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8日 星期日

甄試上了以後呢

每年十一月, 幾乎每個大學的碩士班甄試就放榜了, 甄試上的學生從11月中左右就非常清楚自己應該會在10個月後成為研究生. 也就是說, 他們比一般的考生早了近一年的時間知道自己未來的去處. 可是甄試上的學生從此就一帆風順, 直接變成”研究生”? 往”學術研究”的道路上大步走去嗎? 事實上大多數的情況不是這樣的. 我想是因為我們的甄試制度與考題設計的關係, 甄試上的學生有很大的一部份其實根本不適合唸研究所(註一). 研究所的甄試大約在1994年開始時, 有資格參與甄試的學生至少在班上的排名在5%左右. 但是很快地甄試的門檻變降低到20-50%左右. 近幾年來大多數的大學都把研究所報名人數和錄取人數的比例當成一種”作面子”的業績, 所以連報名人數很多都可以拿來當成辦學績效說嘴. 但是這些報名人數又是怎麼來的呢? 台灣的學生報名研究所多半是亂槍打鳥, 人家考我也考, 不報一下台大師大陽明清交成大就覺得很奇怪, 但是那些學校有那些老師有那些研究議題是完全不管的, 反正考了再說, 考上再報到, 報到以後才敲敲門問”請問老師在做什麼”? (網頁都是寫假的嗎?) 這也就是說, 學生對自己的未來沒有想法, 天真地以為甄試上了考上了找一個題目或完成老闆交待任務, 學位就拿到了. 而很多的學系雖然覺得這不是一個好現象, 但並沒有拿出辦法讓收到的學生真的就是適合的學生. 所以, 怨念就產生了. 明明甄試上了, 但老師卻不收, 奇怪, 甄試上了不是很不錯嗎? 怎麼老師會不收呢? 其實, 老師會不收甄試的學生, 是有幾個考量的:
  • 因為篩選制度的不良, 讓學生誤以為他真的可以變成研究生
  • 多數學生在大學的時候缺乏理論課程的學習, 修了一堆不知道要幹嘛的技術課程, 但誤以為自己真的很認真, 但那些課程完全無法成為他進行科學研究的基礎
  • 考研究所的原因是因為無處可去, 缺乏一技之長, 所以研究所變成一個蔽護所
  • 缺乏對科學的熱情, 對未知事物嘗試的勇氣, 也不願面對這個世界本來就是複雜難測的事實, 只想要老闆告訴你1-->5, 然後時間一到事情做完就想畢業了, 畢不了業都是老闆的錯, 這個叫作”工讀生症候群”, 而不是研究生應該具備的特質
因此, 甄試的學生聽好了, 從甄試上到註冊入學, 有整整至少9-10個月的時間, 如果在這段時間無法調整自己的心態, 觀察工讀生, 大學生與研究生的差異, 天真地以為認知到”研究生無假期”這種生產線工人預期心理, 那麼即始甄試上了, 仍然必須要想想, 我真的應該唸研究所嗎? 的確, 有很多老師收了矇矇懂懂搞不清楚狀況的研究生, 然後也讓這些研究生最後都畢業了. 但這不表示”研究生就是這樣”, 能這樣混畢業的通常都只是因為”老師人好”, 或, “老師看開了”.

註一:
適不適合唸研究所不是絕對的, 而是相對的. 如果某個老師的研究室需要的”研究生”只是一個可執行計畫的廉價人手, 俗稱”工讀生”, 那麼這樣的學生對於那樣的研究室來說並不會不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