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成就測驗 荼毒下一代【聯合報╱劉仁沛、季瑋珠/台大農藝系、公衛系教授(台北市)】
2009.08.04 03:21 am
據報導,教育部研發國、數、英、自四科標準化成就測驗,今年九月起陸續施測,小二到國三,每年考三次!教育部宣稱的目的是為了發現程度不足者,免費進行補救教學。
這真是荒謬的政策!標準化成就測驗,能鑑別什麼成就?我們在大學任教多年,台灣學生最大的問題,是會考試沒有求知的熱情,會解題不會解決問題,會記憶沒有創意,會發牢騷不會有效溝通,會搞派系不會團隊合作,面對未來多元多變需要團隊合作的世界,嚴重缺乏因應與開創的能力。為何如此?就是標準答案的考試使然。
考試領導教學,教改無論怎麼改,都仍停留在如何應付考試,考上明星學校的框架中。未來世界需要的能力,不好考,不會考,就不教,也不學。就我們熟悉的研究工作而言,台灣許多研究生,甚至教授不會做研究,因為大家都是考試制度下的產物,考試只求標準答案,研究卻沒有標準答案,而是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找出答案。通過重重關卡,進入研究領域,頭腦卻已經被考試僵化、定型,許多有創意、有探索能力的,卻被考試制度擋在門外。這也是台灣各知名大學至今仍在百大之外的主要原因。
目前國小高年級的基測,已經弄得各個國小互別苗頭,暗中較勁。到了國中、高中,為了升學,許多學校不但明目張膽能力分班,更天天考試,每次考試都全年級排名,讓大部分學生在焦慮、羞辱中度過青春歲月,當然無法快樂學習。沒想到教育主管們不但不思改進,還變本加厲,將「國家考試」向下扎根到小二,向上結果到國三。
誰敢保證這個測驗不會給學校拿來做分發和能力分班的依據,或者用來做廣告、吸引學生越區就讀?誰又敢保證家長不會因為憂心自己的孩子達不到PR九九,進不了資優班、明星學校,而想盡辦法求得高分?這時當然就會求助於補習班了。
台灣補教業對於教育和考試的喧賓奪主,有目共睹。是高中、大學在選才,但每次基測、學測、指考一考完,記者不訪問老師、教授,卻一定訪問補教業者。教育部此一新政策,最大受惠者必定是補習班!台灣的教育部,不在台北市的中山南路,而應該在隔幾條街的南陽街(補習街)!
教育部需要用心的是全國教育品質的提升,至於發現程度不足的學生,進行補救教學,是各級學校的責任。需要讓落後的學生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考試的羞辱,來換取免費的補救教學嗎?拿到國家鑑定PR三十五以下的成績,會努力奮發,還是提早放棄?這對於國民義務教育是福是禍?請教育部的官員好好發展更生動活潑的教材教法,訓練更有專業素養、更真心關懷學生的老師,那才是您們這些國家教育領導者的工作,不要再發展什麼標準化成就測驗來荼毒下一代了!
【2009/08/04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