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6日 星期五

為什麼我覺得這則新聞坐實了一個說法: 他是好人, 但是笨蛋

白海豚游水道?馬政府突發奇想
2009-11-07 中國時報【戎華儀/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吳敦義承諾,中科四期汙水將「直接排入海中」,但保育團體與民進黨立委田秋堇昨日質疑,此舉會嚴重破壞瀕臨滅絕的「中華白海豚」棲息海域。為解決此問題,馬政府曾一度「突發奇想」,考慮「築一條專用水道」,訓練海豚游水道以避開汙水,只是國內外專家評估「難度很高」。

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技術顧問工作小組主席羅斯(Peter S. Ross)、國際自然保育聯盟鯨類專家小組主席瑞維斯(Randall R. Reeves)、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文魯彬、彰化環境保護聯盟理事長蔡嘉陽等保育人士,昨日為中華白海豚請命。

中華白海豚又稱「印太洋駝海豚」,俗稱「媽祖魚、白魚吳」,林務局列為一級保育動物,以近岸、淺海為棲息海域,目前僅剩約九十隻,活動於苗栗到嘉義沿海,生育率低,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列為「瀕臨滅絕」生物,面臨汙水排放、缺乏淡水、填海造陸、漁具誤纏、水中噪音和糧食不足、飢餓等生存危機。

農委會林務局簡任技正劉瓊蓮表示,中科汙水預訂排放的區域就在中華白海豚活動的海域內,行政院跨部會小組曾和國光石化、國內外學者專家討論如何降低對海豚的衝擊,其中一個做法,是「築水道讓海豚游過」。

中山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助理教授李政諦指出,要海豚「乖乖游水道」雖在國外有先例,但利用的是天然峽灣地形,台灣西岸沿海沒有這樣的地形,必須完全人工興築,費用高昂,全球沒有先例,且海豚是否真的乖乖走水道,動物行為專家認為要實際執行幾乎不可能。

其他因應方案包括以棲地復育方式,順應中華白海豚在平均七點多公尺深的海域活動的習性,在填海造陸時墊高新生地沿岸的海底,創造淺海地形,花費比築水道稍低,但也是一大工程。

李政諦說,「盡可能不要產生(汙水)是最好。」他指,既然官方和國光石化都在想各種方案,表示大家都知道汙水可能造成生態衝擊,只是,包括「讓海豚乖乖游水道」等方案,沒有科學證據證明確實能解決問題,「做了,只能說聊表心意。」