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3日 星期六

2010動物行為生態研討會(暨xx聯合xx)結束了以後呢?

去年寫了一篇, 然後呢, 歲月吹人老, 馬上又一年. 動行研討會越來越像是一個儀式, 而且越來越讓我覺得是一個變形金剛. 名稱越來越長, 想要搭便車合辦的學會越來越多, 議題越來越多(但是分項不佳, 專業不足), 大大越來越多. 我實在要說, 這是好事嗎? 我們常說, 在台灣做研究教學經常要應付的就是莫明其妙的會一堆, 所以大家希望能夠開愈少的會愈好. 每一個老師一年之中要開什麼會? 自己系院校內的會一堆, 審查會公聽會一堆, 林務局國科會國家公園林管處啥的期中期末又一堆, 學協會一堆, 突然有人退休了又中槍, 突然要兩岸交流, 國合交流, 五年五百億, 校際合作....又要來個聯合成果發表會好像農會賣蒜頭精一樣, 這還不含那些什麼科學展覽啦, 高中資優生啦, 啥的. 每個教授可以算一算一年有幾天在開會? 所以說, 好幾個學會可以合起來辦一個會, 其實也不差. 問題是, 主辦單位真的會很慘. 台灣有那一個學校有這麼多空間來辦這些東西? 就算有空間, 難道是整個學校淨空來辦嗎? 有那麼多停車位嗎? 我覺得真的是太誇張了. 議題那麼多, 人數那麼多, tea break都搶不到(怎麼好像在搶孤), 這樣真的會有什麼討論品質嗎? 而且老師就那麼幾個, 連評審都很難請到. 如果說, 台灣有本事像美國一樣, 有非常多的commercial activities長年在支持這些活動, 產學界也有很多的結合, 或是資訊與人才的流動, 就不會沒錢辦, 或是臨時才要找廠商來擺一些沒人理的攤位.

套句台北某國立正常大學生科系拎老師實驗室某陳姓小少女士的話, 動物行為生態研討會, 真的越來越像花火祭了. 我的形容是, 越來越像生態保育演化學界的跨年+搶孤+大學博覽會+企業求職說明會+媽祖生活動, 然後每年輪一個學校辦, 一整個就很像在繞境, 然後信徒就拿著香一直拜下去啊.

嗯, 我這樣說是有點狠, 動行基本上還是一個很有趣的場合: (1) 這是台灣少數可以讓大家遇到大家的機會; (2) 讓自己知道自己原來還有那麼多不知道啊, 並不是坐在電腦前面看別人的相簿blog在論壇上被叫個幾聲大大就以為知道全世界了; (3) 這是一個可以觀察誰是真大大, 誰是假大大的機會; (4) 當然你也可以看到學術界的緣起緣滅.

可是, 我們真的還要在讓動行研討會的規模和議題擴大到不可收拾爆開的境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