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對這個現象並沒有很憂心啊, 我不是那麼憂心的原因有很多: (1) 在我目前的位置上, 如果我憂心, 只是杞人憂天改變不了事實, 或者, 我憂心的會不會只是"以後收不到可用的學生"這類自私的議題? (2) 每一個世代都對下一個世代不滿意看不順眼. 我想想我的上一代又怎麼說我這個世代? 尤其是經歷過二戰末期的, 還有見證台灣經濟成長的30-70年世代, 他們也都覺得我們70年代以後出生的都"太幸福", "我們以前都如何如何". 所以說對下一個世代不滿, 覺得他們過太爽, 感覺上是一種人性的常態. 某一個世代很迷惘只發生在現在嗎? 還是說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的世代就不迷惘了? 大戰之間的世代也不迷惘了? 當年一股腦報考電機系和醫學系的人不迷惘了? 龍年生的龍子龍女不迷惘了?
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可能有幾個原因: 我們的社會正在快速轉型, 台灣的人才外流了, 台灣的產業鳥掉了, 台灣整個社會看起來停滯不前了, 台灣的社會上充滿了虛假輕譟腦殘莫明其妙的成功人士, 而台灣的未來與整個情勢被腦殘的政客, 利益團體和媒體把持了, 台灣的未來令人有很大的無力感了, 全球的經濟與熱錢遊戲都只是建築在虛的經濟商品, 而不是real money上了, 而過去與現在有太多的美景一下子就被戳破了, 然後從編織美夢到惡夢降臨的時間變得無法預測了. 所以, 請問各位, 學生要怎麼有方向感呢? (最好是跟我說年輕人不要輕言放棄啦, 老人把情況弄糟以後再說年輕人靠你們了)
那麼請問大人就有方向感了嗎? 我真的很懷疑現在我們這些教授就很有方向感嗎? 各位很能抓住自己的研究領域, 知道自己還可以做多久? 還是說一切都看農委會國科會等相關單位的臉色? 然後那些經費分配議題優先發展方針一整個仍然是在"人情與人際的世界"中打轉, 所以老師們真的就很有人生的方向感嗎? 還是說自己目前還有一份工作, 所以我們就可以很大方地說--不, 我們有正職, 我們的人生有方向. 我想那個方向會不會只是follow the flow till the end?
如果台灣是一個這麼予人沒有方向感, 歸屬感, 與奮鬥前景的社會, 那麼就請不要再怪東怪西嘴炮譴責某個世代了, 這個環境就是大家造成的.
近半大學生迷航 不知要做啥 2009/11/18
【聯合報╱記者湯雅雯/台北報導】
近來台灣的教育問題備受關注,不管是父母盲目送小孩上危險的潛能開發課,還是大學生遭批評上課態度不佳,在在顯示台灣的學生缺乏「學習楷模」。學者指出,台灣的教育只告訴小孩不要輸在起跑點上,卻沒有告訴孩子要衝到哪裡?導致台灣的學生越來越「迷航」。
天下雜誌今天將公布2009年「生命教育大調查」,針對15到22歲的高中職及大專院校學生郵寄問卷調查,郵寄出5582份問卷,回收4475份有效問卷,回覆率八成,調查顯示,近大半學生不知要做什麼,對自己沒信心,最希望學校教「參與社會的能力」。
問卷詢問學生「現階段的生活,你覺得最痛苦的事情是?」逾4成大學生表示,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而近4成高中生則認為是「課業太重」,其次才是經濟壓力或感情、親情、友情的困擾,但也有5%學生認為不管做什麼,都沒意義。
問到「你的人生典範是誰?」排名第一的竟是「沒有」,其次才是父親、自己、母親或老師,進榜的名人只有王永慶、比爾蓋茲,回答「不知道」的人數甚至比老師、比爾蓋茲還多。
「我們的高中、大學生居然這麼缺乏人生楷模。」淡江大學學習與教學中心主任徐新逸詫異的說,會導致此結果,除了家長殷切期盼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上,但卻沒有塑造學習典範,讓台灣的七、八年級學生,處在迷航人生。
徐新逸指出,成長都是從模仿開始,缺乏楷模讓剛脫離升學壓力的大學生們,有近半數「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或「不管做什麼,都沒有意義。」
雲林科技大學諮商輔導中心主任陳斐娟,同樣對「迷航人生」現象感到憂心。她建議學生,從廣泛閱讀來尋找人生座標,不侷限是企業家、政治人物,也可以是宗教家、慈善家。
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可能有幾個原因: 我們的社會正在快速轉型, 台灣的人才外流了, 台灣的產業鳥掉了, 台灣整個社會看起來停滯不前了, 台灣的社會上充滿了虛假輕譟腦殘莫明其妙的成功人士, 而台灣的未來與整個情勢被腦殘的政客, 利益團體和媒體把持了, 台灣的未來令人有很大的無力感了, 全球的經濟與熱錢遊戲都只是建築在虛的經濟商品, 而不是real money上了, 而過去與現在有太多的美景一下子就被戳破了, 然後從編織美夢到惡夢降臨的時間變得無法預測了. 所以, 請問各位, 學生要怎麼有方向感呢? (最好是跟我說年輕人不要輕言放棄啦, 老人把情況弄糟以後再說年輕人靠你們了)
那麼請問大人就有方向感了嗎? 我真的很懷疑現在我們這些教授就很有方向感嗎? 各位很能抓住自己的研究領域, 知道自己還可以做多久? 還是說一切都看農委會國科會等相關單位的臉色? 然後那些經費分配議題優先發展方針一整個仍然是在"人情與人際的世界"中打轉, 所以老師們真的就很有人生的方向感嗎? 還是說自己目前還有一份工作, 所以我們就可以很大方地說--不, 我們有正職, 我們的人生有方向. 我想那個方向會不會只是follow the flow till the end?
如果台灣是一個這麼予人沒有方向感, 歸屬感, 與奮鬥前景的社會, 那麼就請不要再怪東怪西嘴炮譴責某個世代了, 這個環境就是大家造成的.
近半大學生迷航 不知要做啥 2009/11/18
【聯合報╱記者湯雅雯/台北報導】
近來台灣的教育問題備受關注,不管是父母盲目送小孩上危險的潛能開發課,還是大學生遭批評上課態度不佳,在在顯示台灣的學生缺乏「學習楷模」。學者指出,台灣的教育只告訴小孩不要輸在起跑點上,卻沒有告訴孩子要衝到哪裡?導致台灣的學生越來越「迷航」。
天下雜誌今天將公布2009年「生命教育大調查」,針對15到22歲的高中職及大專院校學生郵寄問卷調查,郵寄出5582份問卷,回收4475份有效問卷,回覆率八成,調查顯示,近大半學生不知要做什麼,對自己沒信心,最希望學校教「參與社會的能力」。
問卷詢問學生「現階段的生活,你覺得最痛苦的事情是?」逾4成大學生表示,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而近4成高中生則認為是「課業太重」,其次才是經濟壓力或感情、親情、友情的困擾,但也有5%學生認為不管做什麼,都沒意義。
問到「你的人生典範是誰?」排名第一的竟是「沒有」,其次才是父親、自己、母親或老師,進榜的名人只有王永慶、比爾蓋茲,回答「不知道」的人數甚至比老師、比爾蓋茲還多。
「我們的高中、大學生居然這麼缺乏人生楷模。」淡江大學學習與教學中心主任徐新逸詫異的說,會導致此結果,除了家長殷切期盼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上,但卻沒有塑造學習典範,讓台灣的七、八年級學生,處在迷航人生。
徐新逸指出,成長都是從模仿開始,缺乏楷模讓剛脫離升學壓力的大學生們,有近半數「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或「不管做什麼,都沒有意義。」
雲林科技大學諮商輔導中心主任陳斐娟,同樣對「迷航人生」現象感到憂心。她建議學生,從廣泛閱讀來尋找人生座標,不侷限是企業家、政治人物,也可以是宗教家、慈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