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6日 星期五

每一個接待研究室國外訪客的學生都應該要具備的本領

池中涼亭的英文是gazebo,你知道嗎?還是只能說that place?
許多有國際合作經驗與需求的研究室老闆一遇到國外訪客時最怕的絕對不是國外訪客是否大牌難搞,或是究竟能不能因為這樣的互訪而達到甚麼真正的國際合作效果,而是研究室學生整個傻傻的不知道該做什麼。以下我來列舉一下學生傻住的地方,還有應該要改進的方式。
  • 不會自我介紹只會傻笑:我覺得這在台灣學生中非常常見,連講個hi都不敢或不願意。奇怪咧,小學或國中不是都學過基本的狀況句型嗎?怎麼連打招呼都不會?說到自我介紹更是糟糕。用中文講自我介紹就已經夠糟糕了還翻譯成英文咧。講來講去不外乎:hi, I am XXX。沒了。我告訴你,沒了。有時候我還要在旁邊提醒他:so what are you doing in the lab? 然後我偶爾會得到"study"這種廢話。這還算好了,有反應。各位同學,自我介紹是很重要的基本能力好嗎?我不在乎你的星座,我不在乎你幾歲,我在乎你對你自己專業的了解,還有如何能夠在短短幾分鐘說清楚自己的專業興趣是甚麼,可以嗎?
  • 一起吃飯時不會介紹菜色都是老闆在講:這個我覺得最煩。每次和外國人吃飯的時候我就是那個真人發音電子翻譯辭典。學生每次都是安安靜靜,就好像和完全不熟的隔壁課人併桌吃飯一樣。超火大。同學,常見菜色的英文名稱可以稍微學一下好嗎?不要只會fish、pork、beef這些小學字眼。可以稍微查一下烤茭白筍、杏鮑菇、還是滷肉飯怎麼講嗎?每次都是我在翻譯,弄得我自己都沒在吃。
  • 無法使用英文簡單解釋台灣的歷史人文與自然景觀:這個也很討厭。好像只剩下night market可以說嘴一樣。建議大家去BBC.com的country profile中找一下Taiwan的部分。要不然查wikipedia的Taiwan詞條也好。每次有外國人關心一下台灣與中國狀況、教育制度、文化宗教語言、原住民文化、自然景觀的時候,好像就啞口無言。然後就一直傻笑傻笑。真的好煩好煩啊~~~
  • 沒有事前對訪客的文化背景做點功課:好比說你不能預設法國人都來自巴黎,或是英國人都來自倫敦,美國人都來自紐約。你不需要記下美國歷任總統的名字,但是如果對方是一個生物學家,來自華府,好歹知道那個城市在哪裡,知道波多馬克河是一條甚麼樣的河川,氣候如何。如果對方是一個來自德國的學生,或許可以了解一下德國最近的選舉在做甚麼,歐盟對歐洲移民的態度等等。要不然是要聊甚麼?只能聊怎麼幫他辦sim card還是要不要去便利超商買飲料嗎?那就真的只是地陪了。
那麼究竟有哪些詞彙是應該要具備的?喔不我不認為是詞彙的問題。首先你要先關心自己是誰?台灣是一個甚麼樣的地方?你才知道有甚麼好交談的。第二,你要把自己當成代表研究室、學校,甚至是台灣人的縮影。你的社交能力其實就是顯示這個社會、學校、家庭與自我學習所塑造的本領。這些都具備了再來談你應該要增強甚麼樣的表達與溝通能力。然後你還需要一些膽量與練習。如果你永遠覺得這些事都有老闆負責,自己只要當個跟班或吃貨,那你永遠就是一個nobody,沒有人會在意你是誰,也不必花時間知道你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