建立在約制,而是長期的理解與溝通;(2) 要有實踐的能力,不要只是嘴巴說說,環島講了半天都躺在家裏沙發上讓爸媽餵食;(3) 要想辦法,而不只是想要利用別人:有人說沒機車所以無法出門,我覺得這真的太誇張了,大眾交通工具那麼多,那裏到不了?沒有車也還有腿。然後沒有錢,就要即早準備,可以早早去打工,而不是四處要搭人便車消費別人的愛心;(4) 問問自己做這件事是為了集點湊數,或是真的很喜歡很想要?我相信這對許多人來說甚至是一生的疑惑,因為他沒有自己做過決定,也沒有為自己的決定負過一次完全的責任。

2014年6月2日 星期一

[明日邊界觀影感]如果能夠重來,就會保證成功與失敗?

《明日邊界》(Edge of Tomorrow)是一部根據日本小說家櫻坂洋的輕小說《All You Need Is Kill》改編,由湯姆·克魯斯、愛蜜莉·布朗主演的科幻電影。故事發生在不久的未來,一群人類軍隊皆不可匹敵的外星異族,不斷向地球施襲。沒實戰經驗的少校Bill Cage(湯姆·克魯斯 飾),突然被調配到前線,執行猶如自殺的任務。基治在戰場上不到幾分鐘已陣亡,但他卻離奇地跌入時空循環中,被迫不斷重生,一次又一次經歷那場殘酷的戰爭,重複搏鬥然後死亡。但Cage在每一場戰役中,變得更有戰鬥力去應付敵人。他與特種部隊戰士Rita Vrataski(愛蜜莉·布朗 飾)聯手對抗外星侵略者,每一次重覆的戰事,都讓他們逐步找到殲滅敵人的方法。

總之,最後一定就是贏了。

《回到未來》或《似曾相識》這類片開始,好萊塢對時空穿越的題材就樂此不疲。但是到了近年這類的題材一定要加入「對時空的操控」、「改變因果與宿命」、「不斷地重生但記憶卻能延續」之類的元素。X-men的未來昔日也完全在玩這個梗。如果要談外星人的本事與造型,近年電影開始讓外星人變得不像傳統認知的生物,活動更自由不受肢體的限制,所以大量出現的具有很多鬚鬚或垂墜結構的、能飛天遁地潛水的章魚型機器或外星人,從《變形金剛》之類的電影就大量出現,連外星人移動時的音效都差不多(聽起來像拋錨聲)。這部片中據說能操控時間並成為外星生物中樞的「Omega」長得像魷魚腳,這種創意在1997年的外星科幻電影《星河戰隊Starship Troopers》中也已經出現過「腦蟲」的角色。在這點上我覺得《明日邊界》的創意並不算是非常新的。總之不算是讓我太驚喜。

但我對於一再重新設定時間然後漸漸改掉過去錯誤的這個概念覺得是有趣的。在電影進行中因為主角不斷地死去,不斷地有本事重設那一間的時間,所以他可以無止盡地修正當天發生的錯誤。他也曾經試著不要follow過去做過的策略,探索其它的可能性。直到他失去重設時間的能力,然後他必然要面對一切得有個靠自己的結果,不能再靠重設時間來修正的事實。

我們有時候很愛說
「如果可以重來,我就不會或會做什麼樣的選擇」 
「如果當時我就再也不和他見面了,或許現在事情就不會這樣」 
「如果當時我唸完碩士就去工作,現在就不會這麼困窘」
「如果我前天早一點起床,接下來的事情就不一樣了」 

但我們其實並沒有先見之名,在當下也很難被說服,或果斷或不果斷地進行決策。好希望重來,但時間的長河就是一直過去,就算再重來一次,能修正的可能也不會太多,除非我們記取教訓,而且牢牢地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與目標。現在電影也演給我們看了,一個人可以重設時間那麼多次,就算一再重設最後也達到了目標,但有沒有付出重大的代價?最後的成果雖然美滿,但誰又知道那被重設後又開啟的時間點是一切美好的開始呢?

看起來只有把握當下最重要對不對?

2014年6月1日 星期日

小孩應不應唸資優班不是一個「新鮮土雞一定要拿去做雞精」的議題

首先我要聲明,小牛頓上面這個漫畫其實有不少部份是虛構的:(1) 其實我從小並沒有立志要做什麼,小孩子就是玩啊,為什麼要立志啊~ (2) 然後我媽其實沒有說過要帶我去買玩具,因為一向都自己做幹嘛要買;(3) 我用口香糖做出來的東西比漫畫中的棒多了~ 為什麼我要稍微打一下臉?因為有些資優教育相關人員把這個漫畫當真了,而且拿這個漫畫的內容要小朋友"想想看顏哥哥成功的原因是什麼"。拜託,我是魯蛇好嗎?


好,重點是,有時候會遇到一些家長問:「我的小孩被送去鑑定IQ和XX評量,好像可以進資優班,我應該讓他去唸嗎?感覺唸資優班不錯,但是又怕他壓力很大怎麼辦?」

身為一個資深的屁孩,我的回應會是這樣的:
  • 小孩IQ不差然後有通過某些測驗,並不表示他一定要進資優班:這就好像新鮮土雞不必然要被抓去滴雞精一樣,牠可以拿去燉、做成雞排、雞肉絲飯、或是什麼都不做,不是待在籠子裏或在山裏跑。IQ與通過評量真的和唸不唸資優班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 你應該要先問問自己,能不能接受小孩不傑出,但是很快樂,而且願意分享與助人?我覺得這超重要的。如果大家都是花時間在累積自己小孩在未來能踩在別人身上的能量,連當個志工都是在成就自己的推甄點數,請問這個社會是個什麼樣變態的社會?而你卻希望小孩藉著這樣的學習方式成為勝者嗎?
  • 所謂的成功與傑出一定是當leader嗎?不可以當幕僚?不能安於當個螺絲釘?不可以當助理?不可以隨心所欲換工作?如果你看見的資優教育一直在宣揚其菁英性,甚至意圖鞏固那些世襲的社經階級,那樣的想像和資優教育提倡創造性是完全背道而馳的。
  • 你是否同意人比人氣死人,比較只能拿來理解自己的潛力與地位,而不是拿來否定自己能力的手段。進資優班的壓力是很大,因為大家IQ都很高,但如果IQ不如人,數理化就是考不好,天會塌下來嗎?人生就無光嗎?
  • 再請你問問自己,願意花多少心力自我成長,甚至花一輩子的時間來瞭解與支持孩子?或是把責任丟給學校,希望國家社會與他人為了你想要孩子變成鳳凰,而排除一切的障礙呢?
  • 你是否同意凡事與每一個決定都會有得與失,請問你能看見並權衡那個代價嗎?或是什麼都想要,但什麼都不一定會得到?有沒有聽過一句話叫有一好沒有兩好?坐這山望那山?我覺得家長本身要先看清楚這個事實,才不會到最後才在那邊叫"我辛辛苦苦栽培我的孩子這麼多年,他怎麼可以給我去做這個,不做那個"。
  • 你應該要關切的是這個學校有沒有把教學資源過度集中在資優班身上,然後其它班級就隨便它。如果是這樣,你就要小心了,一旦你的孩子在資優班逐年篩選的過程中被淘汰了,他就會被當成一般般的麻瓜,其實有好有壞,說不定他會覺得解脫了,可以做點和大家一樣的事。但說不定他會因此而覺得自己被制度選上又被制度遺棄,但完全不知道為什麼?
  • 你應該要瞭解該校對資優生的教學與諮輔思維是什麼。如果該校認為其教育目標只是把這些孩子當成績優生,依家長的期望把他們送進下一個學校,然後覺得小孩這樣就會變成名校畢業、人生勝組、從此又過著快樂的日子,那幹嘛浪費時間唸資優班?因為整個台灣的教育都是這樣啊~ 如果資優班真的獲得比較多的關注和資源,你會不會讓你的孩子覺得自己真是天之驕子?什麼都是理所當然的?還是早早就應該讓他知道一切都是大家的厚愛?
  • 你對資優生的未來的想像是什麼?從小學唸到高中,然後從此上台清交成的熱門科系,然後再順利地出國唸碩博士,然後就會從此過著美滿的生活嗎?不是的好嗎?我認為要先對個人的生涯與生命追尋有一點想像,然後對一己之力如何能貢獻社會有期待,你才會知道進資優班是否能夠讓他的智識能力有廣闊的發展,能造福人群。如果進資優班只是為了孩子要成為勝組,請千萬不要進資優班,因為資優教育不應該被利用來強化階級。
如果你認為你的孩子似乎有點某方面的天份,在一般的班級無法獲得支援、資優班的老師願意花時間來理解你的孩子,然後資優班的教學方式可以讓你的孩子肯定自己發揮所長,往他願意的道路前進,你就讓孩子試試。但是千萬不要不知道換個方向。理解自己、探索自己的人生需求,永遠比擠進名校重要。那就業怎麼辦?我認為這個世界並不是名校畢業的人說了算,至少你一天生活中的許多所需,都不一定是台清交成哈佛耶魯的人準備給你的。

2014年5月31日 星期六

難搞的資優生需要什麼樣的學校環境?或只是寬容與支持?

今天(5/31)應中華資優教育學會的邀請,去台北教育大學當他們年會的與談人,談什麼?談資優教育中學生的成長故事。其實我本來非常抗拒去談所謂的成長故事,因為:(1) 每一個人都不一樣,我不知道自己的經驗對其它人有什麼參考價值;(2) 我覺得自己非常不典型,而且在就讀數理實驗班的時期是成績很差的學生;(3) 其實我不太知道讀了6年數理實驗班(排除小學4年的音樂實驗班),學校的教育究竟對我有什麼幫助?那在這種情況下,要我去當資優教育的成功案例不是很奇怪嗎? 

總之我就半信半疑地去了,相對於其它兩位與談人分別為資深記者與跨國公司主管的第一屆資優生,我連powerpoint都沒準備,連穿著都是我一貫的style,也就是短褲、涉水鞋加上緊緊的T-shirt。感覺就是一個化外之民啊~~



我在聽其它兩位與談人分享的時候,心裏想的是:(1) 他們看起來都好正常好陽光喔,好合乎社會和教育者的期待,就算在求學過程中有什麼不愉快,也是大家都有的經驗啊;(2) 相較之下,我顯得非常格格不入,感覺就是兩顆甜美又充滿正面能量的果實和一粒X意滿點的榴槤坐在一起,就很奇怪啊~~ (但是各位要知道,怪胎是不在乎自己是怪胎的懂嗎?) 


這個場次的設計本來要我們談"唸完資優班後的發展與成長"。挨有,台灣的資優教育就是做到高中,送上大學以後,大學教育根本也不知道拿資優生怎麼辦(有些老師不是誤認為資優生都超棒的,什麼都沒有問題,要不然就是先貼標籤說他們是假資優很臭屁),然後資優生就會接到一些有的沒的"追蹤問卷調查",所以,上了大學以後的表現和前面幾年的資優教育的關聯性是怎麼連起來的呢?

我上台以後坦承我從小就是個屁孩,超難搞,什麼都要質疑,一定要辯證,不願意接受別人整個端來的知識(例如參考書),一定要自己需要且願意才想學東西,對任何"考試技巧與為考試服務"的東西都不屑一顧,對大多數同學輕鬆辦到的事都做不來(背國文解釋、背課文、背片語、背化學式、背公式....),我只想做自己愛做想做的事。從小到大我都被當成資優生,但是我又不斷地被告知要妥協,要融入人群。其實這是非常痛苦的事。為什麼大人會覺得"要有頂尖的學習成就然後又要有圓融的人格特質,請問有多少大人辦得到?究竟有沒有強人所難?"

所以呢,我問了一個問題:請問大家覺得資優教育除了把資優生挑出來培養以外,我更想問的是,我們看待人才的方式,我們對人才的品味是什麼?更重要的是,我們期待這個社會、國家、世界變成什麼樣的面貌,而這些被挑出來特別具有聰明才智的人究竟被賦予什麼樣的期待?大家都要當leader嗎?都要當律師教授CEO?還是在貢獻智識的同時又過得快樂自足最重要?

然後呢,那些在進入資優班,後來又慢慢被篩選制度"淘汰出去"的學生,是什麼?麻瓜嗎?還是?

我今天舉了很多例子告訴在場的老師同學,其實我關切的不是資優生的學習成就,而是資優生能不能處理因為制度與學習成就為導向的教學所產生的巨大心靈上甚至是生理上的衝撞與挫折,一般來自父母師長的傾聽夠嗎?還是要制度的幫忙?然後我更關切的其實是不在這個教育體系中的學生,有沒有足夠的資源能學到一樣的知識架構,與面對、引導、創造世界的本領?

今天還有家長問到:十二年國教究竟有什麼影響?坦白說,我一點都不認為一個學制的改變就會毀了或成就一個人的一生。九年一貫時也是一堆人說自己是白老鼠啊~那些白老鼠現在其實也長大了,有人還生孩子了,有怎麼樣嗎?我想最重要的是家長、學校與學生本身是不是願意一起在一開始,就是小學階段,把觀察力、邏輯力、想像力、實踐力還有同理心好好地培養好。讓一個人很早就能思索自己的需要、特質、角色、地位,發展出自我價值評量的本事,發展出對知識品質的鑑賞力,發展出看門道的敏銳。這樣其實就夠了,因為具有這些本領,就能自學,一個人的世界就不會被動受限於課綱。

我記得從小就有師長不斷地告訴我,"你要把你的刺拿掉,要讓自己討人喜歡一些"。其實要演一下內心戲對我是不難,只是我認為如果一個資優生不是一般人眼中的群體動物,是獨來獨往的,但也沒有礙到別人的,能不能就尊重一下他的特質?只要提醒他"適時展現圓融的好處與場合",但不需要把他按進模子裏,形成大人想要(但自己卻辦不到)的樣子?榴槤把刺去掉也不會變成富士蘋果呀~

有人可能會說,"如果每個資優生都這麼難搞那資優教育會很難做"。我的回應是:拜託~我們為了自己對萌感的需求,對圓仔這麼特別,什麼都要客製化,那對個人特質鮮明的資優生細緻一點不應該嗎?如果又要資優生表現很好給教育做業績,就要覺得資優生搞怪,那資優教育本身的立足點不就不正當了嗎?我衷心希望許多被困在制度中的資優生與家長能夠被注意到,被協助。然後請記得人生還有很多可能,不只是要配合自己、父母師長與社會期待的演出。沒有當上資優生沒什麼大不了,不再當資優生更沒什麼大不了。

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

用台新信用卡消費金額換高鐵單程票不比升等划算,但為什麼要升等?

還記得我罵過台新銀行自從把商務白金卡的優惠調降以後,我就快要跟它說byebye的故事嗎?本來台新的商務白金卡只要消費累積45萬就可以換華航的亞洲任一航點機票,後來就一路調降,變成45萬只能換台港來回(而且限桃機出發),然後要60萬才能換你可能不會去的指定航點,而一般熱門航點(例如Sapporo)就要刷到87.5萬才能換得到(請見新的兌換門檻)。如果是87.5萬才能換到,就相當於一張25元累積一哩的卡累到一般航空公司的洲內機票兌換門檻35000哩的意思呀~ 但如果要累積到35000哩,又只能換華航,那還不如使用匯豐銀行的華航聯名卡,因為海外/外幣消費只要12.5元就一哩,43萬7500元就可以換到北海道或德里的機票,又為什麼要使用台新的卡?

那台新還有什麼優勢?好吧,在自動售票機買高鐵票時不需要密碼這點還不錯,其它我有點想不出來。最近台新又推出用消費來換高鐵票活動,那我們看看划算嗎?

北高單程1630,台新說要130000才能換到一張,那投資報酬是1.25%。相對於機票來說如何?我們以北高台港線來說好了,我使用3/18易遊網上的中華、國泰、港龍機票價格來算給大家看:

華航是4237+2566(稅)、國泰是4333+2542(稅),然後港龍是4417+2602(稅)。投資報酬要怎麼算?事實上你拿台新的消費金額換機票還是要付稅金的,所以就變成==>機票/(45萬+稅金),算一算,根本不到1%呢。看起來換高鐵票還是勝囉?不。

台新還有消費金額換升等的優惠。使用25000元可以換高鐵升等,價差是510元,投資報酬率約2%。所以看起來比直接換高鐵票好一點對不對?我想那個差別在於你認為有沒有必要刷25000元去抵510元,換那一個半小時的旅程中多看一份報紙多喝兩杯咖啡和多吃幾個小餅乾還有多給筆電手機充一次電的確幸了。

2014年3月13日 星期四

求學計畫怎麼寫?先從瞭解自己開始,不要瞎扯願景和夢幻

最近有學生問我「備審資料」要怎麼做?尤其是「就學計畫」的部份整個好令人頭大呀~~~

根據我自己審查高中升大學或大學升研究所書面資料的經驗,還有我看過的一些不錯的案例,我想給學生一些建議:

DOS:

  • 請使用條列式:你得預設大學教授無法花很多時間看大量的文件,因此請簡潔地寫重點;
  • 要有結構,結構要完整:什麼叫結構?橘子有皮有果瓣有仔還有小果肉這種層級與相關性是一種結構。所謂的結構並不是把文字拆成一段一段然後編排兩下就有結構了,而是一件事情包含多少元素?元素之間是否獨立?元素之間是否有關聯?那個關聯究竟是人事時地物數的那一種關聯?我個人認為一個有意義的就學計畫要包含你對自己的知識、工具使用、對一個知識體系的視野,與就學/研究計畫可行性的評估;
  • 要有內容:有了架構以後,你就要把內容填進去。那內容是什麼?你對於有興趣的領域有多少瞭解?你知道什麼是基礎知識?什麼是進階?什麼是應用?什麼是週邊?你知道工具是什麼嗎?你看過相關文獻對工具的利用與操作方式嗎?你曉得一個就學或研究計畫被提出來以後,其預期成果對知識的貢獻是什麼嗎?然後你如何去判斷你有多大的勝算與把握執行自己的計畫?這些都是你應該要言之有物的題材。
  • 多多使用圖表:所謂的圖表並不是研究或學習時程的甘特圖,而是使用圖表來呈現你的思路,你的策略,以及你的預期。至於什麼叫資訊繪圖,就要請你自己查查了~(或者來修我的課)
DON'TS:
  • 就學計畫不是悔過書:請不要寫一些「我資質駑鈍」、「我以前不用功」之類的廢話,這不會有同情分數的;
  • 甘特圖不一定需要:有些人會幻想自己兩年可畢業,而且要花一個月時間寫論文。這看起來就很好笑啊~ 不實際的東西就不要亂寫,以免給人笑。如果要做甘特圖,請好好區分工作項目,預期進度與預期成果再來做。而不是把「閱讀文獻」當成項目寫五個月,難道第六個月起不看書了嗎?
  • 不需要寫什麼想修什麼課:因為你根本不知道某些課會不會開。你只需要關注你缺乏那個領域的知識就好,但問題就是不少人連自己缺什麼都不知道。我認為這樣的人最好不要繼續唸研究所,因為一定不是他要的。就算家裏要你唸也請你不要來報名,因為那註定是悲劇;
  • 不要瞎扯願景和夢想:例如萃取一個蛋白就說以後自己要開發新藥,讀幾本書就說以後要投入社會運動。我認為學習就是要回應諸多內在與外在的議題,有理想不等於天真,有創意不等於缺乏可行性。
然後請瞭解自己所屬學門的特質,不懂都可以問,但請不要問什麼「一定要A4嗎」之類的枝節問題,因為重要的是你對自己的瞭解、表述能力、邏輯力與人格特質,不是封面與大頭照的角度。有人說:他還是學生啊~他還是孩子啊~怎麼會知道這麼多?就是因為不知道才要老師教啊~ 喔喔我好討厭這種論調。唸研究所怎麼能夠靠發想和念力?難道在考研究所前都不需要做任何努力?只要在分數飄過門檻後就覺得自己可以具有當研究生的潛質嗎?不是這樣子的吧~ 老師會教,但學生也要有底呢~

2014年3月5日 星期三

[地心引力觀影感] 飄浮是孤寂與恐懼,下墜卻是希望與重生

我是一個從小學就會思考如何面對自己與親朋死亡,終將死亡的人。有時候還會腦補一堆劇情,想像自己會怎麼死 (目前想到的是睡夢中死掉、腦溢血死掉、空難、山難),甚至還會激動到流眼淚。我也常夢到父母往生又被我救回來,我也常給自己寫遺囑。

總之,面對死亡與探索所謂的瀕死經驗與死後世界對我來說比寫論文還要重要一點點。

我原本以為地心引力很普通,阿就災難片啊,最後主角應該都不會死而且髮型都好好的吧?結果,George Clooney就死了。我看到Sandra Bullock演女一,本來一時無法擺脫麻辣女王中的印象,結果,她演得很不錯呀~ 而且好曼妙啊都沒有小腹呢~

網路上有很多討論聚焦於導演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以及男女主角如何辛苦地模擬無重力狀態下的行動與肌肉張力。但是我只想討論兩件事:面對死亡、孤寂,還有渺小。

我一向對美國電影中,男主角在面對危難時總是要不時地找樂子與故作輕鬆感到不解,我真的覺得那不太帥。但是這種臨危不亂在George Clooney所詮釋的Matt Kowalski所表現出來的,卻是在浩瀚幽暗星河中的希望與方向。當Ryan Stone被反作用力拋向無垠宇宙時,沒有人能預測接下來怎麼辦。稍有物理常識的人都知道在無重力的狀況下,只要自身沒有動力,你就無法在漂浮的狀態下有方向地前進。更何況還缺氧?

Matt Kowalski的聲音、幽默與堅毅的眼神其實是George Clooney一慣的表演手法。即使在電影中,他因為遭到撞擊而無法抵抗反作用力而必須要犧牲自己生命挽救Ryan時,他仍然沒有任何的畏懼。當他自己鬆開掛勾使得Ryan有機會活下去時,我的心情好沉重啊~ 如果是我,會不會大哭面對自己將死的事實,然後因為耗氧死得更快?成為太空中漂流的乾屍?Matt幽默地表示自己會打破太空漫步的記錄,留下Ryan獨自面對死亡的恐懼、孤立無援的處境,以及求生意志的再現。


人真的很渺小對不對?這個場景不是一般災難片中的船啦,海啦,飛機啦,廁所啦,大樓啦,是太空耶~ 一被彈出去就沒人找得到的地方呀~ 記不記得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在2009年釋出一個短片(連結)描繪已知宇宙的大小?地心引力這部片也不過是在衛星運行軌道發生的事,我們就已經覺得宇宙好大,更何況太陽系銀河系只不過是宇宙中無數星系其中之一呢?有時候感到自己的渺小,還有生命在時間的長河中如何短暫是非常傷感的,不是嗎?

雖然Matt在自知只能選擇面對死亡時說了"You've got to learn to let go"這句話,但我更喜歡Ryan累到夢見Matt生還,並回來找她時所說的幾句話:

I get it. It's nice up here. You can just shut down all the systems, turn out all the lights, and just close your eyes and tune out everyone. There's nobody up here that can hurt you. It's safe. I mean, what's the point of going on? What's the point of living? Your kid died. Doesn't get any rougher than that. But still, it's a matter of what you do now. If you decide to go, then you gotta just get on with it. Sit back, enjoy the ride. You gotta plant both your feet on the ground and start livin' life. Hey, Ryan? It's time to go home. 


這個有點接近超自然經歷的橋段像極了哈利波特遇到已死去的鄧不利多對他所做的開示,也因為這樣的關鍵性開示而使Ryan鼓起勇氣平安返回地球。

Gravity是引力,是下墜,而在這個故事中,下墜是唯一的生路。這和我們站在地面上說"起飛昇華才是希望"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我們在地面上認為飄走是一種解脫與舒坦,但是在太空中漂走卻是叫天天不靈也沒有地可叫的孤寂與恐懼。
 
所以,既然不知道明天或下一分鐘會發生什麼事,何不好好地過好每一天?對已經歷的人生感到感激,然後當那一刻來臨,則從容優雅地謝幕呢?

2014年3月4日 星期二

預立遺囑 Version 1.3

(紅字為此次更新)
研究室
  • 期刊、圖書與標本捐給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希望科博館的志工與工讀生不要給我弄不見。經高人感應得知,怨念很重的科學家的靈體是可以繼續存在原來的機構走動的。所有文獻與標本的檔案會事前建好資料庫,請勿擔心
  • 堪用之研究室設備留給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未編列財產者可由助理在網路上處理掉,限高雄市面交自取,記得要買幾杯飲料給我們家助理(英國藍為佳,無糖少冰)
  • 寵物與實驗動物捐給各動物園或收容中心(會由存款支付所需飼料費用),或交給有經驗的玩家
  • 未發表的科學文稿可一併交給科博館,未發表的data若對研究生與其它研究室有用, 可自行使用.
  • 剩下的存款給幫我打點後事的助理、學生與朋友使用。若缺現金可問我媽,我的薪水都變成股票和會錢在她那邊
  • 電腦直接幫我format,就不必看裏面有什麼了~
  • 世界各國收集來的動物玩偶送給小朋友 (請不需要燒給我,我認為另一個世界一定有)
  • 所有的密碼在我電腦的桌面
  • 若還是有用的物品, 可以捐給慈善機構, 或只好當廢棄物清運掉了
  • 研究生指導:若老闆掛掉, 請中山大學生科系生態組一員老師接收,相關業務費請轉至該名老師帳戶下
人員
  • 爸爸媽媽姐姐我愛你們,若我有本事托夢我會講清楚我需要什麼的(例如行動電源和Costco的櫻桃之類的)
  • 所有的學生與助理,謝謝你們的陪伴與幫忙,你們都是我的小天使
  • 所有的朋友,我愛你們,感謝一路的扶持與忍讓
  • 寶貝我愛你,謝謝你在我生命中帶給我的光明與熱情。我會把我們的情書、相片加上皮卡丘交給你照顧囉~
  • 所有的寵物我愛你們~
  • 各位媒體朋友們辛苦惹~如果有報導價值我會把新聞稿寫好的 (標題要怎麼下要怎麼配圖我就無法控制惹)
大體與財產
  • 我尚稱健康,所以如果遺體完整,能捐的都可以捐出去(但我希望沒有全頭移植這種事,超可怕的)。但如果遺體不完整,就燒一燒吧。然後我希望使用樹葬喔~ 我可以指定茄苳樹嗎?
  • 在我名下的所有財產包含動產與不動產依如下方式分配:房子是爸媽和姐姐的、股票等有價證券是媽媽的、土地部份則交由家裏處理,希望可以拿來當成動物收容中心
  • 我的私人物品, 可以燒成光碟, 然後可以請工讀生(1000/天)幫忙, 可由剩下的錢支出
部落格與facebook

  • 所有部落格密碼請在我的電腦桌面上找,表人型blog就關掉以免被罵爆,然後學術型blog就留著直到blogger倒掉。但是權限要關閉所有留言與po文.
  • Facebook就讓它變成靈骨塔,如果裏面有不堪入目的照片要被散播我也沒有辦法了

2014年3月1日 星期六

[8月心風暴觀影感]人會爆炸都是有原因的,但是砍掉以後還能夠重練嗎?

電影中出現毒蟲、酒鬼、癌末、失婚、亂倫、偷情、壞嘴、失智、自殺、藥物濫用、精神疾病、手足反目、種族偏見、城鄉差距、語言暴力或怨天尤人的元素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好萊塢的電影開始拍攝綜合這些失能家庭元素的電影,例如派特的幸福筆記、小太陽的願望、繼承人生等片。而August Osage County這部片似乎是集所有問題的大成。看起來有些荒謬,但仔細想想一切又曾發生在我們身邊。

或許是我太常看Meryl Streep主演的電影,所以一開始我把注意投注於她的表演。我想知道在得過這麼多獎,飾演過這麼多角色之後,她在本片中的表現是否有別於這些年她所經常拌演的中老年婦女角色(例如Julie and Julia)?結果當然是沒有令人失望,只是如果在不瞭解此片的背景下前去觀看,或許有些人會對Meryl Streep所飾演的喀藥癌末碎唸歐巴桑,在這部片份量極重的的對白中處處顯刻薄、嘶吼或製造眾人尷尬感到不解甚至坐立難安,對所有家庭成員每一個人背後都恰好有段辛酸故事感到莫明。在片中經常出現的低迷氣氛下,戲院中觀眾的觀影情緒出口卻是忽然冒出的粗口,在一連串的荒謬中大笑不已。

我想聊聊片中的每一組人是怎麼壞掉的。

Violet Weston:其實她這種媽媽很常見,窮過苦過,把希望擺在孩子與丈夫身上,因為沒有機會繼續成長,所以她困在自己的辛苦與失落中,然後最後放縱自己吃下大量的藥物弄到神智不清,並造成孩子與親友的困擾。

Beverly Weston:對我來說,這部片有好多擊中我的點,酗酒是其中一個。我的論文指導教授,兩個人都是天才,但兩個人都被自己的酗酒習慣所害。其中一位已經癌逝,其中一位曾因為上網留下不妥的留言而差點遭到學校開除。Beverly在片中也是一位教授,因為諸多原因選擇讓酒精麻痺自己,最後選擇自殺或溺死。

Barbara Fordham:如她那為了小女孩出軌的老公Bill Fordham所言,她是一個正質善良有趣的女人,但她的脾氣令人難以忍受,對孩子的教養方式與老公總是不對盤。然後她嘗試掌控一下,試著改變情況,把所有的藥丟了,把想罵的話說出口了,老公帶著孩子走了,最後獨自一人尋找下一個出口。

Jean Fordham:我很同情Abigail Breslin所飾演的青少年角色。父母失和分居,總是在自己面前爭吵,大人不尊重自己的興趣與喜好,在親戚眾人前集體嘲笑自己。所以她能怎麼辦?所以她受不了誘惑去吸了幾口大麻,然後接受可能成為姨丈的中年男子的挑逗。

Karen Weston:她在故事中是一個看起來完全置身事外的脫線女,直到爸爸走了才花枝招展地出現在喪禮上,整個腦袋裏都是她那經營疑似不法生意的未婚夫Steve Heidebrecht給她擘畫的美好未來。即始這一切都在她的未婚夫挑逗自己外甥女後發生變化。

Ivy Weston:我完全可以理解她所說的,姐姐們嫁人了,有千百個理由可以離家追求自己要的生活,讓她獨自照顧癌末喀藥脾氣又差的母親。她受不了了,想離開了,而且不認為有自己有什麼罪惡感。我們是不是經常在社會版面看見這樣的悲劇?Ivy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她因為子宮頸癌早已切除子宮,又覺得自己本來就不受寵,也不覺得這點事有什麼好與姐妹分享。好不容易等到生命中的那個人Charles Aiken,在原本以為只是表兄妹的關係下躲躲藏藏後,又被"原來兩人是同父異母的兄妹"的事實重擊。她邊哭邊開車離去的那一幕令人心碎,我完全可以理解那種狀況,"好不容易覺得自己遇到真命天子,卻忽然產生如此無奈悲憤的狀況使得任何一個決定都會傷害深愛的人"。相對來說,Little Charles Aiken卻又顯得十足地怯懦,令人無法理解Ivy為何愛上他?

Mattie Fae Aiken:原本看似風趣的大嬸,原本以為是整個家族中少有的開朗性格,沒想到曾在過去與姐夫有一腿還生下了孩子,自認為保密到家,卻早就被姐姐所洞悉。我很喜歡習慣頤指氣使別人的她被Charles Aiken在最後罵了一頓,我覺得真的很爽。Mattie Fae一向喜歡在孩子或別人面前數落自己的孩子沒出息,從不保留任何情面,和姐姐在一起時則會一搭一唱把別人損得一文不值。最後那一罵還真是好。但是Charles Aiken自己就能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嗎?好像也沒有。瞧瞧他怎麼同時對自己的兒子表現出十足的關愛,卻又可以在餐桌上羞辱外甥女對素食的信仰?

Johnna Monevata:她是故事中唯一的好人,對於兩個家族成員對美洲原住民的不屑、對她的勞力的奉獻的理所當然擺在心裏,做她的飯、盡她的本份。她其實可以不去搭理Steve教Jean呼麻,但就只是因為正義感,她揍了他。也因為她的溫婉善良,在Weston一家人全數離去後,只有她還留下來給予整個壞光的Violet撫慰。
 
我喜歡Barbara所講的一句話:marriage is hard (影片)。哈哈,這句話看起來好簡單喔,但是這卻是每一個有伴或已婚之人要面對的事實。當年的愛到那裏去了?為什麼兩個人無法再一起成長?為什麼有人總要別人配合自己?為什麼看不見別人對自己的奉獻?為什麼要把話說死?為什麼會失去理智?為什麼會把生活弄得像一攤死水?又為什麼找不到出口只能望向酒精與藥物?

在這部片中,大家都爆炸了,不是茫了、走了就是死了。有人問:怎麼沒有交代結局?其實我們都知道結局了對不對?根本不需要再演出來了。但吊詭的是,如果每一個人的問題最後都解決了,病好了、藥癮沒了、夫妻復合了、小孩乖了,似乎又不像是真實的人生?

2014年2月27日 星期四

[遲來的守護者觀影感] 我只想知道他有沒有想過我,我每天都想他

"I'd like to know if Anthony ever thought of me. I thought of him everyday." (我只想知道安東尼有沒有想起過我?我每天都想他)

這是我看完Philomena這部片以後一直縈繞在我腦海中的一句話。還記得少年Pi嗎?那句「I suppose in the end, the whole of life becomes an act of letting go, but what always hurts the most is not taking a moment to say goodbye」(人生就是不斷地放下,然而最讓人痛心的是,沒來得及說再見。)令人揪心不已,是啊,說了再見,感覺完成了一種儀式,但是就算說完再見,你是否還會希望他仍然會想起你?那怕只是一點點呢?

Philomena的電影節奏比我想像中得還要快。在Martin失業,於某個酒會中與同業以機巧刁鑽的語言唇槍舌戰攻防一番後,就立刻進入Philomena的期待 - 找兒子。而且馬上就約見面聊進度。我當時想,如果這戲是民視或三立來拍,光是Philomena坐在沙發上想念兒子,回憶小孩被修女強行抱走賣掉的片段回憶大概就會演個三集。

我喜歡Philomena與Martin初見面時的對手戲。一個樸實的善良的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的大嬸,對應上一個擅用文字語言描繪他人生命製造故事在職場上求生的記者。兩個人的幽默感、見識、生活趣味、金錢、人性、宗教、食物的觀點都大不相同。Martin本來只想把Philomena的尋子之旅當成自己翻盤重回新聞界的籌碼,而Philomena則相信眼前的這位消息靈通交遊廣闊的前BBC記者能夠為自己的尋子心願開啟一扇窗。

如果去美國找找就出現一個兒子大團圓抱起來轉圈圈也就太老套了,結果Anthony(=Michael)早在1995年就去逝了。Philomena在美式自助早餐中的多樣選擇氣氛以及與墨西哥廚師的溫馨閒聊間忽然得面對愛子其實早已逝去的消息,她的無助和心碎讓戲院中很多人都濕了眼眶。本以為她會無助地返回愛爾蘭,沒想到她想勇敢地繼續探尋兒子曾經存在的蛛絲馬跡。她也在這個時後再次地提到,她好想知道他有沒有想過她?有沒有提過愛爾蘭?

Martin因為對餐廳服務生制式問候的不耐而惹惱了Philomena,我認為那段非常精采,Philomena說:I'd rather you be rude to me then these lovely people here. You should be nice to people on the way up because you might meet them again on the way down。她甚至認為她所遇到的人都是萬中選一(one-in-a-million)。Martin一開始則輕蔑地認為"何必對那些人那麼好,他們只不過在做他們的工作罷了"。是啊,我們經常把別人的服務當成一種理所當然,但卻忘了人與人之間應該保持的基本善意呢?

其實中間有關Anthony的同性戀情,與Pete的過往回憶反而比較不是打動我的重點。因為位居要職的同性戀要找一個生理女性掩護以保住自己在政治圈的地位,與伴侶的一切都得埋藏在台面下是一種同志天天面臨的社會壓力。真的讓我覺得感動的卻是,Philomena以母親的姿態,打開了Pete Olsson的家門,滿足地看見近45年不見的兒子的成長過程,與最後的,回到愛爾蘭尋母的身影。我真的很喜歡那一幕。有多少人曾經在生命中想問問對方,"你有沒有想過我"但卻永遠得不到回答?Philomena苦尋孩子近45年,曾經以為他改名換姓去除一切愛爾蘭臍帶之後,在最後那一刻親眼見到了兒子終究是記得的,我覺得她好幸福,人生幾十年的問號被回應了。那種懷舊家庭紀錄片的影像呈現方式讓我想起了1993年的費城(Philadelphia)的最後一幕(youtube),Tom Hanks飾演的Andrew Beckett去逝以後,家人朋友在為他舉行的追思會上播放他孩提時期的歡樂影象。

我想看過此片的人對於最後Philomena回到教堂去找那個當年把她孩子賣掉的可惡修女那一幕印象深刻 (是說如果是台劇,那個修女可能會被揍飛、得怪病查無病因、發瘋、或是坐輪椅被推下山崖)。那個修女還是非常可惡,並沒有任何悔改之意,但是Philomena在痛苦的情況下以主動堅毅的姿態,原諒他了。Martin就像我們這些觀眾,想揍飛那個修女,但是無神論的他也選擇以教會的小物來撫慰Philomena最後終見愛子之墳的複雜情緒。

這部片非常巧妙且寬容地把無神論者、虔誠的教徒安排在一起,讓大家見識到正義應該如何被伸張,而宗教的教誨(也就是寬容、慈愛)又如何化解怨恨,母親的智慧與永恆的愛又如何像呼吸空氣般平易地接受自己摯愛的孩子是同性戀的事實。當然這是因為Judi Dench的演技打動了我。

2014年2月18日 星期二

博後找教職除了人脈與論文,還需要什麼?

Photo source: http://upmic.files.wordpress.com/2011/10/toss-the-postdoc.png
我是一個沒有做過博士後的人,我充其量只是一個有過「博士畢業後閒晃經驗」的人。我的運氣很好,所以在畢業後就直接到大學任教,但是我的身邊有許許多多的朋友則都在博後這個階段被磨了一段時間。有些人如其所願地進入大學任教,有些人則放棄了原來的想法,開發出自己原本也沒想到會步上的生涯。那我為什麼敢寫這篇文章?因為這是我長期以來對博後生涯以及瀏覽教職申請資料的觀察。

請留意,我是一個認為「博士」並非就業保證的人,我也認為不能對擁有博士學位與特定職業之間的關聯有著過度的聯想。如果只想要一個job,那大學畢業就應該出去工作,而不是磨了那麼多年才發現夢想破滅,最後摸摸鼻子重頭開始。因此,以下的幾個觀點其實是寫給對學術研究與教學都有熱忱的博後看的,而不是寫給拿到博士就覺得國家欠他一個工作的人看的。

博後找教職非名校不可嗎?
大家都想要到據說資源很多的大學校,名校。但是名校大校或國立的就能保證什麼嗎?坦白說我剛到中山教書的時候,我也有過「如果我有台清交成台師大那樣程度的學生就好了」的念頭。然後新進老師都會互相比較開辦費有多少,空間有多大,行政工作多不多,系上同事是否難搞,有沒有退休了還垂簾聽政的大老,有沒有糟糕的派系之爭等等。但仔細想想,到一個學校任教做研究最重要的是什麼?應該是自己的學術與教學能力能夠替自己贏得多少的敬重與資源,是不是?同事大老再難搞,總是會退休會老會死呀~空間不夠是個問題,但每一個人的空間都不夠,收納術學好一點就是了。重點是,不管國立私立的教授薪資其實差不多(除了退輔那部份),只要一個學校能夠讓你累積教學經驗、做完一些研究、實現一點點理想,我倒不覺得擠進大校有那麼重要。別忘了,學校越大,人多嘴更雜,你要妥協的事更多,是不是?至於是否一定要離家近,我認為這牽涉到每一個人的家庭考量與開拓性,就不在此陳述了。


人脈怎麼建立?
講到人脈建立,對於某些學術工作者來說可能會覺得「矮由好功利我實在做不來」。我的確認為為了得到一份工作汲汲營營地到處去給大老慶生、敬酒、替大老做牛做馬甚至辦什麼沒必要的研討會,真的是不一定需要。為什麼?其實現在有很多科系越來越不喜歡派系或老闆背景明顯的applicant,就好像選舉時很多人喜歡標榜自己是誰的血統,但也有人喜歡說自己乾淨參選無黨無派一樣。所以說,真正的人脈其實應該是整個領域的人,而不只是自己認識有限的,有裙帶關係的學長姐或幾位老師。想想要申請教職時你要麻煩到多少人幫你說好話?(1) 有人會通知你某某學校有缺了快準備,這表示你平常做人不錯,人家會想到你;(2) 有份量的推薦人至少兩位,而且那個推薦信不能只寫你勤勉認真有潛力,因為那個太普通了大家都會;(3) 要申請的那個系至少有一位老師能理解自己的研究,而且是善意的。那個人脈那裏來?除了讀書期間與博後期間所建立的工作水平與人格口碑外,我認為還有一件事,就是能見度。

那能見度又怎麼來?
我個人認為發表學術論文、在報章發表評論、在會議中受邀演講或曾得到什麼獎勵都是非常平常的演練。但試想如果你是一個系所老師,你現在要考量要不要聘這個人,你會只看paper的SCI/SSCI?還是會想知道他還會什麼?尤其是教學技巧、教學熱忱、人格特質與對其它事物的見識觀點?你會不會馬上就google他的名字?然後呢?會發現什麼嗎?就我個人的觀察,許多能順利找到教職的博後,絕對不會把自己隱身在老闆的背後,也就是說,他的名字頂多出現在paper的作者處,或只是老闆研究室網頁中「Lab member」處的一個縮圖。我認為比較積極的作法是,給自己設立一個專頁或部落格,把自己的CV擺上去。把publication的電子檔擺上去,把自己的研究興趣、前瞻性、興趣(令人覺得是個有趣的人)都丟上去,完整地呈現一個學術研究者可以被呈現的樣貌。然後別人就能很快地找到你,發現你的存在,而且覺得你「一直在整理自己,也一直在做準備」。要不要google一下自己的中文與英文名,看看會出現什麼結果呢?

履歷要怎麼準備? 

我見過很棒的履歷,也見過非常糟糕的。那我就先講糟糕的。在我看過的求教職履歷中,許多糟糕的連高中生推甄大學還不如。怎麼糟糕法?完全沒有基本的裝訂、資料零零散散地寄過來、甚至還會e-mail來要系辦自行把一堆看不出順序的檔案印出來(我認為就算是電子檔也應該要有妥善的整理)、或是除了論文與推薦信,看不出他有任何的規畫與安排。曾有人跟我說「論文就是實力啊,為什麼還要在乎那些枝節的東西?」我很同意論文是實力,但不是所有。試想一下,一旦進入大學,就是老師了。換個位置想一下,如果自己是老師收到那種零零散散的資料,你會不會想繼續往下看?你會不會覺得這個人不怎麼尊重審查者,太散漫,甚至缺乏好的溝通能力。那這樣的人又怎麼可能把學生教好呢?此外,不是所有的老師都可能看懂申請人的論文,因為隔行如隔山,因此如果有些審查者重視的是「樣子」,有些審查者重視的是「內容」,為了任何一票,你都要做足準備。

我認為求教職的履歷就跟寫研究計畫書一樣,要條理分明,容易被理解。請留意,每一個系的老師專長都非常多樣化,你要爭取的是每一票,而不只是其中一位老師的支持。因此如何評估給這個系的資料是否能夠說服有權投票的人,你是一個有研究與教學實力,而且能夠帶給學生職能與遠見的人就非常重要了。你的研究現況與未來展望的確非常重要,但是請不要忘了教學這部份。所謂的教學也不只是說說你可以開什麼課,我曾見過有人分析過一個系的課程結構,然後清楚地說出自己能夠著力與加強的部份。我想這會讓系所老師認為你已經進入狀況,而不只是一個「想進學校繼續做研究什麼也不想管的年輕研究者」。

此外,除了研究與教學,所謂的社會服務也相當重要。我所謂的社會服務不是什麼扶老太太過馬路這種老梗,而是以自己的專業出發而進行的服務。例如相關學協會的參與、演講、積極參與一些大學課程或工作坊之類的事務。畢竟任何的學術研究都會和社會大眾與學術社群有或多或少的連結,因此若要能被看見,那就得先瞭解眼前還有這麼多工作可能要面對。


需要探聽有沒有人綁樁或內定嗎?
我知道這是很多博後的痛苦。當你看到一些職缺被釋出,專長很窄或寬到不可置信,但公告期又很短,你就會懷疑該不是為了某個特定人選所寫的綁標書。所以呢,要去當炮灰嗎?我認為此事可以由兩個角度來思考:(1) 你的確可以不要做自認為徒勞無功的事,然後就當個沒事人一樣看到那個職缺被撿走;(2) 但你還是可以不要自認為是炮灰,就算你知道人家可能內定了,還是好好準備,投出你的履歷,甚至被邀請演講,當一樹璀燦的櫻花呀~ 誰知道你說不定講得比內定的人好,給別人留下深刻印象,無形中拓展自己的能見度與人脈,是不是?不試永遠不知道,不試就等於自己放棄啊。


需要投其所好嗎? 
有朋友問我:「我有沒有必要把自己的研究和產業拉得很近?變成現金?說得自己很貼近庶民與政策?」我認為每一個科系的屬性與氣氛都不一樣,所以這點得要靠自己去判斷。以我們這種基礎科學學系來說,我們的確很重視與社會、產業的連結,但是我們的教育與研究目標不會直接投入商品的開發,因為我們這種系重視的是科學議題的探索,而我們認為許多科學議題來自生活,而科學研究最終也要解決生活與社會問題,但,這與我們的研究是否可以直接簡化為商品或專利是兩回事。所以我會建議申請者不要為了選票故意把自己的專業拉到自己不懂的層次,但是也要留意自己的研究興趣究竟在最終能夠回應什麼樣的科學、社會與生活課題。

最後希望還處於博士後這個陰陽魔界中的朋友,可以早日進入下一個階段,並有幸保有自己的初衷、實踐一點理想、然後進入體制讓未來更好。

2014年2月12日 星期三

同性戀是天生後天的老梗有新梗嗎?有!所以是.....

同性戀究竟是先天還是後天造成的,一直是生物學和社會學上的重要議題。無論是支持或反對同性戀權益者其實都可能支持先天與後天說。原因在於若同性戀為先天,那麼支持同性戀權益者變會認為這是無從選擇,這是自然的;但也可能反同者拿來當成實施基因治療的基礎。若同性戀是後天造成的,那麼支持同性戀權益者也可以認為這就只是情慾流動,沒什麼大不了,但反同者則會認為,後天必然表示是一種學習行為,是受到不良的影響,一定要被矯治、感化、輔導,更別說什麼婚姻平權了。

PanSci主編陸子鈞在2/11的聯合報專欄上發表一篇「同性戀有可能遺傳嗎?」的文章。這篇與過去散見於報章雜誌上那些動輒飛入幾句「就生物學來說」、「就演化來說」信口胡謅同性戀成因的文章最大的差異在於,作者本身就是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畢業的,所學就是生態與演化,而聯合報上的文章除了告訴大家遺傳這件事,不只是國中生物教過的孟德爾遺傳定律,那簡單的顯隱性,還有近代被發現的表徵遺傳(epigenetics),也就是不改變基因序列,但由其它機制改變基因的表現所造成的性狀變異。

陸文的主要目的是告訴讀者,同性戀的成因並沒有那麼簡單,先天與後天的成因都無法被排除。台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王弘毅教授則對陸文再加上一些說明:(以下為王教授提供的文字)
這個問題可以分成兩個方面來看。第一個是『同性戀』有沒有遺傳成分(genetic component)。如果前一個命題的答案是肯定的,那第二個是『同性戀』是怎麼演化出來的?畢竟,嚴格來說同性戀沒有辦法生育子代。

一、『同性戀』有沒有遺傳成分(genetic component)?

要討論某性狀的遺傳成分,首先我們要決定該性狀是屬於類別(category)性狀還是數量(quantitative)性狀。舉例來說血型就類別性狀,可以分成A、B、AB、O四類,而且沒有中間型。不會有25%A型或是30%B型這種情況。而身高與體重就是屬於數量性狀。沒有辦法把身高定義成幾種類型,即使勉強定義,也永遠有中間型,因為它是連續性的性狀。

一般而言『類別性狀』是由少數基因座控制的,而且符合孟德爾遺傳定律。例如血型B型的雙親可能生出B型或是O型的小孩,其機率可以由孟德爾定律推出,而且不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

數量性狀則由許多基因座調控,而且易受環境因素影響。如果一個基因座有兩個對偶基因,就可以產生三種基因型。若某一性狀由十個基因座控制,每個基因座有兩個對偶基因,則可以產生二的十次方(1024)種基因型。再加上環境的變因,則所有的表現型將會變很更複雜。因為即使有相同的基因組成,也不一定會表現同樣的性狀。在這樣的情況下,由遺傳決定的部分就不是這麼容易觀察了。

而『同性戀』應該是數量性狀,畢竟我們有雙性戀,也有在不同時期喜歡不同性別的人。接下來就要討論這個性狀是否有遺傳成分?如果有,其變異有多少是遺傳決定的?

一般而言,研究一個數量性狀是否有遺傳成分可透過家族分析來進行。畢竟基因是在家族內傳遞的,如果父母帶有這些基因,其子代遺傳到這些基因的機會要比其他家族高。目前許多雙胞胎的研究都同意『同性戀』確實是有遺傳成分的,雖然有多少變異是由遺傳決定的則仍然眾說紛紜。不過大致上遺傳占的成分約30 - 40% 而環境則占60 - 70%(只是推估尚無定論)。

所以目前的研究支持『同性戀』有遺傳成分。但是『同性戀』不像類別性狀可以嚴格的分門別類,也無法用孟德爾遺傳定律來預測。


二、『同性戀』是怎麼演化出來的
這個問題沒有一定的答案。不過我要說明的是,在邏輯上『同性戀』確實可以在『特定情況』下演化產生,而所謂的『特定情況』其實很容易產生。

反對『同性戀』有遺傳成分的人認為『同性戀』無法生育子代,因此,造成同性戀的基因無法在族群內傳播。如果這個邏輯成立的話,那就無從解釋生物間合作行為的演化。畢竟,合作可是要犧牲自己的利益來成就別的個體,『自私的基因』要怎麼演化出『合作的行為』呢?關於這個問題,道金斯在他那本「自私的基因」裡有詳細的描述。基本上,演化的單位是『基因』而不是個體本身。因此,『基因』可以透過犧牲個體的利益來成就『基因』本身的最大化。例如漢彌頓(Hamilton)就提出,他可以犧牲自己去救兩個兄弟,因為從基因的觀點而言,交換的代價一樣。

而『同性戀』有什麼好處,目前並不清楚,不過至少我們不應該一廂情願地認定『同性戀』一定有害於基因的傳播。在一夫一妻制的鳥類中,研究發現同性戀的個體,尤其是雌性,雖然自己沒有子代,卻會幫助其它個體照顧子代,而增加繁衍成功的機會。在這個例子中,『同性戀』有可能是適應演化的結果。

此外,就像血糖過高會造成糖尿病,血糖的數值也是數量性狀。雖然跟糖尿病有關的基因有許多個,卻沒有一個基因可以單獨『造成』第二型糖尿病(第一型糖尿病是先天性的與環境關聯性不大)。而糖尿病很明顯是對人體不好的,那人類又怎麼會演化出糖尿病呢?目前的看法是,與糖尿病有關的基因各自有特定的功能,可能與能量代謝有關。在原始的情況下,並不會造成糖尿病,甚至可能還有某些優勢。但是由於人類生活環境的改變,這些基因在現在的環境下就變得不適宜了。而這些基因數量龐大,單獨存在可能沒問題,若同時有許多個基因在一起,就可能形成糖尿病。

就像沒有一個基因是『專門』為了造成糖尿病而存在,可能也沒有一個基因是『專門』為了造成『同性戀』而存在。我們可以假設,某些各自有特定功能的基因座會直接或是間接的影響性向,許多這樣的基因座累加起來會造成『同性戀』的傾向,但個別基因的原始功能與性向決定無關。由於『同性戀』是一個數量性狀,許多有『同性戀』經驗的人,並不一定終身都是『同性戀』。因此在生命的某一個時期還是會與異性交往並且產下子代 (也就是雙性戀,或疑性戀)。

結論是,目前的研究是支持『同性戀』有遺傳成分(genetic component)的。此外,從演化的角度來看,『同性戀』的演化並非不可能的。甚至,在演化的長河中其實從來就不缺能夠造成『同性戀』的條件

雖然有些媒體會一再以gay gene discovered之類的標題來彰顯研究的進展,但是我們在研讀這些二手報導與論文時一定要非常謹慎。那些研究的方法論究竟是遺傳學?還是社會科學?資訊的引用是否正確精確?是否有誤讀與過度解讀的成份?

重點是,同性戀是天先或後天又怎麼樣?很多「先天異性戀」就算「後天學壞」殺人放火卻都能結婚了,同性戀又為什麼不能?

2014年1月10日 星期五

由倫敦自然史博物館藏品的搬遷規畫談中研院標本館搬遷爭議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乃是來自過去舊的動物研究所與部份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員所組成的一個機構,而承襲自動物研究所與植物研究所的生物標本典藏一直都是中研院這個機構中非常珍貴的資產,尤其是魚類標本與龐大的植物標本典藏。由於中研院的腹地並不算大,而且增建硬體的經費也隨著這個國家沒把錢用在刀口上的因素導致生物多樣性中心在改建過程中,造成長期以來對標本館藏管理是否重視的爭議再度爆發,而且這回不僅在相關學者社群間流轉,直接登上了媒體版面。

台大昆蟲系楊平世教授於2013年12月25日投書自由時報,呼籲政府與院方重視標本典藏的重要性,而生物多樣性中心主任李文雄老師則於2014年1月4日回應楊老師的呼籲,並且說明中研院空間調度的困難,以及搬遷的過程。而在1月10日的各報報導中,吳金冽老師則說明問題就是在沒有錢,希望企業幫忙。報導中也提到研究人員憂心缺乏年輕人才的銜接,若未來沒有系統分類學研究人員,那麼標本館很可能就會消失。

我想就自己曾經在倫敦自然史博物館工作的經驗分享對此議題的幾個觀點。倫敦自然史博物館(舊稱BMNH,現稱NHM)的館藏在全球屬一屬二,研究人員眾多,因此原本建物主體Waterhouse(有人譯為倫敦水晶宮)的空間不足問題早在1990年代就已經浮出台面。此外,由於英國政府早因為預算因素降低對大型國家典藏研究機構的補助,卻又要求這些機構不得收取門票,所以即使連這麼著名的機構都面臨了空間與經費困窘的問題。

為了解決空間不足、展場與賣場空間規畫不佳的問題,倫敦自然史博物館早已規畫在倫敦水晶宮的西側清理出一塊空地建造新的收藏與展示中心,也就是達爾文中心(Darwin Centre)。達爾文中心的工程分為兩期,一期(phase I)與二期(phase II),而全部工程在2009年完成並啟用。他們究竟如何進行新館施工前中後的藏品搬遷規畫呢?我根據我的瞭解說明如下:
  • NHM原本就有一個大型收藏庫可供搬遷暫儲之用:如果有人曾經以觀光客的身份去過NHM,一般人可及之處其實是第一與第二層的小部份空間,而昆蟲系、動物系、古生物系、植物系有各自的圖書館、標本典藏與研究人員工作空間,這些地方散布在整個水晶宮的地下兩層,與遊客無法觸及的區域。NHM除了倫敦水晶宮外,在臨近溫布敦的Wandsworth有一個只有研究人員才能進入的收藏庫,那個地方原本就是規劃給大型動物標本儲放用的。什麼樣的大型動物呢?藍鯨、大象、長頸鹿、大型陸龜、大型魚類與蛇類等等。所以說,在水晶宮的藏品通通要清空撤出時,藏品是有地方可以去的;
  • NHM早在查覺空間不足時就已經規畫縝密的搬遷計劃:NHM的規畫是這樣的,藏品量與藏品型式相對來說比較少的類群先動,所以植物系(包含維管束植物與非維管束植物部門)與動物系就被要求先搬到Wandsworth去,然後回到建好的Darwin Centre Phase I。等到動植物系搬回去以後,昆蟲系就已經打包好,準備搬到Wandsworth去等待Darwin Centre Phase II施工完成。在搬遷之前,所有的收藏經理已經開過N次會議,討論什麼呢?
    • 如何組建因應搬遷與重返時所需要的館藏管理資訊系統;
    • 如何規劃新館藏空間的空間分配;
    • 數位化所有標本原本的安排,以方便在未來標本移入新櫃子時同時節省空間,但又沒有讓歷史軌跡(例如著名學者在標本中留下的註釋)被遺忘;
    • 提出館藏空間整理計畫,什麼計畫?如何降低不必要的館藏佔據空間,如何讓所有的收藏櫃箱盒都能統一規格以便空間規畫?如何預測藏品增加的速度以利新空間需求的規畫?
    • 在更換櫃子同時,除了處理財產問題也同時將舊的櫃子拍賣使收藏本身有進帳
    • 進行相關人員的講習以利工作進度的掌握;
    • 進行志工訓練協助藏品重新編號與安置;
    • 如何訂定準備工作的KPI並完成;
    • 如何在搬遷期間讓標本使用流程仍然順暢,不影響研究工作的進行;
    • 如何使所有人(包含國際社群)知曉他們的打算與安排,並請使用者配合其工作規畫;
    • 經費來源 (Darwin Centre的經費來源為英國文化、媒體及體育部樂透彩券以及Wellcome Trust這個信託基金);
  • NHM並未因為經費不足而宣稱放棄館藏或認為分類學是一個過時的學門:事實上NHM自19世紀以來一直都是生物多樣性研究,包含演化、分類、生態、環境變遷研究的重鎮。NHM極度重視標本與文獻典藏,而且從未因為缺乏某一個分類群的研究人員而宣稱放棄那些收藏或研究,反而更積極地使藏品活化。他們也一直與英國頂尖大學合作培育學生與博士後研究人員,使得所有的樣本都能有所用,而不只是為了展示服務的樣本。除此之外,NHM在許多科技的應用上也一直走在整個學門的前面,也就是說,他們具有自林奈以來的分類學傳統,也一直在尖端的領域上邁進。
我想很多人可能會說,阿英國就強國啊,人家當然辦得到啊~但中研院已經是中研院了,直屬總統府了,如果連直屬總統府的機構都無法在此事上做好規畫與運行,那其它的研究與教學機構又怎麼能看到典範呢?我的想法是,典藏空間不可能無止盡地擴大,所有的單位都會希望有最大的空間、人力與經費,如果中研院的標本館能夠就館藏空間的規畫提出方案,而生物多樣性中心或中研院院方也能夠提供與專業相符的職缺讓館藏經理(curator)能夠安心管理收藏,會是最好的結果。如果問題只在於錢,那其實反而是最簡單的,台灣其實從來沒有缺過錢,只是錢被用到不該使用的地方去。台灣也不是沒有人才,只是辛辛苦苦被培養的人才與專長,會在人才被錯置與績效評量方式不當之下,讓人才隨著歲月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