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8日 星期二

博後找教職除了人脈與論文,還需要什麼?

Photo source: http://upmic.files.wordpress.com/2011/10/toss-the-postdoc.png
我是一個沒有做過博士後的人,我充其量只是一個有過「博士畢業後閒晃經驗」的人。我的運氣很好,所以在畢業後就直接到大學任教,但是我的身邊有許許多多的朋友則都在博後這個階段被磨了一段時間。有些人如其所願地進入大學任教,有些人則放棄了原來的想法,開發出自己原本也沒想到會步上的生涯。那我為什麼敢寫這篇文章?因為這是我長期以來對博後生涯以及瀏覽教職申請資料的觀察。

請留意,我是一個認為「博士」並非就業保證的人,我也認為不能對擁有博士學位與特定職業之間的關聯有著過度的聯想。如果只想要一個job,那大學畢業就應該出去工作,而不是磨了那麼多年才發現夢想破滅,最後摸摸鼻子重頭開始。因此,以下的幾個觀點其實是寫給對學術研究與教學都有熱忱的博後看的,而不是寫給拿到博士就覺得國家欠他一個工作的人看的。

博後找教職非名校不可嗎?
大家都想要到據說資源很多的大學校,名校。但是名校大校或國立的就能保證什麼嗎?坦白說我剛到中山教書的時候,我也有過「如果我有台清交成台師大那樣程度的學生就好了」的念頭。然後新進老師都會互相比較開辦費有多少,空間有多大,行政工作多不多,系上同事是否難搞,有沒有退休了還垂簾聽政的大老,有沒有糟糕的派系之爭等等。但仔細想想,到一個學校任教做研究最重要的是什麼?應該是自己的學術與教學能力能夠替自己贏得多少的敬重與資源,是不是?同事大老再難搞,總是會退休會老會死呀~空間不夠是個問題,但每一個人的空間都不夠,收納術學好一點就是了。重點是,不管國立私立的教授薪資其實差不多(除了退輔那部份),只要一個學校能夠讓你累積教學經驗、做完一些研究、實現一點點理想,我倒不覺得擠進大校有那麼重要。別忘了,學校越大,人多嘴更雜,你要妥協的事更多,是不是?至於是否一定要離家近,我認為這牽涉到每一個人的家庭考量與開拓性,就不在此陳述了。


人脈怎麼建立?
講到人脈建立,對於某些學術工作者來說可能會覺得「矮由好功利我實在做不來」。我的確認為為了得到一份工作汲汲營營地到處去給大老慶生、敬酒、替大老做牛做馬甚至辦什麼沒必要的研討會,真的是不一定需要。為什麼?其實現在有很多科系越來越不喜歡派系或老闆背景明顯的applicant,就好像選舉時很多人喜歡標榜自己是誰的血統,但也有人喜歡說自己乾淨參選無黨無派一樣。所以說,真正的人脈其實應該是整個領域的人,而不只是自己認識有限的,有裙帶關係的學長姐或幾位老師。想想要申請教職時你要麻煩到多少人幫你說好話?(1) 有人會通知你某某學校有缺了快準備,這表示你平常做人不錯,人家會想到你;(2) 有份量的推薦人至少兩位,而且那個推薦信不能只寫你勤勉認真有潛力,因為那個太普通了大家都會;(3) 要申請的那個系至少有一位老師能理解自己的研究,而且是善意的。那個人脈那裏來?除了讀書期間與博後期間所建立的工作水平與人格口碑外,我認為還有一件事,就是能見度。

那能見度又怎麼來?
我個人認為發表學術論文、在報章發表評論、在會議中受邀演講或曾得到什麼獎勵都是非常平常的演練。但試想如果你是一個系所老師,你現在要考量要不要聘這個人,你會只看paper的SCI/SSCI?還是會想知道他還會什麼?尤其是教學技巧、教學熱忱、人格特質與對其它事物的見識觀點?你會不會馬上就google他的名字?然後呢?會發現什麼嗎?就我個人的觀察,許多能順利找到教職的博後,絕對不會把自己隱身在老闆的背後,也就是說,他的名字頂多出現在paper的作者處,或只是老闆研究室網頁中「Lab member」處的一個縮圖。我認為比較積極的作法是,給自己設立一個專頁或部落格,把自己的CV擺上去。把publication的電子檔擺上去,把自己的研究興趣、前瞻性、興趣(令人覺得是個有趣的人)都丟上去,完整地呈現一個學術研究者可以被呈現的樣貌。然後別人就能很快地找到你,發現你的存在,而且覺得你「一直在整理自己,也一直在做準備」。要不要google一下自己的中文與英文名,看看會出現什麼結果呢?

履歷要怎麼準備? 

我見過很棒的履歷,也見過非常糟糕的。那我就先講糟糕的。在我看過的求教職履歷中,許多糟糕的連高中生推甄大學還不如。怎麼糟糕法?完全沒有基本的裝訂、資料零零散散地寄過來、甚至還會e-mail來要系辦自行把一堆看不出順序的檔案印出來(我認為就算是電子檔也應該要有妥善的整理)、或是除了論文與推薦信,看不出他有任何的規畫與安排。曾有人跟我說「論文就是實力啊,為什麼還要在乎那些枝節的東西?」我很同意論文是實力,但不是所有。試想一下,一旦進入大學,就是老師了。換個位置想一下,如果自己是老師收到那種零零散散的資料,你會不會想繼續往下看?你會不會覺得這個人不怎麼尊重審查者,太散漫,甚至缺乏好的溝通能力。那這樣的人又怎麼可能把學生教好呢?此外,不是所有的老師都可能看懂申請人的論文,因為隔行如隔山,因此如果有些審查者重視的是「樣子」,有些審查者重視的是「內容」,為了任何一票,你都要做足準備。

我認為求教職的履歷就跟寫研究計畫書一樣,要條理分明,容易被理解。請留意,每一個系的老師專長都非常多樣化,你要爭取的是每一票,而不只是其中一位老師的支持。因此如何評估給這個系的資料是否能夠說服有權投票的人,你是一個有研究與教學實力,而且能夠帶給學生職能與遠見的人就非常重要了。你的研究現況與未來展望的確非常重要,但是請不要忘了教學這部份。所謂的教學也不只是說說你可以開什麼課,我曾見過有人分析過一個系的課程結構,然後清楚地說出自己能夠著力與加強的部份。我想這會讓系所老師認為你已經進入狀況,而不只是一個「想進學校繼續做研究什麼也不想管的年輕研究者」。

此外,除了研究與教學,所謂的社會服務也相當重要。我所謂的社會服務不是什麼扶老太太過馬路這種老梗,而是以自己的專業出發而進行的服務。例如相關學協會的參與、演講、積極參與一些大學課程或工作坊之類的事務。畢竟任何的學術研究都會和社會大眾與學術社群有或多或少的連結,因此若要能被看見,那就得先瞭解眼前還有這麼多工作可能要面對。


需要探聽有沒有人綁樁或內定嗎?
我知道這是很多博後的痛苦。當你看到一些職缺被釋出,專長很窄或寬到不可置信,但公告期又很短,你就會懷疑該不是為了某個特定人選所寫的綁標書。所以呢,要去當炮灰嗎?我認為此事可以由兩個角度來思考:(1) 你的確可以不要做自認為徒勞無功的事,然後就當個沒事人一樣看到那個職缺被撿走;(2) 但你還是可以不要自認為是炮灰,就算你知道人家可能內定了,還是好好準備,投出你的履歷,甚至被邀請演講,當一樹璀燦的櫻花呀~ 誰知道你說不定講得比內定的人好,給別人留下深刻印象,無形中拓展自己的能見度與人脈,是不是?不試永遠不知道,不試就等於自己放棄啊。


需要投其所好嗎? 
有朋友問我:「我有沒有必要把自己的研究和產業拉得很近?變成現金?說得自己很貼近庶民與政策?」我認為每一個科系的屬性與氣氛都不一樣,所以這點得要靠自己去判斷。以我們這種基礎科學學系來說,我們的確很重視與社會、產業的連結,但是我們的教育與研究目標不會直接投入商品的開發,因為我們這種系重視的是科學議題的探索,而我們認為許多科學議題來自生活,而科學研究最終也要解決生活與社會問題,但,這與我們的研究是否可以直接簡化為商品或專利是兩回事。所以我會建議申請者不要為了選票故意把自己的專業拉到自己不懂的層次,但是也要留意自己的研究興趣究竟在最終能夠回應什麼樣的科學、社會與生活課題。

最後希望還處於博士後這個陰陽魔界中的朋友,可以早日進入下一個階段,並有幸保有自己的初衷、實踐一點理想、然後進入體制讓未來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