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8日 星期日

推甄研究所真的只要把報名表勾一勾就好嗎?

通通都是優也太厲害了,但如果各項目的評等間出現衝突怎麼辦?
又到了研究所推甄被學生請求寫推薦信的時刻。但是我並不是要說推薦信應該怎麼寫,今天我要談的是備審資料應該要有什麼樣的東西?很多學校的報名表格、備審資料要求都寫得很簡單。大體上就是要填一下那個好像婚友社的表格,然後掃描一下成績單,寫幾句自傳啊,還有什麼讀書計畫,加上什麼其它有利審查的資料,再加上兩封推薦信(甚至沒有)。之所以寫得這麼簡單是因為各系所通常不想要限制學生的想法,讓學生自己發揮。結果呢,總是會有一些搞不清楚狀況的同學還真的只填了報名表格和一定需備齊的制式文件就交差了。

這些同學大概以為研究所的推甄和填退稅申請書還是加入會員拿好禮的活動差不多吧?如果真的是這樣,意思是說審查委員審查的依據是你的郵票貼得正不正?還是推薦信的字數多寡嗎?不是這樣好嗎?事實上那些勾選式的評鑑真的很難提供審查委員什麼樣的參考價值,因為如果真的照實填的話,很多人的各種特質之間之互相衝突的。好比說,你可能有溝通能力,但不具備祖織能力。你可能有不錯的英文能力,但是沒有責任感。所以呢?填那個有意義嗎?我跟你說,意義很少。如果有一個學生會樣樣好,什麼都是傑出,我反而會起疑啊。

我經常在觀察一件事,這些經歷過申請入學進入大學的學生,到了要考研究所的時候,是否就比較知道如何整理自己的人生與備審資料呢?我認為啦,答案是"否"。

有不少大四學生所準備的備審資料和高中生差不了多少,甚至更糟糕。以下我列出一些常見的毛病:
  • 根本就不整理了,隨便印一張報名表出來就要你幫他寫推薦信:這證明什麼?他高中推甄大學資料都是老師學校幫忙整理的,他自己什麼也沒做過,連資料主體附件的前後順序都搞不清楚。
  • 簡歷空洞無聊比高中推大學還無聊:都已經要上研究所的人了,為什麼還在那邊高談我從小對什麼有興趣?家庭小康?家裏有幾個人?家庭教育如何?這根本不重要了。要唸研究所的人應該具備的是學術傾向,而不是把自己塑造成乖巧又沒意見的乖孩子。
  • 自我介紹或簡歷中完全不提學術興趣為何:既然要唸研究所就表示對該領域的學術探索有興趣。但很多學生根本說不上自己對什麼類型的議題有興趣。不是說不出來,就是來個不聚焦。好比有學生來考我們這組,興趣是"對生態有興趣"。同學,請問你是對什麼生態有興趣?行為生態?群聚生態?還是生態系生態?然後你對那一類議題最感興趣呢?如果他無法表明他對某個科學議題的興趣,也說不上來自己在大學期間做過什麼樣的探索,我就會認為他很可能是不適合唸研究所的。
  • 分不清楚那些經歷與專業追求有關:就像高中推大學一樣,充滿了無聊的志工服務或營隊活動記錄。很多想要推甄研究所的學生也一樣,在經歷中詳列出很多其實與專業發展沒什麼關係的經歷。那些經歷(例如小隊輔)並非不重要,而是那些經歷不應該凌駕於專業事務的探索經驗之上。
  • 只羅列經歷但看不出那些經歷對現在與未來的影響:好比說,學生會寫著"我在某某老師那邊當工讀生"。OK,當工讀生賺錢很好。但請問那個工讀經驗除了錢以外,對你來說還學到什麼呢?你當家教很好,但請問那個經驗讓你學到什麼呢?你曾擔任營隊企畫很好,但請問那個經驗為你的研究所之路增添什麼能力?很多學生就只列舉,但不多說一些,請問委員如何瞭解他在做什麼?
  • 讀書計畫空洞浮誇,或不切實際:其實在撰寫讀書計畫的時候最應該弄清楚的是自己的研究方向與目標,根據那樣的目標來釐清自己應該要加強那方面的知識與技術。好比說如果你的研究方向是群聚生態,而且和氣候變遷有關,但是你在大學時期只修過生態學和基礎的生物統計學,那麼你就可能要思索自己還缺什麼樣的知識。好比你需要R語言,而原因是什麼呢?你需要稍微說明一下。很多學生的讀書計畫都告訴你"我要修A課、B課與C課"。但我看不出與他研究主題或方向的關聯性是什麼,看起來不像一個讀書計畫,而是沒有目的與中心思想,不知道為誰採買的購物清單。
  • 需要寫研究計畫書嗎?理想上來說我認為需要,尤其是在大三大四時就已經進入研究室參與研究計畫的學生應該要有提出研究草案的能力。假設學生本身應該有這樣的能力,那麼我認為研究計畫書本身致少應該要包含以下的元素:
    (1) 前言:也就是議題產生的來龍去脈
    (2) 問題與假說:這個超重要,很多論文草案或計畫書連清楚的問題與假說都沒有
    (3) 研究策略:不是材料與方法喔。除非你已經正在進行論文的操作,要不然在什麼都還沒有的情況下並不需要提到精細的執行流程與步驟(protocol)。所謂的策略就是"你打算如何進行,並處理各種可能狀況"
    (4) 研究成果的貢獻:可以是純科學面的貢獻也可以有實務面的貢獻
    (5) 有待克服之困難:一般來說研究計畫中會提到的挑戰與困難都與個人無關。所以請不要把什麼我的英文很難有待克服寫在這邊。有待克服之困難是指你預測會遇到什麼非個人意志或努力可以掌控的變數(例如天候)。而這樣的變數又將如何影響你的論文成果。
    (6) 進度表:我不認為進度表是必要的,除非你認為你非常能夠掌握研究進程。否則沒事畫一個甘特圖就可能淪為笑柄,因為你連前面的論文草案都七零八落的時後,畫甘特圖做什麼呢?

我真心認為想要考研究所推甄研究所的同學,請仔細想一下你在過去三年多的大學時光中,究竟累積了多少讓你嘗試步入學術研究的基礎。請不要告訴我你修了ABC三門課程,因此就等於"你可以"。當大學時期的修課沒有章法,自己又缺乏自學動力的時候,任何資料的堆疊與拼湊看起來都會十分勉強。就算你真的考上了也可能很難唸得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