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其實很多人都知道, 但是在台灣經歷許多次的天災之後, 我看不太出來有學習到什麼, 知本的飯店倒了, 和盧山還有桃園老街溪當年房屋被水沖走的情況是一樣的, 但是台灣政府與人民真的就學到什麼嗎? 好像沒有耶, 每次天災完就呼天搶地一番, 民代找舞台罵一罵, 電子媒體狂拍那種最會哭最會罵的, 官員找幾個下台, 誰誰神色凝重, 誰誰挨轟就好了. 挨亞, 這些全是假的, 只要豬哥亮孫子的爸爸被找到了, 這些就會全部被忘記了, 不是嗎? 今天聯合報還有人說什麼住在鄉下很倒楣就對了? 我可以理解與同情他的不滿與情緒, 可是, 當台北縣市過去經常因為一個午後雷陣雨, 基隆河新店溪瓦窯溝附近的鄉鎮動不動淹水時, 我不知道那時候有沒有人敢公然在媒體上分什麼"北部人南部人, 城裏人鄉下人?" 其實在台灣喔, 很多事情都是大家怪來怪去, 政府缺乏遠見效率與嚴格執行的公權力, 而人民被教育成凡事怪別人, 要不然就是先佔公眾的便宜, 然後受災之後才呼天搶地說他以後怎麼活下去. 河川地應該都是公有土地啊, 但是就經常會被民眾私種莊稼, 颱風天跑去採收還要花納稅人的錢去救他; 很多河川地根本就不可以蓋任何的人工地面構造物, 但是又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建照被發出去呢? 無知, 利益, 短視....都是原因啊....那麼所謂的河川整治, 要聽誰的? 主管單位有多少? 下游做了半天中上游亂搞? 或是中上游做了半天建商來亂? 生態工法弄半天是誰的生態工法? 要聽環工的? 景觀的? 工程的? 土木的? 還是最後都是長官裁示? 而裁示的原則是利益的均分, 或是根據科學的依據來進行對人民, 土地, 與自然環境最好的決策? 然後我們的政府有本事做什麼強制遷村這種事嗎? 聽起來很難, 只要一句"生在這裏死也要在這裏"就完全停擺了, 就算那個地方根本就不應該再進行任何的開發, 也不適宜人類居住, 只要有人下跪陳情一切就停擺. 所以呢, 很多事情不是大家不知道, 而是做不了, 追根咎柢就是人的問題, 而這些癥結就在不定期的大型天災中讓全民承擔, 讓政客得利.
我在現場 八七水災夢魘再現…【聯合報╱丁澈士(國立屏科大土木工程系教授兼水資源教育及研究中心主任)】
2009.08.09 02:28 am
民國四十八年的八七水災,那年我剛滿三歲。住在高屏溪下游右岸鄉下,似乎有一絲不可抹滅的恐懼記憶。當時報社稀少,更遑論電視電子媒體。稍後年長,父母兄姊口訴回憶,與五十年後現今八八水災應相差無幾。
當時,台灣中南部地區連續三日的降雨量超過一千毫米,積水難退,再加上山洪爆發,造成嚴重災損,災民高達卅餘萬人,死亡與失蹤人口超過千人,現今回憶水患歷史心有餘悸。
事隔五十年後的今天,對這次莫拉克颱風挾帶超大豪雨,連國外媒體都事先報導,台灣除要防風災外,也要注意降豪雨產生的水患;因赴荷蘭學習水利資源,針對高屏地區又是我成長的家鄉「水事」,非常敏感也關注。我也自問,若再來一次八七水災的相當雨量,是否仍會成災?
非地層下陷區 也淪陷
每次颱風或豪雨,我常與關心高屏地區水事的學者專家或環保友人,或分頭現勘,或奔相走告,或注意媒體報導,這次也不例外。從這些資訊告訴了自己,這次颱風災害,不但會而且災害損失會更大。
莫拉克颱風挾帶超大豪雨累積降雨量,據報導可能上修至二千五百毫米,降雨量當然大大超過八七水災。寫稿時窗外還風大雨急,尚不干休的樣子。目前屏東周邊數座重要橋梁,考量行車安全也已封橋;淹水仍為明星災區的林邊、佳冬、東港等地層下陷區外,這次也增加了一些非明星區,嚴重的是災民求救無門,紛紛求助於媒體,其中還有險象環生的落水事件,更遑論農漁畜產品的災損了。
嚴重的還有林邊溪上游來義鄉來義部落的土石流,也造成交通中斷。除了不能到達的地方,電話表示關切外,車回時心中一陣心痛。
治水 行政院要跳出來
今年四月廿日在屏東科技大學召開的「屏東治水論壇」,與會的政府官員,學者專家及環保團體,對屏東縣治水提出了意見與建議:面對環境的變遷,工程是永遠跟不上氣候變遷的,不要跟自然抗衡,要學習與自然共存,避災也是一個重要的難題;國土開發不只國土規劃,還要有價值觀念、法令制度、行動實踐和管理執行相配合,要解決台灣的問題,行政院層級要跳出來,積極參與主導個別計畫執行,才能有魄力推動。
林邊地區從民國六十年開始到現在,估計地層下陷三點七六公尺,縣府提出總合治水就是在上游集水區採海綿策略,中游利用沖積平原把水留下來,下游則是排水抽水雙管齊下;沿海各養殖漁業生產區應輔導為海水養殖,農委會亦應逐步規劃設置海水供水系統或辦理養殖區土地重劃,設置養殖專用供排水路,以解決養殖供水與排水相衝突問題;政府應規範減少建築開發對水文衝擊,同時增加流域洪水承載力法規與管理,現階段法令缺乏城鄉發展及營建活動導致水文衝擊規範,目前土地管理法規,除山坡地與河川區外,更缺乏法令來規範城鄉發展對水文衝擊。
對症下藥 健檢地質水文
在九二一地震後,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必須就地質水文全盤檢驗,才能了解特性以對症下藥,進一步做整體規劃跟因應,以屏東來說,從上游的森林保育到水保設施乃至於下游的人工湖、河川整治、區域排水,尤其在擴大公共建設中,農委會提出平地森林和屏東縣府的大潮州人工湖蓄水造林,對生態、節能減碳有相當大的貢獻。
上述論述無疑事先給了屏東縣最好的建議與治水的註解。然面對嚴厲的自然災害也好,自然的反撲也好的此刻,最重要的是全民救災。
【2009/08/09 聯合報】
我在現場 八七水災夢魘再現…【聯合報╱丁澈士(國立屏科大土木工程系教授兼水資源教育及研究中心主任)】
2009.08.09 02:28 am
民國四十八年的八七水災,那年我剛滿三歲。住在高屏溪下游右岸鄉下,似乎有一絲不可抹滅的恐懼記憶。當時報社稀少,更遑論電視電子媒體。稍後年長,父母兄姊口訴回憶,與五十年後現今八八水災應相差無幾。
當時,台灣中南部地區連續三日的降雨量超過一千毫米,積水難退,再加上山洪爆發,造成嚴重災損,災民高達卅餘萬人,死亡與失蹤人口超過千人,現今回憶水患歷史心有餘悸。
事隔五十年後的今天,對這次莫拉克颱風挾帶超大豪雨,連國外媒體都事先報導,台灣除要防風災外,也要注意降豪雨產生的水患;因赴荷蘭學習水利資源,針對高屏地區又是我成長的家鄉「水事」,非常敏感也關注。我也自問,若再來一次八七水災的相當雨量,是否仍會成災?
非地層下陷區 也淪陷
每次颱風或豪雨,我常與關心高屏地區水事的學者專家或環保友人,或分頭現勘,或奔相走告,或注意媒體報導,這次也不例外。從這些資訊告訴了自己,這次颱風災害,不但會而且災害損失會更大。
莫拉克颱風挾帶超大豪雨累積降雨量,據報導可能上修至二千五百毫米,降雨量當然大大超過八七水災。寫稿時窗外還風大雨急,尚不干休的樣子。目前屏東周邊數座重要橋梁,考量行車安全也已封橋;淹水仍為明星災區的林邊、佳冬、東港等地層下陷區外,這次也增加了一些非明星區,嚴重的是災民求救無門,紛紛求助於媒體,其中還有險象環生的落水事件,更遑論農漁畜產品的災損了。
嚴重的還有林邊溪上游來義鄉來義部落的土石流,也造成交通中斷。除了不能到達的地方,電話表示關切外,車回時心中一陣心痛。
治水 行政院要跳出來
今年四月廿日在屏東科技大學召開的「屏東治水論壇」,與會的政府官員,學者專家及環保團體,對屏東縣治水提出了意見與建議:面對環境的變遷,工程是永遠跟不上氣候變遷的,不要跟自然抗衡,要學習與自然共存,避災也是一個重要的難題;國土開發不只國土規劃,還要有價值觀念、法令制度、行動實踐和管理執行相配合,要解決台灣的問題,行政院層級要跳出來,積極參與主導個別計畫執行,才能有魄力推動。
林邊地區從民國六十年開始到現在,估計地層下陷三點七六公尺,縣府提出總合治水就是在上游集水區採海綿策略,中游利用沖積平原把水留下來,下游則是排水抽水雙管齊下;沿海各養殖漁業生產區應輔導為海水養殖,農委會亦應逐步規劃設置海水供水系統或辦理養殖區土地重劃,設置養殖專用供排水路,以解決養殖供水與排水相衝突問題;政府應規範減少建築開發對水文衝擊,同時增加流域洪水承載力法規與管理,現階段法令缺乏城鄉發展及營建活動導致水文衝擊規範,目前土地管理法規,除山坡地與河川區外,更缺乏法令來規範城鄉發展對水文衝擊。
對症下藥 健檢地質水文
在九二一地震後,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必須就地質水文全盤檢驗,才能了解特性以對症下藥,進一步做整體規劃跟因應,以屏東來說,從上游的森林保育到水保設施乃至於下游的人工湖、河川整治、區域排水,尤其在擴大公共建設中,農委會提出平地森林和屏東縣府的大潮州人工湖蓄水造林,對生態、節能減碳有相當大的貢獻。
上述論述無疑事先給了屏東縣最好的建議與治水的註解。然面對嚴厲的自然災害也好,自然的反撲也好的此刻,最重要的是全民救災。
【2009/08/09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