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0日 星期一

[新奇]澳洲帥哥精蟲不一定好


Peters, M., Rhodes, G., Simmons L.W. 2008. Does attractiveness in men provide clues to semen quality?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Biology 21: 572-579.

如果我們在國科會提這種計畫真不知道會不會過? 我是說擺在生物多樣性或動物學門裏. 這篇文章的結果並不支持男性的性吸引力(有三個指標, masulinity, averageness, symmetry)與精蟲品質(形態, 活力與濃度)有任何關聯. 恰巧與以西班牙男人為藍本的研究相反. 這邊有一個有趣的假說叫phenotype-linked fertility hypothesis, 也就是說生殖力可能與某些表型是相關的, 例如華人圈說的什麼狗公腰啦, 肉肉鼻啦, 好, 每年台灣都會有一些什麼泌尿科醫師發表他什麼賞鳥無數的統計, 說是什麼國人平均多大, 然後覽教與什麼食指呈正相關, 這些醫生很愛做一些奇奇怪怪的統計, 然後最後上了報以後, 再告訴大家"可以用就好", "技巧比大小重要". 但坦白說, 這樣的統計倒底代表什麼? 除了陽具崇拜以外, 真的看不出有什麼科學價值. 一樣是在做性徵研究, 人家就可以把這些研究往正規嚴謹的sexual selection推進, 而且是有憑有據地找出假說來測試. 不過不管是西班牙或是澳洲的團隊似乎都乎略了一件事, 也就是為什麼phenotype-linked fertility hypothesis可能在不同族群不管用的原因, 會不會是因為不同的文化因素呢? 如果他們的受試對象是比較基本教義的穆斯林或印度地區, 婦女無法自由擇偶並且無法自由的性擇意志, 那麼這樣的假說檢驗當然就會顯得沒有意義了.

ps.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D君說: I think the take home message from this paper is the Australian girls have terrible taste in 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