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5日 星期六

吉仙國家公園記行(行前)

吉仙國家公園一景(來自wikitravel)

在整個中南半島來說,越南無疑是生物多樣性最高,地形地貌也最多變的國家之一。和寮國相比,兩國都有高山,但在交通上,越南的可及性與安全性較高。柬埔寨只有低地環境,而且其山岳部分多半與南越與泰國東部接壤所以柬埔寨也沒有越南好。泰國雖然也相當不錯,然而泰國缺乏從南到北綿延的山脈,更別說是緬甸那個除了仰光之外,到其他地方做研究都還非常不方便的國家。

總之,弱要研究中南半島的生物多樣性,或者想要了解盛冰期從越南北部、海南島、華南與台灣的相連與生物多樣性的關係,我認為到越南是個首選。

以昆蟲研究的歷史來說,越南北部的昆蟲相,可能是因為法國殖民時期就已經開始,因此被了解得較多一些。但是越南南部呢?我對這個地區的興趣原本沒有那麼高,但是自從某些昆蟲學家和採集者開始在越南南部採集到與越南北部截然不同的新物種後,我對越南南部的山區就開始感到很大的興趣。但是越南好大,省分好多,該從什麼地方開始呢?

其實之所以想要特別到越南南部一趟的原因是因為研究生的論文研究需要材料。我的研究生正在進行Genusa屬尺蛾的系統分類與親緣地理研究。這個屬的尺蛾在過去僅知分布在呂宋島北部、菲律賓的蘇祿群島、婆羅洲的沙巴與山打根、加里曼丹的離島、新加坡、馬來半島、緬甸、印度東北、柬埔寨、泰國,以及蘇門答臘。在2018年的時候中國科學院的學者在海南島發現了一個新物種(倫敦自然史博物館也存有老舊標本),而我們也在佛羅里達大學甘斯維爾鱗翅學研究中心的典藏中發現了採自越南老街的標本。這個屬中有一個物種叫destituta的模式產地在柬埔寨,但因為我一時不確定可以去柬埔寨的哪裡群找這類的蛾類,所以我就打算先從比較接近的越南南部著手。

由於這屬尺蛾的幼蟲只取食心翼果科的瓊欖(Gonocaryum)(舊稱茶茱萸),成蟲的飛行能力很差而且在羽化後可能不取食,所以我相信找到樹,就可以找到牠們。根據我在寮國、泰國,與海南島的經驗,Gonocaryum lobbiatum (越南應該只有這個種)的生育環境應該是具有河流或溪谷的低海拔森林。但是越南南部哪裡有這樣的環境呢?我寫信給長期住在越南的俄國昆蟲學者Sasha,問問他的意見,然後他讓他之前指導的學生,去年才自越南國家林業大學畢業的Pham Tan來協助我。

Tan很快就跟我聯絡,而且給了我一些建議,所以我們很快就決定到吉仙國家公園(Cat Tien National Park)去,因為那個地方應該有沿著河流生長的低地雨林。
為什麼要跑那麼選?因為整個胡志明市(河內也一樣)週邊的原生森林已經完全被摧毀,什麼都不剩,連次生林也沒有,更別說是沿著河流兩岸生長的森林了。

機票買好以後,我就準備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