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精打細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精打細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4月4日 星期三

澳盛銀行的航空哩程限時超值換可推嗎??

在兒童節前一天收到這張DM, 說是在4月到6月平均每個月刷45000元, 就享有1000點飛行積金兌換4500航空哩程的優惠. 就如同澳盛之前的trick一樣, 要玩這種活動, 除了要有本錢, 還要有記憶力, 因為他們往往把整個活動時間拉得很長, 一不小心忘記回傳或登錄就會喪失資格. 所以我們來算算這倒底划不划算.

我打電話去問客服了(這次客服沒有嬉皮笑臉), 他說, 其實所謂的回饋就只有回饋那1000點. 這是什麼意思啊?

也就是說, (1) 在三個月內要刷到45000 x 3 = 135000元, (2) 若使用澳盛的飛行御璽卡 (23元一哩), 應可得5870點飛行積金, 但並不是把這5870直接乘以4.5, 而是只有其中的1000點是可兌換為4500哩的. 也就是說, 花了135000元, 只能得到4000 + 4500 = 8500哩 (因為澳盛規定飛行基金轉哩程要以1000為單位, 所以那個870就轉不過去啦). 若以一般信用卡來說, 要刷出8500哩至少要212500元(25元一哩)到255000元(30元一哩). 所以這個優惠好不好呢?
  • 還可以
  • 但要量力而為, 如果沒有集中消費的可能與必要, 並不需要拼命去買不必要的東西
  • 謹慎理財, 勿當卡奴

2012年3月6日 星期二

澳盛銀行的客服不專業, 飛行白金卡不能直接轉成飛行御璽卡

前兩天我才開心地提到, ANZ新推出的飛行御璽卡好像還不錯, 而且客服說可以"幫您把白金卡換成御璽卡", 雖然這邏輯非常怪, 那有一個銀行會推出自己打自己商品的卡呀~~ 但我就相信啦. 然後今天我就接到一個"非常歡樂一直笑一直笑一直笑的專員"(男)打電話來說:

先生, 白金轉御璽? 不, 沒有這回事, 我們的客服不專業你不要理她 (所以要客服幹嗎?)

也就是說, 我要新辦一張卡, 這聽起來不是很北蘭嗎? 一個銀行幹嘛持兩張卡? 好的, 我再分析給大家聽:
  • 如果我現在直接把飛行白金卡換成御璽卡, 會出一個狀況, 我的公營事業代繳有可能在轉換之間沒接好, 讓我白白損失一個月的可累計額度(幾百塊也是錢)
  • 飛行白金卡一年刷卡12次就免年費, 但御璽卡沒有這種優惠, 也就是說羊毛出在羊身上, 人家就是要賺你卡費
  • 御璽卡的辦卡優惠是, 發卡後30天內刷8筆888 = 7104, 就得2000哩. 一般來說其它銀行要刷50000-60000才能得到這個數字. 聽起來不賴. 扣掉第一年的年費1800元以後, 每刷23元就一哩其實也不賴.
  • 那我還需要留著白金卡嗎? 留著好了. 我會在御璽卡核卡以後, 把公營事業代繳轉進御璽卡, 然後白金卡拿來當成不時之需備用, 並等到白金卡所累積的哩程全部轉換完畢, 我就剪卡
我知道這聽起來很麻煩, 但, 精打細算的主婦都是這樣的啊~ 所以, 澳盛銀行, 這張卡有吸引力, 但, sorry, 你們的促銷做得太爛了, 邏輯很奇怪, 客服也沒有訓練好

2012年3月4日 星期日

澳盛推飛行御璽卡是打算自己打自己嗎?

今天忽然看到這則新聞"航空卡廝殺 刷23元就換1哩", 重點摘要如下:
  • 以華航、長榮航兌換歐美線頭等艙來回機票,要價15萬哩來算,華航、長榮聯名卡需刷滿375萬元才有,但若改刷澳盛新推的航空御璽卡,則只要刷345萬元即可,足足少了30萬元。<==我不知道算這個對一般人有什麼用處, 一般人只能換經濟艙不是嗎? 一般來說洲內航線要35000哩才能換到, 如果30元一哩, 那就是要刷105萬才能換到一張至多市價2萬元的機票, 但如果是23元一哩, 那只要刷80.5萬, 比起台新銀行要刷87.5萬才能換一張受限很多的華航限定航點機票來說划算很多. 所以台新銀行早就在這些航空卡戰中出局了sorry, 而且台新現在的機票只能從台北出發, 意思就是說中南部都不是人就是囉? 去死吧台新.
  • 除兌換比率外,澳盛銀更加碼年費優惠,祭出年刷50萬元,就退還1800元年費的促案,相較於華航御璽卡年費1800元、長榮鈦金卡年費2400元「刷多少錢都要收」,更為親民。<==有能力刷到機票的人來說年刷50萬退年費是不錯的優惠
  • 美中不足之處在於,因發卡成本提高,相較於澳盛銀先前推出的飛行白金卡,每年提供一次免費機場接送,新版御璽卡改以每趟390元起替代。<==這沒差, 每一個銀行都有什麼機場接送服務, 但是要提早很久預約, 而且還要提早出發, 根本不划算, 沒有必要為了390元左右辦不辦一張卡
  • 市面上主要航空公司聯名卡,有匯豐華航卡、花旗長榮卡及美國運通國泰聯名卡三張,兌換比率方面,均為御璽、鈦金以上卡別刷25元換1哩,白金卡以下刷30元換1哩。<==匯豐華航卡的海外消費是12.5元一哩, 適合經常進行海外消費與需要華航機票者使用 (但是要留意, HSBC的哩程不把bank charge算在內喔, 其實很賊; 長榮的航線很少完全不予考慮, AMEX的Cathay聯名卡的優惠是年刷40萬以後再得20%額外哩程. 我們來試算一下. 若以刷40萬元來說, 刷AMEX一年可以獲得19200哩, 但是刷澳盛的飛行御璽卡只能獲得17391哩. 但AMEX的卡片年費高於ANZ, AZN可轉讓的航空公司聯盟遠高於AMEX, 就這點上來說, 兩張卡片是勢均力敵, 各有所長.
所以我要怎麼做? 我要: (1) 把原來的ANZ飛行白金卡轉換成飛行御璽卡; (2) 所有的公營事業代繳仍使用ANZ的卡來繳因為那是少數可將公營事業代繳那入哩程計算的卡片; (3) AMEX的卡只在可以刷AMEX卡的場合使用; (4) HSBC的卡使用在外幣消費上; (5) 至於台新, 只能拿來買高鐵票(不需要密碼), 偶爾換換升等囉~~

2012年1月24日 星期二

匯豐新推出的現金回饋白金卡似乎還不差

剛剛收到DM, HSBC又推出一張現金回饋卡. 其實台灣的銀行已經有陣子沒有推出新的現金回饋卡了, 比起2004年左右富邦強打A money騙人現金回饋(最高5%, 但全年回饋不超過10,000元)還有台銀信用卡推出1%現金回饋, 現在花旗的現金回饋卡最高達6%, 台新的太陽卡高達10%來說, HSBC這張卡的回饋比例最高0.7%感覺好好笑捏~ 但是, 這些回饋卡的差異在那裏? 該不該辦呢? 我的建議觀察重點是這樣的:
  • 不要被回饋比例所惑, 羊毛出在羊身上
  • 公營事業代扣是否列入計算? 公營事業代扣被列入計算是否只發生在"促銷的前幾個月之後就不再列入"?
  • 是否只現特定通路的消費?
  • 若有消費門檻, 那個達成度是否操之在我? 花旗與台新的卡有非常高的回饋比例, 但請問你一個月刷得到那麼多錢嗎? 請問你能夠控制店家請款作業與銀行的結帳計算作業嗎?
  • 較高的回饋比例中是否含有利息與手續費? (例如海外消費, 分期, 與循環息)
我們來看一下HSBC這張卡的促銷廣告怎麼説的:
  • 筆筆回饋:日常新增刷卡消費皆享0.5%回饋 (這個不難達成, 月增一萬元得50元, 與台新及花旗卡相同, 但, 網路的廣告沒告訴你這個活動只到2013年的3月31日喔)
  • 加碼回饋:每月新增刷卡消費達5天,或成功代扣公用事業費用且新增刷卡消費天數達4天(含)以上, 當月所有新增刷卡消費皆享0.7%現金回饋 (這有點難度, HSBC網頁上有說, 公營事業代繳不算入天數, 一天刷兩筆當作一天看待, 而語音代繳或網路代繳公營事業款項也不算喔~ 此處有試算表)
  • 慶生回饋:每月出生日當日新增刷卡消費享1%回饋 (這個有意思, 並不是生日當天才能刷, 而是與生日日期相同的每一個月都可刷, 然後得1%)
  • 優利回饋:前期未繳餘額達2萬元,則當期新增刷卡消費通通享1%回饋 (這非常不推, 這是鼓勵笨蛋欠卡債)
  • 針對新卡友,全新匯豐現金回饋白金卡也祭出專屬刷卡禮五選一:凡於2012年3月31日前申辦完成,核卡後45天內,刷滿3,000元(含)以上即可獲得500元現金回饋、20吋ABS登機箱、鍋寶保溫雙杯組、西華節能料理鍋或是聲寶雙杯咖啡機 (意思是說登機箱或咖啡機的成本其實頂多500元耶, 但這個500元回饋還不差呀)
那這張卡推不推呢? 我認為還OK, 主要是因為一般受薪階級根本沒那麼多錢可以刷到台新太陽卡和花旗現金回饋卡的高額回饋比例, 最重要的來了, 是辦卡門檻與年費:
  • 年費: HSBC - 2000元, 花旗 - 2400元, 台新 - 1500元
  • 年收入門檻: HSBC - 22萬元, 花旗 - 22萬元, 台新 - 70萬元
因此HSBC與花旗在年收入門檻上是勝出的, 但就達成0.5-1%的回饋門檻上, HSBC卡的達成可能性最高. 以上供大家參考, 但一定要留意權益變更 (也就是說要使用這些優惠就要在一年內使用完畢以免銀行臨時修改回饋制度)

2011年11月4日 星期五

我打算把台新的商務白金卡剪掉了, 因為台新銀行腦殘

昨天我收到一個手機簡訊, 說台新的白金商務卡累積消費1萬元加自付4888就可以換國泰/港龍的台港機票一張. 聽起來很棒對不對? 感覺投資報酬率並不低. 但是我問了台新的客服得到這樣的答案: 機票只能從桃園機場出發. 這是三小? 靠杯是看不起南部人嗎? 今年用去年消費額換台新的機票的時後就一肚子氣了, 台新與港龍的約居然只能讓持卡者換台北出發的機票, 靠杯那我刷卡是刷身體健康的嗎? 我換機票付了2000多的稅金, 還要再加上來回約3000的高鐵, 還要多花至少5小時的時間才能到香港, 那個時間我都可以飛到巴里島了. 我問台新是怎麼回事, 客服也只能甜笑說"我會再反應", 這表示台新的業務部門根本沒有把南部的客戶擺在眼裏啊, 那這張卡還要他做什麼? 剪掉剪掉囉~~~

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要小心啊]澳盛飛行卡的哩程累積有小陷阱

最近ANZ的飛行卡有一個活動, 原本30元得一哩, 若在7月到9月三個月平均月刷2.6萬, 就可得到雙倍哩數. 也就是說, 原本2.6x3=7.8萬可得2600哩, 雙倍後就等於5200哩 (也就是15元一哩的意思). 但15元一哩其它哩程卡沒有嗎? 有的, 其實匯豐銀行的海外消費就是15元一哩, 但還要扣除匯率手續費, 所以對消費集中在國內的人來說, HSBC的海外消費就不適合拿來衝哩數的. 但是這個活動有什麼小陷阱呢? 今天與ANZ的客服人員詢問後, 歸納如下:
  1. 有一張寄送活動DM時所附上的哩程轉讓單, 是要拿來指定轉進的航空公司帳戶, 這個文件一定要在2011年11月14日前傳真到ANZ
  2. 這個活動在結束後, 還一定要在11/1-11/14間進行電話語音登錄, 否則無法參加此回饋活動
  3. 這個活動所產生的哩程會在12月的帳單中進行回饋, 但是但是但是, 原本已經在7-9月回饋的部份卻會在此時扣回, 而以ANZ累積的哩程數在此時不得少於應扣回的哩程. 大家有沒有聽懂我在講三小? 假設, 我在7-9月間刷了7.8萬, 或得原本的哩數2600哩, 到12月出帳的時候, ANZ會回饋給我雙倍哩數, 也就是5200哩, 但又要扣掉7-9月間原本已經回饋的2600哩, 所以哩程帳戶(指在ANZ還沒有轉到任何航空公司帳戶的額度)不可以少於2600哩, 這樣的話就無法完成回饋 (因應之道就是在12月底完成這個活動的回饋前就不要把哩程轉入任何航空公司帳戶, 要不然就要算得剛剛好以免發生意外)
大家有沒有發現銀行算得好精準啊, 所以說要獲得這種回饋要有一點記性才行, 否則就會發生白刷的慘劇了.

2011年8月21日 星期日

單身+領死薪水+存款不多消費不高的人辦啥卡?

我曾在2008年底寫過一篇小文談博士班學生博後或助理辦什麼信用卡好? 但是信用卡市場變化實在太快了, 當時覺得OK的卡現在早就不OK. 所以有必要重新思考倒底那一張卡片比較適當. 我先說明我認為有信用卡的重要性:
  1. 對於領死薪水且薪資額度和每月消費幾乎打平的人來說, 有些錢就是一定要花, 郵局銀行的利率那麼低利息也就是那麼少, 而且沒有個一兩百萬根本玩不起所謂的優利存款遊戲, 一樣花那些錢, 為什麼不學著使用信用卡來賺一點現金或紅利?
  2. 一千塊找開就等於沒有了, 如果多數的消費都可以刷卡, 至少可以記錄自己的消費額度與形態, 以免錢花到那裏去啥都不知道
  3. 有人認為有信用卡會亂刷亂花錢, 我倒認為是未必, 很多人只使用現金也是一樣亂借錢亂花錢, 所以會不會亂花錢和使不使用卡片是沒關係的, 是腦袋夠不夠清楚的問題
  4. 趁著還有正職的時候辦幾張卡吧, 以免沒正職的時候連扣繳憑單都沒有拿什麼辦卡?
  5. 不時之需, 雖然說很多信用卡的會員權益(例如什麼道路救援還有多少錢的意外險)聽起來都很不實用, 但是有時候就是會用上, 不替自己想也替家人想
好, 那根本沒錢的人應該怎麼選擇信用卡呢?
  • 不要被高額回饋所迷惑: 許多高額度回饋是給高消費群客層使用的, 什麼5%的現金回饋拜託那至少都要達到月刷10萬的門檻好嗎? 沒有那個錢就不要想太多
  • 不要被華而不實的優惠所迷惑: 機場接送, 道路救援, 都是浮雲, 明明20min的路程就一定要事前預約然後七早八早起床然後限制一堆, 那些都是垃圾垃圾垃圾啊~~~
  • 不要被贈品所迷惑: 一般信用卡會送登機箱, 那個都是品質很差沒兩下就摔壞的的小箱, 裏面只能放放盥洗用具和內衣褲吧? 其它看起來根本像99元店的東西就不值得一提了
  • 不要選擇刷卡優惠限制一堆條款複雜的卡: 例如什麼回饋有上限, 這個不採計那個不採認, 刷外幣的手續費高, 或消費額度還要扣掉手續費才算數的
  • 要選擇花多少就得到多少回饋的卡片: 也就是說不要刷了半天, 還要再加多少錢才能獲得一個枕頭套之類的爛優惠, 或是刷了多少才能抽獎, 還有那種無法控制消費額度的方案. 什麼叫作無法控制消費額度的方案? 例如月刷10001元可獲5%的回饋, 但是我們經常無法控制店家何時向銀行請款, 所以當月以為自己刷超過10萬, 但結果一出帳以後只有9萬, 回饋比例變成3%, 完全浪費了那個額度.
  • 要選擇公營事業代繳費用可列入紅利或現金回饋的卡: 現在有這種優惠的銀行不太多
  • 要選擇"優惠獲得門檻易達成"的卡: 例如什麼一個月內若有五筆588以上的消費就可獲得電影票兩張, 這難不難? 家樂福買六盒120元的雞肉就600, 通話費750都是單筆可達成的消費, 但是機車加油一次怎麼可能加到588? 這時候"月消費5筆"就變得有困難. 但如果是開車的人, 加一次油一定超過588, 這時候達成度容易自然就可以拿到那個優惠.
  • 要弄清楚自己的消費習慣: 很多卡都對特定通路有加碼優惠(例如超市, 書店, 3C等等), 所以, 弄清楚自己真的會消費的通路型式才能選對卡, 那樣的消費才會得到有意義的回饋
  • 聯名卡好嗎? 對品牌沒有忠誠度的人不要選聯名卡, 除非那個好康很吸引人 (例如百貨週年慶真的會去買東西, 捷運儲值優惠, 或加油優惠)
  • 年費重要嗎? 要繳年費的卡的優惠通常比較好, 但如果一年的預估消費遠遠高於年費那麼我覺得繳年費並不會是問題, 但若年消費額很低, 那就應該選用不需要年費的普卡
  • 繳稅重要嗎? 我認為不重要, 所有銀行的信用卡都可代繳稅款, 但代繳所產生的優惠年年在變, 所以這不會是選擇信用卡的要項
  • 營業據點重要嗎? 我認為是中度重要但不是特別重要, 如果沒有該銀行的帳號但持有該銀行的卡片, 那麼有必要與該銀行直接面對面的時刻只有"卡費遲交要臨櫃辦理", 若自認為不是那種會忘了繳卡費的人, 銀行的服務據點多不多就變得無所謂
好, 那我應該建議那幾張卡嗎?

首先我想應該要先試算一下一個月可以刷到卡的錢會有多少才知道要辦到什麼等級的卡. 假設就在我們高雄, 假設騎機車, 假設會花錢在3C, 寵物用品, 超市(含IKEA, Costco...), 加油一次100, 一個月加5次好了, 看是養貓養魚養天天, 假設花費在1000左右, 逛個超市買個水果什麼東西一次花500, 一個月假設2次就是1000. 若再把手機費, 家裏的水電費都轉到自己名下來代繳總共約1000好了, 那一個月可以刷到的金額大概在3500元左右. 至於什麼突發奇想要買衣物, 買禮物送人, 買書, 網購, 看電影, 就先不談, 因為那不是"每個月一定會發生的消費".

那我們先從卡優網開始好了, 卡優網有一個比一比的區域, 但是啊, 不知道使用過的人有沒有發現, 那個被挑出來比較的項目很多都與"一般月入2.2-4.5K的受薪階級"不太有關係. 在卡類的選擇上有無限卡, 世界卡, 御璽卡, 鈦金卡, 白金卡, 金卡, 普卡, 商務卡, 金融卡和採購卡. 好的, 各位沒錢的人可以把一半刪去, 留下年收入達40萬的人(假設國科會學士級助理的理論薪資30600 x 13.5月 = 413,100元)可以辦的白金卡(maybe), 金卡, 普卡, or 商務卡(maybe). 然後, 我不會去比較那些"因為要借錢, 遲繳, 罰款所產生的費用與紅利", 或是加油回饋, 若非平常開車的人那種回饋並不明顯, 所以我只比較現金回饋.

選擇比較現金回饋的卡以後, 我再把那些消費一萬元以下的回饋比例低於0.5%的卡去掉, 然後再比較申辦條件後, 留下這幾張卡: 滙豐銀行-現金回饋白金卡, 澳盛銀行樂活白金卡, 台新銀行的太陽卡. 這幾張卡的最低回饋比例都在0.5%, 月刷3500就回饋17.5元. 如果是特定通路那應該還可以再多一點. 也不要小看這些錢, 17.5x12=210元, 積少成多. 此外HSBC, ANZ與台新的卡各有各的強項, 例如HSBC的卡看電影有折扣, ANZ的特定通路回饋高, 用台新的卡到購票機買高鐵票不需要密碼....端看個人怎麼取捨. 不過在這三個銀行中目前只有ANZ把公營事業代繳金額納入紅利與回饋範圍, 提供各位參考.

2011年8月20日 星期六

匯豐銀行的什麼申辦公營事業費用代繳得刷卡金是個號小

最近接到HSBC的DM說什麼把公營事業代繳轉入HSBC的信用卡然後就可以拿到刷卡金或華航哩程, 聽起來很棒對不對? 其實一點都不棒. 仔細看HSBC所有的信用卡介紹與條款, 沒有一種卡的公營市業代繳是列入紅利或現金回饋的, 這個意思就是說, HSBC使用這種方式來吸納客戶, 但後續並不表示使用他家的信用卡代扣款會繼續獲得這種優惠. 所以我覺得本來已經使用它行信用卡代扣繳的人就要三思, 不要為了不實在的優惠而亂更動原本的用卡安排.

2011年4月22日 星期五

有關美國運通國泰尊尚卡的新優惠(還不錯可推)

昨天接到AMEX的DM, 主要有三個新的優惠, 一個是30天機場免費停車(對我沒用所以跳過), 加送8000Asia Miles哩數, 還有一年有5次免費使用新貴通機場貴賓室的額度. 我馬上打了電話去AMEX客服問, 詳細情情是這樣的:
  • 2011年7月1日之後, 若遇到持卡年度的截止日然後也繳了次年度年費後, 且前一持卡年度的消費達40萬, 就可以再加贈8000哩. 這個我認為很划算. 以目前我對AMEX國泰尊尚卡的認知來說, 如果我一年會刷60萬, 那個40萬的門檻達到以後, 之後的20萬本身換到的哩程還會再加20%, 然後再加上這個8000哩, 我刷AMEX這張卡60萬可以拿到33600哩. 33600哩早就足夠換高雄到新加坡來回機票(需要30000哩)了. 但如果刷台新銀行的卡, 要87.5萬才能換到華航的票, 若刷澳盛銀行的卡, 則要刷到90萬才能得到那樣的哩程數. 所以在這方面來說, AMEX的哩程累積是最划算的. 況且現在連中油都可以刷AMEX, 其實大大增加可以快速換到機票的可能性.
  • 第二個新優惠是在新持卡年度之前刷卡20萬就可以得到次一年度免費使用新貴通(Priority Pass)五次的額度, 而且也可帶同行者進入(但是同行者就要付費). 我認為這個也相當不錯. 有時候我們並不是搭港龍或國泰班機, 然後我也不是該航空公司的會員或高級會員, 那麼需要使用到機場貴賓室時就會不得其門而入. 當然Priority Pass的貴賓室其實非常普通, 但對於長途飛行或有不時之需時就會非常好用. 而且只要刷20萬就可以得到5次使用(大概是合台幣約6420元)的回饋我覺得也不錯. 因為新貴通的貴賓室真的沒有好到需要花27美金進去一次, 但是需要的時候就會省到錢.

2011年4月10日 星期日

我覺得台新銀行的商務白金卡已經弱掉了

其實台新的商務白金卡調降優惠是去年底就知道的事, 但是當時因為無論是澳盛的飛行卡和美國運通的國泰尊尚卡都有優惠活動, 再加上我的上一個台新的持卡年度已經累積足夠的金額以舊門檻兌換機票, 所以就把台新的權益調整通知晾在一旁. 但因為現在各家銀行都沒有什麼promotion, 所以現在就要回到"基本權益"來討論在這種沒有優惠的時期應該怎麼用卡. 基本上我對這四張卡的認知是這樣的: (前提: 我的總刷卡金額每個月一定超過十萬, 我需要哩程讓自己或學生出國做研究或開會, 我們會搭華航華信港龍國泰, 這些航空公司的航點對我們是有意義的, 機票的限用日期對我們沒有影響)
  • 澳盛飛行卡: 30元一哩, 哩程需手動轉換到需要的航空公司會員帳戶, 手續費內含在消費中, 無海內外消費差別
  • 匯豐華航聯名卡: 30元一哩, 海外消費15元一哩, 哩程自動轉進華航會員帳戶, 海外刷卡手續費分開列記
  • 美國運通國泰尊尚卡: 25元一哩, 哩程自動轉進Asia Miles會員帳戶, 海外刷卡有手續費, 帳單上分開列記, 不可線上直購高鐵車票, 一定要臨櫃購買
  • 台新銀行: 累積87.5萬換亞洲熱門長程航點機票, 70萬換中程航點機票, 45萬換台港機票, 帳單上看起來會退海外刷卡手續費, 但我一直不知是真是假, 機票可轉讓, 在高鐵自動售票機買票不需要密碼
我為什麼或台新弱掉了? 以前台新的亞洲來回機票不限航點是45萬就可以換, 當時十分划算, 後來調成60萬換一張也還可以接受. 但是現在要變成87.5萬才能換一張北海道機票, 那就一整個不划算了. 為什麼呢? 一般航空公司的洲內換票哩程門檻是35000哩(有些調到40000哩), 若以30元一哩的卡計, 要刷105萬才能換到市價頂多1.5萬的機票, 若以25元一哩的卡來刷, 就剛好要刷87.5萬. 一樣是87.5萬, 刷美國運通的國泰尊尚卡也可以得到35000哩(而且經常有Asia Miles或Marco Polo會員的bonus哩程), 而且因為國泰集團的航點比華航多, 聽起來就比較好用一點. 所以最近我的用法原則變成這樣:
  • 海外消費或購買國外的書籍雜誌抽印本優先使用匯豐銀行的華航聯名卡: 因為就算加上手續費, 其回饋比例還是比其它卡優一點
  • 國內消費若可刷美國運通就優先使用美國運通: 因為我有Marco Polo會員, 我需要維持哩程數與基本會籍, 此外國泰港龍系統有比較多短程線的優惠兌換哩數. 次優先是ANZ卡, 因為哩程可轉換多家航空公司, 再其次是匯豐.
  • 澳盛(ANZ)的飛行卡拿來代繳公營事業費用: 因為這是少數公營事業代繳(水電手機通話費)還可計入紅利與哩程的卡, 然後其累積哩程要轉到那個航空公司的帳戶就看我們實驗室的需求
  • 台新銀行的卡只拿來刷高鐵線上購票: 那麼我前一持卡年度扣掉已兌換機票的金額怎麼辦? 我想就繼續累積到一個最低門檻換一個刷卡金就不再積極使用, 除非台新有優於其它銀行的優惠

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

澳盛的新活動又來了, 划算嗎?

剛剛收到的DM: 99/11/1-100/2/28止刷澳盛銀行的信用卡每月新增7萬元可獲9000亞洲萬里通, 達11萬元可獲15000亞洲萬里通.

我打電話去問過了, 是連續四個月, 每個月都要刷到7萬(含), 才會拿到額外的9000哩. 也就是說原本要至少在四個月內刷28萬才會獲得280000/30 = 9333哩 + 9000 = 18333哩. 然後四個月內刷44萬才會獲得14667 + 15000 = 29667哩. 這樣划算嗎? ANZ的卡是30元積一哩, 同樣可以累積亞洲萬里通哩程的AMEX是25元一哩, 消費40萬後的所有消費轉換哩程可再加20%. 若要獲得ANZ提供的哩程數, 刷AMEX要刷46或74萬(而且AMEX的外幣手續費較高), 所以比較起AMEX卡來說, 澳盛的這個活動似乎是很划算的. 但是如果不執意換亞洲萬里通的哩程, 而只考慮可換到亞洲來回機票的35000哩門檻, 那麼台新銀行刷60萬就換一張亞洲來回機票似乎是更划算的. 比較起HSBC的華航卡呢? 我想HSBC的華航卡就算是國外消費15元就一哩, 也可能遜於ANZ的新活動, 因為投資報酬率顯然是較低的. 但是ANZ的這個活動有幾點要注意的:
  • 每一個月都要刷到7萬或11萬, 但風險是你無法確認店家何時請款? 是否會影響你的單月消費額度
  • 此活動採計11/1-2/28間的消費, 然後要在100年的4/1-4/20間登錄(而且ANZ不會通知你要登錄, 所以忘了就是虧到), 然後消費所得哩程要到100年的5/31之後才能回饋使用. 這些都是網頁與簡訊DM完全沒有提的
  • 所以如果不是有十足的把握可以月月刷到這樣的金額, 或許還不如試試AMEX的短線操作
  • 我想我不會參加這個活動, 因為我不認為我會在11月份再有機會刷到7萬元(去巴黎的機票與住宿已經使用AMEX刷掉), 光是起跑點就不可能達到, 後面的就不用再想了

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最便宜12.5元就有1哩 刷卡換機票大戰 加溫(小心文字陷阱啊~~)

先看這則新聞

最便宜12.5元就有1哩 刷卡換機票大戰 加溫

真的假的? 我當然知道是真的, 但是不要隨便被這些文宣給唬爛了, 而且要墊墊自己的消費實力是不是可以拿到那樣的優惠. 這個記者其實非常不專業, 也沒弄清楚就替這些銀行大促銷.

記者寫道: 以換亞洲線機票為例,非正牌航空卡要刷超過100萬以上,才有機會換到。但如果參加這些促刷活動,只要不到20萬就可以換到,若想去倫敦、溫哥華,刷75萬元就能拿到來回機票。(這個記者根本沒弄清楚, 香港來回機票1.5萬哩只有港龍和國泰換得到, 其它航空公司還是比照一般亞洲來回要35000哩, 美國運通的12.5元換1哩活動, 事實上是"刷了100001元之後的金額才有兩倍回饋", 也就是說, 得在2010年11月1日至2011年11月31日前累積金額達10萬以上, 那10萬本身只能換到100000/25=4000哩, 而要拿到剩下的11000哩, 得要刷上137500, 也就是說, 要換到台港來回其實要刷237500元, 而不是20萬! 而台英, 台加這些機票, 事實上得刷10萬(獲4000哩)+56000/2x25 = 80萬才能獲得. 那麼如果要在11月1日到1月31日間刷80萬, 表示一個月要有消費26.8萬的實力. 你當大家每個月買一個柏金包還是怎樣嗎? 記者寫得很開心的樣子.....

這場航空卡大戰中,原本以澳盛銀為最優惠,11月底前刷3筆888元 ,里程數可再加1倍,等於15元就有1哩。不過回饋上限為1萬哩,也 就是在活動期間內,消費總額要有30萬元才有。(澳盛銀行所換到的哩數是進華航帳戶, 但是華航哩程在華航網頁換到的機票艙等太低, 常常連位子也沒有, 這樣的哩程累積會是好康嗎?)

但美國運通這次推出的活動,則主打美國運通國泰航空卡首3個月 消費,12.5元就能換到1哩,如至國泰航空網站購票,卡會員還可享 有額外加碼里數回饋。(記者又錯了, 這根本是兩個不一樣的活動)

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我認為這幾家換哩程的銀行卡都不夠看, 為什麼? 因為華航的免費機票的艙等級低幾乎換不到機位啊~~

記者有點小天真, 其實所有的累積哩程或換機票的卡都有以下的問題, 是刷卡人應該要好好考慮的, 而且銀行通常不會在合約上說明:
(1) 刷卡項目的限制, 公營事業代繳是否列入哩程兌換計算?
(2) 刷卡回饋的上限與活動的時效性是否會造成很多金額白刷了?
(3) 外幣消費的手續費高低
(4) 外幣消費的手續費是否被列入哩程計算?
(5) 是否有很多店根本不收那張卡? (如美國運通)
(6) 消費是否要有忠誠度? (越低對一般消費者越有利)
(7) 換到的機票是否可轉讓給別人使用?
(8) 若不是換票而是直接變成哩程, 該航空公司的酬賓機票的艙等是否低到常常根本沒位子? (華航就是這樣)
(9) 個人認為以目前的卡來說, 亞洲區間航線要刷超過60萬才能獲得就是不划算的信用卡, 所以那種要刷87.5萬或105萬才能拿到一張不能轉讓且艙等極低的機票都是不划算的

刷卡換機票 四銀加碼拚戰華航 * 2010-10-12 01:17

* 中國時報* 黃琮淵/台北報導

車拼華航卡 發卡銀行哩程大放送

換免費機票,變容易了!航空卡戰火燎原,為免被「正牌航空卡」蠶食鯨吞,銀行爭相加碼,祭出哩程加倍鞏固客源。包括元大、澳盛、美國運通、北富銀等發卡行,原本刷30元換1哩,加碼後降至刷15元1哩,比正牌航空卡25元1哩更優惠。

以換亞洲線機票為例,非正牌航空卡要刷105萬元才能成行,即便辦繳年費的航空公司聯名卡,也得刷87.5元才有機會。不過,現在有更快的方法,若配合發卡行的促刷活動,只要刷滿52.5萬元,就可換到亞洲線機票,省下50%的刷卡金額。

發卡行主管指出,因兌換機票門檻不低,會辦航空卡者,多屬貢獻度、忠誠度「雙高」的商務客,也是各銀行亟欲爭取的客源。就算非商務客,因要換免費機票的門檻也不低,自然會「拚命」刷卡,簽帳額也較平均值為高。

他說,自匯豐銀砸重金簽下華航卡發卡權後,航空卡市場出現巨變,尤華航卡一個月就發了超過萬張,更讓原發卡行澳盛銀「痛到骨子裡去了」。為了扳回劣勢,包括澳盛在內的多家發卡行,近期銀彈紛上膛,大舉加碼回饋。

以澳盛銀為例,原華航卡換發的飛行白金卡,原為30元換1哩,為反擊匯豐銀,11月底前只要刷3筆888元,哩程數再加一倍,等於15元就有一哩,比華航無限卡的25元1哩更優。

但要注意,回饋上限為1萬哩,等於活動期間內可加倍消費總額為30萬元。此外,因是採事後回饋作法,就算刷到規定筆數,也務必在12月21日起的三周內登錄,否則等於白刷,又讓銀行賺走。

美國運通則針對新戶,刷卡不限金額、筆數,均加碼25%,等於刷25元就有1哩;如果是大戶,刷超過10萬元的話,超過部分為每15萬元1哩。

至於刷50元才可換1哩的北富銀a miles卡,也加入大放送,只要每月刷滿3萬元,哩程數2倍,等於刷25元可換1哩。不過,因每月回饋上限僅800哩,等於刷4萬元就「沒了」,誠意略顯不足。

元大則針對既有持卡人,加碼兌換優惠。單次以紅利或現金點數22,000點換1,200哩華航或長榮哩程,額外加贈50%,即600哩的該航空公司哩程。不過,每位持卡人僅限加碼1次,沒辦法多換。

銀行業者表示,隨著「商務客搶奪戰」開打,類似哩程加碼活動,年底前應還會有銀行加入;他建議,若想換便宜機票,務必趁類似活動時,多刷或多換一些,且可多張卡搭配使用,更快達到出國旅遊的夢想。

2010年9月17日 星期五

我認為澳盛銀行(原荷蘭, 或皇家蘇格蘭銀行)和HSBC的信用卡搶客大戰會輸

看看這什麼優惠方案? 3個月內刷50萬, 只能拿到15000哩的Asia Miles, 還有兩客限制多多且根本沒時間去吃的下午茶(是當大家不需要上班嗎?). 澳盛銀行一整個就是輸了. 台新銀行的商務白金卡, 60萬就送亞洲任一航點的機票了, 艙等還比華航自己的酬賓機票還要高, 且可轉讓. 澳盛呢? 50萬才換15000哩(而一般航空公司的洲內免費機票兌換門檻是35000哩), 所以說澳盛倒底還要玩什麼啊? 而且澳盛銀行30元才一哩, 但是HSBC是國內消費25哩, 國外消費15元一哩(當然是不含刷卡手續費), 所以澳盛的卡真的是不推. 如果要換Asia Miles的哩程, 我建議大家還不如辦美國運通的國泰尊尚卡. 如果要換華航機票, 就辦台新的商務白金卡吧.

2010年8月14日 星期六

[極度不推]西湖站右轉那家NY Bagels

因為同學會的關係去了這家, 我還以為我在倫敦呢, 那種菜色, 那種價格, 感覺內湖的人難道是住在雲端嗎? 小小一塊不怎麼樣的牛排+兩個蛋+幾小個薯塊+一杯冰咖啡+一小杯柳橙汁這樣還要外加服務費要花我>500元, 上菜非常慢, 客人並沒有多到忙不過來, 但坐下來超過半小時才有飲料和餐具. 食物品質個人認為完全不值那個價錢, 我寧可花500元多吃幾次貴族世家也不會再去NY Bagels這種裝高級的假掰店, 網路上一堆人會覺得那種貴三三的地方點什麼早餐看書是一件很高級的事, 喔喔, 抱歉, 這和我真的不是同一種人.

2010年8月8日 星期日

[超級不推]青年路和中華路那家檸檬香茅火鍋

網路上一堆大推的, 嗯嗯, 我很保留啊, 這家的問題在那裏?
  1. 都已經打電話訂位了, 還要現場排隊, 那我幹嘛訂位呢? 我們人都到了, 但現場居然沒有保留桌子給我們, 還要我們等? (我們並沒有遲到喔)
  2. 價格有點貴, 那種菜色一鍋要200-260, 我覺得太多了, 少100元差不多
  3. 飲料奇怪, 喝起來像撒隆巴斯還是什麼藥布泡水, 沒有香茅味, 只有藥水味, 總之不是天然飲品
  4. 什麼都很小, 只有高麗菜比較高
  5. 為什麼會在鹹火鍋裏搭配豆沙湯圓呢?
  6. 飯太黏了, 端來的時候碗邊沾一堆飯粒, 連飯都添不好
所以沒有下次了, 零分

2010年1月5日 星期二

[非常不推]憑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指定信用卡消費賺取信用卡紅利點數,再轉換為「亞洲萬里通」里數

剛剛接到Asia Mile的通知, 說"憑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指定信用卡消費賺取信用卡紅利點數,再轉換為「亞洲萬里通」里數". 我看到那個說明快要笑死了. 上海銀行的一點紅利是消費20元, 而Asia Miles的辦法是3.5紅利=一哩, 然後要到3000哩才能進入Asia Miles的帳戶. 意思是說你要21萬元才能把這些哩程弄進去. 有病喔? 一般的信用卡是20-35元一哩. 那麼花70元才有1哩且限制多多, 這些哩程俱樂部和銀行為什麼覺得消費者會笨笨地以為這是好康呢?

2009年11月4日 星期三

對7-ELEVEN新一波集點活動的評論(我是認真的)

剛剛請助理大大去買7的咖啡, 發現, 靠, 這是誰? 咬搖嗎? 結果居然是每況愈下的九令. 這一波的集點活動感覺實在是太糟糕了. 過去的集點是40元一點, 然後集20點(也就是至少800元), 就可以換一個什麼starbuck一買一送一. 這次呢? 30元一點, 要集60點換一個很醜的公仔, 或是集滿30點+39元換一個公仔. 意思是說, 那個公仔至多值39元, 但是你要花1800元來換, 投資報酬率是2%. 其它集30點(花至少900元)可換到的東西最貴是35元, 所以請問換那個要幹嘛? 其它的買一送一兌換看來只有Starbuck買一送一等等看起來ok, 不過那個投資報酬率應該是這樣的: 買一送一部份市價/(900 + 你要買那個商品還要再花的錢). 以starbuck大杯焦糖馬其朵(最貴的)145元來說, 買一送一的投資報酬率是145/(145+900) x 100% = 13.9%. 若是拿去換香草雞餐(229元), 那麼投資報酬率就是20.3%. 看起來比換一個醜八怪跳娃好多了. 請各位加油吧.

2009年10月21日 星期三

歐買嘎~~來中山大學快五年才吃過丹丹

常常看到研究生勦人的網誌上提到丹丹, 感覺丹丹就一整個是中山大學阿宅的最愛, 我對丹丹的印象本來是 -- 美而美/美又美等級的偽美式速食店, 今天中午不知道吃什麼好就買了一堆丹丹回來, 我點了粥+炸雞這種令人傻眼的組合, 結果--喔買嘎, 他的炸雞比學校裏任何一家自助餐的都新鮮, 而且皮也沒有很油, 一杯飲料一碗瘦肉粥再加一塊炸雞才79元, 感覺很不錯啊. 以下是幾篇我認為把丹丹寫得很傳神的網誌: 這個, 這個, 還有這個.

丹丹首頁
丹丹臉書

2009年10月12日 星期一

郵局的VISA金融卡會划算嗎?

  • 現金回饋0.5%, 首刷回饋1% (國內滿300, 國外滿3000)
  • 刷卡加油一公升少2元 (全國加油站才有)
  • 國外提款單筆不能超過2萬, 單日不能超過5萬, 每月不能超過10萬
  • 刷卡每日不能超過3萬, 每月不能超過6萬
好, 那我們就來看看那個優惠是怎樣, 這張卡每日不可超過三萬, 也就是說, 所謂的首刷禮0.5%x 2 = 1%最多就只是單筆最高刷卡金額3萬元所回饋的300元. 然後當月剩下的3萬塊額度, 頂多只有150元的回饋. 也就是說我就算在取到新卡後很技巧性地刷了3+3萬, 我的回饋也只有450元, 也就是0.75%. 我們比一下其它銀行的回饋:
  • 台灣銀行發行最頂級的卡是金鑽商旅白金卡, 要達到約0.5%的現金回饋比例單月累積刷卡金額要達10000-59999之間
  • 聯邦銀行的理財型白金卡, 刷卡現金回饋比例為0.7%, 不限金額大小
  • 我在這邊不比較非現金回饋的卡種
所以呢, 郵局VISA卡的回饋比例其實偏低, 然而因為郵局的VISA卡不需要財力收入證明就可以辦理, 看起來比較適合學生族, 啃老族, 領薪水且存款不足以辦白金卡以上等級信用卡的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