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9日 星期六

看了一堆文獻做了一堆實驗但寫不出幾個字,為什麼?

圖片連結自:www.tsthesisclinic.com
相信許多老師在論文口試季的時候都會發現許多學生論文的寫作上有兩種非常極端的毛病,第一種叫作「廢話極多湊字數」,另一種則是字數少到不知道他究竟在寫簡答題還是想要參加那種「留下一句話就可抽獎」的活動。

那我現在就要談第二個狀況,也就是學生看起來很認真,讀了一堆東西,但是論文中卻空空如也。我發現有些資深老師可能是因為見多識廣,人很好,也不想要傷害學生,就會說:「同學我覺的你的論文寫得很簡潔,有些東西能不能多講一點?寫清楚一點?」其實我相信這些資深老師心裏面真正的OS是:「同學你究竟在寫什麼鬼東西?」

那我要怎麼解讀這種「看了一堆卻寫不出來」的問題?又期待同學如何自我改善呢?
  • 學生普遍缺乏嚴謹的閱讀訓練:我們的教育從小到大的閱讀訓練都只要你「看懂」然後拿去回答一些「測驗題」就好。但是對於觀點的形成、衝突價值與概念的存在、檢驗一個說法的方法、和如何評論論點的教育是幾乎不存在的。我認為任何的嚴謹閱讀都應該要有三個層次,也就是「看懂意思」、「分析結構」,還有「推敲術語與辭彙的使用」。完成這三個層次之後我們才能步入「如何決定思路或敘事主軸」這個步驟。如果學生的閱讀只看懂「意思」,他也不重視「起因」、「過程」、「方法」或「發展歷史」這些元素,那他當然不覺得有什麼好寫。他只要把他自認為看懂的幾句話填上就是了。
  • 學生不知道什麼叫「完整的陳述」:什麼是完整的陳述?也就是把一件事的「來龍去脈」與「各種說法」說明白。在陳述來龍去脈的時候一定要提到「人」、「事」、「時」、「地」、「物」、「數」,否則怎麼取信於人?就好比說我們要在論文中提到「內共生學說」(endosymbiotic theory)的起源,若只草草寫一句「內共生學說是由Lynn Margulis所創立」就結束了。請問這句話有什麼資訊在內嗎?當你有足夠的篇幅空間,然後整個議題的主軸就是要談「內共生學說的研究現況」時,有關這個學說的來龍去脈當然需要足夠的陳述。好比說,你應該要提到「內共生學說是一個什麼樣的理論」、「它被使用來解釋什麼現象」、「在它之前有什麼樣的理論被提出來過?或有什麼先前建立假說支持這個現象的倡議」。這些觀點是什麼單位的什麼人,在那個年代於什麼地方的什麼機構進行的什麼實驗,最後發表在什麼出版品上,而這個學說所造成的效應是什麼?為什麼被認為十分重要。這才叫完整。我再舉一個例子。很多學生寫到材料與方法的時候,都會直接談論自己的「操作流程」(protocol)。但是你去看任何好期刊的材料與方法都寫得十分清楚。怎麼個清楚法?很多作者會把不同研究策略與方法論之間先做個比較,說明自己為什麼採用某個方法而捨棄那個方法。然後就算使用那個方法進行研究室,也會清楚說明那些方法被誰,在什麼年代,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發現有什麼暇疵,而他如何避免那樣的暇疵來干擾研究進行。全部都講清楚之後才會陳述操作流程。也就是說每一個步驟的背景與原因都應該被說明。
  • 學生不知道什麼是合適的文字份量:很多學生都愛問「老師我要寫幾個字才可以?」天啊我認為這真的是大學之前教育之遺毒(或者在大學教育中也有)。這種「幾個字就好」的改念深植在台灣學生的腦海中,所以造就了很多學生愛湊字數,為湊字數瞎扯,或是寫到某個自認為可以的字數就停住不寫的問題。對研究生來說我認為他們有一個寫作上的難題。他們缺乏直接翻譯原文文獻的經驗,所以並不知道英文文獻的段落排列、各段安排與文字量與中文論文的寫作之間有什麼差別。坊間又充斥著許多由原文直譯的科普文章,這對學生學習如何以中文,甚至是以英文來書寫論文是沒什麼幫助的。假設學生寫的是中文論文,而這個中文論文在未來不會變成英文論文,那麼段落安排與書寫的份量就應該要參考相關領域的中文論文,還有文字品質比較好,由台灣人自己撰寫的科普文章。這樣就比較能抓到段落的文字份量與順序安排。但如果學生的論文是以中文寫的,在未來一定會變成英文版投稿,那麼我會建議學生應該要多多思考英文論文中每一個段落的文字量。最重要的其實也不是文字量,而是要寫多仔細才能陳述一個完整的議題與觀點。
  • 學生連依樣畫葫蘆與仿製的能力都沒有:說了這麼多,我們常納悶「你看那麼多paper為什麼寫出來卻是這個樣子」。啊,有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學生連「照著他所讀過文章的脈落與體例來書寫」都不會。因為在他們過往的學習歷程中所經歷的是「交出幾百個字湊字數也沒人看的心得報告」、「沒人好好改那些報告」、「就算被批改了也沒有真正的改善」,所以過往的寫作經驗全是一場莫名其妙的混帳。那你還能期待什麼嚴謹的書寫能力嗎?
那你說108課綱施行以後,那些寫過「小論文」而產生的未來大學生就會比較好嗎?我不這麼認為。我有空再談,因為為數不少的老師自己都缺乏嚴謹寫作與跨科學習的經驗,更別說把自己的文章拿來擺在某個平台上受到公評,學習被詰問、改善與回應批評,又要怎麼指導學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