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就不轉載了, 請到這邊看
查了一下這位老師的系所資訊與國科會計畫, 怎麼說呢, 原來他已經有近6年沒有國科會計畫了. 他說的都沒錯, 可是不知道是因為人文處的計畫特別奇怪, 還是他已經離開國科會審查機制太久, 國科會怎麼會沒有迴避機制呢? 事實上還是有的. 至於什麼評語尖酸刻薄, 嗯, 這個其實完全要看承辦人與學門召集人如何看待這些評語. 以生物處來說, 評語不完全會一字不漏地轉答給計畫申請者, 而就算是再大的老闆, 計畫會不會過也不全然與他在學界是否是個學閥或大大有關. 個人認為計畫書寫得好不好很重要, 個人的研究表現很重要, 個人對於整個學門的貢獻其實更為重要. 把個人的經歷或者只是某個學門的現象放大成為整個國科會計畫審查制度的問題, 似乎有點見樹不見林, 以偏概全, 也誤導讀者. 此外, 國科會的審查當然是匿名的啊, 如果審查者名單會外漏, 只有三個可能: 學門召集人大嘴巴, 學門承辦人大嘴巴, 還有審查者自己大嘴巴.
查了一下這位老師的系所資訊與國科會計畫, 怎麼說呢, 原來他已經有近6年沒有國科會計畫了. 他說的都沒錯, 可是不知道是因為人文處的計畫特別奇怪, 還是他已經離開國科會審查機制太久, 國科會怎麼會沒有迴避機制呢? 事實上還是有的. 至於什麼評語尖酸刻薄, 嗯, 這個其實完全要看承辦人與學門召集人如何看待這些評語. 以生物處來說, 評語不完全會一字不漏地轉答給計畫申請者, 而就算是再大的老闆, 計畫會不會過也不全然與他在學界是否是個學閥或大大有關. 個人認為計畫書寫得好不好很重要, 個人的研究表現很重要, 個人對於整個學門的貢獻其實更為重要. 把個人的經歷或者只是某個學門的現象放大成為整個國科會計畫審查制度的問題, 似乎有點見樹不見林, 以偏概全, 也誤導讀者. 此外, 國科會的審查當然是匿名的啊, 如果審查者名單會外漏, 只有三個可能: 學門召集人大嘴巴, 學門承辦人大嘴巴, 還有審查者自己大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