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0日 星期日

可是我的教學經驗指出, 甄試上的學生表現不一定比較好耶, 難道是因為我的評量標準不一樣嗎?

多元入學/多元靠多金? 扼殺窮人機會【聯合報╱朱浩民/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台北市)】
2009.09.20 04:30 am

教育部預定明年將大學甄選入學比率提高到百分之六十,同時也打算擴大實施高中職及五專免試升學方案。從事教職多年,參加過許多次甄選考試,亦曾負責校務行政工作,對此政策走向非常不贊同。

政府希望藉由多元入學方式,甄試選才以導正多年來考試至上的教學弊病,立意誠屬良善,卻也犧牲了窮人家庭學生未來的翻身機會。少數知名國立大學曾經對甄試入學和一般考試入學的學生做過追蹤調查,認為前者進入大學後學業表現較佳,部分家長聯盟代表也以學生多元學習角度,支持擴大甄選入學方式,這些看法是固然有其意見依據,但亦可能忽略了另一些事實。

首先,甄試入學學生課業表現較佳有許多原因,其中之一可能就是因為其家庭社經地位較高,經濟來源無虞,因此可以專心學業,成績當然會較好;而窮困家庭子女除了擔心學費無著外,許多學生必須打工賺取生活費,相對念書時間較少,課業表現因此較不理想。許多人都知道,現在知名國立大學的學生,大多來自家境較好的家庭,而家境較差的私立大學(尤其是後段班大學)學生,反而要負擔昂貴的學費。

家長聯盟代表多為社會精英,但是否代表「庶民」,甚至窮人家庭意見,則有待商榷。窮困家庭父母忙於生計,如何有時間參與家長會議,並獲選為代表來發聲?事實上許多學校家長會長或代表,多為出「錢」、出力者,一般的「庶民」或弱勢家長,可能想要報「校」也無門。

更需要關注的是,在甄選過程當中,符合學測門檻的學生必須提供書面資料並參加口試。於是社經能力佳的家長,便努力打造過去三年學生的「業績」,包括各種才藝語言訓練、志工服務、夏令營活動甚至出國遊學等,而窮困家庭學生可能放學後必須幫忙家計,課外活動參與自然有限。前者提供之資料通常精美厚實,甚至有些是花錢請專人製作,但後者資料則許多是單薄且缺乏「業績」,多「元」入學於是成為多「錢」入學,甄選結果如何,也就不言而喻了。

建議教部應該擴大現有照顧弱勢家庭學生的「繁星計畫」入學名額,保留少部分確有特殊才能的學生入學管道外,對於大學和高中甄選(或免試)入學比率應逐年調降。新任教育部吳部長是窮人子弟出身,希望能對未來入學方式重新檢討調整。

【2009/09/20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