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常說的話: 我們為何經常覺得學生難教? 除了程度差, 沒禮貌, 什麼都不知道以外, 最大的問題在於我們的社會文化造就了好幾個世代自我感覺良好卻無法察覺自己無知的學生. 我們的學生從小就不需要思考, 只要乖就好, 只要遵守遊戲規則吻合大人的規範就可以, 凡事只想要有公式套用, 凡事都要立竿見影, 凡事都要為了遠大的升學目標前進, 所以根本不需要思考. 所謂的思考其實都是假的. 弄了幾次高中資優班和奧林匹亞的選拔, 我覺得學生學到的不是思考, 而是為了解題與獲得(凹到)分數的心機與疑神疑鬼. 大多數的教材與教育方式都是配合家長的期待把學生塞進下一個求學階段, 因此所有的所謂的知識都要有漂亮的圖表, 生動的文字, 一堆三小秘訣, 口訣, 背完考完就忘的垃圾, 要3D, 要多媒體, 教材要e化, 考試也online, 很可笑啊. 明明就是教育風氣在討好學生(但實際上是把學生的腦從小弄殘), 但是最後又要怪學生不好? 所以啊, 弄了半天, 我們的學生根本不需要思考, 只要背, 裝, 喬, 凹就可以了. 從小就缺乏追求知識的過程, 從小對什麼都不疑有它, 請問學生歷經這樣的教育12年加上台灣的腦殘媒體造就的視聽環境後進入大學, 大學生就會自動成為有腦的成年人嗎?
很多老師抱怨台灣學生上課不問問題. 其實不是學生不問, 是因為他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作"問一個有意義的問題". 台灣學生遇到問問題, 第一個想到的是"怕自己的問題笨", 第二是想到"同學會覺得我討好老師", 第三是"怕被罵或有挫折". 索性不問了. 因為99%的人不問問題, 從來也過得很好, 也活到30歲(卻還在找人生方向)了, 所以幹嘛要問呢?
好不容易有學生願意問問題了(多數老師還要用加分來鼓勵問問題, 感覺好悲哀), 問的都是一些大哉問沒經過大腦的問題, 把老師當google或奇摩知識. 只會問what is it或where is it. 你只要回答This is A或It is there, 他們就會感到非常滿足, 而且誤以為真的得到答案了. 但如果我們的回應是給學生更多的思考方向, 他們還覺得你很雞巴, 為什麼不直接告訴他就好, 之後就在教學意見調查上把你評得很差. 一整個感覺就像卡到陰犯小鬼一樣. 為什麼學生從來不問how與why呢? 因為這兩件事情從來沒有出現在他們上大學之前的人生經驗裏. 父母師長什麼都準備得好好的, 還有什麼好問的?
什麼叫做"好好地問一個問題"似乎對不少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與困惑. 問問題之前不需要事先作功課嗎? 還是說連什麼叫"作功課"都不知道呢? 只想把一個問題輸入丟給老師, 然後得到老師的回應後只回一句"謝謝老師"就當作"已盡了問問題的義務". 我越來越不確定倒底是否應該要在大學教育中只對真的有天份, 努力與企圖的學生施與較多的關注, 對於沒天份不努力沒企圖的學生輔導轉系? 還是說我們真的還要抱著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幻想呢?
很多老師抱怨台灣學生上課不問問題. 其實不是學生不問, 是因為他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作"問一個有意義的問題". 台灣學生遇到問問題, 第一個想到的是"怕自己的問題笨", 第二是想到"同學會覺得我討好老師", 第三是"怕被罵或有挫折". 索性不問了. 因為99%的人不問問題, 從來也過得很好, 也活到30歲(卻還在找人生方向)了, 所以幹嘛要問呢?
好不容易有學生願意問問題了(多數老師還要用加分來鼓勵問問題, 感覺好悲哀), 問的都是一些大哉問沒經過大腦的問題, 把老師當google或奇摩知識. 只會問what is it或where is it. 你只要回答This is A或It is there, 他們就會感到非常滿足, 而且誤以為真的得到答案了. 但如果我們的回應是給學生更多的思考方向, 他們還覺得你很雞巴, 為什麼不直接告訴他就好, 之後就在教學意見調查上把你評得很差. 一整個感覺就像卡到陰犯小鬼一樣. 為什麼學生從來不問how與why呢? 因為這兩件事情從來沒有出現在他們上大學之前的人生經驗裏. 父母師長什麼都準備得好好的, 還有什麼好問的?
什麼叫做"好好地問一個問題"似乎對不少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與困惑. 問問題之前不需要事先作功課嗎? 還是說連什麼叫"作功課"都不知道呢? 只想把一個問題輸入丟給老師, 然後得到老師的回應後只回一句"謝謝老師"就當作"已盡了問問題的義務". 我越來越不確定倒底是否應該要在大學教育中只對真的有天份, 努力與企圖的學生施與較多的關注, 對於沒天份不努力沒企圖的學生輔導轉系? 還是說我們真的還要抱著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幻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