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4日 星期六

[認真文]普通生物學尾蝦密這麼難上呢?

我一定是瘋掉才會在忙得要死的時後打這篇文, 但是不打可能會卡在心血管中造成更多的後遺症, 所以我還是把它寫出來. 今年初, 什麼T4聯盟(成大, 中興, 中山, 中正)在惠蓀林場開了一個有關生物教學的研習/討會. 本來我以為真的會在會中談到一些真正的教學上可以改進的地方, 但是生物科學領域各學門實在是太分眾了, 所以說那個會本身只能達成幾個目的: (1) 吃飯; (2) 握手; (3) 系所簡介; (4) 小抱怨; (5) 聊願景. 意思就是說還不到教學層面的分享. 自從四年前開始帶普生的生態, 演化與環境章節之後, 我覺得我累積了滿滿的怨念與愛意. 其實, 普生真的是非常之難教啊, 但是, 如果普生沒上好, 之後就整組壞掉了不是嗎? 據說師資比較完整的學校, 教普生的人力就比較充份, 清華還可以直接拿科學人來上什麼生物學導讀之類的課, 但師資不是那麼完整的學校, 普生了不起上上細胞學到生理學就結束了, 後面的生態演化部份就可有可無. 那普生為什麼難上?
  • 大一上基本上就是一個結界: 很多高中生如果是推甄上的, 早就沒在唸書了, 如果不是推上的, 也一直都在唸書. 但是那叫唸書嗎? 或只是把考試資訊記下來? 大一上對多數學生來說最害怕的就是原文書, 然後就是學習的方法上的轉變. 其實普生能講到的根本也不多, 了不起就是蜻蜓點水, 但是變成原文就啥鬼也不會了. 這表示我們的英文教育無法讓學生知道背單字的要領是"分析", "歸納", 而不是"死背". 就算一直查字典, 整段文章還是看不懂, 表示過去學的文法都是假的, 只能拿來應付考試和閱讀測驗, 但是無法拿來理解邏輯性的議題. 另外我們的國小到高中教育早就把什麼都準備好了, 重點也畫好了, 請問學生還需要思考嗎? 不需要. 因為從來都不疑有它, 一直都只做一塊傻傻的海綿把所有被整理好的東西吸進去, 考試的時候再放出來. 所以學生怎麼可能會有"探索知識過程的經驗"呢? 你說大一需要教這個嗎? 要. 大一沒啟發到這塊, 我認為後面就壞了. 所以呢, 大一上是煉獄, 是個結界. 當然我們也可以拿著補習班的方式來上課, 把CD拷給學生, 每節課都抽考一些練習題, 但是請問這樣會是基礎科學學系應該做的嗎? 這樣教出來的學生會有可能獲得科學研究能力嗎? 還是只是把高中的課程深度英文化呢?
  • 其實沒什麼真的很好用的教材: Campbell都會送老師一些教學光碟, 你說有沒有用? 沒有用啊大大. 那些光碟的內容其實是很簡陋的, 投影片也很醜, 了不起把課本裏的圖片丟進去再節錄一點文字. 所以投影片還是得自己做過. 但我又對於教材電子化的太精美很有意見. 如果都是老師在想老師在忙, 請問學生要做什麼??? 看老師表演嗎? 另外, 可用的影帶也沒有很多. 我試著使用公視, BBC, Discovery Channel, National Geographic的影集來當教材. 結果我發現不靠譜啊大大. 為什麼呢? 首先是時間過長, 許多節目都太長了, 一放下去課都不用上了. 另外一個問題是, 這些科普節目本身的旁白, 敘事方式與內容不盡然是非常科學的. 令我最害怕的莫過於所有陳述巨觀演化的橋段, 因為這些科普節目總是會使用一些非常感性的語言來陳述演化的機制與過程, 但那樣的語調經常令人認為演化是具有目的的, 可隨意志操控的, 想變就變的. 以此種方式陳述的故事雖美, 但不合邏輯啊. Youtube上是有一些不錯的影片, 但必須要花很多時間來找 (學生看了會醒過來就好)
  • Campbell課本所舉的例子都是基於西方觀點: 其實第三類組的學生根本也沒唸過什麼世界文化史, 當我們要從希臘羅馬時代的科學哲學思維, 講到中古時期, 文藝復興, 啟蒙運動, 再到發現新大陸, 海權國家興起, 工業革命等因素促成人類對地球生物多樣性的探索, 破壞, 進而產生林奈, 達爾文, 孟德爾這些重要人物的過程, 本身就不太容易. 我發現很多學生對這些歷史非常陌生. 但我試圖也從東方的歷史來陳述, 似乎也還是一問三不知. 我也不知道其中出了什麼狀況. 還是說, 學生背了很多動物生理, 植物生理, 分子生物學知識, 但其實對於生物學的發展和什麼叫一個organism其實是一點概念也沒有的? 課本裏提到生態學的時候, 許多的例子其實也都是發生在歐美澳, 台灣學生連自己的土地都不熟了, 更何況去理解那麼遙遠的事啊. 難道我講凍原的時候真的要讓他們看ice age嗎?
  • 學生對生物的常識與概念非常模糊缺乏: 我認為這是近十幾年來, 國高中課程簡單化以及生物學邊垂化所致. 對國高中的教學來說, 英數理化永遠是最重要的, 生物就是看狀況. 然後實驗紙上化, 這個不要碰那個好麻煩, 所以我唸國高中的時候早就解剖過的生物, 到大學才在教, 我在國高中早就做過的實驗, 大學才在碰. 雖然高中也提過同功同源器官, 但不表示學生會知道雞腿雞翅和自己的手腳有什麼關係, 看到雞蛋也不會想到人倒底有沒有羊膜這種議題. 連這些都不知道, 我都不知道各校怎麼上多樣性那部份, 從古菌一路講到人類, 倒底是挑有吃過的講, 還是挑可愛的講?
  • 我們的教育讓學生只關心考什麼, 不關心環境與社會: 講到生態系以及人類與環境的部份, 那就更難了. 像台灣這種環境問題多如牛毛的地方, 報上天天都是新聞, 但是當我拿時事來連接課程的時候, 感覺也不好連耶. 為什麼. 學生跟我說, 高中老師告訴他們要注意時事題, 所以那時候就會看一下, 但是考完就很少注意了(就開始注意鄉民會點讚和幹爆的新聞了) 所以這要怎麼使呢?
那有沒有辦法改善? 我覺得沒有耶. 大學太多了, 生科相關科系也太多了. 各位想想入學到畢業班上少了多少人, 而幾屆才會出幾個留在相關領域(無論是學商官)工作的人? 我們就知道其實90%以上唸生科的人對生科是沒有興趣的. 那問題在那? 大學博覽會廣告做得太蝦嗎? 還是選填志願時好傻好天真? 或是大學之前的教育無法讓學生發展邏輯思考與探索能力? 或是一切的努力都在家長團體與升學的壓力下變成零或負呢? 我不知道耶. 我覺得教普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但同時也是一件很令人挫折的事. 如果我們真的不想把大學當補習班教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