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0日 星期五

你對知識有興趣,但知道自己不會留在學術界,那考上碩士班時就應該思考甚麼事情呢?

圖片連結自Huffpost
首先,恭喜第一波經由甄試管道考上碩士班的同學,這表示你比其他同學早了半年時間知道自己未來兩三年的去處,甚至是這幾年間的人生方向。但是我們都知道,得到一個某校的碩士並不是工作的保證,由哪個研究室出品也不必然占了某個工作上的先機。雖然我常常說,同學一定要做自己喜歡的事,因為喜歡就會做好,做好就會看到機會。但是,世界偏偏沒有這麼美好。

也有同學認為,反正人算不如天算,計畫趕不上變化,畢業以後再說吧,現在想太多無益健康。我也不會說他錯。所以我是說給"希望凡事有一點計畫,才會覺得人生有未來感、方向感,和踏實感"的學生聽的。

我們就算再怎麼喜歡一個領域,當你有了足夠的體驗與觀察,你就會清楚自己"其實無法留在這個領域",可能是那個領域已經走下坡了,可能是老師沒有能量指導你了,可能是失去先機了,可能是市場飽和了,也可能是自己的資質就是不夠。所以,雖然做自己開心的事很棒,但是當你需要找工作的時候,你再怎麼熱愛的領域都會變成競爭工具,可能都會讓你厭煩,這是一定會經歷的過程。

如果你很清楚自己很喜歡,也很想好好唸一個碩士,對知識與技術都有興趣,但是又自知沒有好到可以站在浪尖上,那怎麼辦?我認為這類的學生應該要在進入碩一之前,就要理解與觀察以下事務:
  • 你對完滿人生的想法是甚麼?是跟著別人的路走?還是一直要走自己的路?
  • 你對個人財務的想法是甚麼?甚麼錢都都是家裡給,媽媽管?還是開始了解金融商品,與金融秩序?你只會刷卡用現金?還是知道可以如何聰明用卡與管控消費?
  • 除了知識上最喜歡的領域以外,你還有甚麼喜好與專長嗎?那能不能與你的知識愛好結合?或獨立成為一個專長與技能?
  • 你知不知道如何開始理解自己的能耐?
  • 如何觀察一個專業能衍生的職場有哪些?職場發展性如何?你還有沒有機會?你願意花多大的心力讓自己具備跳出去的本事?(好比生命科學領域轉進科學教育領域,你就需要花時間填補你完全沒學過的教學理論和教案設計等等)
  • 如果爸媽反對,你是否就甚麼都不做了?若爸媽同意,請問你是否就會做的很好?然後你需要說服你的父母來支持你嗎?還是就乾脆不溝通了?
  • 若你不想要走父母自以為幫你設想所建議的道路(例如那個千篇一律的考公職),那你有沒有辦法向父母描述你所觀察到的職場現勢?與有興趣的職場的文化與專業需求?讓他們知道時代不一樣了,現在已經很少有那種從開始就做到退休的工作。你需要的是轉換跑道與自我增值的能力,而不是奢望一進去就待到退休的機會。
除了快點找老師,請你稍微想想,如果你有這樣的認知,你給自己多少的時間來思索這些議題,然後讓自己覺得走在自己的道路上呢?

2015年10月24日 星期六

我如何從自以為英文很好變得很爛然後又變好一點點?

圖片來自:http://www.jaysenglishclub.com/academic-english.html

我經常被認為英文不錯,實情是....才怪。可能只是因為我的發音有點倫敦的腔調,對很多人來說聽起來假掰又像高貴雞,所以有這種印象吧?我和我這輩大多數人一樣,都是從國中一年級才開始學英文。在國中之前,頂多不認真地背背字母,也沒什麼假掰的國際化壓力要你學幾句會話去接鬼,所以當然不需要學。更何況,小學時因為港劇熱門,流行的是學廣東話。英文算什麼?能吃嗎?

以前我們看到雙語幼稚園都會覺得那是有錢人錢多到沒有地方花的產物。小孩子就玩就好了啊,學什麼雙語啊,弄到中文不好英文也不好,最後只剩下幹剿人和夜店用單字這樣。


雖然我也是國一才開始正式學英文,但是大概在小學就開始看英文文獻。小孩子看什麼英文文獻?是吃太飽嗎?其實不是。那時候因為科普書很少,一查資料就是原文的,所以當然就是直接看原文啊要不然怎麼辦?在文法不熟的情況下,就去查字典。查到意思就記下來,寫在自己的筆記本中。所以我在上國中前就累積了很多生物科學方面的字彙。

但字彙就只是字彙,和英文好不好沒有關係。

我幾乎不記得國中英文課是怎麼開始的。因為老師很兇脾氣很大,動不動就飆罵學生,不是說你胖就是笑你笨。還是教資優班呢~但是大家都說他教學優良很厲害啊,我們又不能挑老師對不對,就這麼忍下來了。但是那時候就是講文法,背單字,還有那本該死的迪克生片語。我對那本片語整個受不了,但是很奇怪,我的同班同學都能背得好好的,我就是背不下來。

資優班的壓力很大,考差了就會被老師羞辱一頓。所以我坦承我常常作弊或是改考卷時偷改答案。差個幾分就會被叫上前去罵一頓,或是被老師說成沒有用的廢物,我那裏擔待得起?

但是我沒有因此不喜歡語言(linguistics),我只是討厭這堂課。幸好我是一個理性的人,也沒有去放火燒考卷或老師辦公室,只因為我很幸運地有著自己的興趣支持著生命與存在的意義。我仍然自顧自地看著自己想看的書與文獻,查自己想查的單字。小學又學過一點點德文,所以我對於字根、字首的同源很著迷,對詞性變化覺得有趣。我真心覺得念這些東西有趣,但我不想要考試,我討厭做那些一天到晚在講美國棒球隊的閱讀測驗,還有該死的迪克生片語填充題。

好不容易考上高中以後,遇到兩位不錯的英文老師。人很耐斯,很有耐性,但是我深深地認為在當時以服務聯考為目標的教學上,老師能為我們做的實在不多。我被老師認為英文還不錯,但是班上還有英文更棒的同學,每次考試都考得很好,而且真正的程度也很好。我超級羨慕的。所以我一直很清楚自己只是一個中上程度,但是那個評量方式讓我覺得自己不夠好。為什麼?我不太懂為什麼要翻譯那些沒有意義的文句,而且還要逐字翻。考試的時候總是會考一堆類似的字,什麼comment vs command,但是老師在有限的時間內無法告訴你背這些字要幹嘛?因為從來沒有人被告知與教導我們「究竟如何在不同場合精確說出自己真的想說的話」。

所以累積一堆單字和文法都只能通過考試,但從來就沒有內化成語言能力的一部份。開口張口就是「I think」或是「I want」這種糟糕的句構。

算了,反正也上大學了,誰管你啊。

大一英文不是必修嗎?但我說真的我不記得上了什麼,但我可以保證大一的英文對大一新生來說,完全無法幫助他們進入原文書課本的狀況。因為整天就是在那邊賞析和閱讀測驗,恍恍惚惚也拿到90分,但是說真的對語言能力沒有提升啊。

但是反正必修也過了,誰管你?課又不是本系開的,而且全校都是必修,你那麼厲害自己開啊~

我很早就開始進行英文學術書寫,那純然是自己的學術興趣與愛好,所以上了大學以後自然會被當成英文很好的那種人。但是這種氛圍總是讓我有些不安穩,因為在一個只能自學,又很難有同儕能討論 (老師的英文也普普) 的環境下,會獲得什麼進展?

所以我認為自己的英文程度從高中畢業以後一直到當兵結束,都沒什麼進展,一直到我到倫敦之後才有真正的改變,而且還要分四階段來談起。

第一個階段是聽不懂英式英語。台灣的英語教育其實是美語教育,在教學上頂多告訴你「某個單字在英國是這樣拼」,其它就沒有了。除非你真的去唸外文系,修什麼英美文學比較,一般人誰會知道英語和美語的差異在那裏?我在倫敦地鐵上聽不懂青少年在講什麼,我在學校裏也要忽然進入一個「隨時推敲對方話語真正意涵」的情境之下,所以我怎麼辦?去買空中英語教室來看嗎?聽BBC廣播嗎?

其實不是。就只是觀察、聆聽、分析、揣摩和學習。

我不是指英國人常說的那些「bloody hell」還是「bugger」之類的東西,而是在大學環境中,和高知識份子的對話,以及學術寫作的需求。我仔細地想想這些玩意兒究竟和我過去的學習所得有什麼不同?然後我會問「為什麼」?我會問很多老師和同學那些語意、語氣與使用場合上的差異。什麼是老套的?什麼是年輕人講的?什麼是魯莽的?什麼是溫文的?

我大概花了一年的時間來搞懂那種差異,然後想辦法學起來。

第二個階段是日常生活對話貧乏到可笑。我在英國的時候每個Xmas都會受邀去一個朋友家作客,但是我真的無法融入那些對話。不管是對女主人手藝的稱讚或是英式笑話,甚至是社交性地和訪客小孩聊天,對我來說都是極度困難的。要我聊我的研究,社會觀察我還挺行的,但要我聊柴米油鹽醬醋茶,喔天啊好難喔。所以我當一個無聊的人當了很久而不自知。

一直到我覺得我需要線上交友時情況更是糟糕。在網路上聊天或是用電話聊天時,我發現好多字都不會喔,還要查字典。怎麼那麼多短短的字既可以當名詞又可以當動詞啊~而且我聽不懂蘇格蘭口音,超誇張。從此我決定常常在網路上亂聊,然後查字典,整個融入,從此改善我的社交技巧,成為一個好會嘴砲的人。

第三階段是寫論文時忽然發現原來自己的英文好爛。我有兩個老闆,一個老闆只看科學結構,從來不會幫你改句子。他覺得不行就整張劃掉丟地上。另一個老闆會花時間幫我看每一句的問題,還有結構問題。而且我後來才知道,他在下班回程的火車上幫我改文章的時候,其實早就得了cancer而不自知。他改回來的文章中,每一個錯字、每一個修改建議,都讓我銘記在心。我也幾乎是從那一刻開始,又重新思考自己的閱讀與寫作,還有對自己寫作訓練的細節的應注意事項。好比語氣、冠詞、是否可數、應該直接形容或使用子句?轉折與反義語氣的使用,因果關係的表達,都在那一刻變得清晰了。

第四階段是直擊美語與英語的差異。雖然一開始我因為聽不懂英式英語而想辦法學會英式英語,然而整到我的英語表達很英式以後,我又開始參加許多以美國學者為主的學術場合,然後在那一刻起,我又重新地比較英式與美式英語在口語表達與寫作上的差異。我沒有上過英美文學比較,沒有上過任何正規寫作課程,但後來認為我比較能夠對掌握許多寫作建議上的說明,因為「我看得懂」而且「可以理解為什麼有那些層面的考量」。

這也就是說,在國外的這四段經驗,分別是衝擊、因為需求而再度學習、徹底面對錯誤,然後再雕琢。

我仍然認為自己的英文不夠好,每天都會學到新單字。但是我這種在國高中考試考不好的人之所以能在大學如魚得水,其實是因為「我因為自己的興趣而堅持對閱讀與知識的喜愛」,而且很幸運地在升學的洪流中生存下來。但是自滿永遠是進步的阻力,因此我也很高興有那些機緣,讓我知道自己不夠好、那裏不足、而且有人能夠引導著我進入正確的學習道路。

2015年10月20日 星期二

為什麼台灣的翻譯社一遇到生物名詞就整組爆掉?

我很常在課堂上放影片給學生看,尤其是Discovery頻道、BBC還有National Geographic的節目。但是我坦白說喔,每一次放那些翻譯版本的DVD都讓我心驚膽跳,因為似乎只要一遇到有龐大生物名詞,尤其是分類群名很多的節目,就整個亂翻一通或走經。

我最訝異的是,我居然沒看過有人抱怨過。難道大家都以為BBC出品就是保證,所以能看到中文字幕就應該偷笑了嗎?不是這樣的吧。

我不知道現在台灣這些翻譯公司都是怎麼處理看不懂的學名和外文生物俗名?我從DVD的包裝上也完全看不出來是那一家翻譯的(頂多看到「得利影視」之類的字樣),所以要抱怨也不知道怎麼抱怨起。

許多常見的生物俗名(例如水獺=Otter)當然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各位,只要一涉入多樣性很高的熱帶地區,這些翻譯就開始出包了。

我最近讓學生看了2005年出品的「亞馬遜深淵」(Amazon Abyss)這部片,我才看到第一段我就受不了了。

有幾個科學家(??)想要找一種大型的長鬚鯰,俗名叫「Jao」,這個翻譯連google也不查,就只會翻成「巨型鯰魚」,我沒看過這麼偷懶的。隨便一查就知道牠的學名是Zungaro zungaro,其英名是Glided catfish,但是應該怎麼譯?我看到有書把Zungaro譯成「祖魯鱨」,我還大腸咧真的是莫名其妙。Zungaro怎麼唸都不會是祖魯,而且祖魯一詞已經和南非的Zulu連在一起,不應該這樣譯。那麼直譯英文稱為「滑溜鯰」呢?就整個很好笑啊。所以最好就採用水族市場上通用的中名「亞馬遜鴨嘴」就好了。

節目中又穿插了一些其它的動物,當旁白提到「armored catfish」而中譯卻翻成「美鯰」時我整個暴走了。其實節目中出現的鯰魚是陶樂鯰或棘甲鯰的鈍囊鯰(Amblydoras sp.),美鯰一詞指的其實是CorydorasCallichthys。旁白提到「pike cichlid」,其實就是俗稱孔雀龍的Crenicichla,但是翻譯居然懶惰到只說「這是一種輻鰭魚」,真是氣死我了。

這些翻譯品質很差的DVD經常被推廣到學校去,學生老師看了也不疑有它。最後如果產生誤解了,還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改回來。我知道台灣的翻譯工作人員經常被壓榨,總是得在很短的時間內翻出一堆東西才能勉強謀生。許多專有名詞一時也查不到,可能也沒有統一的中譯,這些業主其實也不會找人審查,大概覺得自己很懂吧?其實審定名詞並不會花太多時間,學者專家也不一定會收你多少錢,是有必要省成這樣,然後讓翻譯品質變差嗎?

從今天開始,我決定每看一片翻譯的DVD我就要把所有的翻譯錯誤都列出來。如果只是譯錯是小事,如果連科學品質都很差,我就要呼籲大家別買別看,以免吸收錯誤資訊了。

2015年10月18日 星期日

在翻譯日本生物書籍時可以直接使用現成的日本漢字嗎?


我在最近這幾年審訂(或推薦)的好幾本日文的生物相關譯著,例如你們好奇怪啊!:63種長得莫名其妙稀奇古怪的有趣動物哆啦A夢科學任意門萌菇娘圖鑑雨蛙博士萌蛾圖鑑等書。我在審定這些日文譯著的時後發現一個問題:「如果有些生物名稱已經有日文漢字,就可以直接使用不需要理會台灣現行的使用習慣嗎」?

說真的,一本書是不是日文翻譯來的,只要看譯文就知道,你根本不需要去查作者是誰,因為把日文翻成中文總是會產生很多微妙的點,例如感歎句、疑問句、假設性語氣超級多 (尤其是女性和阿宅作者),然後橫生枝節和註釋超多,還有很多很多的擬人、內心戲和自問自答。在科普書與繪本中尤其如此。

但如果是比較嚴謹的學術寫作時,又會非常地有權威口吻,上述那些元素會通通不見。

我們先不要談日文的中譯所帶來的奇妙感受,先談談那些日文漢字的生物名詞能不能被直接使用。我廢話真多,我的建議是:不可以直接使用,就算看起來那個漢字對中文使用者來說唸起來順,也不見得可以。為什麼?有幾個原因:
  • 只有被日本學者創立而華文圈跟著使用的名詞才能被直接使用:有些日文漢字的確是重要的,因為在某個時代,它們的出現對於還沒出現那個辭彙的華文圈就會發揮影響力。例如「擬態」(mimicry)與「熊蟲」(Tardigrades)的漢字是先出現在日本,然後華文圈(尤其是戰時的台灣)就會直接承接這種用法,然後在戰後與中國的華文圈漸漸合流後,成為唯一被認可的漢語翻譯。但是這樣的例子不是很多;
  • 日文中的生物漢字名取材中國,但在日本發揚光大:有相當多的物種名稱是在日本被打開鎖國,然後開始接受西方科學以後快速形成並且被穩定使用,在當時日本還在學術著作上使用相當大量的漢字時,這些生物的漢字名就會被保留下來,例如「天社蛾」、「桑金毛蟲」這類的辭彙。當然這些字的主幹,例如「蛾」或是「蠶」,還是衍生自中國。然而中國文化對於博物學一向不重視,因此在一戰前,中國本土甚少發展出精確的,單指特定物種的,而且可以描繪大量物種的漢語命名體系。因此類似「姬尺蠖」這種名詞就不是源於中國本土的生物名詞,而是日本學者以漢語詞彙為主幹所創造出來的日文漢字辭彙;
  • 有沒有日系漢字和台系漢語的混血?有。台灣的博物學研究在二戰後先承接台灣總督府與相關學術機構的體系,尤其是台灣博物學會的體系,因此大量延用了日本人所創立的生物漢字名,包含名稱與結構。而1949年以後跟著國民黨到台灣的學者也帶來了中國早期學者所創立整理的生物名詞,而那套名詞中則大量地儘可能使用中國古字或少用字(例如「蛃」)來描繪已知的生物。雖然日文漢字已經為台灣的生物漢名奠定基礎,但是日文漢字終究是不夠用的,所以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日文漢字中的一些字就會和源於中國的生物名稱結合。例如「姬」(表示小)或「擬」(表示類似)都是日文漢字,加上被後來的中文教育「修正」的,對「雅俗」或「正式」與否的觀點差異,就會從日文的「赤星胡麻蛺蝶」轉變成「紅星胡麻斑蛺蝶」。
  • 誰是中心誰是外國?每一個國家對生物的命名都會以自己為本位出發,而不會以該生物的全球分布來考量,所以當台灣還是日本殖民地的時候,許多生物漢字名就是日本學者以「大日本帝國」的領土範圍,或是「以本州」為中心的角度出發。所以雖然其分布以台灣島為主,Hypolimnas bolina kezia就是會被日本人稱為「琉球紫蛺蝶」(現改稱幻蛺蝶)。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過去台灣有相當大量的生物名稱的命名出發點是以日本為中心,但是因為現在時代變了,有些生物名詞又有一些「傾中」,所以就算在台灣,究竟要接受那一套中文命名法則,在生物學界並沒有一定的共識。我很少看到精緻的討論,經常都是整套搬來搬去,然後引發懷日與反中情緒的對抗。
  • 就算漢字一模一樣意思也不一樣:我舉兩個例子,對華語圈來說,蜻蛉目昆蟲被分為蜻蜓(不均翅亞目)和豆娘(均翅亞目),這個概念和英文中的dragonfly對應damselfly差不多。然後在華語圈,「豆娘」不被視為一個專業的中文專名,只是一個俚俗用法。所有豆娘類群的中文專名都是「XX蟌」。然而日文漢字命名體系中,「豆娘」卻特定用於Agrionidae這個科 (目前已經不被使用),而被稱為「XX蟌」的類群則被日本人稱為「XX蜻蛉」。毛蝨目昆蟲的各科都有個「蝨」字,但是因為蛛形綱中有個螨蜱類動物叫「壁蝨」,在中文和日文的漢字都一樣,因此有些翻譯者就會因此把蛛形綱的螨蜱直譯為「蝨子」,這是大大的錯誤。
基於以上的理由,我認為接手翻譯日文生物著作的譯者,最好要瞭解日文漢字中該生物確切的拉丁學名與西文的原文是什麼,然後確認該生物或其結構在台灣是不是有現用的中文。如果沒有合適的中文再找專家創立一個合理的中文才是合適的作法,以免引起讀者的誤解。例如エゾヨツメ的學名是Agila japonica,直譯成蝦夷四目蛾或北海道蛾是有問題的。精確的譯法是要把日語的意思加上中文的概念,也就是「蝦夷四目天蠶蛾」才是合理的。

2015年9月27日 星期日

如何吸引學生加入研究團隊?靠錢?願景?還是勸說?


最近有新進的助理教授問我一個問題:「要怎麼吸引學生加入我的研究團隊?」


問我這個問題有點問對人,因為像我這麼龜毛、挑三撿四、脾氣不好、讓學生感到害怕或堵爛、給錢不算多、惡名在外,又不常收學生的人,最有資格回應這種問題,替新進助理教授解惑。

來,在修業做研究的期間,教授和研究生的相處時間其實很長,甚至比研究生與其家人相處的時間還要長,所以要如何能夠尋得或維繫這樣的關係其實就像感情交友一樣,除了靠本領、靠努力也要靠緣份,勉強不來。

為什麼有些老師的學生多?有些老師的學生少?多就表示陣容龐大相當厲害?少就表示人可羅雀嗎?當然不是這樣,但很不幸地是在這個膚淺的社會中,連學術機構裏都會有人以研究生的多寡來評論一個教授的學術與教學成就,而不考慮學門的差異、研究的需求與師生關係的多樣性。

有些老師為什麼什麼都不做就能主動吸引學生進入研究室?其實原因很多。有可能是因為人很好,很客氣,學生在口耳相傳之後選擇一個無毒養生的環境。也有可能是因為老師的研究做得很好,很有名,學生嚮往那樣的研究與學習環境所以加入。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其它研究室都不收,系務會議決議,請某些老師幫忙收容,所以那個老師的學生才變多,其實老師也沒什麼說NO的權力。當然,還有一些老師的研究室福利很好。錢給得多,事情少,研究類型差不多,每一個學生彼此之間能互相參考幫忙的地方很多,每一個人的題目都不大,還有需要的知識與技術門檻都不需要很高,所以能夠成就那樣的「榮景」。

有些老師的學生很少,並不必然是因為人難搞、錢少、沒空間、研究做得不好或不有名,而是因為他的研究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術門檻很高,並不是一般大學科系四年的學習就能掌握。這在跨學門領域(例如仿生技術、生物物理)以及同時需要高度基礎科學與應用技術背景結合的學門最為常見。萬一相關科系的大學部課程設計非常鬆散,理論沒教好,應用技術也只學到點皮毛,那麼就算能考上一個研究所,也非常難進入老師已經在發展的知識與技術體系。


如果這樣的鴻溝是顯然存在的,你做的研究很先進,修完一般大學科系的必選修都無法為其服務的,那要怎麼辦?你要祭出很高的獎助金嗎?要在上課的時候高談「未來發展願景」嗎?還是「拜託學生進來試試看」?我認為這些可能都不是最重要的。

如果學生只是為了錢才加入一個研究室,你會很難相信他對這個學問是真心的喜愛,也不太可能能夠靜下心來做一個研究,他最需要的可能是直接出去工作。如果他是為了一個夢想而加入,除非他本身有足夠的知識,以及對研究環境的美好與風險之理解,否則也可能流於天真而不踏實。

如果自認為研究方向和大學部的授課仍有落差存在,而且不一定可以由研究所的課程順利銜接(ps. 現在的研究生素質沒有很好,所以很多時候研一的課上起來和大學部沒什麼兩樣),那個知識與技術的落差就要靠自己來補。可以做的很多,我的想法如下:
  • 開設專業領域的部落格或粉絲團:這麼做的用意是介紹核心與週邊領域的新知、歷史、進程、技術、應用、學習、產品、服務、機構、文獻、合作可能,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研究與教學理念。有許多學生可能對先進的研究有興趣,但中間的知識落差太多了,又沒有現成的課可以修,這時候部落格文章就可以幫有興趣的學生建構現存知識與未來研究之間的橋樑;
  • 使用有限的資源開設短期的技術或知識研習會:其實如果只是一個小小的知識或技術,不需要非要等到有學生修課或開課再談。如果你有熱情想要教學生,那麼例用幾個小時,或是一個週末,使用能用的資源(系、院、校或相關部會的小小補助)來辦一個workshop,那對學生,或對闡揚自己研究的價值與樂趣也非常有幫助;
  • 主動(若可以)加入大學部的教學:剛剛回來的助理教授常常會被安排去上一些什麼書報討論之類不痛不癢的課,有些老師也不太願意一開始就上必修或大班的課。但我的觀點是,如果真的很希望學生對自己的研究有興趣,就不要躲在「碩博士課程」的後面,假裝不想碰大學生。沒有好的大學生又怎麼可能有好的研究生呢?所以說如果有機會,系上又有一些課程是合授的,或許能找機會一起上課,讓大學生瞭解新的領域與進入的門檻。
然後呢,我一向認為身為大學教授一定有一個體認,沒有研究生非要來找你拜你為師不可,或有幫你做研究計畫的義務,我們應該要把「自己能獨力完成研究到產品研發或論文撰寫」當成一個預設的狀態,如果有助理或學生,那才是修來的福氣或運氣。要不然我們唸博士班的時候是怎麼挺過來的呢?此外,一開始就來找你的學生,就算資質不見得很好,不如你所預期,也請你好好教導他,因為他至少在開拓性和膽識(敢找新老師)上就已經贏其它同學了。

2015年9月19日 星期六

如果你忽然走了,你認為你會留下甚麼線索讓別人拼湊你的人生?

9/18早上我去了一趟林業試驗所的林業研究大樓,目的是去幫忙植物園組看看如何整理驟逝的前六龜分所分所長沈勇強老師的遺物。雖然說我們這個領域的研究基本上就是天天在看過往學者的遺物(文獻啊、手稿啊、標本啊),但是這是我第一次直接幫忙辨識和處理一位研究人員所留下來的東西。

沈老師雖然念的是森林,但是他的興趣在昆蟲,所以只要是他待過的單位,都會有他養昆蟲的紀錄。這些紀錄具體的呈現就是一大堆的標本、養蟲的壓克力盒、幻燈片、沖洗出來的相片、養蟲的紀錄,還有相關的文獻。

但是這些東西是很難整理的,因為人忽然一走,你不知道這些標本究竟對應著哪一次的調查?哪一篇發表的文獻?而且因為辦公室已經長達兩年沒有人好好地整理,有相當多的標本已經被書嚙吃光,剩下標籤與昆蟲針。

因為要養蟲,所以有很多很多的壓克力盒,但是大大小小,裏面都還有東西,該怎麼清理才好?那些要留?那些不需要留?那些只需要拍個照留紀錄就可以清掉?那些應該要妥善保管?誰來判斷?

我想大概就是我來判斷了。整體來說沈老師的東西有幾大部分:書籍文獻、文件、標本、耗材、還有私人物品。我認為不需要保留的項目有:已經結案的公文往來、不重要的信函(通常都是公事上的)、公家單位的出版品(很多都是沒有用的,真不幸)、私人辦公或生活用品、沒有標籤的標本還有已經明顯損毀的物品。

我認為比較值得保存與整理的部分反而不是標本,因為很多散放在研究室中的標本看來都是很常見的物種,那些其他研究室可能會使用到的耗材也簡單,早就被電子化或大家都有的出版品也不是最優先的。我其實想看到想要拼湊的是沈老師對昆蟲研究的起點、發展、做了哪些工作,然後對他所做過的工作真正的想法。

所以我把他的手稿、學術研究相關信件、赴美受訓的報告、相關的文獻、筆記本通通留下來了。他發表的昆蟲研究著作其實不多,但他卻累積了非常可觀的田野調查記錄,這些紀錄在學術上有多大的作用我還不清楚,但是我認為我們應該把一位努力過的學者的經歷和想法盡可能保留下來。

我從來不知道他曾經手繪過一些幼蟲,因為從發表的文獻上看不到,但是在手稿中看到了。他似乎曾經想要寫幾本書,因為在某些公文的檔案夾中看到了一些前言。他似乎曾經想要發展一些研究計畫,因為在筆記本中看到一些提議。但是後來沒有實現。

沈老師最重要的著作就是扇平的舟蛾幼生期研究,我以為那些標本和資訊可能還留在扇平和六龜分所,結果六龜那邊說甚麼都沒有。如果是真的,那麼台北植物園的研究室與標本館中所有的一切,大概就是我們能想辦法拼湊他生前貢獻與想法的唯一線索了。

看起來他和我一樣,不愛留影,整間研究室找不到一張他自己的照片,卻有一大堆昆蟲的幻燈片。看來他也很低調,人都走了,卻沒幾個清楚他在研究上想法的人。

人真的很脆弱對不對?不管你有沒有想法,不見就是不見了。我在整理他的遺物時忽然想要再次確認自己的想法:我想不想當一個被大家記住的人?誰可以在我身後解讀我的人生與想法?我是否應該常常把自己的想法與所屬物品好好地整理,以免在身後想幫忙的人無法幫忙?


或許我應該好好地做好這些準備,不管別人在乎或不在乎,還好好活著的時候,實踐自己的想法、闡述自己的理想、然後很滿足地知道沒有白白走這一遭。

2015年7月24日 星期五

為什麼虱目魚小子再怎麼恐怖都比九九峰的恐龍公園好?

台南北門的虱目魚小子真的像鬼娃嗎?真的很醜嗎?我覺得美醜是很主觀的,但是在大罵虱目魚小子超醜的之前,我認為有必要爬梳一些議題,然後再決定怎麼看待這些東西。另外,南投草屯為了想要刺激觀光,而想東想西,要在九九峰這個地質脆弱的地方規畫"恐龍公園",以為遊客會因此買單跑來玩。連做都還沒做,就被大家笑。究竟是網民只會坐在冷氣房裏取笑鄉下人?還是地方的決策者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呢?
  • 淵源:為什麼每一個鄉鎮都要想辦法花錢做這個?很簡單,因為希望有地方特色,所以那個所謂的"入口意象"四個字就被喊得漫天飛舞,別的社區有,我們沒有,就輸了。如果一個社區想要一個入口意象是因為具有明確的社區發展方向、在地文化特質,還有向心力,而不需要為了弄一個東西而勞民傷財搞票選,那麼入口意象的題材就是水道渠成,不需要移植外來圖騰來"美化社區"。因此,虱目魚本來就是台南沿海產業,就如同甲仙有芋頭一樣,是超自然的事。但是台灣地質年代如此年輕,完全沒有恐龍化石出土,在九九峰弄一個恐龍公園究竟和在地文化有什麼關係?
  • 心態:我相信虱目魚小子被創作的初衷是很單純的,就只是想要跟路過的民眾說,大家好~然後對離開的民眾說,順走喔~ 以前各鄉鎮社區的出入口,頂多就只有獅子會的獅子和扶輪社的輪子在車拼啊~ 那現在多了一堆交配的豬、大芋頭、鹹菜、虱目魚等等,有不好嗎?其實我覺得超好的。因為那真的只是一個單純的心意。台南北門有說"我們希望使用虱目魚小子來刺激經濟,吸引觀光客,八拉八拉"嗎?沒有。但是九九峰的恐龍樂園就不同了。那擺明了就是想要想梗賺錢,還跟吳敦義要了幾千萬(虱目魚小子只花80萬,其實算物超所值),但是還沒出爐就被人家一直笑一直笑,感覺不值得。為什麼?因為大家想到草屯不會想到恐龍,而且台灣人應該受夠了假山假水式的規畫。
  • 設計:我知道有人會覺得虱目魚小子看起來超級走經,因為設計圖原稿和成品真的有很大的差別,有沒有看過"亞洲山寨版玩具大圖鑑:中國、香港、台灣、韓國的奇妙玩具"這本書?對,就是那個樣子。但是錢就那麼多啊,說不定鄉下地方能施作的就是原本製作佛像(路邊那種一尊一尊的)的啊,那你要做佛像的,平常不做萌感公仔的師傅來做這個本來就有一點困難。所以眼睛變全黑也不是太糟糕的事。萬一真的請來什麼了不起的知名團隊做出走經的大隻娃娃,我認為網民會笑得更大聲。但是如果南投九九峰的恐龍公園每一隻恐龍都走經呢?無法反應現今恐龍主流研究對恐龍形象的認知(例如許多獸足類恐龍都有羽毛),請問那樣的公園有教育意義嗎?要看走經的東西只要去秋茂園就好了啊,幹嘛捨近求遠,還要跟吳敦義花幾千萬,應該活化邱茂園啊~ 
  • 美感:好,講半天講到重點了。為什麼阿公自己在家附近畫東西算"原創"與"童趣"?那虱目魚小子就是走經的鬼娃?為什麼高雄捷運的萌漫指標明明就有點抄襲嫌疑,但是又被大讚有創意?我認為台灣人對美感這事有種尷尬感。很多公仔、手遊或桌遊的角色明明就都是copy日本動漫中的形象,為什麼沒有人拿出來批鬥?難道是不想得罪被這種東西餵飽飽的青少年嗎?還是這些公司本身有在賺錢?那一隻虱目魚小子有犯了什麼天條嗎?違反了什麼美感定律嗎?還是說,只要不是Disney(美)或日本動漫風的一切,就是台灣人敝帚自珍的土俗?所以可笑呢?
如果論原創性,我給虱目魚小子很高的評價。當然它真的不是我的菜,但我認為主觀的偏好,不能被放大成對自發性創作的偏見與攻擊。所有的精緻必然都會從草根與粗糙現身,如果這樣的意圖和誠意能夠經過時間的考驗,再加上技術的垂鍊,其實是有機會成為令社區驕傲的象徵的。但是完全移植外來文化卻以為能夠帶來商機的樂園呢?我就不知道了。台灣難道還缺這類缺乏在地文化連結與特色的山寨景點嗎?

其實我一想到草屯,會想到過去五光十色的檳榔攤耶~ 可能有人覺得那個真是俗豔,可能是草屯人急欲擺脫的形象,但是去掉那個來擁抱與台灣沒有任何直接關係的恐龍,會更好嗎?

2015年7月16日 星期四

同學如果你想要投入環境生態教育解說,你應該具備什麼知識與技巧?

和生物與環境科學相關的系所其實非常之多,各位會想到什麼?生命科學系(包含過去的動物系與植物系)、生物科技系、園藝系、農藝系、昆蟲系、植病系、森林系、水產養殖系、獸醫系、與動物科學系(=畜產系)。再延伸出去就會有地質、景觀、環境教育、科學(或數理)教育、土壤、環工等系所。如果再加上校園中的登山、原住民、保育、賞鳥等社團,學校中有為數不少的學生是對大自然有興趣的。

有部份的學生或多或少會接觸解說教育,不管是校園中動植物的導覽、或是暑期到國家公園或野生動物收容中心擔任解說員。我相信這些學生對大自然的興趣都是自發性的,也真的很想要傳播知識。但是一旦這個興趣有可能形成專長甚至是職涯的一部份時,學生應該理解到什麼?

科學研究做不好才會去做解說教育嗎?我絕對不會這麼說,但我就是聽過這種說法,同時貶低了科學研究的經驗對後續生涯的效益,也貶低了解說教育的專業。但是但是,同學你知道生態解說教育的專業包含那些面向嗎?

  • 首先你需要有紮實的科學知識:這其實是我最在意的一個議題。科普推廣教育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在於「為了簡化知識並顯得有趣」而加入許多「類比」、「想像」、與「擬人化」,但是當這些加料的效果遠大於原本想要傳達的核心信念時,這些錦上添花就可能會產生負面的效應。而如何評價與吸收這些知識,是你在專業的科系中應該要學到的;
  • 然後你需要有懷疑、慎思與明辨的本領:生態與環境科學方面的知識進展很快,變化很快,所以你不可能拿著你小時候「背下來的知識」照本宣科地唸給民眾聽。當然沒有人可以追趕所有的知識進展,不過當你想要成為解說員,而你可能就是民眾心目中紮實知識的傳遞者時,你的確有必要對知識的進展保持關注,而且請記得要保持合理懷疑與慎思明辨的本領,以免誤信斷章取義的流言,然後加入感感豐沛的理盲行列。尤其在什麼樣的議題上最容易表現理盲?只要涉及政策面就很容易因此走經;
  • 你需要喜歡接觸人群:如果不喜歡面對大眾,會害羞,不能深入地,走出學院地瞭解一般人在想些什麼,那麼你就很難真正傳播知識,因為你無法感受一般人的盲點、切入點,還有偏見。還有,你不能只是一個"小隊輔",想要"掌握制序"。那當然是一個可能必須的手段,但是解說教育並不只是一個把群眾帶到戶外玩大地遊戲的專業,所以絕對不只是迎新送舊那套玩意兒;
  • 你必須對傳達知識的技巧有興趣:傳達知識需要靠什麼?當然是文字、口語、以及影像。那麼你只想告訴對方"這是什麼?" "那是什麼?" 記下很多名詞和梗(例如墨點櫻桃聞起來像杏仁,土肉桂可以咬來吃)。或者你很想發展出一套方式來描繪人與環境的關係?為什麼要到這個地方來?這個環境為什麼好與不好?那你回家以後可以做什麼來改善環境品質?這些都需要很多的技巧,包含察顏觀色、設計教案、製作教具、還有溝通辭彙的使用,如何衡量教育的效果?這些就是環教與科教的專業。
  • 你得瞭解很多政策與法律:台灣的環境之所以糟糕,就是因為從科學研究、教育體系、人民素養到政府施政都出了問題。不過相關的政府單位和法律有多少呢?相信多數的民眾是不瞭解的。如果你想要當一個很厲害的解說者,當民眾提出問題的時候,你不一定有答案,但你可以告知尋求解答的方向。例如民眾如果問你:"為什麼不應該餵食野鳥擺拍?"那麼你認為這違了什麼法?是野保法?還是動保法?如果民眾問:"為什麼這邊有這麼多入侵性的魚都沒有單位要處理?" 那你就得知道移除、打撈等事務可能是那些單位的權責。
  • 你還得瞭解生物與環境以外的世界:前面提到,台灣的環境與生態問題不會只有生物相關知識的涉入。當你看到一條野溪被整治時,你得曉得這可能和經建會、水利署、或當地里長有關係。當你看到清境附近的森林消失了,你得知道這和都市計畫、水土保持、退輔會、原民會都有關係。這很複雜,但這就是我們要對一般大眾描繪的世界現況,而不只是呈現自然界美好的那一面;
  • 你得知道你有多少競爭者:我們不要太天真,自從環教法實施以後,有很多單位都會想要填滿環境教育課程的時數,所以就[有可能]需要一些講員。但是生物/教育相關科系的畢業生那麼多,很多同學都會修教育學程、環教學程,那麼你為什麼比較好?是因為你修過了課?你知道怎麼使用教育學或生物學上的術語來套用?或是你對不同的環境、議題、但群眾尺度的拿捏得當?這其實是一個相當競爭的場域。那你有沒有辦法讓自己更好?還有,當你的專業總是被當成"轉包就好領時薪就好"的時候怎麼辦?
當我看到學生圍在一起,聽學長姐講解"這是什麼樹" "那是什麼花"的時候,我心裏面都想問:同學,如果你是一般民眾,你認為這樣的解說有趣嗎?能夠改變你對任何一件事的觀感嗎?能夠影響你回家以後的行為嗎?如果能,就是成功的教育,如果不能,就只是一個,在熱死人的午後被蚊子咬的無感體驗了。

2015年7月12日 星期日

實習要不要給津貼或薪資怎麼可能是一個非黑即白的議題?

我真的覺得喔,台灣的輿論只要談到這類議題,就一定要馬上製造出一種只有對立陣營,非黑即白的態勢,把每一個政治人物在短短受訪時間內忽然被插入一個問題反應拿來當成題材,再加上鄉民熱愛的配圖,就能成為數日網路熱議的養份,然後許多人就開始打稻草人,開始攻擊假議題,開始選邊站,然後憎恨對方。熱潮過後,不痛不癢,沒有任何事情前進了,只留下滿版的垃圾與嘲諷。

實習要不要給錢真的只能被操作成勞資對決嗎?當有人指控政治人物的發言都是站在資方考量時,那請問資方對勞方的要求與期待都是不合理的嗎?勞方的義務又是什麼?你覺得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你願意給實習生津貼或薪資?是因為你付得起?還是對方夠好?當柯文哲說:實習沒有收你學費就不錯了,聽起來合理。但請問這句話在什麼樣的狀況下是成立的呢?為什麼沒有人談清楚?

我認為在評論此事的時候應該要考量四個要素:(1) 該項工作的專業門檻高低、(2) 完成該項工作所需時間的彈性、(3) 資方對人才的態度、(4) 勞方對專業的敬重以及對工作的責任感。
  1. 有一個說詞是"我不會但是我可以學",好。我也同意資方應該有教育的責任,但柯文哲認為"如果要學就要收學費"是否合理呢?我認為這真的要看該工作的專業程度。我就拿我們研究室的各種慣常工作來說好了。如果我需要有人幫忙照養動物,那麼我絕對不會免費讓一個"什麼都不會"的學生進來實習,因為可能才半天就害死一堆動物。在這種情況,"因為都不會",所以我就算收學費也不想教到你會,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會損害我研究工作的進度。"我不會但是我可以學"的前提是,你已經有底子了,雇主只要再教你一點就可以上手。好比我需要有人幫忙數位化動物標本,我可以教他什麼叫後設資料,什麼是影像品質,怎麼疊圖,怎麼拍才是我需要的角度。但是如果他連數位單眼都不會用,連白平衡都不知道,連手動對焦都做不到,那他就真的應該要付我學費。
  2. 工作時間是否固定經常被視為職場環境的一部份,但是各位,這真的要看狀況啊,責任制真的不合理嗎?準時上下班就必然是對的嗎?不是這樣的吧。以我們這種科學研究與教育機構來說,作息必然由研究需求為指引,再加入你三餐吃東西所需要的時間。我從來沒聽過我們這個領域會有人認為上山下海做研究工作,還會想要"準時上下班"的,因為我們的工作性質就是"追著自然現象跑",而"自然現象並不受人的期待所控制"。所以請問從事這個領域工作的人,應該期待自己朝九晚五嗎?似乎不可能。但是,如果這個實習工作的本質是重覆性高的,可操控性高的,必須配合其它行業上下班的,那麼朝九晚五,準時上下班就應該是一種常態。所以拜託不要一概而論。
  3. 雇主對人才的尊重與培養當然是工作能順利完成的重要條件之一,但我們常看到一些徵人啟事,不管是徵專任助理、正職人員、計時人員、志工或是實習生,條件都非常之嚴格龜毛,囉哩巴唆一大堆,要求這個與那個,最後卻跟你說"你可以得到難忘的回憶和無價的體驗"。我認為這實在太機巴了。如果該工作的專業門檻那麼高,雇主卻只想要使用免錢的人力來遂行自己的意志,真的很無恥。如果這樣的徵人啟示來自政府或教育單位,那簡直就是帶頭羞辱高知識份子。
  4. 但是當多數的聲音都在指責資方的同時,我真的想問問勞方的義務是什麼?我是這樣想的。你對這個工作的負出和努力是為了自己的溫飽?為了工作的品質?為了團體的發展?或只是效忠老闆?我覺得都沒關係,每一個人有自己的價值觀,但是可不可以想想看,老闆為什麼要付你這個薪水?因為你真的是人才?還是你認為自己平白無故什麼都不做就應該得到基本工資呢?我們看過一些對工作很有熱情,很有天份也很投入的學生,身為老闆自然而然會想要多幫忙他一些,讓他圓夢。但我們也看過一些本事普通,但是非常愛計較的傢伙,遲到早退,非常在乎自己的權益,少一點都不行,覺得自己超棒的,有不可取代性,總覺得老闆欠他,自己無法把事情做到好,只要受到一點指責就上網討拍,反正這年頭罵雇主最簡單啊不是嗎?
我真的認為實習要不要給津貼不是一刀切要不要的問題,理想的狀況下,雇主本身要清楚什麼樣的工作可以讓實習生運作,然後準備好銀子來聘雇合適的人力,而實習人員本身的本職學能使其能夠接受雇主訓練完成工作,得到經驗與一些些報酬。如果這是理想狀況,那麼如果條件沒有這麼好的時候,什麼是最可以被優先犧牲的?是不給不夠格的實習生錢?還是調整工作需求,對整體來說是好的呢?

2015年7月11日 星期六

有關Ruggiero et al. (2015)對現生所有生物高階分類的新觀點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7/77/Ctenophore_-_Bolinopsis_infundibulum.jpg
連結自wikipedia
在徵詢了約3000位系統分類學者的意見以後,Ruggiero et al.等學者整理了現生所有生物的高階系統分類,並根據最近的系統發育分析結果,提出一個新的分類觀點:
  1. 不使用"域"(domain)這個階層,而改用"超界"(superkingdom);
  2. 採用七界(真細菌、古菌、原生生物、色囊藻、真菌、植物、動物)體系;
  3. 但是這個體系有非常多怪誕之處,因此我建議大家看看就好,不要急著採用:

    A. 在沒有說清楚原因的情況下,這些作者把真細菌界與古細菌界擺在"原核生物超界"中。但多數的古菌明明就比較接近真核生物啊~ 那麼這個"原核生物超界"不就變成併系群了嗎?
    B. Protozoa是一個多系群,為什麼還要繼續使用呢?(挨呀在此拜託所有編教科書的人不要再把Protozoa譯成原生動物了,它們不是動物界的生物呀~)
    C. 動物界與領鞭毛蟲是姐妹群,但為什麼領鞭毛蟲被編入原生生物界中呢?
    D. 色囊藻界本身就不是一個單系群,而且除了SAR之外的所有類群都還有分類歸屬不確定的問題;
    E. 真菌的系統發育分析並不顯示從基部一分為二的結構,我不太理解為什麼真菌可以直接被分成兩個亞界?Eomycota明明就不是單系群;
    F. 動物界的問題也超大的,例如硬骨魚這個clade不見了。肉鰭魚明明就包含四足類,結果被限用於腔棘魚和肺魚,使這個類群變成併系群。在水生脊椎動物這邊保留了一些過時的觀點,但是卻在陸生脊椎動物方面採用很多新穎的見解,例如把鳥綱直接降為爬行綱的成員。
  4. 我認為系統分類體系的翻新,應該要能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更多問題。我認為這篇文章的貢獻在於解釋了許多高階分類群分類歷史的來龍去脈,但是最後所下的決定卻又沒有遵循現代系統分類學的最高指導原則:所有的高階分類群最好都要是單系群。如果違反了這樣的原則,這樣的分類體系翻新就變得沒有應用價值。因此我建議對這篇論文保持觀望的態度,在教學上我們只需要對各類群的演化研究進度保持關心,但是不需要馬上要學生"背下"分類體系,這樣沒有意義。
  5. 以下是我去除原核生物兩界以後,把各界重要階層的中拉對照列出來給大家參考:
 原生生物界 Protozoa
  始生蟲亞界 Eozoa
    眼蟲次界 Euglenozoa
    古蟲次界 Excavata (多數課本認為古蟲可被置於獨立的界)
  肉質鞭毛蟲亞界 Sarcomastigota (變形蟲Amoebozoa在此被視為之下的一個門, 而不是獨立的界,而一般被認為是所有動物的姐妹群的領鞭毛蟲(Choanogflagellatea)被視為一個獨立的綱。)
色囊藻界 Chromista
  不等鞭毛亞界 Hacrobia
  SAR亞界 Harosa
    囊泡蟲次界 Halvaria
    有孔蟲次界 Rhizaria
真菌界 Fungi  雙核亞界 Dikarya
  始菌亞界 Eomycota
植物界 Plantae  膽藻亞界 Biliphyta (含灰胞藻、紅藻等)
  綠色植物亞界 Viridiplantae
    綠藻次界 Chlorophyta
    鏈形植物次界 Streptophyta (包含輪藻與所有胚胎植物=陸生植物)
動物界 Animalia  (未置於任何亞界的類群)
        刺絲胞動物門 Cnidaria
        櫛板動物門 Ctenophora
        絲盤蟲動物門 Placozoa
        海綿動物門 Porifera
  兩側對稱動物亞界 Bilateria
    原口動物次界 Protostomia
      (未置於任何超門的類群)
        毛顎動物門 Chaetognatha
        直泳動物門 Orthonectida
        菱形動物門 Rhombozoa
      蛻皮動物超門 Ecdysozoa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動吻動物門 Kinorhyncha
        鎧甲動物門 Loricifera
        線蟲動物門 Nematoda
        鐵線蟲動物門 Nematomorpha
        有爪動物門 Onychophora
        鰓曳動物門 Priapula (=Priapulida)
        緩步動物門 Tardigrada
      冠觸手動物超門 Spiralia (= Lophotrochozoa)
        棘頭蟲門 Acanthocephala
        環形動物門 Annelida
        腕足動物門 Brachiopoda
        苔蘚動物門 Bryozoa
        環口動物門 Cycliophora
        內肛動物門 Entoprocta
        腹毛動物門 Gastrotricha
        顎胃動物門 Gnathostomulida
        微顎動物門 Micrognathozoa
        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紐形動物門 Nemertea
        帚形動物門 Phoronida
        扁形動物門 Platyhelminthes
        輪形動物門 Rotifera
        星蟲動物門 Sipuncula
   後口動物次界 Deuterostomia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頭索動物亞門 Cephalochordata
          尾索動物亞門 Uro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有顱亞門 Craniata)
            無頷次門 Agnatha
            有頷次門 Gnathostomata
              條鰭魚超綱 Actinopterygii
                軟質硬骨魚綱 Chondrostei
                多鰭魚綱 Cladistei
                全骨魚綱 Holostei
                真骨魚綱 Teleostei
              軟骨魚超綱 Chondrichthyes
                板鰓綱 Elasmobranchii
                全頭綱 Holocephali
              肉鰭魚超綱 Sarcopterygii
                腔棘魚綱 Coelacanthi
                肺魚綱 Dipnoi
              四足超綱 Tetrapoda
                兩生綱 Amphibia
                哺乳綱 Mammalia
                爬蟲綱 Reptilia
                  鳥亞綱 Aves (恐龍的末端分支群)
                  鱷亞綱 Crocodylomorpha
                  喙頭亞綱 Rhynchocephalia
                  有鱗亞綱 Squamata
                  龜鼈亞綱 Testudinata
        棘皮動物門 Echinodermata
        半索動物門 Hemichordata
        珍無腸動物門 (= 異無腸動物門) Xenacoelomorpha

2015年7月10日 星期五

公家機關急著找"形象大使"前應該做的事

台灣到處都是「形象大使」,從地方農會為了推農特產品而選的「XX公主」(XX = 蒜頭、芒果、鳳梨、柳丁....),到為了推展台灣觀光而重金請來的藝人,真是人生無處不大使。如果真人請不到,就請假人,如果假人不OK,那就要請萌萌的小動物出場。但是這些「XX形象大使」的效能是什麼?增加資訊在媒體曝光的程度?真能吸引公眾對議題的注意?還是最後弄了半天,只是把錢拿去做一隻吉祥物的套裝,找一個工讀生在35度高溫下裝可愛,見多識廣的媒體拍拍就走人,然後主管單位也真以為自己「盡了力也盡了本份」把錢花在公關呢?

不是這樣的。

不管你喜不喜歡統一企業,我還是拿歐噴將出來當一個例子。當OK將出現在統一的產品時,其實就只有一隻。後來當他變得無所不在,讓民眾產生品牌的聯想與標示效果以後,歐噴將的朋友們才一一登場,而塑造這些角色的行銷團隊,就會賦予這些角色一些性格與任務。超愛擬人化的台灣人喜歡愛屋及烏啊~ 當歐噴將變得深植人心以後,產品就能被順勢推出。這個時候那個「形象大使」的功能才變得完整,而且不可切割。

但是當一個單位為了業績,看到其它單位有一隻吉祥物頗受好評或長官讚賞以後,也想要弄一隻試看看,這就是災難的開始。為什麼是災難呢?因為你要花錢去刨製出那個原本不存在的東西,你需要有能見度就需要花錢找公關公司或能得標的團隊來辦理活動,為了要讓這個形象到處出現,承辦人員就要絞盡腦汁想梗。最後變得勞民傷財,萬一那個「大使」或吉祥物被批不可愛,不萌,看起來蠢,那就糟糕了。

可以不要再拿熊本熊來當模版拷貝嗎?看到威航也抄,高雄市也抄,好多地方都在抄,不覺得台灣黑熊的形象被濫用了嗎?大家真的覺得這些形象的普及有幫到台灣黑熊的處境嗎?好像沒有喔。

如果有一個公家單位需要靠基層承辦人員「想梗」出來製造吉祥物,那就表示平常的業務中沒有任何一個東西深植人心,感覺可愛,感覺很棒,感覺有特色,感覺認同。所以,要不要從平常業務中做起啊?處理過那麼多業務,有沒有覺得那項工作是最有成就感的?單位所在環境有什麼事物是與業務相關,又具地方特色的?

我就拿石虎來說好了。目前在台灣做最多石虎保育工作的單位就是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新竹林管處,還有屏科大。屏科大大概不太需要靠石虎的形象來打知名度,活動也不會在屏東辦理。那特生中心呢?有一隻阿虎當吉祥物。但是阿虎是憑空冒出來的嗎?也不是。有關石虎的研究已經進行了很多年,而石虎的族群急速下降、被毒殺與撞死的新聞也有很高的能見度,因為愛貓人的愛屋及烏也使得這隻野生的貓咪受到相對大的關注。然後因為石虎在苗栗的處境和不當開發有關,而不當開發的主腦當然就是劉政鴻啊,在這麼多人討厭劉政鴻的情況之下,石虎的形象就被大量使用在學運與社運上。這時候特生中心為了宣導保育的目的推出一隻超大的阿虎參與活動,就變得名正言順,剛剛好。除此之外,阿虎的形象還產生很多週邊商品,例如紅包袋等等。

那新竹林管處有沒有拿石虎當形象特色呢?有。在東海大學和靜宜大學幫忙經營的火炎山生態教育館中,石虎就是展場中很重要的角色,而新竹處本身也補助了多年的石虎研究。

所以拿阿虎來當成形象大使是有基礎的,是有運作潛力的,而且容易因此受到大眾關注的,而不只是一隻放大的貓咪。

如果其它單位想要達到這種境界,或認為這真的是一個很好的經營方向,那麼就應該要先花時間思考自己究竟在做什麼?特色是什麼?有沒有豐富的歷史與故事?有沒有清楚的脈絡而不是憑空捏造的想像?為什麼需要這種形象大使?沒有不能嗎?如果真的選出一個圖騰,會受到員工本身的認同與喜愛嗎?

先把這些議題釐清了,再談宣傳吧。如果只是為了弄一個大使而想破頭,那真的就只是勞民傷財曇花一現了。

2015年6月27日 星期六

同學你知道大學教授會怎麼改你的論文?

說到改學生的論文,我相信每一位大學教授都有滿肚子的苦水。只要時間接近七八月這種口試旺季,我的FB版面上就會經常看到有教授腦溢血、爆炸、感覺很有挑戰、還有感覺想揍人。這個時候我就覺得教授之間的支持團體好重要啊~ 要不然日子是要怎麼過下去~~ 

我自己經常在改論文審論文,我不敢說自己研究室畢業的學生論文寫得有多好(大概到我心目中標準的60-70分左右),但是改多看多還是有一些心得,在此就野人獻曝拿出來給大家笑一下。

原則上改論文分為幾個部份:
  1. 結構:有人可能以為,結構不就是摘要、前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引用文獻以及圖表加上附錄嗎?其實不是,這些只是一般論文中必備的主結構,我們在寫論文或改論文時真正面對的結構議題是:(1) 用什麼主軸來敘事?材料?技術?議題?研究史?(2) 故事軸線長短的拿捏;(3) 軸線很多時的取捨與搭配剪裁;(4) 議題比重;(5) 補充說明和結外生枝的差別;(6) 如何因應實際上的研究成果來調整結構?例如原本以為該假說的檢驗是重心,後來發現檢驗完以後並沒有新意,使得文章的結構就要重新被安排過;
  2. 內容:有了結構,當然要有血有肉才能稱為有內容。我看論文的時候會留意那些內容究竟和段落主旨合不合?那一段的目的究竟是要陳述、辯證、或支持與推翻一個觀點?前言是否鋪梗過長沒有進入主題?材料與方法是否過於陳舊或隨便?結果與討論是否過度引申?有時候我會看到一些讓我感到不知所云的內容,原因是我無法理解那段文字的用意。當然,上下文的關聯性,避免自說自話,避免鬼打牆重覆說一件事都是很重要的;
  3. 句構:說真的在台灣當大學教授真的要很多才多藝,尤其是論文寫作這事真的得從大一教起,不要期待一個寫作課可以解決。絕大多數的學生在開始寫研究所論文之前,根本沒有寫過任何一篇像樣的論說文,更別說是陳述科學論述的文章。大多數學生從小學到高中寫了整整12年的假掰抒情文,然後在大學四年教了一些不知所云的報告也欠人改,研究所唸了兩三年以後才忽然要打開一個.doc來寫論文,這樣就能直接生出像樣的句子嗎?不可能。我最常看到的句構問題是上下文接不起來、有話沒說完、前因與後果湊不起來、還有不知道何時該斷句。所以呢,我們在改論文的時候幾乎都在重寫所有的句子,而且還要把我們認為是冗句的,資訊缺乏的部份挑出來。但我不知道學生能不能理解;
  4. 贅句與冗詞:這個超常見的。我來舉個例子:「A-us b-us為A科A屬C門。主要分布在台灣之中央山脈約2400-3400m之間的山地,以及在XX公路兩側和XX國家公園的XX古道海拔約300-700m之處也有分佈。A-us b-us形態和大多的XXX一樣,具有XXX等特徵。然而在低海拔之A-us b-us生長條件地質、溫度、濕度等生長條件與高山三千公尺地區不同,但在採樣中發現地海拔之植株形態和高山的A-us b-us雷同並難以區分。目前尚未有對此現象有相關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將高海拔與低海拔之樣本經次世代定序 (NGS),比較高低海拔在轉錄組織差異,同時由其中篩選文獻中已知與環境因子有相關之基因,進行序列分析,取得功能性表現基因組,以篩選細胞核基因座和3個XX體基因座,共XX個樣本進行A-us b-us高低海拔親緣適應性演化研究。」各位認為在這段摘要中有多少是不必要出現的陳述,還有冗詞?「A-us b-us為A科A屬C門」其實就是贅句。這種陳述可以出現在前言,但不需要出現在摘要。這種沒事把分類階層通通寫出來的陳述在台灣的學位論文中超級常見,但是就算是分類學論文也不這樣寫,更何況是族群遺傳學論文,根本不需要在此提到。

    「主要分布在台灣之中央山脈約2400-3400m之間的山地,以及在XX公路兩側和XX國家公園的XX古道海拔約 300-700m之處也有分佈。」這句也有一堆廢字。我會打算把這句改成:「此種分布於海拔2400-3400m之中央山脈、XX公路兩側以及XX國家公園XX古道300-700m處。」

    至於「A-us b-us形態和大多的XXX一樣,具有XXX等特徵。然而在低海拔之A-us b-us生長條件地質、溫度、濕度等生長條件與高山三千公尺地區不同,但在採樣中發現低海拔之植株形態和高山的A-us b-us雷同並難以區分。」全段看起來像廢話,如果搞了半天一模一樣,這句話還有必要出現,而且還成為摘要中的重要發現嗎?
  5. 修辭:修辭精確、生動與專業是學術論文寫作的重要元素。那我們經常在台灣學生的論文中看到一個問題,辭彙貧乏而且不精確。我再拿前面這段摘要來當成一個例子。

    本研究將高海拔與低海拔之樣本經次世代定序 (NGS),比較高低海拔在轉錄組織差異,同時由其中篩選文獻中已知與環境因子有相關之基因,進行序列分析,取得功能性表現基因組,以篩選細胞核基因座和 3個XX體基因座,共XX個樣本進行A-us b-us高低海拔親緣適應性演化研究

    大家有沒有看得好累?就算句子依次寫下來,你還是不知道誰是主誰是從?何為策略何為操作對不對?如果是我,我可能會這樣修改:
    「本研究將藉重次世代定序技術,比較高低海拔樣本在轉錄組織上的差異,並篩選與適應特定環境壓力相關之基因進行序列分析,以釐清海拔、性狀適應與族群遺傳結構間之關聯。」

    我去掉一些在摘要中不必詳述的細節,把重點挑出來,重新安排以後,使用四個動詞確認這些操作流程間的從屬與因果關係。
  6. 引用:文獻引用與引述完全反應這個作者的書讀得多不多精不精,還有資訊判讀的本領。我在先前很多文章中都提過,文獻引用的基礎是大量與有效的閱讀。如果學生平常讀書的時候就知道要做筆記,那麼學生就會瞭解為什麼提到這個觀點一定要引用這幾篇文章?為什麼正免意見都要引用?為什麼這看起來像是常識的資訊還是需要出處?為什麼這麼一小段話需要引用10篇論文?其實老師在改論文的時候真的很難一篇一篇挑出來看,除非老師對論文的參與非常深,對相關的文獻掌握得鉅細靡遺,否則一定會出現一大堆的錯誤引用與引述;
  7. 圖表與附錄:圖表與附錄的問題其實頗大的~ 首先是不當的圖表。什麼叫不當的圖表呢?不能被做圖的數據硬是被拿去做圖、沒用的圖、錯誤的製圖、可以被合併的多餘製圖、還有很醜的圖。其次是不知道給誰看的資訊。有些學生為了顯示自己的認真或是論文很厚,會把所有的粗資料都丟上來佔用幾十頁的篇幅。其實許多粗資料並不需要這樣呈現,只要丟在網路上給一個連結讓大家能下載能看到就可以了。更何況那些完全沒有被整理過的粗資料不盡然對研究主題是有意義的。
  8. 參考文獻的格式:我在這邊就不再講了,我認為參考文獻格式的統一是每一個學生自己應該檢查的,不需要一直提,也不應該是口試的重點。
但還有兩個很實務的問題啊~ 第一是怎麼改學生的英文論文?第二是怎麼鍛練寫作技巧。我的想法是:先把中文改好吧,弄清楚學生的本意是什麼。如果學生的英文程度是「講了就懂就能往好的方向走去」,那就改給學生看,然後讓學生自己修到好。但如果學生的英文程度是「苦手到自己快抓狂」,那我建議老師自己重寫,也不要抱怨了。因為你再怎麼抱怨那個論文還是停留在一個零分的階段。那怎麼鍛練寫作技巧?我鄭重地建議各位同學要養成寫部落格的習慣。你看到什麼文章就把重點記下來,寫你的感想。不要怕被別人知道,也不要怕被別人改,因為平常沒有被電蚊拍電一下電一下,到最後就會被電鰻整個電爆。

2015年6月10日 星期三

徵2015年暑期工讀生(動物照顧、標本數位化與整理)

對我們又要徵暑期的工讀生了,這次要徵的工讀生工作項目如下:
  • 動物照顧:主要以淡水魚為主,工作內容主要是清理氣動式過濾器、圓桶過濾、上部過濾,清洗魚缸。一週至少要來一次,一次至少要能做2小時。如果可以,還可以清理空的爬蟲缸和整理相關的耗材。我希望是有養過觀賞魚的人,只養過杯裝鬥魚的,夜市撈金魚的,只養過孔雀魚的,沒有設立過兩尺以上水族箱的新手,拜託不要嘗試,因為你的經驗和知識真的是不足。
  • 魚類標本拍攝和影像處理:我們還有很多魚類標本要拍,希望你能夠使用數位相機,會修圖軟體,知道怎麼整理影像檔,而且最重要的是,可以好好地一次把很多樣本拍完,不要每次來只能拍五隻,那要幹嘛?根本幫不了忙。我可以同意一週來個一兩天,但希望一次可以拍完一定的進度。如果可以天天來,很快完成進度就開心了。
  • 昆蟲標本整理:主要是浸液標本的酒精換裝,換瓶,和標籤處理。一次的工作時間最好也不要少於兩小時,要不然能幫的忙很少。
薪資就是正常的教育部規定時薪,如果表現好一點的很積極的同學,會幫你多加一點時數。不限中山大學同學,但是工作地點一定在中山大學。意者請聯絡我的助理,廖士睿先生 mlsrliao@gmail.com。我們會儘快安排面試,然後請留意,你有必要介紹自己的專業程度,並請留意e-mail的禮貌,我想看到簡單扼要的自我介紹,但是不要看到沒有意義的文句,例如"我不會但是我可以學" (我們一定會教,但是你要有基礎,而不只有天真的熱情,因為活體動物不能讓你試誤)

2015年6月7日 星期日

有關「2015問題解決導向演化與生態學研習營」,同學你應該做什麼準備?

Ernst Haeckel的手繪圖,他是創造Ecology這個字的學者
今年(2015)的「問題解決導向演化與生態學研習營」將在7/1-3在特生中心舉行。我借用林思民老師的話來當引子,聊聊打算參加這個營隊的同學應該做什麼樣的準備,如何審視自己的知識狀態與態度。

林老師說,過去幾屆辦下來,普遍來說不管是老師或學生都有如下的反應:
  • 演講太多,時間太長,只知道老師好像每個都很厲害,但其實根本聽不懂或來不及消化。
  • 跟小組老師的討論時間太少(第二天傍晚才開始有分組指導的時間)。
  • 來不及搜尋一個可套用的hypothesis。
  • 熬夜花很多時間作PPT的美工,但是沒有實質功效。
  • (ps 是我加的,特生中心住宿區的網路不好,連手機收訊都不好,嚴重影響文獻搜尋與投影片製作的進度)
所以這一次主辦人林老師打算嘗試如下的改變:
  • 每位老師的演講時間縮減為半小時。
  • 將老師們的演講打散在討論之中,當作中場調劑,以降低車輪戰的疲勞轟炸。
  • 第一天就開始安排一些分組討論的活動。
  • 有某些時間安排為「大組」討論,讓兩位或三位老師搭配進行,以達互補的功效。
  • 第二天一早就讓學生進行一個「提問題」的簡短報告,不做PPT。
  • 最後一天報告完後留一段分組討論的時間,讓學生可以消化教師們的意見。
在課程的安排方面,主課程,也就是「問題導向」和「實驗設計」,請李壽先老師和許鈺鸚老師傳授。姚正得主任幫忙野外探訪的小節目。我要談「學術框架外的科學應用」,也就是說,如果我不會走學術路線,也不知道自己可以走多遠,科學研究的訓練在我的生命中到底還有什麼功用?許育誠老師、陳俊堯老師、郭奇芊老師、洪志銘老師,則將各提供半小時的演講。重點並不在於什麼很高難度的實驗或理論,而是呈現「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至於分組討論應該要做什麼?林老師的構想是:
  • 第一天:下午讓學員瞭解一下hypothesis-driven的研究架構。晚上讓學員們想一個可問的生物學問題。
  • 第二天:上午作一個簡短的「提問」報告。口頭報告就可以,時間不要超過五分鐘,千萬不要耗費時間做PPT。下午和傍晚讓學員找到hypothesis,並設想一個檢測的實驗方式。晚上千萬不要熬夜趕東西,不要搞一堆沒有內容的美工編輯。
  • 第三天:上午作簡單的報告。午餐前做最後的分組討論,幫學生了解自己的優缺點,並回顧這三天的重點。問題的品質遠勝於PPT的美工編輯,希望學生改掉過去熬夜趕工的陋習。
好,那在營隊開始前,你需要什麼?以下就是我的建議:
  • 你能獨立、分工與妥協嗎?分組本身就是一個痛,雖然很痛卻是一個需要學習的過程。因為你以後出去上班也是可能和同事搭檔,而且馬上就要完成任務啊~ 所以同學,你先想一想,你要怎麼很快地找到partner,然後摸清楚對方的系級、興趣、喔最重要的是思路和作風。你是強勢的主導者嗎?你是好的領導者嗎?你是稱職的組員嗎?你能充份溝通意見嗎?你會以別人的意見為主嗎?你是個和事佬嗎?你知道怎麼抓重點嗎?你能耐住性子聽完反反覆覆的意見嗎?你知道花兩三小時摸索有可能白忙一場還要重來嗎?
  • 要事前想好題目嗎?不必,我知道有些學生會怕"丟臉",所以會想要事前就想好一套東西,然後到了現場,利用自己的長才說服其它組員,這樣就能夠保證在三天的研習營中感到"安全",而且覺得"不會出包"。其實我們見過這種狀況,有些學生在最後一天的報告中提出一個,看不出是受到前面兩天研習啟發而得到的靈感,然後就自顧自地去說明自己的研究理念啦什麼的,但我們都看得出來那可能是在原本研究室做專題的時候就做好的投影片,這樣就沒意思啦,幹嘛來參加這個營隊呢?
  • 你知道從偵測現象到提出具體問題之間有多少功課要做嗎?如果不知道,請先看看我之前寫的三篇文章:(1) 從一個標本獵人到成為科學家的距離、(2) 從點子到題目的形成過程、還有(3) 你知道你的論文計畫書和口頭報告出了什麼事嗎
  • 還剩下幾週可以做什麼?想想你在系上課堂上,還有你平時的閱讀上是不是談過這些議題:(1) 如何進行有效的閱讀、(2) 如何擇定有意義的關鍵詞組合?為什麼那些字是重要的?你知道的辭彙夠不夠?(3) 如何在搜尋結果中研判有幫助的資訊?資料很多怎麼辦?觀點互斥怎麼辦?要怎麼抓重點?(4) 你能不能說清楚為什麼你下了這樣一個決定?而不只是"某某年某個作者說"?
好了我不要再說下去了,再說就有50點了。光這四點就足夠各位同學思索與演練了。

系所網頁可以怎麼做? (假如我有時間和精力的話)

我很喜歡看完全不同領域的系所網頁,而且,我認為系所網頁的設計與內容完全顯示這個系所對知識、系務的見解,還有與科學社群、學生與大眾的溝通能力。如果我看到一個很好的設計,我會想辦法分析那個好看、清晰、易懂與友善的原因,然後拿來當成改善系上網頁還有教學上的參考。

設計感絕對不等於內容,就算字體、字型、排版和動畫再怎麼好看,空洞的內容還是令人失望的。但如果途然有著滿滿的誠意,把這個系所能找到的所有檔案(管它是jpg、word、pdf、mp4)全丟上去,把所有的經費和計畫全貼上去,也絕對不會令人覺得有趣或想要多看一眼。

如果我有時間重新規畫一個系的網頁,我覺得我會怎麼做?
  • 確認使用者是誰?我認為確認系所網頁的受眾是誰決定了系所的功能。那麼請問一個系所網頁的受眾是誰?學術同行、教職員工、在校學生、畢業生,以及社會大眾。這些受眾的需求的優先順序為何?應該擺在網站頁面層次中的那裏是可以討論的。這個社會大眾指的包含高中生,高中老師,當然還有家長。因此網頁的呈現方式就不能是自顧自地把資料往上貼,或自顧自地褒獎與歡慶。因為那些都與大眾很遠。
  • 若大家的需求都不一樣,那誰的需求最重要?不一樣的受眾對資訊的需求與熟稔程度是不一樣的。如果是同行,不會跑到系所網頁來看你最近有多少科技部計畫,請要查,就去科技部網頁查就好。但是同行可能會想到你的著作頁面去下載免錢的pdf檔,想去看看你的研究室陣容有多堅強,能不能把研究主題和興趣寫得很有趣,看看有沒有合作可能。如果是學生,會想要知道從入學到畢業的所有規定、表格、課程、師資、獎助與未來的機會,當然還想知道一些活動訊息。但是對高中生(還有老師與家長)來說,他們想知道的訊息可能是這個學門在做什麼?所需要的知識根基是什麼?這個系在研究與教學上可以怎麼幫忙學生?至於未來從事職業需要嗎?我覺得見仁見智。然而如果你是系所成員,其實上這個網頁頂多只是要查分機和e-mail不是嗎?因此當大家的需求都不一樣,我們就應該思考不同受眾對資訊展現品質的品味是否受資訊的量與結構影響。

    這樣看下來,大家認為誰的需求最重要?學生對不對?如果只有系所成員拿來查分機,貼一些可有可無的東西,為了讓內容看起來多而狂塞文字進去,那網頁好不好看,內容是否合理,就不會有人管了。如果一個網頁的功能如此低落,那麼學生當然就不在乎。學生都不在乎了,請問社會大眾還會有興趣嗎?
  • 平面的堆疊還是樹狀的結構?以前網頁會有一種東西叫"網頁地圖"。那個地圖的目的是顯示這個網頁的架構,還有子目錄下有什麼項目。原本這個網頁地圖是一個能夠顯示設計者理念的地方,但是現在很多網頁都不放了,都是靠視覺設計來幫忙資訊結購的呈現。所以說,在視覺上究竟要怎麼呈現結構?那就好比我們教學生寫作一樣。要分幾段?段落內要談什麼?段落間的優先順序是什麼?為什麼?段落間的比重為何?如果一個網頁一點進去,就令人迷路,令人困惑,那就失敗了。
  • 為了顯示研究主題多樣化,就要使用大量組合圖片嗎?我知道這屬於個人主觀喜好問題,但是我太常看到台灣的網頁,還有研討會論文集封面,總是為了要顧及每一個老師的研究領域,就要老師找一些圖片出來湊數,這使得很多圖片明明湊不起來,色調什麼都不搭,但最後只好使用photoshop把大家都揉在一起。那個意思就是把Haagen Dazs的各種冰淇淋通通挖幾球裝在碗裏又任憑融化一樣,很醜很糟。其實真的不需要使用那麼多不搭的圖片來彰顯多樣化,那反而是在干擾閱讀,甚至看不到特色與重點。因為,大家都這麼做,你就不特別了。
  • 除了陳列與公布業績以外還有什麼可做的?多數系所網頁都在陳列與公布業績,歡慶誰誰升等,恭喜誰誰口試通過、賀喜那個老爺科技部計畫過了之類。我覺得這些都很重要,但是喔,我認為對學生還有一般大眾來說,怎麼由一個系所網頁來得到知識與擬定進入知識的策略可能是比較重要的。我不是在談課程網頁,而是這個科系為何存在?這個學門和人類生活與環境的關係是什麼?知識是怎麼演進的?有多麼分眾?有多少技術和產業連結在一起?有了這些資訊,學生就會比較能夠評估,這個系的師資究竟有多完整?有多專精?有多深入。我認為有自信的系,是可以這樣做的。
  • 視覺設計要做得很炫嗎?我不認為,我甚至認為不見得需要動畫。如果有清楚的架構與充實的內容,那麼在視覺設計上就是要引導使用者最快地能夠得到他所需要的資訊,而不是在首頁喧鬧一陣以後,再點進去裏面通通都是under construction。
我看過一些極簡風的網頁(例如建築或設計系),網頁本身就是在展現這個系所的專業。但是為什麼某些生命科學類別的系所網頁,所展現的常常是紊亂和醜呢?我認為presentation skills是非常重要的,而系所對網頁品質的重視就反應了這個系可以把學生教到多好啊~

喔對了,尤其是那個課程地圖、課程結構、各種學程最煩人對不對?如果要整治系所網頁,先從這邊開始吧。教授是不是會更新自己的著作根本不是重點了。

2015年5月12日 星期二

科普影片的製作重點不應該是影像與設備堆疊,而是敘事能力

十年來承蒙一些單位看得起我,讓我有機會審查過很多很多的科普影片。雖然其中包含非生物科學的內容,但是絕大多數都是有關生物科學、生態保育與環境議題。在審查這些影片的腳本、鏡頭、旁白、翻譯與配樂的同時,我也發現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可能來自製作團隊,也可能來自業主。以下我就以一個從小就看這類影片長大的觀影者、生物學者,和教學者的角度來聊聊我對台灣的科普影片,尤其是生物類影片製作上的問題。

什麼是好的科普影片?
  • 我們心目中很棒的科普與生態影片不外乎BBC、NHM、National Geographic還有部份在Discovery Channel或Animal Planet播放的影片 (註:然而有些頻道播放的影片本身就是偽科學,例如Discovery Channel的"真實美人魚"就是偽科學與造假的經典)。這些影片為什麼精采?有什麼特質呢?第一是有堅實的團隊,包含科學、編劇、動畫、攝影等製作人員;第二有充足的資金;第三有很好的表達能力,什麼叫表達能力?就是文字、口語、影像傳達;第四有很好的配樂;第五則是從概念到成品之間有很好的完成度。
  • 然後,最重要的當然就是整部片的目標、主軸、結構、意圖與受眾是清楚的。
那台灣的生物/生態科普影片企畫經常有什麼問題?
  • 科學性不高:有些團隊總認為談科學就必然會是生硬生澀的,所以就乾脆不談。整個影片的內容完全都在情感紓發、情感呼籲,或是現象描述中打轉。有些製作團隊做了功課,但是那些功課常常不足,例如曾經有個團隊把19世紀來台的知名博物學者Robert Swinhoe (鳥獸學者) 和他遠在東南亞進行昆蟲研究的兄弟Charles Swinhoe混為一談,或是在高達演化議題時誤解達爾文的觀點卻渾然不知;
  • 主旨模糊空洞:什麼叫作主旨模糊?我經常在邀標書或是服務建議書上看到以下文句,例如"希望能喚起人們對大自然的喜愛",或"增進國民的環境意識",或是"促進愛鄉愛土的情操"。這些都是非常空洞的作文技倆。把這些高道德訴求的發想寫在企畫書上,自認為心意滿滿地拍出來的東西並不必然有這些效果;
  • 腳本撰寫不知所云:為什麼有些腳本令人看不見編劇與導演的意圖?因為沒有主體、沒有主軸、沒有目標、沒有意圖、沒有結構,而且你看不見任何安排的真正的充份的原因。那結構要怎麼想出來呢?當然就是要大量的閱讀,大量地思考,大量地訪談,還有,多看別人的作品。如果沒有這些基本功,是不可能在現況與理想之間找到一個務實可行的平衡點,寫出一個精采的藍本; 
  • 片頭開始和影片主體銜接度很差:舉例來說,如果影片主題是"人猴大戰",一個影片40分鐘,那是不是在影片開始的三分鐘內就應該要馬上進入"人與野生動物為什麼會產生衝突"這樣的議題? 然後就進入台灣的獼猴議題。而不是"花了10分鐘大談生物多樣性很重要、地球是我們的母親"?
  • 橫生枝節:例如整個影片應該要談"玉山箭竹草原的生態景觀",結果一個40分鐘的影片有20分鐘在講沒有直接關係的鹿野忠雄生平。繞了好大一圈然後再繞回來。
  • 猜測不到劇情鋪陳的原因:如果先出現玉山圓柏、山椒魚、櫻花勾吻鮭一直講到紅樹林河口,觀眾還能猜到大概是以海拔梯度為軸線。但如果東一隻山羌,西一隻山羌,同樣一隻猴子在片頭片尾都出現,但功能不明,這種畫面安排和劇情走向令人摸不出頭緒的狀況,就是爛劇本;
  • 把拍到稀有生物當成超大的業績:我瞭解拍到稀有動植物是很厲害的,但是,但是,在絕大多數的科普影片中,故事情節的順暢與所要傳達的資訊絕對遠比極度稀有的動植物現身來得更重要。除非攝影團隊拍到過去沒有人發現的現象,而且這個現象在這個影片腳本中佔有重要的角色,否則那出現只有幾秒的稀有生物畫面不盡然可以為影片加分;
  • 過度強調器材的昂貴:自從看見台灣以後,大家都要找空拍機了,我實在是不懂為什麼。動不動就有一個畫面是攝影鏡頭垂直起飛然後就往前飛這樣。我不是說空拍不美,但是用意呢?空拍就保證是一種美感嗎?不盡然。所以拜託在使用這些器材的同時,請說明這些技術會在說好一個故事上所發揮的作用,而不是把機器搬到現場想要取信於人。要看機器我google就有了啊~ 
  • 過度強調苦勞,但就是沒有功勞:什麼叫苦勞呢?例如說攝影師等了幾天幾夜,或是團隊都只吃泡麵,出去拍一週有六天在下雨之類。其實這就是做這行必然要付出的代價。如果成效不彰,要拿這個出來說嘴讓人家覺得可憐,或不忍苛責是不對的。尤其當很多影片的製作都是政府(=納稅人的錢)的時候;
  • 受訪人物觀點衝突:有些團隊會為一件小事訪問很多專家學者,但是完全無視於專家學者發言之間所呈現的衝突,就直接剪接出來給大家看,看得大家一頭霧水呀~
  • 運鏡老套,美學風格有待建立:似乎只要是拍到生物,就一定要擺很大放中間,卻很少呈現生物與棲地間的關係,如果只是拍很大放中間,那只是會動的圖鑑呀~
  • 配樂有待加強:我們沒有BBC,只要有影片就有人幫忙作曲,所以台灣製作的影片都只能自己找現成的背景音樂來搭。不過喔~ 我真的覺得台灣這方面的配樂元素多樣性不高,很多配樂沒有加分效果,還會減分,還不如安安靜靜讓大家看畫面就好。我想這個部份涉及很多面相,負責配樂的人員是否經常看這類的影片?瞭解觀眾對特定議題配樂搭配的想像?配樂好不好其實和配樂者有沒有名沒有直接關係的呀~
  • 假鬼假怪:我看過一些學到壞榜樣的科普影片。例如主持人的旁邊一定要放乾冰起霧、然後過度幻想腦補科學家的生活,所以影片中的工作人員看起來不是像在拍御茶園(都市小資女輕裝平底鞋走在人工林底下)、就像是在拍登山用品廣告(整個人白白淨淨,全身超乾淨,到處都是gore tex),要不然就一定是要穿著實驗衣戴假髮在研究室中亂搞。雖然說這符合大眾想像,但我一直以為,科普影片的任務之一應該就是要打破常規與偏見,怎麼會一直去鞏固偏見呢?
  • 不知道怎麼結尾:有一個年代的生態節目,只要到了片尾就一定要"願青山常在綠水長流",好像這個世界真的是超美好的,那些環境破壞啊污染啊,隨著片尾曲出現就和我沒關係了。但這個年代不行。不能在寫那些空洞的口號(例如:讓我們一起努力攜手打造更美麗的明天,或是,讓我們共同思考未來)。就給觀眾更多的思索可能與建議好嗎?
然後說到每次審查這些影片或內容文案,有些團隊不知道那裏學來的壞習慣,好愛實問虛答,和高中推甄大學或博士班口試好像喔。什麼叫實問虛答?不管你問什麼,他都會說:

"你的問題真的很好,我們會帶回去好好思考"
"關於你的這個問題我們其實也有想過,但現在委員提出來了讓我們的想法不謀而合"
"其實我們都有做只是今天沒有帶來因為時間很倉促"
"有關委員的問題給了我們很好的方向,讓我們靈光乍現" (是你投標還是我投標?)
"請委員相信我們的專業,我們會再好好努力"

請誠懇回應問題好嗎?

其實會跑來拍這種影片的廠商本身也應該是熱愛科普傳播或大自然的,但是但是,可不可以停下來想一想,怎麼改善敘事能力?怎麼讓自己的知識背景更豐沛?這和製作經費其實沒有關係呀~

2015年5月7日 星期四

[看完以後港節好無奈要深思但是又一直笑]記者冏很大

我本來是很討厭媒體的(看看我的blog有多少篇在表媒體),我也不太愛被訪問的,因為我超怕被寫出來的東西背離本意讓我在同行中出醜。但是我們又沒事愛說"沒事就爆料","我認識記者朋友"對不對?台灣人對媒體真的是又愛又恨對不對?但事情沒有找上我,我就當作不知道這回事,也不需要去思索怎麼理解媒體這個行業與自己的關係,直到認識了一群環境與農業線的記者朋友。

一切都因為狂犬病而起

2013年因為狂犬病事件,我真的是看不下某些單位、個人與學者的發言,所以頻頻在部落格上放砲說明演化生物學者的觀點。這時候有些媒體記者注意到了,但我還不知道是誰。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在那時候為了此事開了一個記者會,順便找了我過去。我當天真的是低估動物社會研究會的媒體號召力了,只穿一件會露點的T-shirt就過去,到現場時看到電子媒體一字排開我心裡想著:完盪了,我露點惹~好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當我在記者會中談為什麼防檢局當時的說詞是有問題的,相關的分析還不夠的時候,有記者發言了。我當時就想:哀有,這個記者好棒棒,我講那些東西她都聽得懂耶,而且不會亂問我一些五四三的問題一定要我表態,感覺好專業呢。然後那個人叫林靜梅。

開始google林靜梅
後來我就開始肉搜她,還加她臉書。肉搜以後才發現"挖賽她的經歷好豐富呢",而且看起來是受到敬重的媒體人,而且專跑那些冷門沒人理的新聞,收視率低也在所不惜。然後在看她臉書時才知道,原來平常出門採訪都素顏(?)的她,原來也是有在坐公視的主播台,而且化完妝以後真的是變成凡爾賽玫瑰,讓我覺得好振奮,原來只要有心就可以立刻變成璀璨綻放的花朵。我的fb朋友雖然有>3000人,但真正有在認真發摟的不到100人,然後她的文章我必看,不看會覺得失去甚麼東西。

記者的角色和追求是甚麼?

在結識許多傑出認真的媒體朋友之前,我一直認為自己只是一個資訊使用、傳播或評論者,我從沒想過自己也經常成為觀點與媒體報導的來源。過去我也認為學者最好和媒體保持距離,因為怕被記者亂寫。一直到我認識一群真的很專業的媒體人,在險惡的媒體環境中試圖實現理想的一群記者後,我才開始觀察與了解他們的專業、困境與努力,然後也更確知自己身為大學教授,應該如何與媒體建立互信,把真相、觀點與知識傳播給社會大眾。靜梅在她的部落格與FB中經常進行許多的反思。所謂的反思有很多面向,例如今天一個單位發新聞稿,我就只要人到了,去問幾個罐頭問題,把新聞稿改寫發稿就好嗎?記者自己具備多少的理解與知識背景來問幾個關鍵性的問題?記者報導時能不能有自己的觀點?記者和官員之間要保持朋友式的互動已爭取獨家專訪?還是應該要保持可溝通但獨立作業的姿態?記者筆下的觀點在大眾面前究竟是讓事情更清楚?或只是讓偏見更深入?甚麼叫多元觀點?甚麼叫平衡報導?許多新聞道德,新聞專業,職場倫理上的轉折與衝突,都是我在認識她與一群記者之後才漸漸地理解。

認真的人最美但是要付出代價

其實和靜梅互動最多的,反而不一定來自相關事件的採訪,而是"同樣都是四十歲單身中年人對生命歷程和感情的互相理解"。靜梅是一個很真實的人,她的文字一向深刻而且幽默,而她的幽默一向都是基於自嘲,從不冒犯任何人。我們同樣都投入自己的專業,然後也深知投入專業、挖掘事實與說真話所需要付出的代價是甚麼。雖然我不是個生理女,然而因為投入專業,或遇人不淑,讓自己在婚姻市場上變得不搶手但還是覺得應該要等愛的感覺,喔我超了解的。有時候我會在FB上講一些心裡話給大家聽,我也很謝謝她都有看完,而且還會給我簡潔誠摯的回應與祝福。喔,然後她很愛講她和她老木的互動,那些我也都很有感,因為我們的父母也都是差不多年紀,我們都需要在工作之餘花時間好好陪陪他們。

如果你對環境議題有興趣,如果你對記者的真實生活感興趣,我會很樂意地鄭重地推薦這本書

(p.s. 謝謝靜梅在書上題字,感謝我在FB上分享肉體,感覺一切努力都有了回饋這樣。然後我覺得最好笑的是動物園熊貓那章)

2015年5月2日 星期六

你知道你的論文計畫書與口頭報告出了甚麼事嗎?

每年審查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畫、看碩博士班的研究計畫書,還有聽學生的論文計畫口頭報告總是有很多很多的疑惑:「為什麼科學性這麼低?為什麼結構這麼不完整?為什麼連動機都有問題?口頭報告為什麼都在打高空?」究竟是學生沒學好?還是我們從頭到尾沒有教學生寫過一個完整精要的研究草案?或是學生以為公家機關的計畫研提系統就等於科學研究計畫的所需架構呢?

今天(5/2)處理系上的博士班入學口試,說真的我聽了還真的好難過。每個人從小到大都學過科學方法包含「觀察」、「提出問題與假說」、「設計實驗」然後得到一個暫時性的結論。但是一旦開始寫論文草案,為什麼就狀況百出?以下我列舉我看到的狀況:
  • 前言:什麼是前言?就是說清楚來龍去脈還有自己想要做什麼,以及為什麼要做呀~ 一個完整的前言裏應該包含動機、背景與目的。而動機本身就是引發某個現象為什麼會疑竇與好奇心,然後再根據長期的閱讀與操作經驗介紹其背景。而其背景必然要提到已知與未知、共識與對立、以及有待解決之議題。前言之末就應該直接切入預期的科學(或政策)貢獻。然而我看到的問題是:
    1. 看不到動機,就直接進入不知所以然的冗長陳述(而且你完全不懂為什麼要聊那些是不是在湊字數);
    2. 現象根本不存在:我知道有些研究需要很多的前測試(pre-test),需要很多的探索,但是就一個proposal來說,不能把未知建立在未知上,更不能把根本沒有跡象存在的現象,拿來當成一個最重要的梗為其設計實驗操作,那簡直就是太無稽了。但有些學生會反駁說"沒有做怎麼會知道呢"。但我要問這些學生:如果你有足夠的知識,又怎麼會去進行那些沒有意義的測試呢?
    3. 鋪梗鋪太長,談一件事的來龍去脈是重要的,但如果鋪梗鋪太長,梗是會斷掉或接不起來的。就好比你要研究某某生物的族群遺傳,但是開頭高談"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很重要"不也太遠了嗎?;
    4. 對過往研究的陳述雜亂,不知道究竟要根據時序?事件?相關研究群的貢獻?地區?或是假說的發展來進行,使前言讀起來非常令人難過,沒有釐清過去發生的事,反而誤導讀者或令人迷惑;
    5. 完全忽視對立假說的存在,或是連過往假說都沒有提到。如果忽視了不同觀點,就無法令人信服這個研究草案的基礎建立在過往研究的完整回顧之上;
    6. 無法清楚地說明甚麼樣的資訊是已知、未知與亟需被了解的
    7. 問題、假說、研究目的傻傻分不清
    8. 假說、假設、預測、期待傻傻分不清
    9. 弄不清楚自己究竟在檢測假說或檢驗現象
    10. 把目標講的很遠大,但是和題目、核心議題,和技術等等完全搭不起來
    11. 絕大多數的proposal根本沒有在陳述議題背景,而是在"解釋名詞"。  
  • 材料與方法:如果這只是一個proposal,那就表示還有非常大一部分的研究方向是有變數的,還需要調整的,有可能擴張的,有可能收斂的。此外,在proposal中的材料與方法段落其實應該是談整個策略,包含材料、方法論、統計、工具、流程、操作、人力與經費配當。但不知道為什麼大多數的學生都會直接從學長姊的論文中抄錄一大堆的操作流程(而且是無法回應論文議題的),然後在很天真的狀況下擺了一個不實際的甘特圖。但是整個讀下來你就知道那一點意義也沒有,因為無法理解這些陳述為何能夠解決前言中所提到的現象與假說檢測。
  • 結尾應該寫甚麼?其實我超怕看學生寫預期結果的。太多太多人把心中所設定的唯一可能,也就是期待(expectation)當成預期結果。但是一個研究草案的預期成效不是這個東西。事實上最後一段應該要談的是優勢、挑戰、預期、貢獻、創新之處以及發表計畫。所謂的挑戰就是無法操之在己的變數,但有些人卻把對於實驗設計不嚴謹的憂慮擺在這段,前後矛盾自打嘴巴,然後最後一段就變得超級無聊與自打臉,完全不知道在幹甚麼。甚至有人把前言在抄一次,表示自己寫了這段。我常問學生:如果實驗結果與你的期待不符,請問這算是實驗設計錯誤?或是你應該在一開始就把各種可能所衍生的解釋想清楚?我好傷心喔,大多數學生都聽不懂這是甚麼意思,甚至以為只要多操作幾次應該就能得到自己想看到得。這會不會是國高中或大學實驗課設計不良的遺毒啊?
  • 口頭報告出了甚麼錯?我在此並不想要提口頭報告中的口語表達與視覺表達問題,我只談科學性。我發現不少考博士班的學生(應該已經修過專題、書報並通過碩士口試了吧),似乎仍然無法好好掌握時間,做好內容比例的配當,而且聽不懂口試委員的問題,實問虛答,打高空,打官腔,或鬼打牆。不管問甚麼問題,那標準回答總是:老師的問題非常好,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我不是很清楚,但我想如果我有時間,我會回去好好思考,謝謝老師的問題。這完全就是廢話呀小姐~
此外我認為在為數不少的某些領域計畫,充滿了因果性與關連性傻傻分不清的狀況,如果老師問到"為什麼要唸博士班或來考這個所",那些罐頭回應也總是令人傻眼,例如"素聞貴係如何棒所以我想要精進我的學識所以我來考這個所"。先生,可以說清楚你對哪個老師的研究?或哪個領域?或該系該校的制度吸引你嗎?不要實問虛答,真的很矯情啊~

2015年4月22日 星期三

不是他/她脆弱或白目,而是我們這個社會習慣高捧後隨即毀掉一個人

我們在媒體上常見到一些個人行為失控、失速墜落、走經或超出常人理解範圍的訊息,不管是小模自殺,或是政治人物失言頻頻都屬於這類訊息的範圍。雖然這些事件發生的原因不儘相同,但是總歸來說有一個相似點就是"我們這個社會習慣營造出一種可以隨便高捧一個人,然後一不高興就集群體之力毀了他"的環境。
 
我看到有種聲音認為"怕熱就不要進廚房",也就是說"誰叫你自己要踏入演藝圈,要踏進來就不要靠杯或被罵後討拍啊"。其實我認為"怕熱就不要進廚房"這話其實不該是說給台灣這些小模聽的。什麼樣的人是小模?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小模?我剛剛去萊爾富買一杯咖啡的時候看了架上一堆產品和廣告,林林總總加起來大概有10個model。她們都名不見經傳,長得四平八穩合乎顧客的需要,可能也只會接拍幾年的平面廣告,平常有自己的正職,她們也不過就是利用自己在這個年代算是主流與在眾人之上的姿色來豐富我們的生活。雖然比不上奧斯卡帝后或名垂千史的藝術家,但她們總算是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一些記錄,至少她們做好了自己的工作,也沒有對不起誰。

但是換一種角度想,因為我們這個社會需要大量的,新鮮的,還有便宜的面孔。所以我們的教育與職訓體系,還有市場需求,就會把所有專業的門檻拉得很低,很低,很低,包含當上一個政治人物的門檻。只要你長得漂亮,有樣學樣,經常自拍或被外拍,自然就可以在眾人追捧下變成小有名氣的小模,有朝一日就會變成新進藝人。只要你願意去遵循一個政黨的潛規則,願意接受安排與徵召,然後還願意照角本演出一些戲碼,要變成政治人物一點也不困難,就算選輸了也還可以自以為還在那圈圈裏。為什麼?因為我們這個社會就是習慣於提供這樣的舞台讓在專業上、心智上,都還沒有準備好的人,以為自己已經準備好了,然後就把他/她推出來當成短期商品。因為還沒準備好,也覺得不需要讓他知道走這行的門檻與必然,所以就直接把他推到前線去受盡眾人羞辱與咒罵。我們剛好又是一個天天罵還消不了氣,但會覺得自己好有參與感,好像覺得自己在調教人的社會啊,所以當一個人還沒準備好時,就會有人立刻湧入他的社交圈,再隨著媒體的需求來高捧他,然後再找一個理由來重摔他,讓他消失。

政治人物也是一樣啊~有人逢X必反,或逢X必挺。其實這很可悲。我常常想喔,這些人當年還沒坐上大位之時,不是長年被追捧嗎?不都說是明日之星嗎?講得有多好有多棒嗎?而且碰不得罵不得。但是一旦出錯了,從外套到髮型,從奶子到身材,沒有一個不能拿來落井下石,好像沒有一起和別人怕過他就怕自己落伍或被排擠了。但是我想啊,當年他還在平步青雲,還被認為是未來什麼人選的時候,怎麼沒人說話?是他掩飾得好?還是我們這個社會對專業與人才的品味一直都是假清高真低俗?

所以啊,有不少一再發表惡質言論的政治人物好像沒有被罷免或怎麼樣過,很容易被輕放(還記得有立委說越南有枯草劑所以來台新娘要驗DNA的事嗎?),但是有許多與專業不相關的議題卻會被窮追猛打。

如果我們習慣告訴別人"怕熱就不要進廚房",很好啊~但是這個社會是不是故意把那個廚房描寫得很美很堂皇,把身為一個廚師應該具備的各種素質都拉得很低,然後把一個心生好奇的人直接推進去然後在鏡頭前上菜出糗,然後再指責她"憑什麼?"

2015年4月19日 星期日

[酸文] 我覺得台灣人愛彩繪是因為小學教室布置的遺毒啦~

聯合報記者陳靜宜寫了一篇報導,談台灣人超愛彩繪,然後一個彩繪村出現後(其實就幾面牆啊)就會出現另一個,遊客超超愛打卡,重點是畫了半天通通都是國外的玩意兒,不旦有侵權的顧慮,還缺乏文化主體性。這事被表也不是第一次,之前"文青別鬼扯"就表過一些都市人,沒事跑到鄉下去畫灌籃高手這種和在地生活與文化根源沒有關係的東西,不知道究竟是怎麼樣的自我感覺良好。

但是但是,為什麼只要有人彩繪,就會有人想要仿傚,而且大家都覺得很漂亮(或不在乎)?我覺得一切要從小學甚至是幼稚園教育開始。不知道從那個年代開始,有些幼教專家開始倡議要讓小孩"沒事塗鴉",說這樣塗塗抹抹就會發揮創造力和其它不知道什麼力。然後有些小學教室後面不是有長長的壁報板嗎?那種地方怎麼可以留白?一定要教室布置啊~ 所以大家再怎麼不喜歡也一定要把那個空間補滿,萬一有什麼地方沒有被補上顏色,一定會得到一個"怎麼可以這麼空"的空虛評語。所以我們從小就開始想盡辦法把"很醜的東西弄得更醜",但是最後都說自己在美化空間、美化環境、愛我家鄉還有發揮創意。

畫完教室和學校圍牆就開始要畫外面啊~ 台灣有什麼地方最容易出現有的沒有的彩繪?喔超多。都市裏的彩繪大宗就是台電的變電箱
說真的,我很希望那些變電箱冷冷地躲在都市空間裏就好,黑的、灰的、灰藍色都沒有關係,但是可不可以沒事要畫工或小朋友去畫得像人間仙境一樣嚇人?我覺得畫那些奇奇怪怪的山水畫也罷了,最可怕的是24孝啊~~ 請問變電箱和"乳姑不怠"還有"臥冰求鯉"是有什麼關係?畫那個東西不是給人笑或是嚇人,怎麼會有教育意義啊?

然後很多產業道路有時候也會忽然出現一些顏色超鮮豔(怕你看不到),和當地文化和生活沒有關係的彩繪,仿佛好像有彩繪,就可以直接連結到"社區活力"、"產業發展"和"就業願景"。有些彩繪還畫到會出現弊案,是有沒有這麼厲害啊~ 重點是被彩繪過的地方都會變得更醜,難道都沒有人覺得事情怪怪的嗎?還是說,到處弄得五顏六色彩度超高,裏面到處都是超歡樂景象的彩繪就是台灣人苦中作樂並信以為真的特色?

聯合報的報導關切的是文化主體性,說真的,這些沒事畫什麼跳跳虎、熊大、龍貓皮卡丘的抄襲和無梗彩繪真的都只是copy + paste的劣質贗品,如果要說有什麼彩繪真的還有一點跳脫出來的,好像就剩下廟裏面的爆乳仙女了。有人可能會說"挨有這東西好俗怎麼可以登大雅之堂"。問題在於,台灣人很愛哭訴自己的被殖民史,很想要拔除中國元素,卻大力擁抱歐美日文化,還催眠那些通通是自己的,對早期漢人的歷史不是那麼在意,該拆的都拆光,對平埔民族和原住民的文化元素不是不熟,就是只有在特定場合才會拿來"用一下"(例如花連王的觀光發展構想),請問又要怎麼發展出自己的美學價值與主體性呢?

回到教室布置和校園圍牆的"美化"。我很想問問喔,我們能不能教小孩如何讓整體環境看起來"融合與協調",而不是"不管做什麼都要突顯自己的存在"? 如果只在乎自己的存在,莫怪凡事都要使用高彩度高亮度的顏色刺傷大家的眼睛。如果沒有讓小孩瞭解自己生活環境,並以自己的家鄉為傲,那麼長大以後總是拷貝複製,還以為那是小確幸,也就不足為奇了。

2015年4月18日 星期六

若參加生物奧林匹亞的厲害高中生不會做實驗那一般學生怎麼辦?


我擔任高中生物奧林匹亞競賽的動物學組召集人已經有一段時間,在過去這幾年來許多參與的培訓的教授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感想:學生的素質一直在下降,理論答題好的不會操作,操作還OK的卻無法通過理論題的檢驗。

我們先不要談"競賽究竟能不能鼓勵學習",也不要談"參加生物奧林匹亞是否只是一個升學跳板,與熱愛生物學沒有必然性"這兩件事好了。我比較關切的是這些進入選訓營的近40位高中生都是每年從6000-7000位全國高中生挑選出來的,應該是非常厲害的,如果連這些學生都會出現顯微鏡不太會用,實驗操作零零落落,答題的時候邏輯漏洞一大堆,那我會非常的擔心。我擔心的並不是出國比賽不會得金牌,而是因為這些學生經常都是各高中使用很好的資源與師資所特別培訓的,如果連這些學生都這個樣子,那麼缺乏師資、資金與其它資源支持的高中生會怎麼辦?

我以今天(4/18)選訓營的動物組實作題為例好了。這次的實作題之一是測定金魚在不同溫度下呼吸速率的改變。這個題目的出題目的是要測驗幾個概念:(1) 變溫動物對環境變動的反應;(2) 實驗操作的規畫能力;(3) 對常見動物的生理特性的掌握。結果並不理想。在所有的選手中,只有為數很少的學生被評分老師認為在知識與技術方面都是及格的。那我們看到的問題是什麼?
  • 我們認為大多數學生對"實驗"是沒有正確概念的。所謂的"實驗"應該要建立在一個現象或假說的檢測之上,而現象與假說之所以必須要被檢測乃是因為有一個重要的議題存在,而這個議題之所以存在則是因為最初始的,因為好奇心所燃起的求知慾。但是,不管是國中、高中、甚至是大學的實驗課都太重視操作面(也就是手要巧),而忽視整個科學流程的邏輯思維與理念建立。實驗課本通常只告訴你"這是什麼那是什麼,你將看到什麼,若你沒有看到什麼就表示你錯了"。可是學生並不知道為什麼要做這個操作?然後來龍去脈是什麼?這也就是為什麼太多學生誤以為"做實驗"就是要馬上動手做點什麼,但並不會花時間閱讀與思考;
  • 太常參加競賽的學生會期待自己"快點可以動手操作以免被扣分或做不完",但是在真正動手前又缺乏充足的思考,所以才會有學生一直重覆錯誤的操作流程,誤以為自己多做幾次一定會成功;
  • 寫實驗報告和心得像悔過書:這次有個小題是"你認為這個實驗的流程有沒有需要改進之處?" 結果有些學生一再重覆一句話:"因為我的某個環節沒有做好所以不符預期(或有偏差)"。同學,什麼叫作"有偏差"? 有偏差的意思是說"已知有一個理論值在那邊,然後你比了自己的觀測值之後有顯著的差異"才叫有偏差呀~ 但若一個生物現象本來就具有高變異性,或是沒有"標準答案",為什麼動不動要嚷嚷自己做出來的結果"必然有偏差"?我認為相當高比例的學生從來沒有弄懂生物、物理、化學實驗之間的差異性。那個差異性在那裏?就是生物體的不可掌控性與高歧異度(所以若能把變因控制得很完美當然就是一種成就,但多數情況下我們辦不到)。然而太多學生誤以為活體生物個體或細胞理所當然地要受其操控;
  • 忽視活體動物的生理特性:我認為多年來因為動物福利議題使得脊椎動物實驗幾乎從國高中消失是非常不對的。所謂的實驗並不一定就是侵入性、傷害性的操作。但只因為學校或課程委員認為"做這類實驗很麻煩"所以通通把這樣的內容拿掉,事實上受害的就是動物,為什麼?因為學生對活體動物無知。今天這個實驗就只是讓金魚在合理的溫度區間之內顯示呼吸速率的改變,意思就是說學生要能使用熱水、冰塊與常溫水來製造梯溫(無論是上升或下降),然後觀察金魚呼吸速率的變化。就只是這樣而已,結果有一半的金魚幾乎被弄個半死,有一隻被急速冷死,兩隻被燙死 (我一摸水溫高達40度以上),甚至有學生直接把冰塊丟進裝有魚的燒杯中。還好大多數的魚後來都被救活了而且有繼續吃東西,但看到這種狀況挺傷心的。原來,都已經考進選訓營的學生對活體生物的操作這麼無知?但似乎又不能怪他們,因為在教育中就完全缺乏這樣的元素。

    那你說我們為什麼要出這種題目?因為在國際賽就是會岀這種"學生沒有做過的"題目,因為台灣很多教育施作就只是紙上談兵。 
  • 沒有做實驗就直接掰數據:這個是最糟糕的。今天有一位同學被我們發現連動手都還沒動手,就自己想出一組看起來很完美的數據,然後看到監考老師在看,才假裝動手做一下。這是非常要不得的。
以上是一個大學教授的觀察,提供給各位高中同學與高中老師參考。我在乎的不是"學生能不能過關斬將",而是"能不能在面臨沒有練習過的議題時採取基於知識的合理決策"。

2015年4月5日 星期日

同學你究竟打算晃多久?

前幾年我們幾個同領域的老師聚在一起的時候都會說:"喜歡出野外的學生不做研究室工作,但是會做研究室工作的學生野外能力很差"。當時我們心目中所認定的"喜歡出野外的學生"是指那種,對上山下海很在行的,行動力很好的,會自己騎車開車到處晃的,觀察力也很敏銳的,愛拍照的,愛採集的,看起來是很好的田野工作人員,但,還不是科學家。他對閱讀文獻、深刻思索、設計實驗、坐在實驗室好好做點事,讓自己的觀察轉為可檢驗的假說都不在行,有時候人還容易搞失蹤。

但是這些年來我們認為連這樣的學生都變得很少很少。

我一向認為"出野外"這種事是出自一種興趣、追求與天份。我們本來就不能要求那種運動神經反應不好的人非要去爬大山,如果他不願意,還是讓他好好在捷運搭電扶梯靠右站著別動就好。在大學期間就很會出野外的人,其實在國中或高中時,就應該已經有一些想望與憧憬了,已經在注意相關的科普書籍或專業資訊了,然後到了考到駕照以後就騎車到處去晃了。這樣的學生如果在大學中"一切尚稱順利",大概就有機會被鼓勵唸個碩士,把自己大學四年在野外探索的經驗與觀察所得,落實為科學研究。

但是,如果有學生大一傻傻的,大二忽然有興趣,但是大三下就要決定要不要考研究所或推甄,那這種"田野工作能力"的養成時間不就得縮得很短很短嗎?

是這樣沒錯。我看到各校紛紛開授"田野XX學"、"校園XX學"、"本地XX學" (然後真正專業的課學生嫌麻煩沒人要修),到暑假時還要特別辦"田野XX營",我就覺得事態嚴重了。這年頭真的是,沒有開成課,沒有變成學分,就沒有人會自動自發地進行與探索。如果學校裏面還有一些相關社團 (山社、鳥社、保育社、攝影社、原住民社、基服社等),那學生出去走走的管道還會再多一點。但是說真的,一群人這樣漫無目的地晃啊晃,看到溪流就想洗腳,看到瀑布就想跳進去,看到什麼就拍一下,拍完以後就上傳結束,真的能夠因此培養出田野工作能力嗎?我超級懷疑的。

我覺得在山上海邊晃來晃去也不是錯,如果就當成修身養性,陶冶身心,讓眼睛遠離電腦看看青山綠水,很好啊。但如果心裏想著應該要唸研究所,想要做專題,那沒事在外面瞎晃就是一種浪費時間的行為。我一向認為有意義的出野外包含一些準備與要素:
  • 你的興趣究竟是什麼?拍照?採集?觀察特定現象?都很好啊。但是你能不能想辦法看看人家拍照都是怎麼拍的? 為何拍? 如何構圖? 如何進行事後的整理? 還是拿手機亂拍一些大反光的、糊糊的、色偏的、構圖莫名其妙的,然後自己看看沒一張好的,最後刪光。那你究竟出去幹嘛?要不然就是上傳一堆照片丟到網路上叫別人給你解答的?我覺得這也很瞎。沒有自己找過答案,就要別人給你現成的回應,自己只需要負責講謝謝嗎?那採集呢?是集郵式的收集?只是採來玩玩丟掉?還是有意義的材料累積?你看過文獻嗎?你分析過資訊嗎?或只是在不恰當的時間跑到不精確的地點去瞎等瞎採,最後打個卡合照結束呢?
  • 出野外不能看心情,要配合生物的物候:我一向認為人生有很多事情都是需要取捨的,一下子系排、一下子家聚、一下子團練、一下子XX營要驗收、一下子要考這個那個,搞得超忙的,我知道同學也是不願意啊,但是你要不要做點願意的事?想想自己的優先是什麼?可不可以讓所有的事都讓那件最優先的事先行?如果你真的那麼喜歡出野外,那就不要瞎找空檔出門,而是要事前依據物候來規畫可能的行程,然後就完成它。這和爬山是非常不一樣的。登山的人要的是攻頂,要的是"去過",但田野工作需要的是"得到樣本與現象觀察";
  • 回來以後打算幹嘛?就算只想當個田野觀察者,回來以後好歹也會好好整理照片,好好整理樣本,把博物學者該作的工作全做了 (記錄、整理、保存、建檔),然後還要與同好討論。我聽到最多老師抱怨的就是==>出差費照領,出去好幾天採不到幾個有意義的材料,連現象都觀察不到,就只會在那邊打卡吃東西,卻覺得自己超辛苦。
其實我寫這篇也只是碎唸,因為我很清楚有意願還有執行力的人,根本就不會有這些問題,也只有那樣的人會真的步入學術研究的道路。那些認為"老師沒開課所以我不會",還有"學長姐沒帶我所以我不知道"的人,其實早就已經不是我們能夠教得來的了。但我還是想要提醒一些自認為有興趣的同學,你知道你時日無多了嗎?你還想要晃多久?什麼都要等人來救來逼你嗎?

2015年4月4日 星期六

迪士尼那些宣稱自己有主見的公主和沒路用的男人們

最近十年把經典動畫拿真人重拍再重拍似乎已經變成一種公式與趨勢,對於那些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美滿生活的想像也開始有所鬆動。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女性主義與性別平權的思維抬頭,希望觀眾不要再陷在柔弱公主只會在森林中唱歌餵小鳥,然後沒事遇到生命中第一個男人(一定是王子就那麼剛好)就被夾去吃掉變成高富美白的戲碼。這些改編電影必然具備的三元素是什麼?(1) 男性角色被弱化了,或是那個沒路用被突顯了;(2) 公主不再是被保護的角色,而會宣稱其主見或反過來保護王子;(3) 壞心的母后也不再是單純沒來由地壞,為了劇情加料需要,一定還要把變壞的過程說清楚講明白,令人對那些壞女人抱著一點點的同情。

雖然不管在各版本的白雪公主、睡美人、灰姑娘、甚至是麻雀變公主2中,我們會不斷地看到編劇試圖讓公主們表現一點小小的主見,然而這樣的編排真的就是性別平等或女性主義扳回一城嗎?我不是很確定耶。

白雪公主被關在城堡中足不出戶和小鳥唱歌當飼料雞被保護那麼久,一跨出城堡就能馬上展現勇氣、發表演說、做出抉擇、還能英雌救美,甚至可以瞬間學會劍法,感覺就是個資優兒童。但是這樣的資優兒童為什麼不能自己選擇夫婿?居然還會繼續愛上那個受魔法迷惑的蠢蛋王子?睡美人也是啊,一樣是飼料雞,手指頭去扎到一個什麼就狂睡,睡醒以後就能自動知道怎麼愛人被愛,最好是這樣。至於灰姑娘呢?在2015年新版灰姑娘中,有別於動畫,仙度麗拉所展現的"不一樣"大概只有:做粗活做不爽就騎馬跑走(這樣回去都不會有事嗎?)、在玻璃鞋被敲破以後跟後母頂個嘴,最後還不是喜孜孜地嫁給國王?所謂的"主見"或"對世界有不一樣的看法"都是旁白(神仙教母)在講啊~

雖然所有改編劇本中的王子角色都被丑化、弱化,但他們最後居然都能抱得美人歸 (也就是說再怎麼蠢只要臉帥就都是勝組),那些迎娶繼母精蟲衝腦又懦弱的父親(仙履奇緣)與父王(白雪公主)似乎並沒有受到批判。喂,一切的問題就是他們造成的啊~

此外,我覺得這些改編動畫電影所試圖呈現的女性自主意向其實是很薄弱而且不太合邏輯的。這些故事的年代都是"人人都必須要有婚姻否則無法在社會中立足",就好比仙度麗拉的後母其實也就是這種社會制度下的受害者,她喪偶之後一定要馬上改嫁,否則自己與兩個女兒將無以為繼(可以參考傲慢與偏見),所以婚姻必須要建立在政治與經濟利益之上。我能明瞭仙履奇緣想要談的是"真愛"這事,但是一個小國,就好比一個家道中落或財力不佳的家庭,在列強環伺之下要讓王子能夠一瞬間被允許迎娶平民女子追求真愛,感覺上真的太跳tone了。好像朝中無大臣,只要王子開心就好了呢。

如果真的有那麼一點顛覆,再貼近一點點現實,再有一些些反思,公主就不要都是那些腰束奶膨的超現實美女了吧~ 王子也不要都是那些看起來就是傻B的乖寶寶。既要保有大眾對王子公主美麗的幻想和刻板印象,卻又妄想加入一點小佐料,聲稱那就是一種"主見",我覺得轉得太硬了。還不如乾脆就像史瑞克那樣玩大一點吧。

2015年3月30日 星期一

為什麼見到自己的受訪內容會傻眼?給科學家與技術官僚的受訪建議

我想說一下"上call in節目"和"接受記者採訪"的經驗。

我認為到目前為止,我遇到的媒體朋友多半都是很專業而且尊重受訪者的,但是當然我也遇過三種媒體記者: (1) 沒有溝通好受訪內容就自己掰; (2) 沒有做好功課就來問問題;(3) 或是自認為資深反而還要教訓我的。

其實我從小就會上新聞,但是當時那種報導都沒人在看的,就是一個P孩得一個什麼獎被拿去寫,所以都不會被記得,也不可能突顯什麼個人特質。

第一次讓我感到尷尬的,其實是過去看蕃薯藤的合作經驗。當時他們為了要推銷自己的規畫,就安排我受訪。其實受訪內容本身還OK,但是使用了非常芭樂和聳動的標題。我覺得讓我在同行中尷尬死了。畢竟科學家總是比較講究低調做自己的研究,要跟媒體說點什麼也是真有什麼天大研究發現才會發個新聞稿,促進一下公眾交流。把自己的過往抖出來當成題材大書特書,真的很尷尬。因為真正比我認真優異的老師太多了,雖然我也謝謝那個"宣傳",也知道那是一個"必然",那種誇大又有點造神式的標題會讓我不知道怎麼做人。

接下來就是因為狂犬病事件所帶來的媒體接觸。上公視有話好說那一次,其實並不算非常好。我認為他們敲通告敲得很急,當時有很多資訊都還沒有出現,能說的並不多。當時主持人有一點不知道那一個問題應該問誰,結果把防疫的一個問題丟到我這邊,我當場覺得有點愣住。但是在現場播出時感覺就像是"我沒有那麼懂"。從那一次的經驗以後,有話好說我就不再花時間去現場了,我只接受電話call out,而且要事前讓我確認問題是不是我可以回應的,對整個議題有沒有幫助。而且,在那次的經驗以後,我也學到的"第一句話就是我要表達的重點訊息"。沒辦法,這是新聞傳播,不是課堂教學,連TED都不是。

狂犬病那事,因為我提出防檢局與家畜衛生研究所的初步病毒起源分析做得不對(後來龐飛老師的團隊就做好了),所以被動物社會研究會找去開記者會。對不起,我太小看動社會了,我一直以為動社會的記者會只有平面媒體會參加,所以當天有點小遲到,還穿有點隨便(google那些露點照就是這樣來的,幹),結果就...好,那次的記者會中,蘋果日報的某資深記者一再追問我"病毒在台灣存在有幾年?20? 30? 40年? 好像在喊價一樣,我一直拒絕這樣回答,但後來還是說了一個"可能"(但其它在場記者都不認為那是確切答案),結果後來她就發了一個即時,指稱我說病毒在台灣出現多久。當時連分析都還沒做完怎麼可以說呢? 我打電話去抗議,也在臉書上發文。她很火大地認為我干預她的新聞專業。後來她把文字修改以後,我認為她"釋出善意"。結果她再打電話來罵我,說"那不叫釋出善意"。從此以後,我再也不接受蘋果體系的採訪,不是說蘋果沒有好記者,而是我不想再去沾染那種"想要發即時又不好好把話聽懂"的人。

但我學到一個教訓:媒體下標原來是要數字的,即使受訪者沒有那個意思,都會變成受訪者的錯。而且只要你說不出一個他聽得懂的數字,他居然就會覺得你不懂。

同一場記者會中,中央社另一名資深記者因為把"中國鼬獾的病毒"與"台灣鼬獾的病毒"混為一談。所以我轉載她報導(其實寫得很好)時就ps一下"應該刪除幾個字"。結果她也發作了,打電話來告訴我"那是因為字數限制所以如何如何,而且認為我在官方未發布訊息前跑出來說那些是擾亂視聽"。其實我很憤怒,因為我認為以"字數限制"來拒絕精確資訊的調整是非常莫名其妙的,更何況她愛採訪又愛指控是什麼意思? 事後證明,我對狂犬病毒一開始的分析評論是正確的。但這些記者呢? 沒有一個追蹤報導。當然,從此以後,中央社也是我的拒絕往來戶了。

我再學到一個教訓:有些媒體無法理解複雜的資訊,他們只想知道who? what? when? where? which? whether? 但不太有耐心瞭解why?與how?

目前我很慶幸,我還有幾位很專業的記者朋友,讓我知道記者的專業,記者的辛苦,媒體的現實,還有同業間的競爭。我很謝謝他們讓我上了寶貴的一課。從此我確立以下準則:
  • 如果媒體要採訪我,我需要很快瞭解是否值得花時間與這位記者交談,如果他沒有做過任何功課就來一個大哉問,那我就不受訪,因為他得不到他要的,我也不想讓我的專業受損;
  • 我會確認媒體想要用多大的篇幅與圖文安排來報導那個議題,如果記者自己也不知道,都要讓編輯拿捏,而我認為那個議題又屬於敏感的,我也會傾向不受訪,因為我不信賴某些媒體的作法;
  • 我會確定整件事情的結構與資訊現況,而不是記者問一個我答一個,然後事後讓記者自己去拼湊;
  • 我會確認他有沒有去問過別人,以免我的觀點被刻意製造成"打別人的臉";
  • 我會挑出我認為特別需要精確說明的觀點、語彙、陳述,向記者說明清楚;
  • 避免跟著不確定的問題繞圈圈;
  • 不可以把未知建立在未知上;
  • 很快搜尋確認該記者的報導素質;
  • 如果可以,不要只用口述來表達,最好有一點基本的資訊繪圖能力。為什麼要做成這樣?因為,我們不能確認每一個記者都是"跑那條線的",有人就是聽不懂又不想聽你上課啊~
  • 最後,如果報導出來寫得很好,我們一定要給好記者一些鼓勵。我不是說媒體記者真的這麼需要這個,而是在現在大眾普遍愛恨媒體,也分不出記者素質的真假的狀況下,我認為好報導值得多一些點擊率。
其實我面對媒體的經驗是很菜的,也不太常面對媒體(畢竟真的不是什麼公眾人物,我覺得人不可以自認為有名,這很危險),以上只是把自己的經驗說出來,讓"可能接觸媒體的老師和同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