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4日 星期四

seminar應該怎麼上呢? 還是就繼續鬼打牆下去?

幾乎每個學期都會帶seminar這種課程, 不過我對seminar的上課品質實在是痛恨, 但是死心了嗎? 其實我不知道耶. 有一次和中興大學的某老師聊天, 他說他們系上的seminar是不算教學鐘點的. 因為"大家都認為seminar是學生在報, 老師沒有指導的成份". 我當下覺得這種想法真是見鬼了. 如果一個seminar被弄成只是學生上台, 老師坐在台下嘴砲問一些老師自己也不懂, 或是點什麼字太小或第幾張投影片有錯字之類的, 那麼有這樣的上課品質老師當然就不應該得到教學時數. 但是seminar這種課長久以來的問題在那裏? 為什麼學生的seminar聽起來這麼令人痛苦? 是我們要求太多太機車嗎? 還是對人生還沒參透都是老師在自hi啊? 我其實只要把自己的名字打到google或yahoo去就可以搜尋到學生為了準備seminar幹得要死的抱怨文. 準備一次seminar似乎就好像讓他的人生整個停擺, 對一個研究生來說, 一個學期的seminar只要講過了, 這個學期似乎好像就結束了. 為了準備seminar就可以消失很久, 然後什麼天大的事情都擋不住他準備seminar. 好, 但是報告的品質和他的日以繼夜(我可沒說這算努力)有任何關聯嗎? 我常常感覺沒有耶. 這年頭很多系所為了"國際化", 紛紛要求學生以英文進行口頭報告. 我坦白說, 用英文做口頭報告....老師們實在是想太多了, 如果學生連中文都說不好, 英文又怎麼會好? seminar這個課程的目的倒底是讓學生開口唸英文(然後讓在場的人都十分痛苦)? 還是希望學生至少要搞清楚如何好好地在口語及視覺上呈現一個科學研究的骨肉? 如何進入且瞭解一個議題? 但是, 為什麼大多數的seminar課程都被弄得在"盯摘要格式", "服裝儀容", "投影片字的大小", 或是教學生弄一些小學才會搞的裝模作樣朗讀比賽技巧呢? 學生的seminar為什麼聽起來痛苦? 一個有趣的科學議題被講得不有趣了, 一篇文章有看沒有懂一問三不知最令人火冒三丈, 學生言語表達詞彙的貧乏也很令人痛苦. 明明就有很多動詞可以用啊, 諸如: 探索, 發掘, 開拓, 解讀, 詮釋, 呈現, 暗示......但是被學生一講就只剩下一個'"". 也因此被翻成英文以後就只剩下"do'. 所以這倒底值不值得擔心啊? 要救嗎? 還是就算了, 大家好聚好散? 學生畢業以後怎麼樣也不干我的事? 何苦在這種一學分課程上龜毛, 而且學生還會給你很差的教學評比? 有趣的是, 如果去點學生的基本的邏輯性問題, 也就是說他整個seminar的架構根本就錯了, 他會覺得你很機車很龜毛很不給面子完全否定他的努力, 但是如果只是點點格式啦, 字體大小啊, 投影片的顏色啊, 什麼插入的圖片要引用之類的雞毛蒜皮小事, 他反而會覺得"真的有學到東西耶~~~". 所以這是怎樣啊? 另一個陰陽魔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